当飞机降落于哈德逊河上之后-谈《Sully》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0:26:20人气:0
萨利机长

视频萨利机长状态:正片年代:2016

主演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劳拉·琳妮杰瑞·费拉拉更新时间:2024-01-01 14:16:39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萨利(汤姆·汉克斯TomHanks饰)在全美航空1549号班担任机长,飞机起飞两分钟后遭到飞鸟攻击,两架发动机全部熄火,萨利决定在哈德逊河上迫降,155人全数生还。但之后的调查显示他做了错误的抉择,认为大可选择返回拉瓜地亚机场。机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看《Sully》的时候居然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我说“居然”是因为上次看电影落泪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所以,尽管已经很久没有为电影写字,但这一次我还是忍不住想为《Sully》写点什么。《Sully》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纽约拉瓜地亚机场飞往夏洛特的1549航班在起飞仅两分钟后就意外遭到鸟群撞击,Sully机长在判断两部发动机都已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成功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未造成一人死亡。Sully机长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依然不得不面对审查委员会的调查。很巧合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偏偏至今仍对这个事件依然印象深刻,因为我清晰的记得当时的一则报道说,由于飞机是落在纽约市内的哈德逊河上,所以它无意间成就了Twitter第一次比专业媒体记者更早更快更现场的向全世界传播了这个新闻。但是,我当时的所知也仅限于此,只到今天通过《Sully》这部电影的还原,这起事件中包括Sully机长在内的一个个人物才在我的脑海中变得生动丰富起来,而我也第一次知道在迫降之后竟然还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波折。整部电影中我第一次落泪是在Sully机长和副机长被审查委员会近乎苛刻的质询的之后。尽管飞机最终成功降落在哈德逊河上,但审查委员会依然倾向于怀疑飞机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拉瓜地亚机场。Sully很无奈的说,在此之前,我飞了四十多年,安全搭载了几百万乘客,但对我最终的评价却要由着短短的280秒来决定(大意,我并未记下原话)。此时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因为我能理解他的委屈,而他也说出了我很长时间以来压抑于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想要的不是你多么努力,也不是你以前取得过的成功,更不会是你的善意,不,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这一次或下一次搞砸了的话。电影之中,审查委员会的人不知道不理解也不在意Sully在做决定时所面临的155条人命的压力、从出事到降落不到6分钟的时间、在森林般的曼哈顿高楼间穿行的困窘,以及从来没有人在水上迫降成功的完全无先例可循。在他们眼里只有反反复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计算机模拟了几十次都能成功返航,但你要选择降落在水上?这样的诘问是如此容易的让我产生代入感—是啊,为什么别的人,别的地方可以做到,而你们就不行?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Sully机长在整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是处于这样的压抑中,以至于他开始出现幻觉和怀疑自己的神经质的状态。在听证会之前,随着媒体和公众不断把他塑造成被时时处处膜拜的英雄,他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我一直在不停的为他担心—如果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他的迫降是次优于返回机场的选择,那些曾经感谢他的乘客,那些膜拜他的公众,那些不吝赞美之词的媒体会不会立刻换上一幅面孔,称他为不称职的人,不在意乘客生命的人,甚至是个偷取荣誉的“骗子”?电影的最后,Sully用人性所必须的35秒来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这是一个完满的结局,汤姆.汉克斯再一次成功塑造了小人物中的英雄。但如果在现实中,Sully在短短的35秒里凭借经验做出的判断是一个次优选择呢?那么,如他自己所说,他会被摘下飞行徽章,再也不能飞行,失去养老金,还不起房贷,居无定所。还有那些他没有说但是一直在他梦里困扰他的事情,例如这个世界如何重新看待你—无论你是如何搭着自己的命想挽救其余154条性命,无论你是如何在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无论你在摄氏两度都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这个世界有时就是这样不友善的。它粗暴、烦躁、没有耐心倾听。它经常不给你解释的机会。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一贯”,而只是你的“一次”。评价你的不是你所做的,而只是你做到的,甚至是没做到的。人性明明是如此的复杂,但却总被要求像机器般一样精确的运行,没有误差,没有情绪,没有区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不过,我要说明的是,从程序本身来说,我对于审查委员会非常赞赏。