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铅黄电影”与“未来主义艺术浪潮”对比分析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4 06:11:09人气:1
视频:阴风阵阵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1977
主演:杰西卡·哈珀斯蒂芬妮娅·卡西尼弗拉维奥·布奇米格尔·波塞更新时间:2020-08-06 19:14:42
在一场瓢泼大雨之中,孱弱的女子苏西(杰西卡·哈珀JessicaHarper饰)孤身一人来到德国,前往那里的芭蕾舞学校学习舞蹈。刚刚抵达的苏西看到一位女子从学校的大门里狂奔而出,口中念念有词,随后消失在了雨幕之中,让苏西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她便听闻了这位女子的死讯。 很快,苏西便发现这所学校里的同学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友善,她的室友更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女人,而苏西结交到的唯一…
在意大利电影史上,遍地丢弃着新电影类型的尸体,它们在某个时期破空而出,短暂繁荣,然后迅速消散。唯新现实主义之后,意大利有两种类型的电影相当长久,在影史上成其独特类型和风格。一类是以赛尔乔·莱翁内为代表的“通心粉西部片”,大约在1964年到1975年间,意人共拍出了近四百部“通心粉西部片”,其中莱翁内的《镖客三部曲》成就顶峰,也成就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骑铁马纵横在西班牙荒原上的英雄形象。另一类则是更为暴烈、更重感官的意大利恐怖片。由于素材大多来自当时黄色封面的犯罪、色情小说,也被称作“铅黄电影GialloFilm”,这是意大利最具邪典色彩的电影类型。意大利“铅黄电影”出现于六七十年代期间,以犯罪、神秘、惊悚、恐怖、色情、杀人狂为题材,极尽血腥、色情、暴力之能事,对死亡过程有着写实描绘的癖好。赛尔乔·莱翁内的好朋友达里奥·阿基多是令“铅黄电影”声名远扬的导演,1977年他拍出了大名鼎鼎的《阴风阵阵》,将恐怖片上升到了极度风格化、艺术化的高度。片中肆无忌惮的狂热光影、舞台剧般的超现实色彩和哥布林乐队妖气冲天的电子配乐,令到阿基多有资格站在70年代的世界恐怖片势力——约翰·卡朋特、大卫·柯南伯格、布莱恩·德·帕尔马、大卫·林奇的队伍当中……狂躁症与“未来主义”运动二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复苏很快达到顶峰,开始回落。从1960年开始意大利经历了横跨20年的经济危机,失业率激增,社会冲突此起彼伏。1970年极左翼恐怖组织“红色旅”成立,爆发了多起袭击杀人案。连前总理阿尔多·莫罗也被绑架撕票,社会上人心惶惶。世界范畴,越南战争愈演愈烈、欧美爆发的各种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嬉皮士运动,无一不对传统伦理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恐怖片作为挖掘人心阴暗面的电影类型获得了最有营养的文化土壤,应运而生。未来主义与6、70年代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相类似的另一个时间节点,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叶诞生出“未来主义”这个文艺流派的时代。这个流派出现在一战前,最初只是一个文学、诗学上的主张。战争期间,未来主义全面辐射向音乐、绘画、建筑、电影等领域,波及欧洲,前后兴盛20年。到今天我们已经很少提起这个流派,甚至会把它跟科幻混为一谈,然而根据当年一位文艺批评家的说法:“今天一切的艺术形态,都呼吸着未来主义的空气。”从各种迹象看来,《阴风阵阵》,正代表了达里奥·阿基多对未来主义的致敬。开场,在哥布林乐队鬼魅刺耳的电子乐声中,我们看到一位少女从一片诡异的粉色灯光中出现。狂风暴雨的一夜,女主角苏西·邦妮乘坐出租车穿过荒林。而当苏西终于到达了她的目的地,一座巴洛克风格的血色古堡时,突然从古堡内闯出一个表情惊惶的少女,她在朝着门内的什么人大声叫唤,然后不顾风雨,匿进了黑暗里。达里奥·阿基多在短短7分钟内向观众展示了一种高度的神秘。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藏在表象之后,每一个人都很可疑,而暴露在这四伏的恶意之中的,则是一位和观众同样一无所知的少女。叙事一转,我们看到从古堡中跑出来那位少女,她出现在一座装潢奇特的旅馆。就在这个旅馆的房间里,少女遭到了残忍的杀害,一只长满了毛的手在少女娇嫩的皮肤上捅进一刀又一刀,凶手甚至采用了极其吊诡的手段,将旅馆天花板上的五彩玻璃击碎,让少女的尸体从房顶上垂下来,所有的光影、色彩和线条都极富形式感和表现性,恐怖的氛围以几何感弥漫在电影的空间里凝而不散。旅馆大堂墙壁上画满了样式诡异的几何图形,与我们所熟悉的任何一种装饰风格都不太一样。