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秘密≠获得理解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6 07:36:31人气:0
青春时代

视频青春时代状态年代:2016

主演韩艺璃朴恩斌柳和荣韩胜妍更新时间:2016-08-29 19:27:35

电视剧《青春时代》由曾执导《亲爱的恩东啊》等作品的李太坤导演执导,讲述了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外貌、性格、专业、喜欢的男生类型、恋爱方式各不相同的五名女大学生的青春故事。

很多影视作品融合多个主题,很难说它到底想要说什么,就像是文学作品,死板地给他们定下主题,概括出中心思想,仿佛给其他想法都判了死刑。好可惜,现在想要纠正这个观念,却发现自己多年考试皆受益于此,无法戒掉。面对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不敢声张,啊,这是不是正确答案呢?这么回答会不会太草率呢?或许是自己想偏了吧?还是算了,等老师说答案好了。《青春时代》拥有最庸俗的名字,其中的演员也没有熟悉的。偶然发现的,突然想看一些青春剧,或许想知道自己的状态有没有变化吧。12集的电视剧,像展开画卷一样,一点点将每个人的秘密与伤口揭开,将最细微的矛盾与感动裸露出来。如果只看剧情简介的话,估计会忽略掉吧。五个个性截然不同的女孩成为室友,然后表现她们之间的友情与矛盾。这个的架构电视剧有些像《欢乐颂》,早一点的还有《粉红女郎》等等(哦,对了,还有《小时代》),总之是很老的人物架构了,似乎看了人设就大概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了。不过就算是新瓶装旧酒,装的新瓶子怎么样还是有差距的,不是吗。很多人提到的是这部剧有多真实,有多细节化,把女生相处那些事儿都写出来了等等。这样的话,似乎像是说女孩儿们之间事儿多,男孩儿之间就事儿少似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这样的,爱、喜欢、欣赏、不关心、羡慕、崇拜、嫉妒、讨厌、恨,绕不开这些,只是前面加了不同的修饰语罢了,哪里就有性别年龄之分呢。很微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说不清,道不明。之前就说过一个理论是人终究无法获得完全长久的理解,无论你的讲述多么具体生动,他人也无法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在某种意义上,交际很无力,只到达信息传递和寒暄的作用,并不能撤出人与人之间的屏障。不过这样屏障的存在也是自我保护吧,无法想象身体或者思想赤裸地行走在人群中,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觉得委屈吗?我也觉得委屈啊,你不知道吧。”电视剧在第一集的时候从新搬进去的恩彩的角度对其他几位室友进行了刻画,将内向怯弱的恩彩受的委屈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作为观者也会为她愤愤不平。可是,这不公平啊,你只看到了一个人,又怎知他人的想法呢,这样鲁莽地贴上标签就真的如了导演和编剧的意了。随后,当愤怒委屈到极点的恩彩狠狠地发泄出来之后,剧情才回归到上帝视角,将其他人也宽容地融入其中,这个时候,观者才理解拍摄者想告诉你的道理,这样的冲击力才足够把你拉进他们想要构建的观念中吧。“还以为只有我在忍,以为只有我心里不舒服,以为只有我在看人眼色,觉得说出来也沒用,说出来只会遭人嫌的恐惧,被人嘲笑的猜侧。这样看来,我一直以为我和别人不同,以为别人比我无理,野蛮,粗线条,是我太傲慢了,是和我一样的人,跟我一样不安,跟我一样犹豫,跟我一样善良。”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整件事情展开,像罗生门一样,毕竟总是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剧情发展会失去很多乐趣。“我们是好朋友吧,那我们彼此分享彼此的秘密吧。”秘密,secret,袒露秘密总会满足他人的好奇心与偷窥欲。袒露秘密似乎成为了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没有秘密,我将我的一切都告诉你,你一定会跟我亲近的”类似于这种思维模式。很多人认为,将自己的秘密表露于亲密的人是让他们更加理解自己。可是之前就说过了,完全而持久的理解是不可求的,如此一来,这样的思维就显得有些可笑了。