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104分钟的诗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09:59:33人气:0
大西洋

视频大西洋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阿卜杜·巴尔德艾敏纳特·卡纳伊布拉西马·姆巴耶艾玛杜·孟波更新时间:2023-12-27 17:28:48

一群无薪的建筑工人们出海去异国寻找更好的生活,却一夜之间在海上消失了,被他们留在达喀尔的女人们则饱受莫名高烧之苦。17岁的艾达私下为爱人苏雷曼(去世的工人之一)而哀悼,但是她已经被许配给另一个男人。她的新婚之夜发生了一场大火,随后一名年轻的警察被派去调查案情。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愤愤不平的工人们回来了,而且已经变成了阴魂不散的、占有欲极强的幽灵。他们中的许多人…

海洋,是电影绝佳的表达意象。在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里,大海是快乐和悲伤的混合体,情绪剥离了情节和台词,镜头跟随让雷诺沉溺于大海的无穷尽;在张作骥的《黑暗之光》中,李康宜面朝基隆港的房间,范植伟奔跑而过的海岸,伴随海浪呼吸,若有若无的节奏,再次让画面静默,静默,是冻结的语言和留白的空镜;在侯麦《夏天的故事》中,布列塔尼亚的海风是爱情的催化剂,潮湿而甜美,海岸线勾勒出男男女女的心事,那离别,那相遇,而后反复被潮涨潮落吞噬于无。MatiDiop的这部《大西洋》,同样运用了“海”这一柔软的意象,电影无数次出现“大西洋”的solotake,汹涌的,咆哮的,奔腾的,不存在“nonstop”的概念,让积蓄的情感戛然而止,镜头叙事中断了,却又暗中酝酿着更浓烈更猛然的转折。和电影其他时候的大面积霓虹色调不同,每当出现大西洋的空镜头,总是灰蒙蒙的,失落和寂寞的交替侵袭,对深陷其中难以掌握未卜将来的主角们来说,大西洋或许就像《东邪西毒》里欧阳锋口中的那座山:跨过去,可能意味着逃离悲惨命运,也可能重新跌入另一种“现状”。MatiDiop的诗意表达看似玩世不恭,却不代表立场的软弱,这也是最喜欢《大西洋》的地方,突破了以往知识分子在探讨严峻社会现实时自带的悲天悯人的视角,一种越来越陷入cliche的悲伤咏叹调;《大西洋》充斥着灵异、鬼魂、复仇的大杂烩式元素,甚至有几个片段让你想起古早片里的警察探案,炸尸还魂也有那么几分cult片精神。当我们习惯了达内兄弟,抑或是肯洛奇式的底层人物辛酸史拍摄手法,MatiDiop的《大西洋》似乎让阶层、贫穷、落后世俗等等这些沉重议题,不再那么难以承受。电影以塞内加尔工地上讨薪群戏开场,混乱场景中,镜头扫过建造于沙漠之上的高大建筑,产生了强烈的逼仄感,也预示着讨薪行动注定无疾而终。对Souleiman而言,未来是迷惘的,黑白的。大西洋,破鱼船,颠簸不止,一切都令人心灰意冷。但在街头与Ada的相视一笑,短暂破解了人生的谜题,车来车往,快速行进中的静止,恍惚间的抽离,距离开始不确定。两人在海边幽会,面朝大西洋,粘稠空气中的暧昧成分陡然增加。镜头拉近,近景是两人耳鬓厮磨的特写,远景的海虚化至只听得见海浪声,被某种骚动的氛围笼罩,虽然焦急,镜头仍然小心翼翼地试探,仿佛不在场的第三者。这种调情式的拍摄手法撩拨效果一流。那天夜晚,Souleiman没有赴约,他登上了开往西班牙的小船,远离塞内加尔,那条送给Ada的项链寓意告别。途中船只失事,远赴他国展开新生活的愿景化为泡影,痛失爱人的Ada继续与旧世界做着困兽之斗。她的未婚夫Omar是一名有钱商人,这桩婚事似乎一直是靠外力推动,Ada对他并无实质的情感,或者说,Omar对Ada给予的物质满足无法转化为精神满足。对Souleiman的思念,在收到后者的短信那一刻彻底决堤。这是编剧的幽默,她决心,让鬼魂成为搅局者,打破在地文化的束缚和种种限制。Omar家得知Ada劈腿怒不可遏,要求她去医院验明是否还是“处女之身”,这是Ada觉醒的关键点,她单方面取消了婚约,对Omar来说,Ada不是不可替代品,他的愤怒来自于眼前这个认知中卑微的女性竟然敢这么跟他呛声,这让他送Ada的豪华床垫看起来像个笑话。