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制度关注的恰恰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它的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尽可能的杜绝了人为的侥幸,从而为将来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设立了一个可参照的最优方案。我以为,导演伊斯特伍德所要批评和质疑的不是这个制度本身,而是在这一调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对人和人性的忽视以至不尊重,在他们眼里驾驶员只应该是飞机庞大的机器结构的一部分,因此该调查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机器般精确但荒谬的悖论之中)好在我不是一直被这样的负面情绪所困扰。当万怡酒店的员工用一个情不自禁的拥抱来“回答”Sully关于是否可以连夜干洗一下唯一的一套工作制服的时候,这一次,我是被感动得落泪了。其实,这不是这部电影里Sully第一次被人如此崇拜和感激,例如,他接受采访时,年轻的化妆师姑娘会突然亲吻他的面颊,说是代替自己的妈妈亲的,又例如,他最后一个从飞机的逃生筏爬上轮船时,飞机上的乘客们激动的挤过来拥抱他,还例如,出租车司机和酒吧调酒师都赞扬他是今年唯一为大家带来好消息的英雄,但是,在我的感受里,这些都比不上酒店里的这一次拥抱。这个姑娘瞪着惊讶的眼睛望着Sully,她说,整个酒店都是你的,整个酒店都为你提供服务,何况仅仅只是干洗一件衣服(大意,不是原话)。然后,她似乎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去足够表达自己对这位她心里的英雄的感谢和热爱,她突然紧紧拥抱了他,把自己的头贴在他的胸前。她和其他崇拜者不同的是她的强烈而直率的真诚、过分却并不做作的热情、甚至有一点点的“天真”,但却绝对和没有条件的善良。这些都突然让我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会有人去在意你的努力,他们在用“心”去感受人而不会只是用“结果”去评判人。这样的感动也因为纽约市民在救援中的行动而被加强。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不管是不是负有职责,所有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当新闻媒体主持人在担心如此冰冷的水温大概几分钟就会要了乘客的命,二十分钟内所有155名机上人员都已经被救援到了安全的地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这不再是冷漠的纽约。我承认,如果仅仅通过我的文字,你或许很容易把影片的这一部分想象成传统的表现套路。但不得不说,导演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一部分时却拿捏的相当好,他让那些参与救援的人显得有个性、充满自信,温和而体贴的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他让我相信,这里的人们和万怡的那个工作人员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如此强烈的善良。这样的城市和国家需要英雄来回应他们驱散种种阴霾的渴望,他们也一定会在他们自己中间找到他们的英雄。影片还有许多令我动容的点,例如那对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的搭上这架飞机的父子,他们自始自终在互相寻找,直到最后通过电话互相哭泣着倾诉对于对方的爱;又如,机场空管的那个年轻人,口里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一定不会坠落,但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的处理耐人寻味。但唯一我不太能理解的似乎是Sully的妻子在影片里的表现。在听证会之前,她给他打来电话。在电话里她哽咽着说,她直到此刻才意识到Sully自己也是155名机上乘员之一,她差点就失去了他。她觉得他还在,而这就是最重要的。导演伊斯特伍德当然是让这一部分对应之前当Sully妻子听说Sully可能会失去职位和养老金,非常绝望的担心他们未来的生活和正在还贷款的房子。这样的表现方法固然以更大的困境反衬着Sully作为普通人的英雄形象,但似乎也削弱了她妻子和他之间的感情表现。然而,或许这也是可以算是现实的一种吧。说到导演,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冲着主演汤姆.汉克斯去的(只要是他的电影,我应该差不多都看了),但在观影结束后才发现,这部电影还是我喜欢的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作品。细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还真可以说是兼有汤姆.汉克斯和伊斯特伍德两个人的风格—前者擅长塑造普通人的英雄形象(《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菲利普船上》、《间谍之桥》等等),而后者则长于塑造人物,尤其是人物的内在精神(《硫磺岛的来信》、《老爷车》、《泽西男孩》、《美国狙击手》等等)。从这个角度说,这部影片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找到了他们两个人的结合点。影片结束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但是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画面却是微笑,Sully机长的微笑。很多时候,他是一个过于严肃的人,否则,他的教练不会告诉刚学飞行的少年的他要学会去微笑,他的副机长也不会总是不得不明确指出哪些话只是在开玩笑,但是当他真正笑出来,却又是那样的令人动容流泪,那是当他在医院里听到同事带来155名机上人员全部生还的消息的时候,他的脸上是那样情不自禁的欢喜,如同终于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奖励。我想,即使后来被证明迫降哈德逊河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即使他要遭遇全世界的冷眼,这一刻的欣喜,还一定会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时刻吧。因为280秒从来就不会是一辈子。每一秒才是本文版权归作者空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