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杀人狂魔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2012
主演:伊利亚·伍德阿美莉嘉·奥利沃诺拉·阿娜泽德尔莫嘉娜·斯奈普更新时间:2022-09-28 19:39:23
母亲的意外丧生让弗兰克(伊利亚·伍德 Elijah Wood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虽然母亲生前并非善类,甚至动辄就对弗兰克拳打脚踢,但在弗兰克的心目中,母亲的重要地位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丧母之痛淤积在心中渐渐变质,杀人成为了他唯一的宣泄途径,无数的妙龄少女成为了弗 兰克的刀下冤魂,不仅如此,变态的弗兰克还将她们的头皮剥下来,置于家中欣赏。 一次偶然中,弗兰克结识了摄…
之前完全不知道新版《杀人狂魔》是完全主观镜头的电影,所以在电影开始意识到整部片都将如此后,还有点小惊喜。印象最深的主观镜头还是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不过也听说过貌似第一部全主观镜头的电影是《湖上艳尸》,回家后又立刻DL了下来作为补课。1947年的电影作为首次尝试,形式难免呆板,没有特效帮助的情况下对镜子玻璃等反射物的应用也显得拘束。相比之下新版《杀人狂魔》在这方面就游刃有余。当然除了镜面和玻璃,片中也有好几次是跳脱了主观镜头,例如后面几次割头皮以及最后经典的群尸啃食戏,但也可以理解为是Frank的视角跳脱了自身,就像我们也经常会突然“灵魂出窍”以旁人的视角来看自己在某个特定情境中的模样。例如Frank后来就经常回味自己和Anna在一起时的情境,电影就用客观镜头表现的。对话戏也比《湖上艳尸》更自然,不再出现一个演员长时间对着镜头说话的状况。毕竟真实生活中除了如面试一样正式严肃的对话,很少是两人看着对方的双眼一动不动的,《杀人狂魔》中的主观镜头就更真实的自由移动,这样也让观众不会感到枯燥。对比原版《杀人狂魔》就真的是各有所长了。比如原作让人毛骨悚然的气氛在新版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亚历山大·阿嘉式的由暴力血腥和虐杀带来的视觉惊悚感。一脸萌样的
伊利亚·伍德也完全没有原版狂魔的变态感,加上全片又都是主观镜头,更多的是需要通过伍德的声音和其他演员的配合来刻画狂魔的变态,因此要把如此小身板的男生说成是杀人狂魔还是稍欠说服力。与时俱进的当然是暴力血腥戏,由于是主观镜头因此所有的虐杀戏都非常直接的呈现在大银幕上,割头皮镜头的血腥程度比较原版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最后著名的群尸啃食戏居然远没有原版来得震撼,作为虐杀片粉丝表示肠子神马的早就是作料级别的了,还不如原版中断头来得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是新版更有意思的处理是,群尸并没有像原版中那样把Frank的头掰下来,而是把他脸上的皮都撕掉,露出来一个苍白的木头模特的面孔。这个改动强调的是对Frank这个狂魔的刻画:他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已,而这也是他真正的恐惧源头。当然为了迎合当代观众的口味,最后高潮部分的动作戏大大加长,肉搏撞车神马的,不过“杀不死的小强”这种戏码的上演未免显得累赘。不管是老版还是新版我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有一个警方找到他尸体成功破案的结局。如果说原版是1980年的难免要更“保守”一点那也说得过去,但是新版完全可以在Frank在恐惧中想象自己被剥皮变成木头模特时结束,后面警察部分完全多余没有意义。新版中最不满意的其实是配乐。如果说最开始显示主创人员字幕时的配乐还有点《亡命驾驶》式的80年代复古曲风讨人喜欢,那后来贯穿全片过于频繁的悲悯哀乐就实在是没意思了。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的新版很大胆创新,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