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良心剧,不该止于6分,理由如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8:37:21人气:0
天乩之白蛇传说

视频天乩之白蛇传说状态:第60集年代:2018

主演杨紫任嘉伦茅子俊李曼更新时间:2023-12-28 12:58:44

药师谷谷主许宣和师妹冷凝行医救人,在桃花节和白夭夭邂逅,历经波折两人终成眷属。但白夭夭为救许宣盗取仙草,触犯天条,病愈的许宣忆起前尘往事,只身救回夭夭。师妹冷凝嫉妒白夭夭,引得蛟龙出世,为祸人间。白夭夭为了自我救赎,被齐霄镇压于雷峰塔下,许宣悲痛欲绝,不恋红尘,遁迹禅林。小青听得白夭夭规劝回山修炼,二十年后,白夭夭重见天日,与许宣因果已解,齐霄了断尘缘,遁入…

希望各位不要对《天乩》落井下石,人云亦云。(未观看过剧的小伙伴可以把这篇剧评当作看《天乩》前的预告片啊,即使涉及主线也只是略写不会详细叙述的ヾ(*・▽・)ツ)以下,这部剧不该止于6分的原因:一,首推剧情方面。1.剧情容量饱满。先讲述一下我最初看《天乩》的心路历程吧。混迹豆瓣许久,早已知晓这部剧只有6分,还不如隔壁《香蜜》7.6分,甚至不如抄袭狂魔《三生》6.4分,而这两部剧我也都是深有体会,因此对《天乩》便无任何好感,以为只是一部单纯腻腻歪歪铺流水账的造星片。但是,全部剧情看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①《天乩》的剧情容量是《香蜜》的3倍,是《三生》的2倍,却同样都是60集左右。相似的剧情,如“男女主最初的相识相知,《香蜜》用了12集左右,《三生》(第一世)用了20集左右,而《天乩》只用了3集。再比如“失忆后第二世找回记忆”这一剧情,在《三生》里,白浅找回记忆后故事就基本结尾了,但在《天乩》里,这才是故事进展到三分之一。再如“误会为杀父(师)仇人”,这是香蜜后20多集的主线。天乩中呢,元一大师与饕餮同归于尽,主动死在白夭夭剑下,被齐霄(后来的法海)误会,齐霄便视她为杀师仇人。到这儿若按香蜜编剧的套路,结合一下白蛇传剧情,后面几十集不用看了,都能直接猜到结局了,但是啊,天乩里的齐霄是带脑子的,因此这矛盾在天乩里只维持了一集就解开了。毕竟要说的太多,这个事情称为支线都勉强。②看《香蜜》时,一集5分钟跳完下集都还能看懂,看《天乩》时快进一步都可能再看不懂剧中人的所作所为了。因为很多次要事件已被略去开篇与发展,直接由高潮讲起,节约了篇幅。由以上可见导演已经将大量剧情浓缩至极致了。也许是由于想将篇幅控制在60集,导演便对前3集(九奚山初相知)大大剪辑,其中能在后文使用插叙的情节都被剪掉了(后文大概对这3集的剧情有2次的插叙)。只是这3集剪得确实有点过分了,剧情过渡有些生硬,因为导演是出自宏观全局的视角,他的作品被默认为是面对一个会看完全集的观者,可实际并非如此。所以只要扛过前3集,便是春天。(另,最近把12月重新上线的版本又刷了一遍,发现里面出现了一些原版里没有的语句,略显赘余,不过无伤大雅,只是少数。毕竟,一切为了过审。)也许有人会质疑了,剧情含量大不一定内容精彩啊,于是便引出下一小点,2.剧情转折清奇。本剧三位编剧的一个特点:剧情绝不走寻常路(即使有时只是从这条寻常路拐弯到另一条寻常路,但其中剧情转折也是令人动容。)举几例试说明:①小青将49条小妖带上蟠桃园犯下大罪,事件结尾却是因祸得福。②许宣为婚服购买布匹,却被告知最好的锦缎已被某青楼花魁订完了。其实这是小青出自新娘闺蜜的小刁难。小青在布店门口偷瞄着,洋洋得意的时候,许宣走出布店便一眼发现了她,径直走到她面前:“别玩了,把布交出来吧。”本来可以拍3集的事件天乩里只拍了5分钟,塑造了形象推动了剧情还节省了篇幅。③剧中同时存在男主前世和今生这个操作真的是惊艳到我了。夭夭在现世罹难时,前世男主紫宣惊艳出场,而且居然不是夭夭的幻想,是真实存在,这一反现实的操作在我曾经作品的构思中是完全不敢去想的。(因篇幅问题,如果图片过小,请点开放大观看哦)④当龙族守护神蛟龙被斩杀后,龙王道:“如今这般也好,从今往后,龙族的每个人都是龙族的守护神!”⑤其中有位女配由人成妖,我阅历浅薄此前是没有在其他任何作品里见过的。据评论区的小伙伴告知,《聊斋》中是有相似剧情的,感谢。“恶念一起坠入魔道,妖化毁人心智,即便是人也会成妖!”事件发展出其不意,令人难以枉加猜测,只得紧跟编剧的笔锋步步前行。还有更多事件留待去剧中发现哦。