如果说被鬼魂Souleiman烧掉的床垫(外部因素)是毁掉婚礼的导火索,那Ada对自我命运的逐渐掌控(内部因素)则是解放的序曲。Ada曾是朋友疯狂嫉妒的对象,她们在Omar买的婚房里拍照摆造型po社交网络,在这里,每个女孩梦中的理想人生,就是找一个有钱老公,坐拥豪宅,有花不完的钱,感情则退居其次。并不是在金钱世界里爱情才沦为廉价次品,只有你在乎它,它才有价值。Ada和Souleiman的感情之所以珍贵,因为那些驻留在记忆中的美好时光能够让人生摆脱贫瘠与苦闷,生活里,上升的,下滑的,停滞不前的,前进或倒退,每时每刻都在被某种状态奴役着,没有百分百的快乐和自由。《大西洋》的超自然风格决定了,它既拥抱现实,也沉溺过去,与记忆共舞,而记忆,本身就是飘忽不定的事物,就像涌动的大西洋,一波海浪象征着一重记忆,彼此覆盖,下沉,而后再度形成新的记忆。人类总是逃不过借海传情,Ada和Souleiman的爱之记忆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的,朦胧的,柔软得像泡沫,一碰就破,是一场梦,一次寻觅,一种追忆,搁置现实产生的阻碍:金钱、身份、世俗约定...人鬼情未了的设定虽然俗套,但内置于宏大的议题之下(移民,妇女解放等等),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你会不甘心它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好在它也并未浅尝辄止。电影模糊阴阳两界,生和死成了一具躯壳能够同时拥有的状态,无论出自何种目的还魂附体(讨薪抑或是为了心上人),都让《大西洋》披上了一层揶揄的外衣,当我们以为故事的基调应是悲惨的,令人同情的,它竟用超自然现象颠覆观众的预期,随着警探莫名其妙生病等一系列状况发生,这一魔幻现实逐渐合理化,没有让电影沦为漏洞百出的B级片,虽然某些段落仍旧无法自圆其说。导演的叙事是碎片化的,如同一首诗,前言不搭后语,没有起承转合的必然联系,常会令观众感到迷惑。文本的断裂,并不意味着画面也是如此,《大西洋》的诗意流动成线,镜头与镜头间的联结行云流水,进入这样的电影是需要状态的,因为文本和画面的错位会导致这样一个情况:当你还全情感投入在那些梦幻酒吧戏或大西洋边的恋人絮语时,导演已经抽身而出,热火朝天地聚焦在另一个主题里。加上故事run起来比较单调,导致一个原本充满琳琅满目元素的剧本流于形式,框架有了,想法也到位了,却像匆忙下的赶工之作。有人抱怨这届戛纳电影的魔幻元素太多,变成类型片大杂烩。但我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对电影粗暴的划分,好像对于一个高高在上、正式的、讲究的电影节来说,狂丢血包、用戏谑腔调说话成了一件很本末倒置的事。有人这样形容72届戛纳:“...thinkofitasazombieinatuxedo,muttering“cin-e-ma”fromitscoldbluelipsasitlumbersdowntheredcarpetoutsidetheGrandthéâtreLumière.”(像穿着晚礼服的僵尸,在卢米埃尔电影宫外的红毯上笨拙前行,边走边从它冷冷的蓝色嘴唇里,咕哝着发出“cinema”这个单字)但别忘了,THEDEADDON’TDIE,它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而自以为是的我们,在喋喋不休的同时,是否也和被吐槽的戛纳电影节一样,成为另一种形式的stereotype?ps.电影里黑人是在翻白眼吗...我以为是在夜晚的室内,灯光稀薄的时候进行拍摄的原因,黑人眼白部分会比较明显?但我后面比对了下,好像有时候并不会是这样的呈现啊,所以应该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操作吗。真的给电影的诡异气氛加分不少!本文版权归作者xiaoxiongdi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