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好莱坞划时代的动画大片,埃及王子拍摄至今已经20年了,昨晚特意买了爱奇艺会员重温了一遍这部经典,感动依旧。想想第一次看这部片时自己才十几岁,如今却已过而立之年。不由觉得这部神片甚至参与塑造了我的价值观。一直觉得很奇怪。我曾经无数次的跟周边人安利这部片子,但得到的效果都不好。很多人直言对片中三观接受不能:大多数人都觉得片中的
摩西背叛了养育他的法老一家,更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哥哥拉美西斯,简直忘恩负义。而片中的耶和华为了解放希伯来人不惜一夜杀死所有埃及长子,简直与凶神无异。有些人看电影甚至看出了民族自豪感,觉得西方人真是狼心狗肺外加残暴,这样的片子竟然都能封神。还是咱中国人温良恭俭让云云……其实这种反应在豆瓣上也又体现,如果让我自己打分,埃及王子抛开音乐、作画、镜头剪切等技术不谈,单纯从编剧和其表达思想也应该打十分。但事实上,这片子目前平均分竟然不到8.0,看了看评论,多数人都是觉得其三观有问题。私以为,中国人与这部片子三观的排异反应,其实是中西价值观的冲突。中国人重家庭而轻社会,重私谊而轻公德,社会公益什么的关我屁事,只要关门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虽然片子开头已经以一曲气势恢宏的《deliver us》铺垫了
埃及法老奴役、残杀希伯来人故事大背景,编剧觉得已经给够了摩西出走的动机,但在中国人这里,他的出走还是说不过去——大多数人更赞同他那位养母王后劝他的那段唱词:我们在一起时上天的安排,你应该忘记过去,安心享受就可以了。似乎,故事到这里就可以完结撒花了,摩西应该天天感恩自己能草鸡变凤凰,对法老一家的养育之恩感激涕零。他爹手上沾的希伯来人的血和他有什么相干,反正自己已经上岸了。——在别的地方,人们可能管这叫奴性,但在中国有些人眼里,这才叫“感恩的心”。你还别说,在现实中,很多人不就这么干的吗?换一个角度说,中国观众对《埃及王子》故事中法老一家相亲相爱情节的过度解读,其实也是这玩意儿在中国描写古代王朝的电影电视剧中实在太少了。我们习惯了看“宫斗”看“无情最是帝王家”,当我们看到不知自己身世时的摩西心甘情愿的当老二,不对他哥的太子之位起觊觎之心,而拉美西斯又那么爱护他弟,就已经特感动了,觉得这样很好,后面的剧情,自然成了冗余。写到这里,突然有了个想法,如果《埃及王子》真让中国人来拍,剧中的摩西在知道身世后也打定主意要帮希伯来人翻盘,故事会怎么编呢?我觉得估计会这样:摩西自知身世后忍气吞声,暗中以各种宫斗手段掀起夺嫡之战,最终成功挤掉他哥他爸抢班夺权。等到法老大权在手,想怎么干还不是他摩西说了算?别以为我这脑洞开得大,中国历史上还真的就发生过这样类似情节,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愤青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冉闵冉天王,史载汉人冉闵是五胡乱华时期后赵羯族皇帝石虎的养孙, 石虎对这个汉人养孙视如己出,冉闵却野心膨胀,杀光了他的养兄弟后自立。上台之后发布了著名的《杀胡令》。对先前奴役汉人的五胡来了个彻底的秋后算账, 羯族更是至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你收养我,我却灭你全家,这就是中国版埃及王子的故事。怎么样,相比于这位中国真实存在的“埃及王子”,电影中的摩西算是够给他哥拉美西斯留面子了吧,耶和华夺走埃及所有家庭长子,跟杀胡令一比根本不算啥啊?可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对冉闵推崇备至,却对摩西接受不能呢?其实,相比于中国历史上血腥的坐地拼个你死活我。西方历史上民族争斗反而不是特别残酷。这其实是地缘环境决定的。摩西率领希伯来人出埃及的历史故事很可能有历史原型,因为在中东的新月形地带上,埃及之占了尼罗河三角洲那一个角,流民如果不堪忍受压迫,确实可以穿过西奈半岛到达今天以色列附近,哪里虽然不是什么“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但古典时代东地中海的国际贸易圈给了当地人维持生计的生存空间。实在不行更可以向后世犹太人那样全世界浪迹天涯。而放眼整个西方,民族、团体出走屡见不鲜。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人天天挂在嘴边的立国之本五月花号,船上那帮美国先民,不就是自比出埃及的清教徒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埃及的戏码反复在西方上演,已经成为了他们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并决定了西方从骨子里就是个扩张、进取型的文明。难怪他们会这么看重摩西,拍个电影能如此传神。相比之下,古代中国的生存空间被北边的蒙古高原、西边的青藏高原压缩在有限的空间里,一旦民族、国家被征服,根本没有像摩西出埃及般另辟新天地的可能,最多就是如南朝、南宋一般暂时躲到江南去苟延残喘一时,最终还是躲不过被灭国的命运。所以在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人更强调那种阴柔、诡谲的生存哲学,比如明知自己是汉人的冉闵和他爹依然愿意认贼作父,当外族的养子养孙,求的就是个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一旦时机成熟,立马又”君子豹变“,杀你没商量。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我们无处出走,甚至没有资格像片中的摩西般在结尾处对昔日兄弟说上一句”再见了,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