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主旋律,也没有刻意地标签化蒙族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10:51:21人气:0
片警宝音

视频片警宝音状态:HD1280高清国语中字版年代:2018

主演宝音尼木胡巴德玛陈维涵塔娜更新时间:2020-08-06 19:53:39

宝音是一名乌拉特牧民的儿子。作为民警,因为地域广阔,他必须骑着摩托车奔波于16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宝音的日常工作,除了跑遍各个厂矿企业登记流动人口、为牧民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外,还义务承担着戈壁邮递员的角色。他的生活看起来孤独、艰辛而又机械,却肩负着维护边疆稳定的重担。 这时候,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了,尤其是戈壁上来了两个年轻女人。卓拉从锡盟赶来寻亲,生父却一时…

这片根本谈不上主旋律,片中宝音对自己老是被采访报道还有点不满,觉得这些表彰并没有给母亲的生活带来改善,反而很不主旋律。那些一看到根据英模事迹改编就贬斥为主旋律的,如果这故事放在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会是什么看法。这部电影的叙事很冷静平实,并没有刻意去称颂什么,无论是社会主义英模的一面,还是蒙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都没有极力去渲染,导演很明显在避免一种宏大叙事,包括呼麦和长调在内的很标签化的音乐都用得很克制,更多的是描写最普通的牧区生活,把“粗糙”蒙古人很多细腻的地方给表现出来,尤其是对生死。更特别的是,描写的是远离汉地的边境蒙古人,他们依旧放牧,互相之间还说着蒙语,即使有汉人在场。不过那段萨满舞不是很理解,我原以为萨满只在东北有残留,虽然蒙族信仰长生天,但仪式更应该是佛教式的吧,就像后面那个老人的葬礼。电影略带点悬疑,开头还为结尾埋了伏笔,用户籍登记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随处都有办户口销户口的情节,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了。那张手绘地图也挺有意思,用井来标识地点,看过不少清朝和民国时的蒙地旅行日记,里面提到最多的地名就是各种忽洞,也就是井,井在蒙地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这在图雅的婚事里也有反映,井最终还影响到了北京,它就是胡同的由来。电影还侧面展示了底层流动汉人作为外来者在这片地区的打工生活,同样也跟一百多年前一样,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记得有学者从一个很另类的角度研究过清朝蒙地汉人的鸡jian现象。最后,那个凶手叫何国锋,邯郸人,我一听就笑了,哈哈这不就是小河么。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