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鼠怪人》:苏格拉底之死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4 01:56:42人气:0
视频:驭鼠怪人Willard状态:年代:2003
主演:克里斯平·格洛弗劳拉·哈灵李·厄米更新时间:2015-05-06 22:49:23
生活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威拉德是一位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与人沟通的小公司职员,家门外的生活对他来说只能是一团糟。反映迟钝、笨手笨脚,使他成为公司同事们的笑料。尽管偶尔可以换来女士怜悯的眼光,但老板与同事们的嘲笑和排挤已将威拉德与社会愈推愈远。如此残酷的生活现实令威拉德更为珍惜自己唯一的“朋友”--两只智力过人分别名叫本和苏格拉底的老鼠。 或许几只小小的…
《驭鼠怪人》:苏格拉底之死 ——来自阴暗底层的咆哮与control的欲望 文/火神纪 苏格拉底说过: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或者,这些美好的所有是我们所向往的。可是无所辩驳的是,这个世界还存在着阴暗、窒息、污秽和暗地滋生的愤怒。 不关需要或者不需要,而仅仅只是存在。——火神纪。题记。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很期待这部电影。或者说,这是一部老电影,可是我却找了很久。很多年前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看到的介绍,然后就一直在找。直到最近才把这部电影收入藏品之中。 也许。仅仅只是因为老鼠,以及对于驾驭这种可怕的生物的人的探知欲望,于是总是对这部电影念念不忘吧。 老鼠永远是我最惧怕而又敬畏的物种之一,那样的弱小的个体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让这个物种让我一直心生敬畏。它们可以在任何恶劣的环境里生存,需求量少,可是却因为群体的庞大而永无止境地不停扩张它们的需求,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里几乎无处不在,物种的生命力实在太强悍了。 长相丑陋,肮脏而凶狠。这也许是我对其惊惶的原因之一。 之前的这种种,除了惧怕和敬畏,也许,也因此而好奇。这是我始终想看跟老鼠有关的电影的原因吧。到目前为止连这部电影我一共看了三部这种类型的电影:《TheRats》、《KillerRats》和这部《Willard》。这种类型的电影似乎总是走不一个固有的框架,其包含的最底层的思想不外乎是人类对这个物种的敬畏和惧怕的威胁论证。 影像带给我们的恐惧感,其实是我们对老鼠这个物种本身的惧怕。就算我们总是对那些看似肮脏的影像和永久的黑暗不停地嗤之以鼻,然而我们无法否认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无法征服的这个物种本身具有的那种超强的生命力和征服的欲望,以及无力征服后的惊惶。除了老鼠,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在如此深入到人类周围而不被征服而独自生活,而人类似乎也永远不曾想过与之和平相处。或者说,人类根本也没有办法跟老鼠和平相处,毕竟老鼠的存在本身对于人类来说似乎只有祸害。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是,始终却打不到肉,不知疼痛。 我们头疼,却没有办法根除,于是,只好任其为所欲为了。 电影成了一种折射。我们只能不停地在电影里征服它们,就算只是不彻底地征服,这样的征服带着强烈的欲望以及求之不得的疲软。于是成就了惊悚。 电影里的那只小白鼠叫苏格拉底。似乎,只是一个很随意起的名字。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家道中落的小职员,懦弱、无能而内向,被人欺负。他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描绘的,如果不是因为他遇上苏格拉底并开始与老鼠为伍,训练老鼠的话。 也许,其实他已经不能算是主角了,真正的主角是老鼠,苏格拉底或者本。 电影的开始是在一片漆黑里。大量地运用了俯瞰或者仰视的角度镜头而甚少用到平视镜头,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当然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可是如此泛滥在整部电影里似乎就相对比较少见了。 我记得有一组长镜头,在他那破旧的大屋子里。满脸上无辜的男人站在楼梯旁边听着在房间里的母亲不停地絮絮叨叨。长年生病的母亲,敏感得带有点神经质事事都要儿子照顾的老妇人。不停地念叨着地下室里的老鼠。这似乎很侧面地描绘着这个懦弱而负累的男人内敛而懦弱的性格。 