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即文化,食物即身份认同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21:53:01人气:0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第一季](https://static.sqjxzz.com.cn/Uploads/vod/2013-06/51c6ff768c9f8.jpg)
视频: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第一季状态:年代:2013
主演:谭荣辉ChingHeHuang更新时间:2013-06-30 22:42:07
《中国美食之旅》由“中国菜教父”华裔名厨谭荣辉以及华裔主持黄瀞亿联合主持的美食纪录片。《中国美食之旅》共有四集,分别为北京篇、成都篇、云南篇与广东和台湾篇。通过美食,探寻中国最深处的灵魂,向西方人呈现出最为地道、最为美味的中国菜,向西方世界展现出不一样的中国。
Episodeone,Beijing第一处泪点是谭和黄面对胡同里的烤鸭师傅,听着他讲述自己经历了文革后,回到北京的故事之后,总结到“Thisishumanepicthathe’sgonethroughallthehardshiptoarrivehere.HeembodiesverymuchwhatChinaisabout.It’snotaboutcomplaining.It’saboutlookingforward.Don’tlookback.”,也是从此刻起让我萌发了“这部片子应该值得记一下笔记的吧”讲到包饺子是社交活动时,便触到了我的泪点。饺子是我最喜欢的食物,没有之一。所以小的时候溺爱我的姥爷每周都会让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给我一块面团,让我坐在旁边捏面人玩儿。后来搬到吉林市,爸爸妈妈和我依然坚持每周包一次饺子,可是我已经不玩儿面团了。后来我自己跑到米国,周末的时候,也要乒乒乓乓自己做饺子馅,用买来的饺子皮充数。但是每次包饺子的时候,就感觉,家人就在身边。两个人都讲了自己在分别在美国和英国的身份认同困惑。谭长在芝加哥的中国城,成长过程正是美国少数族裔被歧视的日子,所以谭在用自己是中国人这样的话来逃避现实鼓励自己,认为中国是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是家是天堂,进而引出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大陆看到遭受文革重创的中国的失落和无奈。而黄则是长在英国,成长过程中则拒绝自己的中国身份,被父母逼着周日去中文学校,做中国菜。日子过去了,最后骨子里剩下的中国文化就是做中国菜了。现在反而通过研习中国菜来加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作家虹影也出现在本集中。谭问虹影为何对饮食如此热爱,她解释就像做饭一样,你加点作料,可以是passion,heart,love,然后食材就改变了。说得挺好。同时觉得很有意思的虹影家居然没有料酒,所以用Gin代替了,应该也不错吧。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厨师的饭店,厨师的名字叫大董。看着全鸭宴,谭说Iamsosurprisedandsotouchedtoseethisinmylifetime。Episodetwo,Chengdu这集他们来到成都。谭说FamilycookingisthebestofallChinesefood.深以为意。他们来到当地一户居民家,儿媳妇做菜,(四川真是美女多),女主持惊讶于她竟然穿着细细的高跟鞋做菜。做家庭版的水煮鱼,麻婆豆腐,最后摆了一桌家庭式的宴席。不禁让人泪奔。已经两年没能回家过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家人聚一桌吃饭。他们还去了当地的街边摊,有个饭店叫MingTing。主持说这种饭店也叫苍蝇饭店,卫生状况不言而喻。然而他们做的菜看着却那么地道和可口。谭说自己很感动,看到还有这么多年轻的厨师在用传统的手艺坐着传统川菜。他们去吃街边买的包子。总结外来的洋快餐不会对中国传统饮食,街边小吃造成影响,因为吃是这片水土上的人的传统。对路边摊小吃和各式传统美食造成影响的是席卷各地的巨大的规划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我能说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北美学规划的苦逼小工,我会说,说得真他妈好么!