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医学对人的关怀的本质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12:00:24人气:0
视频:再生之旅状态:BD年代:1991
主演:威廉·赫特克里斯汀·拉蒂伊丽莎白·帕金斯更新时间:2018-11-10 20:52:31
丹尼(丹尼尔·戴-刘易斯 Daniel Day Lewis 饰)曾是一名热血沸腾的革命青年,因为加入了北爱尔兰共和军而遭到了逮捕,艰苦的牢狱生活一过就是十四载。终于熬过了漫长的不自由的时光,重回社会的丹尼决定洗心革面,做一个低调的普通人。 出狱后的丹尼重拾旧业成为了一名拳击教练,培养了一批和他一样热爱这项运动的年轻人。一场意外让丹尼和曾经的恋人玛姬(艾米丽·沃森 Emily …
这部影片是我们全科医学教育这门选修课老师放给我们看的,核心和目的在于体会“医学人文关怀”,自然看了以后就要写一篇文章来交差了。其实我们这里一般的选修课就是很水的上一上过一过根本没有质量,作业从来也都是应付,但出于这门课是我感兴趣专门选的而且这方面我也的确比较有感触,所以决定好好动笔写一写。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主人公JackMckee,一个医术精湛而又十分高傲,对所谓的人文关怀嗤之以鼻的心血管外科医生有一天突然得知自己在喉头得了肿瘤。这样,身份瞬间反转了过来,从医生变成病人。当然,从工作狂医生变成听从指令的病人,他的整个生活和感受随之改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作为一个病人,体会到了医院的入诊和治疗程序是如何复杂以及如何给患者带来不便,以及医生高高在上和缺乏关怀与爱心的态度是如何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伤害,以及患者在缺乏爱心与责任心的医生面前是多么弱小。这其中有他自己治疗过程中的体会,也有他和一个病友,一位四期脑瘤女患者交往过程中所了解到的。当然了,伴随着这些的还有他对于自己之前缺席丈夫和缺席父亲身份的再发现,以及他和同事的关系,他作为一名医生和病患之间的关系的再反思。这些经历都让麦医生有了巨大的转变,他学会了去关心别人,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他对于病友琼的关心,对于妻子和孩子的在乎;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医生更加在意患者的感受了,问诊中和手术中他学会了对病人说安慰的话,后来他教去医院实习的见习生的第一堂课,就是让他们穿上病患的住院衣服,让他们变成病患,因为只有经历过病患的痛苦和软弱才能真正为病患所想,医治病患之痛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具体一点,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在得癌症之前,麦医生所信奉的理念一向是“切入——修理——再出来”“与其浪费时间关怀一个快要死的人,还不如好好精进手术技能“。与医院中其他大部分医生一样,高高在上,缺乏关怀。而事实上,缺乏关怀甚至是感情这一点甚至渗透到了他的生活中,工作狂,与妻子和孩子长期缺乏交流,感情冷淡。当然,我们自然也能想到这也是他得上癌症的重要诱因。但是,当他自己切身变成病人的角色以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在自己工作多年的医院里,第一次体会到作为病人的种种痛苦和郁闷。给自己看病的女医生动作麻利,技术精湛诊断迅速,但同样,缺少沟通与关心,麦医生恰恰就像当年对待自己的病人一样被对待着。而女医生弄错病人害得自己错误地被灌了肠,还有负责放疗的医护人员的冷漠态度都给麦医生带来了痛苦。伴随之的还有医院繁琐不便的就诊程序。与患脑瘤的女病友的故事情节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改变了麦医生。生命已为期不长的琼与他几次交谈使他们成了朋友,相互理介和怜惜。琼气氛自己的病治疗不及时,甚至认为是医疗事故时,麦从医生的角度告诉她真相;麦泄气时,琼带他上屋顶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他,给他打气;麦突发奇想,决定带琼去看她一直想看的演出,没有赶上时,二人在荒漠中欣赏美景,相拥而舞,更相互鼓励。麦终于下定决心在放射疗法不成功后实施手术,而不久之后琼就抢救无效死亡了。之前麦一次在深夜里去找过琼,但当琼邀请他进屋时,他又慌忙离去了,我想他是意识到了琼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不应该再自私地让她帮自己的忙而浪费时间。这样,麦可以说完成了初步的转变,关爱一个人,换位思考,这是起步。