我喜欢这样的镜头。用高镜俯瞰下来,一个男人,站在镜头前,满脸上的表情,嘴上不停地唯唯喏喏。不需要过多的描绘,干净利落,可是这样简单的镜头却能把人物的个性完全地展示,用这样一个固定的镜头对着一个人不停变换着表情以及听着他们冗长而乏味的对白,效果很好。 给我一个俯视的视角,只是因为其卑微不足道吗。可是他脸上丰富的表情却至少让人意识到,这个是感情丰富的男人。就算微不足道,就算懦弱、无能而内向。 谁曾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谁又曾说过上帝不曾浪费过他的劳作,每一个人存在于世上必定有其重要的作用。不管在别人看来如何的卑微,所有的人在自己心里似乎都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而电影,似乎就是一个不断地挖掘这些中心的一个影像记录。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卑微而无能的男人将支配所有的一切。在他遇到苏格拉底以及让老鼠对他言听计从之后。 这是一个无能的男人,一个孤独而情感丰富的男人。在他的性格里,孤独和内向也许要占据他性格组成的一大部分。家道中落,失意的父亲自杀身亡,母亲长度抱病卧床,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对他来说,呆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必为一日三餐担忧,也许,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了。 跟所有的人说话都会结结巴巴,因为不擅言谈。永远穿着父亲遗留给他的几件廉价的西装上班,以及永远照顾他那敏感得带有点神经质的母亲。父亲建起的工厂被原来的工人收买,他却只能靠当初父亲和这个工人达成的口头协议而保住他这份收入微薄的工作。 或者正如原来的工人现在的老板所说,他永远不曾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地活着。懦弱,无能,孤僻,内自的他似乎只能依附在这个曾经的家族工厂里而活着。 然而,雄性的动物都会有征服的欲望。至少当我们拥有征服的能力的时候,这样的欲望会更加日益膨胀。在所有人眼里一直一无是处而懦弱的威拉德一样是男人,就算不曾像个真正的男人,那也许仅仅只是因为能力上的缺乏。而当他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的时候,control的欲望开始在这个男人身上滋生。 说到底,这依旧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关于人性,关于雄性,关于control的欲望。 一无是处。可是在他自我的世界里,他依旧是世界之王。 苏格拉底。威拉德曾经说过,这是他最好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我曾想过,对于威拉德来说,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呢。分享、倾听、帮助、相互取悦。如果说,第一次遇到苏格拉底的时候是因为怜悯以及对亲情的渴望让他没有把苏格拉底杀死。 那么,当他在公司里受气之后回家,苏格拉底的倾听和取悦也许成了他唯一的安慰了。而当他在这样的取悦行为里看到了control的可能性的时候,作为弱者,他就掌握了反扑的可能了。 因为驯服了一只老鼠,再经过这只老鼠去驯服其它的老鼠,威拉德的地下室里蕴藏着成千上成只老鼠。而当这些老鼠都听他的指令的时候,那种傲视一切,那种君王的感觉绝对会让所有的雄性动物都忘乎所以地疯狂起来。 朋友。唯一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承诺。苏格拉底。我永远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 可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却没有办法完成这一切。保护,在他看来显得艰难而困苦。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最好的唯一的朋友离他而去了。 剧情在这里转折。如果不是因为苏格拉底被杀死的话,也许,没有什么惨剧发生。他的疯狂只存留在他的地下室里,他只会在他的地下室里享用他所谓的control,只限制在于他的自恋罢了。 然而他被彻底激怒了。如果说,这一切只存留在他的恶作剧的报复上的话,一切似乎仅仅只是闹剧。 电影里隐匿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威拉德的主观世界,一个以威拉德这个懦弱而备受欺压的男人为中心的主观世界,另一个世界也许就是苏格拉底和本两只老鼠的世界了。 苏格拉底更像是威拉德温顺的宠儿,而本,就像一个阴郁而寡言的篡位者。本的个体庞大,而且能以一当十地作为威拉德最好的奴仆和助手。 然而威拉德只宠爱苏格拉底。他也说过,他只爱苏格拉底,除了苏格拉底,他恨所有的一切。