揭开秘密从来不等于获得理解,即使秘密表露出来,面对的依旧可能是怜悯、同情、轻视、愤怒、嫉妒等等,感同身受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欺骗性,不要轻易使用。宿舍中的五个女孩,姜莉娜隐瞒着自己的职业和曾经在灾难中获救的真相,尹真明隐瞒着自己对母亲与成为植物人的弟弟的情感,刘恩彩隐瞒着自己可能弑父的真相,宋智媛依靠着各种谎言过生,郑艺恩不断对自己隐瞒情感,大家都有秘密。而当剧情慢慢展开,各自的秘密一点点揭开,获得原谅或者宽慰。但是很有趣,一直说谎的宋智媛,在面对尸检结果,为了让恩彩卸下罪恶感,再次撒了谎,再次拥有了秘密。那个自始至终看起来最没有秘密的郑艺恩,却是连面对秘密的勇气都没有,一直对自己撒谎:“没有鬼,是送在说谎”、“他还是很爱我啊,都是别人勾引的他”、“我没事儿,都好了”,以此骗过他人。面对心理咨询师,她不曾讲述她的生活和情感,总是在讲她的室友们,当咨询师询问到她自己时,她以“吃的也好,睡得也好,真是平凡啊”一笔带过。可是创伤哪里会那么容易痊愈,在大街上被一对情侣的玩笑行为惊吓地愣在原地时,这个秘密便拆穿了,不过不同于他人,这是对她自己拆穿罢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表露自己的秘密,也是在让自己轻松下来,背负着秘密的人会很累,一旦有了分享的人,这份负担便也得到了分担。这样看来,若是所托非人,那么情况会有两种:心怀善意的人会为此感到困扰,心怀恶意的人会觉得掌握了你的把柄。总之,秘密,真的是一个麻烦呢。“你看到的他们,是你以为的他们,不是真实的他们啊。”想要了解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与多数人相处并不可能拥有那么长时间,所以我们开始贴标签,似乎用几个词就可以将这个人概括出来。然而总会有一次,我们会在这个上面狠狠摔一跤,得到一个教训。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背后蕴含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分析得到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心理咨询师早就被清空了。再者,他人总不会将自己的真实状态完全表露,就像是“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等等这些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啊,自以为的他们不是真实的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很多时候,我们离真相、事实很远,毕竟个人的主观情感总会影响到对于某一事件或是人物的描述吧。电视剧结尾时,交流的无用性更是凸显,也将没有谎言的世界揭示出来。恩彩在跟男友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服自己记忆也可能出错,而男友却在想两天一夜的旅行要怎么安排。艺恩收到因对她施暴和囚禁而入狱的前男友寄来的忏悔信,正被其所感动时,镜头毫不留情地切到前男友那里,看到他暴躁地问自己的辩护律师这样的信要写到什么时候。姜莉娜剪了短发去见大叔,将买好的香水送给大叔时,大叔内心却在吐槽为什么不送水乳,香水又用不到。内心的话语、真实的话语,有时候不说出来才不会伤人啊。结尾真狠心,把一切都戳破了给观众看,连一点谎言都不留。在等待最终尸检结果的时候,恩彩找宋聊天,宋安慰她说,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恩彩茫然地问:怎么才能好呢?要怎么做呢?这种茫然在后来五个人大扫除时也有体现。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像是《出租车司机》里男主问“巫师”说自己该怎么办的时候一样。他人只能说一切都会好的,却从不说如何去做,或许其中的过程真的无法形容吧。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一个结果。通篇看来,似乎太悲观了,没有理解、没有真相、人际交往很虚无。可是,即使没有完全与持久的理解,我们依旧渴望着他人的情感,从他人那里获取慰藉或给予他人慰藉,我们依旧会三五成群,过着群居的生活,避免形只影单,会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社交,从中获取信息或者寒暄,以此填补空白。是啊,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文版权归作者Ann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