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导演搞清楚,这不是一部美国个人主义式的文艺作品。请至少尊重原作。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8:22:31人气:0
东方快车谋杀案

视频东方快车谋杀案状态:HD1280高清国语|原声中字版年代:2017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汤姆·巴特曼米歇尔·菲佛黛西·雷德利更新时间:2020-08-06 18:56:05

《雷神》和《灰姑娘》的英国导演、莎翁戏剧大师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 Branagh)即将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翻拍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侦探悬疑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的消息。 福克斯宣布,肯尼思·布拉纳不仅将担任导演,同时还将出演片中主角——比利时大侦探赫克尔·波洛(Hercule Poirot)!波洛是阿加莎笔下最著名的…

看完这部2017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我感觉自己被喂屎了。这不是一部经典的侦探推理电影,更像是一部披着侦探外衣的文艺片。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推理的要素——正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毛利小五郎式的傻侦探,理不清思绪,看不清迷雾,被自以为是的推断牵着走,甚至没有做过一次像样的推理,三次无理的大吼,两次推断错误,最后的晚餐看的我差点想直接离场。这真的是阿加莎笔下大名鼎鼎的【赫尔克里·波洛】吗?整个片子都透露出一股奇怪的福尔摩斯气息——根据陌生人外表的细节推断他们的身份职业,显示出自己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然而这种演绎法怎么在谋杀案中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甚至为了满足【男主角】的表现欲,一个本该坐在座椅上活动自己的灰色细胞的老头,撬门,格斗,追逐,无所不能,开头还强行给他安排一个不存在的推理故事......啧......你确定这不是一个蹩脚的福尔摩斯闹剧现场?因此,我个人更推荐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原著小说或者1974版本的电影。(以下影评有严重剧透)不考虑什么演技,画面,镜头之类的处理,我们只考虑故事的内容本身,我相信大家都同意,一部经典的作品,无论导演怎么进行艺术加工,对于故事本身的主线以及推理小说本身的逻辑,是不能乱改的。因为推理小说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如果你连推理情节和故事内容都改动了,那么你凭什么还能把这个故事叫做《东方快车谋杀案》?那在此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逻辑吧。每一部堪称经典的推理小说,必然都有着严谨甚至是令人拍案叫绝的逻辑理论。而这部电影,我可以说,没有。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大名鼎鼎的波洛先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由12个人(或者说13个人)静心谋划的一场谋杀案中。这场谋杀案被限定在了一趟列车的头等舱内,而这件事最终由于【波洛先生的意外乘车】以及【列车遇到大雪没法按时到站】这两个情况而产生了极大的变数,而被波洛先生所侦破的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问题呢?1.缺乏事件的逻辑基点。这个事件的核心是,来自天南地北看似各不相关的13个人,为了杀死5年前阿姆斯特朗惨案逃脱了法律制裁的凶手雷切特而一起乘上了东方快车,这13个人精心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伪证”,从而编造出了一个不存在的“凶手”,【这个凶手在A站上车,晚上杀了雷切特,在后半夜列车到站B站后,凶手下车离开了这列火车】。那么当第二天早晨发现尸体的时候,13个人就会向警方用串供的方式证明这样一个事件的存在——让警方相信“真正的凶手”已经不在火车上了。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意识到了,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在于,首先,因为波洛先生的出现,13个人职能将也在头等舱里的波洛先生当做他们的“目击证人”去演这场戏(这才有了影片中晚上吵醒波洛先生的敲门声,雷切特的声音以及穿红色睡袍跑步的人);然而紧接着意外发生了,因为大雪封路,没有办法使得剧本中“凶手杀完人以后在B站下车”的情况成立。那么,嫌疑犯就只能限定在这头等舱的13个人中(为什么不可能是其他车厢的乘客,在原著中也有严谨的论述)。在这种情况下,13个人只好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作伪证,每一个人都说着虚假的证词,提供着虚假的证物,隐瞒着一切和阿姆斯特朗家相关的信息。而推理的精彩就在于波洛先生剥茧抽丝,在一个一个的单独询问中,发现每个人逻辑的错误和在试探中发现每个人身份的漏洞最终推断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13个人,每个人都与当年的阿姆斯特朗有关,也都参与了凶杀案。