于是,本的频频示好在威拉德看来似乎只是无聊而厚颜的举动。 威拉德的主观世界里,他最终借助本和本带领下的所有老鼠回到公司去替自己挚爱的苏格拉底报了复,让老鼠们把他的老板撕得支离破碎;而在苏格拉底和本的世界里,苏格拉底死去,本占据着所有的老鼠中最王者的统治地位,可是因为威拉德的抛弃把它给激怒了,于是反扑。 两个反扑,来得如此迅猛。威拉德的反扑直接指向了平日里不停欺压他的老板,而本的反朴直接指向了不停地嫌弃自己的威拉德。老鼠撕碎了威拉德的老板,而最终,在本的带领下,老鼠占据了威拉德的房子而且向威拉德的反目无情而狠狠地报复了。 不管是威拉德的自我或者那个虚拟的老鼠的自我。在电影的最后都彻底地扭曲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圣经》那段关于爱的描绘,什么是爱呢。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爱和温暖,所有的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呢。 然而,要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将发生。这个世界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还存在着无处不在的阴暗、窒息、污秽和暗地滋生的愤怒。所以,这一切最终会不可逆止地发生。 就在阳光处的暗角里。这个平面上的所有一切的根基下,其实是另一个平面完全相反的一切。 肉体的折磨和死亡不能阻碍苏格拉底获得幸福。对苏格拉底来说,幸福是接近于心灵平静,良知和自尊。幸福与人的完善和特性有关。人作为一个人类而优秀,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优秀,那才是幸福。因此,幸福、人格完整与德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幸福与德性和善行的洞见相连一样。其他发生的任何事物都与幸福的程度无关。 这是几千年前的圣人苏底拉底渴望的一切。我不知道他在最终临死之前是不是真的可以得到他所要的这一切。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见到了的是如此赤裸的欲望。苏格拉底的理想,关于幸福的理想在这部电影里似乎更多的像是天荒夜谈。 苏格拉底之死;是意念之死。在这部电影里被深入浅出地表现为主张温和以及和平相处的白老鼠苏格拉底之死,死于暴力。而作为暴力的代表本和威拉德的老板最终也死了,可是在他们死去之前,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他们占据着完全的上风。暴力不死,而温和死。苏格拉底的幸福是心灵平静,良知和自尊。可是这一切,死于暴力。 也许仅仅只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这个名字,于是,这部电影成了一部让我深思的电影。而不仅仅只是恐怖片或者惊悚片。 电影里对于青涩的尚在萌芽的爱情的描写,似乎就胎死于腹中了。这是不是又是一种意念上的运用呢。因为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也许。无欲无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理想的生活。只是,苏格拉底的时代已经远远逝去了。苏格拉底之后,留下的只是一些关于哲学和思想上的只言片语。 而现实,肮脏的现实和所有一切的阴暗在主导着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东西。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想起,其实,我们错过了很多本来我们不应该错过的东西,而我们所盲目追求的那一切,似乎都是一个繁华的表象罢了。 镜头上很多时候让我想起Jean-PierreJeunet九一年的那部《Delicatessen》,我始终对这样的镜头语言情有独钟。而在理念上的运用,让我彻底地迷恋上这部电影了。 剧情也许并没有多少可陈述的地方。可是在深夜,我们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为什么会满腹的悲凉。2006-11-20;丙戌年己亥月癸丑日;桑松木生。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Willard》 ■译名:《驭鼠怪人》 ■导演:GlenMorgan ■主演:JackieBurroughs/CrispinGlover ■类型:惊悚/剧情/恐怖/喜剧 ■片长:100min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MetropolitanFilmexport ■首映:2003年3月14日/加拿大本文版权归作者火神纪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