仅是转折清奇也无法完全证明内容的精彩啊,所以然后就要来谈谈整体剧情大设定了。3.剧情设定出彩。整个背景是一个延续两世的爱情故事,脱胎于白蛇传,但编剧想表现的却不仅仅是白蛇与许仙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有三个大主题:众生平等、天命难违和因果轮回。1)众生平等。许宣(仙),白夭夭(妖),编剧早已将这一矛盾化入他们名字之中。“难道仙与妖之间,注定无法相守吗?”——白夭夭“可她是妖!”“妖又怎样,她可曾伤你半分?”世间最邪的人,和世间最尊贵的人,居然是一母同胞,并且都是妖身,只是因命格不同便被世人不同相待。“天地万物,三界之中,在我心里,从无分别。只愿天地苍生,皆有雨泽。”2)天命难违。“命也,时也。”正映照剧名《天乩(机)》,是编剧对世事无奈的怅叹。也许是我年轻,我还不曾信服于天命。这其实便是全剧最痛心的一个点。因为这一点在剧情中的存在,我内心是无法给本剧上8分的。也许只是我的个人原因。我的具体感受会写在后文的观后感里,现在不吹不黑客观评价。白夭夭对斩荒说:“你若知我,便知我这一生,数次违抗天命,何曾惧过?”青帝对许宣说:“你可知,天命难违?”许宣白夭夭两世坎坷,到最后,他们之间最动人的情话便是:“我会活下去的。”剧情为虐而虐,的确如此,可是,在剧情设定中,这便是天命,天命如此,天命难违。编剧也许是历经世事艰辛,历经南墙撞塌后重新盖起来继续撞,对世事怅叹万千,因而将之化为天命,安排给剧中的杀破狼三星。也可能,编剧是《活着》的忠实读者。不置可否的是,编剧的刀子一捅一个准,刀子后一个小甜饼,然后又是一刀。到最后一刀,就没小甜饼了。为什么?因为捅死了,没得甜饼发了。看完全剧,便如心死。哀莫大于心死。想到佛言道,色受想行识,五蕴聚炽,是为第八苦,最大苦,而人一生便无法脱离这五蕴,故人世本就以苦为底色。虽然心底似乎明晓这一点,但,不愿相信。最后的倔强吧。(以下部分有些许剧透)七杀难避孤寡之命。“这便是我送你的最后一程了,就当是,我们之间的,夫妻情分。”“法海,等你回到九重天后,告诉白帝,他们都错了,我不是死在你手上,我是死在自己手上的。”“这世间,佛祖的信众万千,大抵因为,想不明白一些事情,也便只能,放下了。”这一切苦难,也许正是人生的底色。如同《活着》。《活着》也是为虐而虐,其中内涵便也是天命。世事难料,天命难违。如何是好。引一段《活着》的书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6455747/“终于明白,相公为何不让我断情了。断了情,便是无牵无挂,若是没有一丝牵挂,如何去同这魔魇抗争?”3)因果轮回。“一切因为我而起,一切祸根,皆因我而种下。”“如果那时我斩杀了那条小白蛇,如今又会是怎样?”——齐霄“为师为你寻来的琼露,你却让那条白蛇喝了,如果那时你喝下琼露,之后收服蛟龙时又怎会元神散尽,弥散三界千年?”——青帝“白夭夭,你罪孽滔天,命定深陷黑暗之地。”“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为救他而私引西湖水入临安,导致百姓无辜罹难,这罪孽,让我一个人来赎……”——白夭夭本剧中的因果轮回若言明,其实也是归根于天命之中。因果无情。如何是好。像是心中一炷香残喘燃尽,只余一把白灰。最后八苦历尽,因果消解,(两版结局中我接受的是原结局。虽然它很虐炸,但它符合因果逻辑……)关于“因果”这一主题讲得很好的一部剧是TVN的《显仁王后的男人》,评分8.6,“因果”为全剧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但若论观感,我个人觉得《显仁》还是略有不足,现代过于欢脱的剧情与古代的沉重氛围差异太大,关于“因果”也同《天乩》一样没有继续深挖,只是浮于表面,《天乩》展现的主题却比它更多,可二者评分差异却是如此之大,可见豆瓣中那条鄙视链的无奈存在了。3.逻辑安排缜密。剧中每个事件基本都交代了其后的根脉,不乏出人意料之处。是上文剧情论证中“因果”在故事结构中的体现。白夭夭盗仙草,怎会轻易便盗得?只因百草仙君与许宣有一份人世师徒缘。许宣为何会投生于药师宫?药师宫的起源是由于妖帝的留在人世的修炼心得,他转世于药师宫便是为了镇压妖帝的灵力。凌楚转世为齐霄,齐霄幼时经白夭夭所救,并托付李元一大师,才得了后来与小青相识之果。为暗示紫宣与许宣真的是一人,他们的撩妹手法完全一致——赠我一枝桃花,我便回赠你整个桃花林。还有很多,留待各位去剧中发现啦(๑•̀ㅂ•́)√4.