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吴宇森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19:07:29人气:0
视频:终极标靶状态:正片年代:1993
主演:尚格·云顿查克·费尔阿诺德·沃斯洛兰斯·亨利克森更新时间:2023-12-27 17:45:51
新奥尔良市。在一个黑夜里,一个男子遭到杀害。不久以后,一位富有的年轻女郎娜塔莎前来寻找她失去联系的父亲。在一个小餐馆外,失业海员赞斯打倒了一群想抢劫娜塔莎的歹徒。为了交清出航所须的费用,赞斯答应了娜塔莎帮她寻父的要求。警方发现了被火烧焦的娜塔莎父亲的尸体。然而,敏锐的直觉使赞斯发现这里面有问题。他找到了被箭刺穿的一块身份牌,确定了娜塔莎的父亲是被杀的。原来,…
这是吴宇森被低估的一部电影。如果作为吴氏暴力美学系列来看真是不咋地。但是这是一部超前的电影,或者说是超越吴氏一般商业片的电影。以1993年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前有《纵横四海》后有《夺面双雄》,终极标靶的故事性、动作性、人物刻画都显得不足不够抢眼。但是这恰恰说明这些并不是本片的重点。在电影上映的那个年代,甚至之后的很多年大多数观众都不会关注影片背后的故事。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再来重新审视此片,你会发现许多更重要的内容。首先剧中被追杀的人物都是退役军人,大多是越战老兵。主人公是海湾战争的退役军人,最后也被追杀。当然最后英雄主义胜率,主角光环一个人反杀了杀手集团。(当然我们知道现实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杀手集团的首脑说:我们是在帮政府杀人。美国立国两百多年,一直在对外发动战争。但是每次战争后的退役军人渐渐都成为社会负担甚至是毒瘤。因为美国社会并不像各种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崇尚英雄。职业军人也只是遵循资本的工具。仗打完了就没有价值了。事实上美国社会治安之差,举世闻名,而在贫民窟中每年死去的人无数,都默默无闻,包括退役老兵。剧中富人猎杀无亲无故的老兵或许是杜撰个,但在美国这样的人死了真的是无人问津。然后富人为了寻求刺激猎杀活人这种事,甚至大家听说的暗网等等,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鲜见。可是底层民众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屏障,什么法律正义都是鬼扯。所以电影只能让孤胆英雄来追寻正义。作为商业电影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但作为现实来看何其悲哀。再来说说杀手集团里的人物,来自东欧和俄罗斯(前苏联)。在过去三十多年见这个群体一直被好莱坞用作反派角色,不论是在战争片还是犯罪片,可以说已经是刻版印象了。包括其它种族也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俄罗斯人和东欧群体在苏联解体前,都是以国家意志的形象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比如《洛奇》,在解体后则已犯罪者的形象出现。那么造就苏联解体的幕后黑手不正是美国人吗?那么这些社会底层或者说黑暗面的动荡根源还是美国人自己一手造成的。结合本片,片中无论杀手集团,被追杀的人还有最后的英雄其实都是美国社会自己生产出来的。而作为真正黑手的政府或者说当权资本在影片中没有出现,正如警察局罢工这一段,暗喻了美国政府在许多事上的不作为。而作为花钱找刺激的富豪(小资本家)在影片中的形象也是尽量被弱化了。最终电影虽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局了,但仔细想一想真正的美国现实社会是不会有结果的。资本策动战争大发其财,人民流血牺牲最后被抛弃,遭受战争的国家人民最后背井离乡被异端化邪恶化。而这些人都沦为有钱人的玩物,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但囿于各种原因,导演讲电影包装成了一部平平无奇的爆米花电影。评分不高正是必然。三十年后世界早已物是人非,苏联不在,俄罗斯衰落,中国崛起。联合国作为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代表正在走向分崩离析。回头再看这部老电影,结合美国梦在全世界破碎的现实,吴宇森此作真是深意无限。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