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经《欲望都市》,我们还在《都挺好》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7 07:17:46人气:0
请再来四杯第一季

视频请再来四杯第一季状态:更新到10集年代:2019

主演内尔·布法拉姆丽莎·蕾沙尤尼·古普塔米林德·索曼更新时间:2020-08-06 19:38:04

The series chronicle around the lives of four unapologetically flawed women who have their own share of thick and thin of life yet empower each other.[4] Damini,the very successful journalist and start up founder wins four “fearless journalist” awards in a row despite the board posing hindrances for her but is never stable in her personal life and …

若要真正平等,就不能要求平等的同时,接受其他的性别优待,否则,略显虚伪不是吗?《请再来四杯》和《都挺好》的时间点还蛮微妙的,对比起来特别令人感慨。《都挺好》定位的是家庭伦理剧。但它的核心,起码是营销驱动内容制作的这个内核,100%扎根于现在中国都市丽人非常热衷的女权主义(已被舆论带偏到具有些少贬义色彩的一个无辜词)。一个从小被父母亲区别对待的倔强女生,少年离家出走,自强暴富回家还以颜色,这样的设定简直就是自带十重高潮。但很快地,前面几集还相当强悍的苏明玉,不久就卷入了苏家三大神兽那些关于道德、亲情、孝义的各种枷锁里。《都挺好》利用了女权风潮的噱头,最后仍然是讲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更令人惋惜的是,它并没有为中国女性在现代备受冲击的个人社会关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而是巧妙地用老人痴呆症,重新为苏明玉画地为牢。与此相对的,《请再来四杯》女性独立的定位和主题走向就显得直白和清晰得多。剧中的四位女主Anjana、Damini、Umang和Siddhi在卢瑟男和震动棒之间,坚决地选择了后者,不需要回归家庭,不需要小白脸的情感救赎,有的只是姐妹同心。性别权利?性别权利这个说法,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很多被舆论带偏的所谓女权主义者,就在于过分将性别本身太当事儿,而忘了从一个人本应享受基本人权的角度来进行讨论和抗争。2018年以美国传奇女法官RuthBaderGinsburg为蓝本传记电影《性别为本》所着重描述的案件就是一个男性护理的歧视案,当时还是大学教授的Ruth看到这个案件所代表的男女平等在法律层面的可能性。若要真正平等,就不能要求平等的同时,接受其他的性别优待,否则,略显虚伪不是吗?《请再来四杯》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大前提,做到将女性平权这个印度社会大话题不过分偏激地融入到生活的各种现实问题当中。从执行层面来说,《请再来四杯》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无法忽视的作品,以英美剧目前的质量标准来评价,这套剧甚至可能都达不到三星的水平(但配乐、视觉和服装搭配很不错)。作品本身质量是高是低见人见智,但这样的一个高举女性独立的作品在印度这个具有幅员辽阔、高人口密度、社会阶层严重割裂的神奇国度出现,本身就是一次胜利和值得嘉许的事情。先不论《请再来四杯》的实际观众是否是印度女性(还是出于满足西方市场的东方猎奇心态),你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宣扬女性独立的意图非常明显,主创对于女性解放这个主题毫不避讳。虽然这个主题相较之《欲望都市》来说晚了21年(天啊,《欲望都市》首播已经这么久了),对好莱坞也早就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亚洲尤其是印度来说,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比起中国的隐性性别歧视,印度对女性的歧视要来得更为直接一些。但鲜明的主题和相对保守的剧本以及差强人意的执行,令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印度电视剧有着强烈的撕裂观感。性别与性当我们谈及平权的时候,第一个需要谈论的,就是对我们自己身体的掌握权,而性往往成为这个讨论的中心,《请再来四杯》中的床戏(现实的和幻想的),相信都能够充分表达出主创们的意图了。性本身可能关注的点在于是否有高潮,但与性别相关的社会关系,可就复杂得多。《欲望都市》里的四位女主角各自承担了女性独立和解放过程中自我追求的某一方面。Samantha的自我关注外化成将男人的完全物欲化,那一句IloveyoubutIlovememore击中了多少独立女性的心声。Carrie六年的矫情乱作在某种程度也是不断地关注自我的一种(不完美)表现(但谁又能够做到完美呢),里面每一个角色都将女性独立的某一方面戏剧化地推到了极致的一面。本剧在角色设定上也有着类似的逻辑,Siddhi的包办婚姻,Damini的职场天花板,Anjana的单亲母亲,Umang的双性恋困境。女性主题的影视作品,好像从来都围绕着性解放展开,这个有些许猎奇的元素也是最容易吸引眼球、引起话题和产生影响的。但编剧为这些角色定位所打造的那些故事线并没有足够的细节、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胆量来在性这个话题上放开来塑造一个个立体化、具有鲜明性格的角色。流媒体的尺度要比电视台宽得多,而很明显主创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剧情的走马观花在第一季里,编剧几乎将印度女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一次性地摆上了台面,信息量非常之密集。确实,可以在电视剧上看到数量如此之多、如此直白大胆的控诉,实在令人惊喜;但在一季十集、每集只有二十来分钟这样的体量之下,编剧一次性地将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全部抛出来,不仅没有做到内容层面的丰富,这么多问题不分轻重地想要去和观众探讨,更是导致了主线不明和在时间分配上产生严重的问题。这张主创极力编织的女性平权之网看似精致,实质脆弱不堪。每个问题都点到即止,占幅最多的竟然是Siddhi的脱衣视频事件,还将其放在了季终集,其他那些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再次被当做背景板轻轻带过。