想到上一集中他们在王府井小吃街买了两个水煎包要10块钱,就在感慨物件上涨的真快啊,出乎他们的意料,对比这集,使人不禁想问,政府的这些大动作,到底是在为了什么。把人们都赶进摩天高楼里为着子虚乌有的房产证明成为压力巨大的蚁族以至于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没有闲情逸致去思考人生思考理想是么?!BBC黑的真漂亮!在街边看到有卖兔头的,谭说It’saculturething.Ifyougrowupeatingthis,youwon’tfinditdisgusting.Mymomusedtobelieveeatingabigslabsofsteak.还有胖达来卖萌。来四川不能不看胖达啊!胖达真的是好萌好萌啊!滚来滚去的。看到胖达就觉得什么生物原理啊物竞天择啊国家过分保护熊猫却不顾熊猫种族自身的缺陷啊也不能放养什么的,你就觉得都是浮云啊。胖达真的好萌好治愈啊!此外,黄去了四川一处养猪的农户家,听男主人介绍自己如何用“有机”的方法饲养猪肉。最后在厨房里做回锅肉的时候,黄和女主人显然又不是相处的很好。这其实可以理解。只要你做过饭,你就会知道那种当别人质疑你的菜谱和做菜方法时,你那种极强的保护欲。同时,站在旁边的人又特别喜欢指出不同的做饭;尤其是黄还是在人家的厨房里.后面她自己也说“虽然做了这么多年饭,每次踏入别的女人的厨房,还是觉得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女主人。”所以,回锅肉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真的不重要。Episodethree,YunnanandKashgar云南及新疆喀什云南的竹筒饭,两位主持和当地人走进大山,看着他们如何讲竹子砍断,做成煮饭的炊具,甚至是勺子和筷子。主持惊讶于当地人的手艺,并说称其为可持续的自然的方法。谭不断强调It’stheirtradition;itisnicethattheypreserveit.谭在杀鸡的时候,讲到自己曾经在厨师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当着学生的面杀鸡。一半的学生当场晕倒,另一半跑到系主任那里告状。系主任告诉谭以后不能怎么做了。谭不以为然。他说“Ifyoureallywannalearnaboutfood,youhavetotakethegoodandthebad.Youcannotjustgotothesupermarketandeatchicken,youhavetoknowhowitiskilled.Ifyoudon’tlikeit,itbothersyou,don’teatit.”这段直接点醒了那些所谓的伪善,嘴里大口吃着肉,然后看到别人杀鸡宰羊,便捂着眼睛尖声说“呀真残忍。”这时候,想到我有一个旅伴的饮食哲学。她说,面对眼前的肉,她想到的是有一个生命为了她的生命的延续而死去,所以她要认真的品尝这份食物,好好享受,以不愧它们的牺牲。不得不说,这样的话比起伪善,有着更多的意义。傣族妇女捕鱼也很感人。她们说不会每天都来捕鱼,而是给自然一个机会喘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真是简单而意义悠远。女主持黄还去了一个布朗族的寨子,Zhanglang寨,用新鲜采到普洱茶叶做鸡肉,看着都好吃。男主持谭去了景洪,看到当地迅速的发展,表示惊讶;同时发现人们通过保持传统食物的方式来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同时,又要在外来文化,经济等的影响下,保存自己的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谭说,这里的人野心勃勃,建设自己的生活,小作坊式的资本积累,说不定会发展壮大成企业。最后回合,最后总结,foodwillneverchange,simplybecauseofitslongtradition.喀什,提到09年中央政府的“清理喀什”计划,“休整”喀什老城。画面里还有喀什老城和新城的对比。老城主要是传统维族人的定居之地,而新城则是以汉人为主。来到喀什的汉人,多数做的应该是和油田开发有关的工作吧。想到何伟在《江城》里讲到自己在火车上和去往新疆的汉人聊天,朴素的几笔,就把善良而狭隘,平和而种族歧视心理根深蒂固的,自信又自卑的汉人形象描述的淋漓尽致。汉人和维族人,在新疆,做的显然不是互相了解,而是各立门户。