可以看出,电影中,虽然有这两段情节,却根本没有解释这两个因素的必要性,这也使得这场著名的推理,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逻辑基点。我只想说,导演麻烦你认真看看原著好吗?2.推理情节的严重缺失。影片中,波洛作为一个神探,却连续两次认错了凶手,这简直是我最不可以忍受的事情。因为,原著中,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之前,波洛先生都没有做出定论!这意味着他从未被那些看似轻而易举得来的线索所迷惑。举个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一。原著中有特意强调每个人的包厢位置,也有将整个时间线进行整理说明——当然是通过波洛先生的视角。也就是说,读者和波洛先生拥有同样的信息去做出推断。必须要说明的是,包厢位置,和时间线,是的,时间线,这一点非常重要。小说中,甚至1974版的影片中,都对这一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包厢位置的不同将影响每个人对事件描述的真实性以及每个人的证词是否有虚假——波洛先生听到的声音是几点,波洛先生看到的那个穿猩红色睡衣的人是谁,波洛先生听到的那句法语到底是谁说的?(是的,那句“我没事的”法语不可能是雷切特先生说的,因为他不会法语,这和那个故意被弄坏的表,放在现场的手帕和烟斗一样,都是故意误导波洛的线索,而在影片中,这些线索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只字未提。)其二。原著中专门有一章叫做“十个问题”1.有字母H的手帕。是谁的?2.烟斗是阿巴斯诺特上校丢的,还是其他人的?3.穿猩红色睡衣的是谁?4.假扮成列车员的那个男人或女人是谁?5.为什么手表指针指向一点一刻?6.谋杀发生在那个时间吗?7.是更早?8.还是晚一些?9.我们能确定,杀死雷切特的不止一人吗?10.他身上的多出刀伤还有别的解释吗?这是这个事件中段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波洛先生理清楚事情发生以后的推论开始。而在影片中,这十个问题居然在波洛先生认为玛丽是凶手的时候说了出来——你他妈问题都没回答,你怎么好意思确定别人是凶手的?谁给你的勇气?!就因为你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吗?整部电影,删减了大段大段的推理情节,删掉了大段对现场线索的分析和猜测,没有提到任何有连续性的推论-验证-推翻;一段简单的线索分析 打斗就能过掉一段精彩的剧情,甚至连单独询问,都没有显现出波洛最机智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比如推断女佣人是不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厨娘时——“我给她设了一个套——她上当了。我说,我知道她是个好厨娘。她回答说:‘是的。所有的女主人都这样说。‘然而,加入你被雇佣做女佣人,你的主人将很少有机会知道,你是否是个诚挚的厨娘。”那么这部影片最后留下的是什么?是波洛的挣扎,波洛的独角戏,波洛对人性的探讨,波洛的大彻大悟,波洛的心灵升华。WTF?我在看东方快车访谈录?3.最精彩的地方变成了最恶心的地方。我们先不说人物刻画的硬伤,伯爵和伯爵夫人是有心理疾病还是有暴躁症?一个疯狂嗑药,一个一言不合就像狂犬一样只会打人。哈巴特太太是一个风骚迷人的老女郎?开场就把我惊着了,意思是还得出来点香艳的场景才有人看?波洛跟个痴情老男孩儿一样,拿着心上人的照片念念不忘等等.......我们现在都不说这些人物硬伤了。只说最后一段。在这部小说中,精彩的推理,严谨的逻辑,意想不到的事件真相,其实都不如最后这一段升华的到位,我认为也正是最后波洛给出的那“两个选择”,才使得这个作品成为了永远没法超越的经典,而这个人物,也在第一次读阿加莎作品的我的眼中,鲜活立体了起来。应该说,事件的真相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更是对法律和公正的一种全新的审视。这13个人有罪吗?法律上讲,当然有。雷切特有罪吗?当然有。那他为什么还活着?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审判了他的死刑,宣扬的却是这个世界的正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可以逃避内心的问责。但波洛巧妙的做到了云淡风轻。电影里....嗤直接引用豆瓣phoebe写的影评——波洛的魅力就在于他浮夸做作的举止、客套啰嗦的谈吐。那种滑稽自恋的外表和智慧温情的内心之间的巨大对比,把这些都抛弃掉,那还是波洛吗?当最后波洛威风凛凛、长大衣雪中飘舞、声嘶力竭地质问凶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完全崩溃的,这根本就是一个假的波洛!原著的结尾是波洛轻描淡写地提出了两种结论,然后请同伴选一种。同伴会意地选了错误的一种结论,不动声色地放过了所有人。这种含蓄而温情的英式作风,真的比改编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电影里波洛走向《最后的晚餐》的画面,确实很有艺术感,但是,你这是在拍文艺片吗?不是的,兄弟。你是在拍悬疑推理。主角不是救世主,不需要背负什么命运,他在风雪中独自走向最后的晚餐,却声嘶力竭的谈什么自己内心的理性和秩序。这是一个令人作呕的美式英雄。这种导演,凭什么敢翻拍这么经典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本文版权归作者青冥如风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