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七人乐队[粤语]状态:正片年代:2022
主演:洪天明洪金宝吴镇宇马菀迎更新时间:2022-09-28 16:16:33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未来,七位殿堂级导演各自抽签负责一个年代,执导一个与香港有关的故事。《七人乐队》片名寓意各有风格才华的导演,尤如出色的乐手,走在一起便能合奏出令人共鸣的美妙乐章。其中包括洪金宝的《练功》、许鞍华的《校长》、谭家明的《别夜》、袁和平的《回归》、杜琪峯的《遍地黄金》、林岭东的《迷路》,及徐克的《深度对话》。其中林岭东的《迷路》更是导演的最后遗…
首先,不得不感慨排片的惨淡。学校电影院曾经排了一场,可能因为无人购票而换成了沈腾的新电影,我跑到外面电影院看,整个场加上我也只有三个人。不过观后体验而言,确实也不太适合对港片无甚了解的大多数观众,毕竟几个故事的主基调就是怀旧,如果你对那个旧东西都不太了解,肯定会觉得没意思。对于这种多位导演合作的作品,虽然被同一个主题引领,但是由于各位导演的风格惯性和每part故事的完整性,观众的观影体验要经受极大的考验,在本片,
许鞍华的部分因此在我看来是极为灾难的。杜琪峰召集的合拍片,《铁三角》的各自为战在前,这部我其实不该抱太多期待,再者致敬胶片才是所谓的主题。从五十年代开始,每人领衔一个十年,直到
徐克的未来结束,胶片时代、港片时代、港城本身的兴盛与衰败,尽收眼底。第一段上来是
洪金宝的《练功》,一个中规中矩的段落,把它看成武师自传就好了,不应该对故事的苍白和工整太过苛责,因为这就是洪金宝的私人记忆。如果对香港武师感兴趣,可以去看一部《龙虎武师》。“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故事,在群体叙事里才会被揭开,它曾经的荣光下,是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残酷竞争,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轻意气。许鞍华的《校长》。唉,如果说电影其实就是冰山一角,那么导演就是在用剧情、台词、画面展示他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引导观众顺着线索去思考,在脑中尽量还原出导演藏起来的整座冰山,。许鞍华的冰山总是很细腻很丰富的,但是Ann用大段大段的无深度对白企图把冰山露出来的那一角快点搭起来,再搭配她一贯的平实镜头,对准那碗白饭,那朵花,小孩搬来的那块挡板,校长再念两句诗,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她的经典法宝。整部戏在呈现上像是破产版的《男人四十》,只有十几分钟的篇幅,深度和广度不能兼得。导致我都到了下一part,还得回味她的部分,也没回味出什么。另外,
吴镇宇的校长往讲台上一站那段,是不是在致敬麦兜呢?把声和姿态都好像黄秋生。谭家明,香港新浪潮主将,《别夜》这个故事我觉得是拍的最好最用心的,这位新浪潮老炮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两个人,一间漆成绿色的空客厅,一间突兀的粉色系卧室,创造出一种舞台剧的紧张气氛,从许鞍华的松散里让人一震。念诗、争吵、拍照、性爱,围绕着两个人的纠葛,一次次把氛围推向高潮,仅有从封闭空间解脱出来的空间竟然是天台,男生最后走上天台,结束处后退的街景镜头传来凄厉急促的救护车笛声。整个part都是离开者歇斯底里发泄自己的恐惧和不舍,殊不知,留低的人才是最心痛,“今夜最冷已是我心间”,隐忍但却绝望,别夜在即,我早已决定不再苟活。这个故事实在是太美太棒了,胶片的质感也体现的很好。简单,决绝,猛烈,其中的隐喻,尽在不言中。两首插曲用的很棒,一首是甄楚倩的《深夜港湾》,一首是张伟文的《别了,亲人》。袁和平《回归》,没什么好说的,亲情是未来最后的底牌。理解是互相的,如果你一直坚持肠粉比汉堡好吃,你的东西对他的东西错,那未来只会更加隔阂。杜琪峰的《遍地黄金》以小见大,在这次命题作文中别出心裁,杜琪峰说自己拍电影完全靠灵感,从这个小故事就可见一斑,他总能拿出新东西,而不太拘泥于自己的传统。一开始我以为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没想到杜sir确实只讲这么多,点到为止。股市风云、SARS冲击,在乐心冰室一间小小的茶餐厅上演,而且这次杜sir基调是有点乐观的,跟《夺命金》完全反着。变化是必然的,“我们是否太过于恐惧?”即使次贷又如何?再过十年,恒生指数又是一条好汉!杜琪峰想用之前几次困难的安然度过,劝说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他骨子里对香港是真爱。这种人,在大家垂头丧气的时候,他总是会给你慰藉和希望,《柔道龙虎榜》在前,《遍地黄金》在后。香港有他,真好。林岭东《迷路》:在最后徐克的《深度对话》中,“精神病”说“杜琪峰和林岭东是同一个人”,我个人猜测是不是这part对
任达华的使用太杜琪峰了哈哈:徕卡相机往前面一挂,西装外套往身上一穿,这不是《文雀》吗?故居岸边钓鱼,这个取景也太《黑社会》了,乐哥您自己钓鱼只带鸭舌帽不戴头盔吗?任达华在找寻往日的建筑,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在找寻什么呢?走出电影院,满街的人啊,车啊,我感到和他一样的迷惘无措。林岭东我实在不了解,这个岁月静好的取向我也摸不着头脑。任达华还来了一句“年轻人,世界未来是你们的,由你们话事”,当年吉米仔差点信了,我们该不该信呢?徐克《深度对话》。一扫前面六人的怀旧基调,徐克把观众带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时代,精神病院开发出了病人和医生身份互换的新玩法。病人、医生、病人、医生、导演、观众,高频率的身份反转颠覆,不仅仅是港片中经典的身份认同模糊的调子,这个故事是非常福柯、非常后现代的:时空是无法定位的,是2046?还是2122?一个坚固的逻各斯中心被解构了,到底是医生在治病人,还是病人在治医生?是观众在电影院看导演的电影,还是导演躲在那个方框后面窥探众生?他者形象再也不是福柯式的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再也不是作为话语体系中心的陪衬出现。在后现代,病人与医生平起平坐,导演与观众讨论文本,疯癫与理性沟通对话。以现在为界线,过去和未来只是一张被我们折起来的纸。过去可有定论?未来更是无限未知。徐克把我们抛掷入一个没有希望但是又满是希望的时空。立意是最取巧的,怀旧方式是最fashion的。“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伴着梅艳芳《似是故人来》敲完最后一段,都忘记自己写了些什么。不吐不快,一吐为快,醒后归去罢。本文版权归作者Sanshiro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