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轻轻摇晃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2014
主演:本·卫肖郑佩佩莫文·克里斯蒂彼得·鲍勒斯更新时间:2020-08-06 19:13:16
华裔女性珍(郑佩佩饰)与儿子凯(AndrewLeung饰)相依为命,从柬埔寨金边移民到英国伦敦。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本·卫肖BenWhishaw饰)只是“室友”。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惟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
之前在别人的评论里回复了以下一段话,先贴在这儿:“看之前期望很高,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内涵有些苍白了,尽管情感的表达细腻温婉,但是当镜头语言过于强调情绪时,故事的架构不免显得有几分零散空洞。”所以这篇影评,也不打算对叙事作什么点评了。既然故事的重心都放在情绪的表达上,而且
郑佩佩和Ben的演出也确实精湛到位,我觉得我还是来絮叨下感性的理解吧。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壳中,活在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疏离感中。不管是探出这层保护壳,或是让他人踏入自己的领域,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可是我们又总是对他人的世界感到好奇,总是像
Junn一样,忍不住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Junn无疑是一个过度自我保护的形象。丈夫离世,身在他乡,语言不通,无依无靠,画地为牢。她像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彻底融入儿子的生活,可是儿子却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隐私。她不去学英语,看别人的眼神也充满戒备,独居的房间里固执地飘荡着东方色彩的《夜来香》,儿子意外身亡后,她在自己的回忆里一遍遍问儿子,为什么你要把我囚禁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里。但是到底是谁囚禁了谁呢。无论儿子在与否,她身上的寂寞总是如影随形。她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不被理解,可是也许是孤独惯了,只有在与人保持距离的时候才能让她安然自如,就像她深信,在不懂中文的Alan眼中,自己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女郎一样。
Kai也是纠结于沟通与理解中,烦恼无比。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身上碰撞着,令他进退两难。爱人和母亲都对自己很好,可是自己却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情感需求。他把母亲安置在养老院,暂时做起了鸵鸟,但是伴侣却
Richard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长久之道。Richard说,youhavemyabsolutesupport,Richard说,youhavetotellher。Kai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长期以来的保护壳,好好跟母亲解释一番,不料却遭飞来横祸。像是个冰冷的讽刺一样,刚要迈出的关键一步,就这样戛然而止。不去沟通自然没有共识,但是就算沟通了,就一定换来理解吗。Alan这个形象就很有意思。在Junn和Alan两人鸡同鸭讲的阶段,他们的关系亲昵温馨。他送花,她跳舞,他们散步,看似甜蜜情侣。但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Alan有家庭却没有亲情,他说自己住在养老院,就是令大家都快乐的最好决定;Junn没有了亲人,却妄想着在Alan的身上找回儿子的体温。谁知道当他们每次笑意盈盈地看向彼此时,到底在对方身上投射了怎样的感情呢。Alan与Junn之间存在的,不仅是语言的隔阂,更是价值观的分歧。一心想帮Junn的Richard找来Van,以为让他们二人通过翻译了解彼此是最好的办法。谁知语言的隔阂打破后,深层的价值冲突也接踵而来,更何况,有些时候,那些情绪、那些隐私,根本就不敢跨过语言的藩篱——就像Alan不肯让Van说出自己的酒癖一样。Junn和Richard都察觉到了和翻译共处时场面的尴尬和拘谨,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的在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未知的真实的隐隐恐惧。而当Junn难得地想主动了解Alan的缺点时,我们不妨将其看作Junn尝试向外踏出的标志一步。然而在这具有进步意义的一刻,美好的动机却没有结出香甜的果实。两个老人从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渐渐挂不住面子,发展至互相指责、撕破老脸。一番唇枪舌战后,终究不欢而散——那就是各自面具被揭开后丑陋的真实。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之前,亲手拆穿精心编制的温柔假象,总会有人受伤。