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囚笼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4 10:46:49人气:0
冲破囚笼

视频冲破囚笼状态:更新至3集完结年代:2015

主演菲比·福克斯莉迪亚·伦纳德詹姆斯·诺顿萨姆·霍尔更新时间:2022-09-28 18:29:43

讲述了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Group)40多年间的故事。其成员如VirginiaWoolf,VanessaBell,EdwardMorganForster等、他们的复杂关系、激荡的内心世界、对自由和理想的不舍追求,以及这些对他们的作品的影响,都会在剧中被精彩呈现。

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初期布卢姆茨伯里派的一群艺术天才,经添油加醋加工的传记类迷你剧。个人最喜爱的是它的影视后期制作,唯美主义,处理出晦暗朦胧的色调,让人不觉堕入思绪流淌的深处,活脱脱把一部艺术传记片包裹成了纯爱片的外壳。画面效果唯美,朦胧,暧昧。这部戏讲述了世纪之交的一群先锋艺术家和社会改革家挑战世俗,离经叛道的一生。记得读书的时候听一个讲座,讲的是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某Julian,和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亲戚之间的私情,那个打着意识流文学招牌的全英文的讲座挂羊头卖狗肉,听得我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我后来才知道Bloomsbury这个包含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人的精英圈子有多混乱,跟娱乐圈有的一拼……今天Bloomsbury这个词已经演变为意指文艺青年之间的炮友关系。这部片子以其优雅的唯美主义在我们脑海里定格,特定的一种复现的旋律三次显现,总是那句“Everyoneshouldbefreetoliveastheyplease.Otherwisewemayaswellbeourparents.”直指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转型期,艺术家的宣言式的豪言壮语。今天为生活所迫的我们,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同样羡慕这批人,她们是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不仅不贫困,而且能够自由选择人生,成为活出自我的,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也许是这群人里面最耀眼的明珠……据说她关于女性主义、文艺理论的很多思想在今天都是开风气之先的。然而潜心创作的人往往是生活的局外人,在戏里也并非主角,无论在影视剧还是人生这部戏里。这部戏更多地聚焦于她一生的同性恋人,VanessaBell。我听说她的名字还是因为伍尔夫,之前伍尔夫在文章里公开表达对她的倾慕之心。这位女画家视绘画为人生终极目标,为伴侣,为走出人生低靡的动力。然而她并不排斥结婚生子,认为结婚也无妨。她终其一生穿梭周旋在三个男人的感情中而如鱼得水。对于丈夫CliveBell的出轨,她完全是一副云淡风轻、泰然处之的心态,这样的观念在今天也是令人咋舌的。她和男同性恋画家Bunny的那段戏几无一刻冷场,充满了英式幽默。你若潜心寻章摘句,总能发掘到她聪明才智的点点滴滴。与我的先入之见不同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待战争的态度并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据说她关于伦敦参与二战的时局发表了很多令人不悦但并无创见的反思,例如说战争是源于人性本身的残酷等弱点。当然作为一名艺术家,感知时代精神与脉搏的跳动,不能脱离这个时代最迫切的焦虑。这位热心实验的艺术家可以说是“入戏太深”,把生活本身变成了她的理念的试验场。她对丈夫莱纳德说,“我们成功地将婚姻变成了跟祖祖辈辈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同样可以这样拥抱死亡。”对此莱纳德只冷冷地说不,看来他已经默默地隐忍了很多年。莱纳德原本是报社编辑,因为倾慕伍尔夫的才华,悍然接受了这终身无性的婚姻,这段婚姻最终以伍尔夫的数次自杀未遂和一次投河自尽而告终。在那封致丈夫的绝笔信里,她说她不会接着继续毁坏丈夫的人生,所以她只有悄悄走进了河潭里,她的丽影与浮萍化为一体。她的自杀是某种为了自身与他人的解脱,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这部迷你剧就在这个掷地有声的动作中悄悄谢幕。这部戏对于庞大的演员阵容的处理是较为成熟的。时间跨度一长,编剧会用简单的对话,来总结每个人的过去几年的经历。例如Julian刚从中国回来,伍尔夫说,“中国改变了你。”一句话,把整个人的心路历程都勾勒出来了。本文版权归作者安非他命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