突然想到这种结构对于当地维族人来讲,可能更加难以接受,毕竟在新疆,外来人的其实是汉人,而他们却是依然是一副天朝当政的傲慢样子。《甲骨文》里,何伟也用了很重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从新疆到北京再辗转到美国的维族人的形象,让我作为一个成长在中国东北汉人环境下的“中国人”,有了不同的了解这个国家的角度。由此想到了,此前曾经和一个旅伴在观念上产生了分歧,就是在讨论民族和文化问题时,该人说了一句反应了千古年来汉人在民族观念上的诟病的话“中国汉文化就在那,它是包容的,因此不需要做出任何举动,只要在那,等着别人来融合就好了。”UtterBullshit.多数时候,我在和别人产生异议的时候,我只会缄口不言;唯有那次,我气得差点掀桌。气得不是那人,而是那人代表的中国汉人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社会熏陶。即使他身在美国,依然活不出那个小圈子。其实汉人是很狭隘的。而他们,不,我们却并不自知。另外,我发现维族人的英语讲得比汉人好多了,最起码,口音上就好很多。维族人在宰羊的时候,会边宰羊边念诵《古兰经》,烤羊的时候也会祈祷,希望一切顺利。谭说,这就是一个仪式,很美。但是谭做了一个在我看来特别不合适的举动,他双手合十。啊他们做的手抓饭看起来好好吃啊。最后,他们总结,中国真的地大物博啊,这么多人,这么多民族,这么多观念,这么多宗教,这么多文化,而食物就是他们认同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说的真好,流泪)Episodefour:GoungzhouandTaiwan,寻亲之旅。看的纪录片看的泪流满面是想闹哪样啊。之前刚开始的时候,谭就说希望这趟旅行会变得personal,结果这集就成了两个主持personal的寻祖之旅。显示介绍了广东菜,点心和煲汤。喜欢谭毫不矫揉造作地说“我们广东人就是什么都吃,天上跑的,地上爬的”。当小黄看着乌龟说着“希望中国政府早日ban乌龟的买卖”,谭说“你也得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两人有点小争执。我个人不想站队,窃以为小黄和老谭说的都对;但是不想把在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小黄回故乡台湾,看望外公的那段儿实在让人不禁流泪。小黄做了一桌菜,一家人坐在一起说小黄得到了她外婆的真传,我就在想,如果哪天有机会,我能为自己的家人做一桌菜,他们说我能得到我姥爷的真传,那真真就是最大的褒奖了。这集结束时,两人的态度其实很明白,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速度之快,举世闻名;普通人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人民日趋平稳的生活。t看了许多世界各地的风景,读了许多人的生活,其实,人们的诉求都很简单,就是幸福。最后一集,两人的寻根之旅其实是很棒的一个结尾。就像小黄说的,仿佛绕了一个圈,最后回到了原点。It’slikeafullcircle.最后小黄总结说,本来以为这次中国之旅,还是美食之旅,应该看到的是城市;结果去乡村,中国最偏远的地方,反而学到了很多。她意识到生活之不易,但是人们依然要有尊严地活下去。他们用心去做菜,与人分享。老谭则进一步慨叹中国在如此短时间之内的变化。上一次老谭回中国是89年夏天,所以他的记忆是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同时和自己心里的落差也很大;现在却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变化也体现在食物中。二十多年前,人们根本不会,也没有办法,没有条件去注重饮食,如今去把饮食的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个人看来有点病态)。他们说这趟旅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去思考自己和中国的关系。想到在外国作为少数族裔的他们,身份认同应该是个很大的难题。就像小黄坦言自己幼时不想做中国人,不想拥有中国人这样的身份,但现在也逐渐和自己和解,认同。It’sallaboutfood,weareunitedbyhowweeat,howourpassionatetoeatissoimportant.这边是中国文化永恒的主题。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