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里在《聂耳》里最有价值的就是空镜的运用了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5 01:12:21人气:0
视频:聂耳状态:正片年代:0
主演:赵丹张瑞芳王蓓邓楠更新时间:2022-09-28 16:43:06
1930年,在列强统治瓜分的大都会旧上海。为了追寻音乐的梦想,年轻人聂守信(赵丹饰)告别故乡云南来到上海求学,为了生计,他干着最底层的工作,但是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压迫的日益加深,守信失业,沦落到某歌舞班担任琴师。此时的他虽然讨厌这种燕语莺声的靡靡之音,可是又不知道未来前进的方向。旧日同学郑雷电的棒喝似乎让他猛然警醒,开始审视自己的音乐人生。在此之后,他接触到地下工…
影片《聂耳》导演后记郑君里聂耳,替我们无产阶级音乐创作开辟了道路。在银幕上使聂耳再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实地表现聂耳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之下的成长。聂耳的成长表现在政治方面,也表现在艺术方面。影片把聂耳如何从一个热情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过程,和如何从一个音乐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奠基人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影片创作过程中,我们所凭借的是我们青年时代的切身经历,是与聂耳共事的年月中的一些具体的、感性的记忆和直接或间接的有关史料。新片的开端写聂耳刚从云南到上海,那是1930年7月。聂耳和我们,以战斗的行动迎接了“九一八”和“一二八”的巨大历史事变,参加了无数次的街头宣传、游行示威,深入学校和工厂做巡回演出。(这都是影片内容的一部分)刚到上海的十九岁的聂耳起先是个勤奋的学徒,工作之余,发奋读书,补习英文日文,苦练小提琴,失业之后,考入“明月音乐会”,希望从此走上音乐家的道路。聂耳在创作中,基本上符合鱼基本上符合毛泽东同志日后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原则精神。在创作之初,我们虽然还没有足够的雄心如某位评论家过奖的那样“通过一个人概括一个时代”,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力求表现时代的特征,使影片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然后郑君里就巴拉巴拉表达一通,毛泽东同志的文艺讲话对自己创作这部影片的各种指导作用。我们根据了部分真实的资料,创造出一些人物(如郑雷电)。空镜头:长城一场就全靠广阔的视野和崇高的思想互相支持,天高云淡的秋晴佳日,群峦起伏间,万里长城龙盘虎踞,塞外,平沙莽莽,骆驼队跋涉在沙丘之间,这一切象征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传统的坚毅不拔的精神,面对着这样雄伟壮丽的河山,聂耳不禁油然觉得祖国格外伟大、可爱。我认为,空镜头近乎虚写,音乐往往也比较抽象,但当它们结合起来,有时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的潜台词有时比正面描写人物还要丰富,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也更为深远。关于台词间歇中出现的空镜头,我们认为那不是内部动作的中断,恰巧是内部动作更剧烈的地方。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听完美妙的音乐,在那余音绕梁的时刻,常常有一刹那呆在那里,忘了鼓掌,似乎还没有来得及从音乐的境界中回到现实世界上来。记得白居易的《琵琶行》对优美绝伦的琵琶演奏作了一番独步古今的描绘后,这样写乐曲的终了:曲罢收拨当心画,四旋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唯见江心秋月白,何尝不是空镜头!秦少游的临江仙: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江上数峰青,又何尝不是空镜头!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