所有的圆形都不是正圆,甚至不是规则的椭圆;没有等边三角形,也没有规整的菱形,所有的边角都像利刃一般支棱着……再加上难以言表的古怪红色与黄色搭配,整个空间呈现极具攻击性,让人异常不舒服的感觉。这种造型风格正来源于未来主义绘画和建筑的激进传统。1909年2月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这项运动的诞生。在《宣言》中,马里内蒂全盘否定了传统的价值,以一种彻底决裂的态度抨击历史与政治,“文学从古至今一直赞美停滞不前的思想、痴迷的感情和酣沉的睡梦。我们赞美进取性的运动、焦虑不安的失眠、奔跑的步伐、翻跟头、打耳光和挥拳头。”他们甚至认为,“艺术,说到底,不能不是暴力、残酷和邪恶的。”在未来主义绘画中,具体的形象被彻底抛弃,对速度的追求使得未来主义画家狂热地使用扭曲变形的线条和高反差的色彩,摈弃所有和谐和对称的构图,其目的就是要挑战人的视觉。未来主义绘画中的线条与图形《阴风阵阵》中的线条与图形未来主义绘画偏爱尖锐的三角形,后来在1916年马里内蒂和几位艺术家又发表了《未来主义电影宣言》,提出电影应该是“色彩与线条的交响乐”。1917年意大利前卫艺术家AntonGiulioBragaglia依照未来主义的主张拍出了35分钟的短片《Thais》,其中就大量运用了三角形。Thais·AntonGiulioBragaglia身处在尖锐图形之中的女子,仿佛面临着被某物穿透的威胁,暗藏着对失贞的恐惧。一切都是不安稳的,然而女子对于这种危险毫无觉察……《阴风阵阵》将这份恐惧化为了现实,少女的头被凶手撞向玻璃窗,尖锐的碎片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道道伤痕;一把尖刀戳向少女跳动的心脏;跌落在天顶彩色玻璃上,少女的身体正正从一面三角形玻璃的中间穿过,然后悬挂在半空。一片从天而降的碎玻璃,又将地面上另一位少女的脸一分为二。尖锐尖锐尖锐,杀死人的,不是尖刀,就是玻璃碎片、狗的利齿、剃须刀,与此相对的,总是女性浑圆的身体、浑圆的脸蛋、浑圆的乳房,在锐物面前不断逃避、不断受伤……以未来主义将人体抽象、将运动几何化的立场看来,《阴风阵阵》一片中的杀与逃、杀与被杀的故事情节,其实可以无限抽象为三角和圆在运动中所呈现出的对立关系——三角总是向着圆心,是攻击性的;而圆总是在旋转、彷徨……与GiacomoBalla在这张画作中混乱的螺旋造型相似的,阿基多用成捆的铁丝圈作为困住人、让人无法逃离的陷阱。隐形的女巫和不存在的世界当影片进入后半段的高潮时,画面的光影和色彩每每毫无预兆地进入超现实,感受到致命威胁,逃跑过程中经过的学校走廊,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红光。照在人物背后,无法判断来源的绿光。过于夸张的冷暖色对比。其实从故事的角度,《阴风阵阵》的结局是很容易令人大失所望的——一切都是一位死而不僵的女巫捣的鬼。导演在罗马的大街上找来了一个90多岁的妓女扮演了这个女巫。当苏西终于找到了这个罪魁祸首,并打算杀死她的时候,女巫略施小计,让自己变得隐形了。“隐形”让我不禁怀疑起作为大Boss的女巫存在的真实性——影片中段女主角苏西曾求助于一位精神科医师,他告诉苏西,站在精神分析的角度,对魔法和神秘学的信仰其实都是精神病的一部分。他的意思是,一切对于外部世界的神秘化、巫术化的解释,其实本质上都源自于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这样看来,那座分为了上(女生宿舍)、中(教学区)、下(密室)三层的血色古堡其实可被看作是人类精神结构的具象化。而那时而红时而蓝的高纯度色彩,也正代表了不断变化的内在情绪。俄罗斯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曾在他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提到,写实主义绘画的问题就在于细节太多,令人注意力分散的地方也太多,使观众没有办法领会到艺术家最为核心、最为直接的情感变化,他因此将他眼中的世界抽象为线条与色块,红就用大红,蓝总是深蓝,每一种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情绪特征,并通过一定的节奏形成组合。他称之为“视觉交响乐”。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在大卫·林奇的作品里,影像成为了幻想的舞台。而《未来主义宣言》则说,电影应该作为人的“非真实重构”,“物的戏剧”——让我们尝试着这样来看待这部《阴风阵阵》,整部电影唯一真实的,只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怖,而贯穿全片的主角其实并不是苏西,也不是女巫,而是那交替变换的抽象光影,造型古怪的几何线条,和铺陈在影像背后那呼啸尖叫的音乐。——————————————————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引用、洗稿合作、约稿、勾搭请私信~~本文版权归作者陈矮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