将故事凌驾于人物之上,尤其是这样一个以角色推动剧情的电视剧集,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更重要的是,这些被编剧匆忙放到台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这也造成了角色塑造的单薄。你在怕什么?开头的“你在怕什么”不仅仅指的剧中主角的恐惧,也在某种程度体现出这个电视剧在风格上缺失了《欲望都市》的那一种尖锐的、甘愿顶着舆论压力的那种强势和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摇摆不定的顾此失彼,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主创团队对于这一问题的“惧”和“怯”。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高举女权大旗,另外一方面又深知印度现代的社会风气还远远没有办法做到,害怕引起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击,正如剧中Anjana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厌女的下流兽性男人,在社会风气改变之前,我们必须要保护自己。剧中的四位女性都是孟买高收入、教育良好的富裕阶层地,除健身教练Umang出身小家庭之外,其余三位都是出身在富裕或高等教育家庭。Damini的父亲也是记者出身,Siddhi就更不用说,光是看家里的装潢就知道非富即贵,Anjana律师出身,虽然是单身妈妈,但即使是四年前怀孕时就已经是资深律师了。如她们这般的身份和地位,Anjana在法庭上仍然会被法官因为女性身份而刁难,Saddhi仍然被母亲逼着去相亲结婚,Anjana的职场天花板更让她寸步难行,Umang职场性骚扰也没有因为她狂野的纹身而有所减少。那试问其他经济实力更弱或甚至没有经济能力完全依赖于丈夫的女性、生活在其他贫困地区(这个范围非常之大)女性如何自处、如何抗争。性别平权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个单选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和现代化,性别歧视也不断披上不同的外衣,假象层出不穷,让这个问题变得变得更为隐蔽,讨论起来更为困难,更别说去改变去抗争。当主流权力发觉没有办法继续名正言顺地优先掌握社会资源、也无法堂而皇之打压的时候,将你所需要争取的东西换了个名字,或者换了个存在的理由,你就得更为聪明才能看清楚背后的动机和言论逻辑。剧中角色对女性职场天花板的恶意解读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人要有勇气才会成功,不该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暗示了父权制度是一个假象,是一个女性自己幻想出来的借口。这种层出不穷的新舆论,让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的路上,增加了不少阻力。主创对大环境宽容度的担心,让整个剧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高速旋转当中,看似劲力十足,但永远无法到达中心。这种矛盾的创作心态甚至影响到演员表演,就好像演员本身也并不相信她们如此高调的大走女权之路是安全的,时刻都会被身边的人打回原型,充斥着一种非常重的表演感和不安全感。虽然四位女主们都在说着那些三观奇正的台词,但在整个大环境的衬托之下,声量却显得相当之不自信,观众似乎也能听到画面和镜头背后那些角色瑟瑟发抖的声线,很难让人信服。这种不坚定性,不是来源演员表演本身,怕是来源于主创没有宁为玉碎的坚决,编剧没有办法非常有自信地通过角色去告诉印度女性像剧中所说的那样,大胆地、激烈地奋起维护自己的女性权力,这也是印度社会风气摇摆的一个最好证明,正如季终集的主题一样:DancingontheEdge.但总的来说,第一季十集连着撸下来,好感是逐渐增强的。其中与导演在情绪渲染上处理得非常到位有很大关系,各个女演员对其自身的职业或身份或许表现得未能流畅和自然,但四位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经过十集的酝酿,竟然也相当讨人喜欢,而高质量、及时的配乐也功不可没。另外一个亮点是在语言使用的还原上,和《我的天才女友》注重还原那不勒斯方言一样,《请再来四杯》也真正做到了完全的本土化,让你实打实地见识一下印度本土语言和英语的混合双打的魔幻画面。其实双打还不算准确,因为除了印地语外,还有Marathi语不同的当地方言混杂其中,主要是因为剧集背景设在孟买,而孟买在Maharashtra,通行Marathi语,所以剧中会有三语混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和国内一些圈子(尤其是广告圈)的中英文混杂的情况还不太一样,起码少了一些虚荣心作祟的成分在。英殖民地的历史,让英语成为了印度在经常发达地区普通通行的官方语言,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当中普及得比较好;而印地语也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多年被政府大力推行,但效果相对普通话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来说差了一大截,再加上政府教育资源的力有不及和各地本土文化力量抵抗,尤其是南部大部分地区,印地语的推行始终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在北部的精英阶层,通常是印地语和英语的混合双打,但也有些人是从小地方、南方北上大城市上升至精英阶层的,还带有比较重的原生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三语、四语混打也是经常会有的事情。我不是说《请再来四杯》质量有多好,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之下,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作品在那样的一种国土产生,看看“别人家的小孩”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反省一下自己该怎么做,也是大有裨益的。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本文版权归作者KidCoolAF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