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宣君掌权不久,就“书院撤废令”一事,露出了他强势霸道的本性。单就撤废令本身来说,剧本提供的争论点,双方各有各的理由。关键如果大家都是一心为公,臣下可以奏议,朝廷(当下来说是大院兴宣君和赵大妃主事)可以在听取朝臣意见后再做出决策。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儒生嚎哭捲堂的声音让稚龄高宗惶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大院君的强横不肯退让,还有第三方赵大妃带有私人成见的站队。做为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成为中国藩属国的朝_鲜,这种谏臣集体嚎哭威胁君主的议政方式承袭自它的宗主国明朝的两大特色之一:难以驾驭的谏臣。真实的历史我们不知道,如果像剧本描述的——庞大的书院数量和由此滋生的腐败已经成为百姓沉重的负担,那么兴宣君的坚持是对的,朝代更迭的重要历史关头,需要这样的铁腕人物。然而,无论是兴宣君还是赵大妃,他们都有着封建王朝领袖人物的局限性——独断、自私,猜忌……所以,新朝开始,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与垂帘听政的太后赵大妃两大势力就开始暗中较劲。这不是好事!内忧外患已经频临崩溃边缘的朝_鲜,呼唤以社稷为重,有能力掌控局面的人物出现!已经把李载晃推上了王位,击败了安东金氏势力的
崔天中,是归隐江湖,还是继续努力,再帮一程?在兴宣君和崔天中合作造王的阶段,尽管兴宣君三番两次欲置天中于死地,天中依然遵守合作原则,尽全力扶助兴宣君的儿子登上王位。只要能实现计划中的目标,崔天中不计较个人恩怨。本来,兴宣君和当年的江华县令崔景是合作扳倒金氏的同党,他对崔景的儿子天中即使不爱,也不致有仇。但是,剧本从一开始就展示了这个角色多疑的性格,这其实就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特质。诚如阅尽宫廷内幕的翁主李
凤莲所言:“大院君生性多疑,并且就权利而产生的怀疑与妒忌,才是最可怕的,是不会消失的,直到将对方赶尽杀绝为止。”如果说兴宣君的霸道有时候是必须的手段,那么猜忌的性格于公于私都是事业人生的毒药。新王甫登基,兴宣君转身立即收拾他原来的合作伙伴崔天中,原因就是猜忌崔天中的民间威望。丝毫也不顾念对方昔日相助之恩,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只要有一丝丝威胁的可能,就必须掐断在萌芽之中!可叹崔天中,在敌人的血雨腥风里活了下来,换得个几乎命丧受恩者刀下!走了金氏家族,来了兴宣君,他们其实都是一路货。以复仇为原始动力的夺权者,一旦掌权,其用权手段必然薄情寡义。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夺权者,一旦掌权,其施政理念必然恩威并重。这个用血换来的认知,必将影响和指导崔天中以后的路。既然上苍护其不死,三年后复活回归的崔天中,必定不再有从前的单纯幼稚,必然以更成熟冷静的头脑,更高的格局,更长远的目光,为自己,亦是为国家改命!他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着伟大胸怀格局的朝廷,开创开明盛世朝_鲜。现在最重要的是,抢时机拿下中殿夫人这个位置,把闵紫英“送”进朝廷内部,对付兴宣君需要这样的“自己人”,真正改变朝局需要这样的“自己人”。非如此,他和凤莲都不能活,国家和百姓也看不到出路。在命运助力之下,配合崔天中的谋划,最终闵紫英成为了朝鲜第26代王高宗之妃。为国家命运走出了重要的一步,随即崔天中救出了被兴宣君下药摧残,失去健康和人身自由的翁主李凤莲。天凤这对苦命情侶,从十五年前凤莲母女遭蔡仁揆诬告之时起,几次三番遭棒打鸳鸯,天涯离散。在渡尽生死劫难之后终于再相聚,愿上苍护佑,有情人从此永相伴。回首过去的三年,上至朝廷,下至汉城梨岘洞的老朋友们,在朝代更迭的大时局里,都经历了现实的考验,承受了命运的起伏跌宕。从三田渡场走出来的闵紫英登上了王妃宝座,天凤团聚,金秉云死于其豢养的小人蔡仁揆刀下……不过,故事还没完,接下来将是又一场生死搏击。这是崔天中与兴宣君赌上国家命运与个人性命的最后一局。在结束本期剧评之前,最后聊聊关于演员演技的感想:随着闵紫英在17集成功进行了角色蜕变,至此我要给本剧的全体主创团队点一个大大的赞?!在此之前的16集剧里,这部剧的主创们以他(她)们的精湛演技塑造了一众经典角色,其中特别是崔天中李凤莲兴宣君金秉云龙八龙,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在16集之前闵紫英忠实地表达了一个破落两班贵族女儿的行止——谨守本分,谦恭温良,不张扬,不抢戏。剧情到了当下的第17集,随着身份的蜕变,这个角色的演绎骤然鲜活起来,相信在接下来的几集里成为高宗中殿夫人的闵紫英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