Richard原以为这样能让Junn老怀安慰,却没想到Junn会因为了解到Alan的真实后而加倍失落。Junn不去见Alan,可能是因为被真相打击而失望,也可能是以为被真相刺伤而醒悟。原以为结识Alan是走出过往,实则自己不过是沉浸在幻觉里逃避现实、原地踏步。Alan是Junn丧子后给自己打的麻醉药,虽能暂别疼痛,清醒后却痛彻心扉。并非建基于真正的理解之上的温情,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Kai与Junn的沟通,还未开始便匆匆结束;Alan与Junn的沟通,令虚假的美好彻底破灭。然而影片的意图自然不是要观众从此封锁自我,因此在Kai和Alan两段令人沮丧的互动之后,片中的Richard便成为了灰暗的人际之壁中仍存的那一丝光亮。片中最勇敢的角色当属Ben扮演的Richard。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每一次都是他在鼓励和牵引着别人走出自我圈禁。爱人逝世后,Richard的脆弱和内疚让人动容,而与此同时体现出的那份坚强,则更让人钦佩。他也会沉浸在对Kai的追思中,他也会默默地红透了双眼,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沉沦,更没有放弃孤僻自闭的Junn。痛失所爱,却仍敞开自我,接纳一个痛苦不堪的老人,对话这个充满敌意的老人。我只能说,Richard身上大概背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在生活黯淡之际,仍能救人与自救。每一次Ben的无声落泪,都让人喉头哽咽;每一次Ben的温柔凝视,都让人心中一颤。他坚拒归还骨灰、他温柔地偎在爱人肩头、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幻想里潸然泪下、他被Alan和Junn赶离餐桌只能看着他们共进晚餐而无奈又俏皮地猜测他们的对话、他在听到Junn拒绝Alan的消息时敏感地认为是Junn在针对自己——每一个镜头都描绘出他的诚恳和真挚。但他也不是毫无保留。至少有几次,他也要求Van不能完全实话实翻,在听到Van说出了自己是Gay的玩笑时,甚至有几分恼怒。但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主动地开口告诉Junn,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过了四年了。这就是Richard的勇气和担当。他无法从内心的责任感和交流欲中逃离。Junn跟他相当疏离,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联,甚至没有情感联系。Kai死后按理说两人更应当互不干扰,但是他却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起居。明知对方抗拒自己,却不懈地强势地尝试着读懂这个老人的心。当每个人都缩进自己的壳中,他却努力地朝着外界挥舞着自己的触角。我猜测,某种程度上,这近乎“尽孝道”的行为,是东方价值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的体现,如同他对筷子的使用、他做中餐的好手艺一样,Kai带来的点点滴滴在四年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无法抽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而被人问起再之前的生活习惯时,他也只是稍微想了想,淡淡地说,Icantremember.对Kai的爱已经向更辽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着,仿佛一张巨网,令他和世界的联系倍加紧密。爱人的离世并不能令爱消褪,反而令他爱屋及乌地关心起Junn的生活状况。真心终于换来真心,所有的敌意和矛盾都在最后冰消雪融。一切话都说开了。Junn坦承自己是嫉妒Richard,嫉妒他来夺走儿子的爱,也告诉他儿女对于父母的老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愧疚之情,所以各人身上的紧缚感,如同原罪一般无解。但是慢慢地就会明白,压抑和痛苦的日子在人生里总是更多些,看开了,也就明白日子还将继续,明日的阳光还将照进窗台。两个缅怀着同一个男人的人,跌跌撞撞地探寻着彼此的心灵,终究分享着对这个男人同样的爱而达至和解。长久以来的僵局,终究不过是因为众人都活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步自封,拒绝倾诉和聆听。然而最缺乏的也是最渴望的,人人又恐惧又向往的,不过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直面尖锐真相的底气。我们都希望脱去重壳,彼此接近,如影片结尾时那般,借着音乐,彼此相依,放松身心,轻轻摇摆。***Kai进入母亲房间并低头闻绣球花(hydrangea)的镜头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影片开头,Kai穿着蓝色衣服,一次在影片中段,穿着黄衣。而最后Junn登门拜访Richard时,Richard匆匆起床穿上了黄色T恤。我猜想蓝衣的Kai是Junn幻想里的影子,实际上黄衣的Kai才是真实的回忆。这里是暗示在Kai去世后,Richard穿上了爱人的故衣。在某种程度上,Richard变成了Kai...爱一个人到深处便变成了他...***第一篇长篇影评就献给小本了。写完才知道自己文笔的稚嫩生涩,以后绝不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