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麦医生最后找到的给他做手术的那位大夫,韦医生。这位医生倒是这个医院里为数不多的有着浓厚人文关怀情结的大夫。当初他对麦表示关心并表示愿意为他动手术时,麦很不屑地回了一句:”我能照顾好自己。“而现在麦能真心回来表示歉意并且请求帮助也说明了麦的转变。麦把实习医生召来,每人发给一件病人罩袍,叫大家穿上,让他们体验一下做病人的感觉。当一群护士推着检查治疗用具小车进来,不由分说对他们动手检查时,麦医生就完成了他的再生之旅。医学人文关怀,这个话题由来已久。现代医学强调医学的科学性,愈发把人像机器系统那样分成零件部件,哪块出了问题就修哪块。这样做极大的缺陷性就是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有情感和思想的整体性的生命体,单纯从病理上治疗疾病对于整个健康的恢复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笔者亲身体会,心理因素在整个疾病治愈过程中极为重要,舒适,安全,亲密,充满关爱的治疗环境会是健康恢复一剂清理的推动剂。况且人类的医学科学发展至今,对于大部分疾病还是无法做到治愈甚至是治疗和缓解,所以关怀就显得更加重要。美国医生不是有一句话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反观我们中国国内的医疗,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是做的非常不合格的。就拿我自身来说吧。我自小体弱多病,在各个医院之间来回跑,很少有医生能跟孩子或家长多说几句话,表示同情或者关心的,有时问诊时间都特别短;生病的时候很难受,也从来不曾问过病人的痛苦或者试着去减轻痛苦,有时即使家长反复去询问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不过也有好医生,有那么一个,她的年龄我可以叫她为老奶奶,是第一医院的,很遗憾也没有记住她的名字。她的每一个小病人(儿科)她都非常上心,每天会来病房里看好几次;和你对话的时候会微笑,也会和你聊几句,也会观察哪的不舒服比如头疼怎么缓解,发烧用物理方法降温,生活上要注意些什么给家长说。像这样的大夫真的是太罕见了,也难怪她的奖状,荣誉一大堆挂满了她整个办公室。那都是10年以前了,现在估计这样的大夫更难找,前几个月一直在看脸上的痘痘,几乎每次去看门诊都是大夫几乎不抬头写病历,观察你的病变部位也就那么一下下完事了,根本不听你好好描述说完就直接开药,连病名也不给你强调,整个过程3分钟不到搞定,有时甚至是整个过程都完了我还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怎样处理,好像大夫认为给你把病例写好处方开好就好了。当然,原因很多,而且医疗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国情复杂,很多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慢慢来。但是慢慢来也得有方向,也得有速度。从客观硬件因素上讲,大医院人们为患,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都会减少,有时候连治疗都缩水更别提人文关怀了;其次,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比例,有句话说”干着卖白粉的活,拿着卖白菜的钱“,所以提到关爱病患这可能也有动力不足心里不平衡的因素。从主观软件的因素上讲,我们的医生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还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缺失的问题。当然了,还有大环境的问题,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也就不再赘述了。最重要的就是,笔者作为现医学生,未来医生团队中的一员,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这样,要先有这个意识,然后在实践中去实践我们的医学人文精神,回归医学的对人关怀,”人学“的本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嘻嘻,说起来还是第一次完整地写影评发影评,发现自己的概括能力还不强,没有能把情节一一照顺序都概括出来,只是笼统的写了些人物的转变;有些需要情节的地方还参考了一下别人的作品(在此要特别感谢新浪博客的瑞雪同学),但真的是自己用心写了的,参考的不超过10%。另外,笔者目前还是作为学生来看这部电影,观点难免不够深入独到,随大流等等。等若干年有了临床经验之后再来反观,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