下饭小甜饼恰如其分。世事已经太过凄凉,剧里怎么还能全篇教做人呢?因此编剧团将全部剧情量划为四块,虐:日常:反派:甜=1:1:1:1。上文已经大概介绍完了前三个部分的精彩之处,此处再将甜饼单列出。恩,来我知你心,来看仙侠剧的都是为看小甜饼的嘛……挑几处来分享♢“她心思活络,若惦记的人不是我,惦记着其他人,该怎么办。”“要不是我知你下凡历练,还真认不出是你。”♢“你啊,心机够深的啊。”“我就这一颗心,心里就这一个人,自然着意深沉。”表示码字的时候已经被宣白夫妇甜到嘴里棒棒糖都掉了。论证至此,若仅虑及以上提到部分,本剧上7分应已是没有问题。隔壁拖沓狂魔《香蜜》29号还是7.6分,今天31号就变到了7.8分,水军比较强大,《天乩》就要拜托各位理智评分了,感谢。这里一个声明:如有对剧情的槽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觉得《天乩》是三生香蜜花千骨新白影版青蛇杂糅的,欢迎来举例论辩。以上剧我都看过,却丝毫不觉得《天乩》是它们的杂糅。不相信?欢迎正面对杠。相信《香蜜》那样的剧情都能上7.8分,《天乩》上8分本该是没问题的,但由于香蜜有水军的存在,对《天乩》我只愿上7分便好。二,再推角色设定。(由于角色塑造与演员有一定关系,在分析剧本的基础上我会结合演员一起分析)1.先来说这个九重天第一人,紫宣/许宣不好意思我是真的被他的微笑摄了魂魄了(所以当知道他都有娃了之后我如心死),这个人怎么能这么好看??紫宣温润如玉,许宣意切情深。紫宣,师从六仙之一青帝,待人温和亲善,并且极其护内。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学识渊博广泛,修为深厚法力无边,驯服六界数十恶兽,只差数百年便可列位登仙,是为当时九重天第一人。然而他转世之后,自我“堕落”,没了仙人的那份淡然无极,反而生了些傲娇的怪脾气,不过反差萌是真的萌∑(゚ω゚∪)以下是许宣,暂不介绍自我体会为我们傲娇宣打CALL!!一部剧收获两枚男主,后期许宣觉醒后还能看到两种人设的同时体现,有种“跨界歌王”的感觉哈哈哈o(*≧▽≦)ツ~浅略评析一下任嘉伦小哥哥的演技,紫宣和许宣切换自如,驾驭得当,那个招牌微笑害人不浅,眼里深情得似桃花潭水深千尺……吭吭冷静,继续客观评价,小哥哥日常戏很好,和小白蛇对戏的时候无实物演绎很有代入感。但是在高潮戏(如愤怒、悲痛等)还是略有不足,力度不够,不过在目前国剧新人界里已经算得不错了。反正我已经入粉。2.再来说说小白,白夭夭。最初化形的时候真的是惊艳到我了啊啊,清润如玉,灵秀可爱,绝对是18年杨紫最美巅峰。白夭夭,原是骊山圣母座下一条小白蛇,出世不过百年便被送到九奚山与紫宣相逢。全剧的剧情能够进展,几乎都是由她内心那股不服命的力量在驱动。也是这股力量,真正地震撼到了我,感动了我。她只不过是一条小小的白蛇,对世界唯一一点小小期望便是身边之人皆安好,甚至都不去奢望与心中之人白首,只要安好,便好。可就这一个小小期望,对她都已难如登天。但她从未放弃过,心中那股力量撑着她,用纤细柔弱的臂膊在天命这场暴风雪中辟出了半世安逸。她待人接物自有准则,不苟苟于世故圆滑,只凭内心判物、初心待人。这也成为他们宣白夫妇一个很令人起敬的特点:绝对的相互信任。相比其他剧是靠男女主的各种误会推进剧情的,《天乩》里这种绝对信任的cp很戳我心。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啊。在新生代小花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杨紫,因为在我看到的小花旦里,她最努力。不求流量,只为获得经验,提升自己。天乩里,她是唯一一个原声配音的演员,而且还唱了一首插曲《几生欢》,其中也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在《天乩》这样一部演技参差不齐的剧里,她应该是同代演员里演技拿得出手的了,各样的表现都挑不出大错,并且有很多出彩的地方。由杨紫来演具有同样坚韧精神的白夭夭,的确最好不过了。3.全剧万众瞩目的副cp要登场啦!什么?小青和法海?不不不,是许宣和齐霄!全剧延续时间最长的支线矛盾之一:你到底啥时候还我钱?“你如果再敢欺负我家娘子,我可要成百倍成千倍地讨回了。”“半句玩笑都开不得了?咱们俩认识多少年了,你倒好,全然不顾兄弟之情。”“不,顾。”“白姑娘眼神不好吧,她怎么看得上许宣?”“今年竟然由齐霄暂代住持之位,这陶偶不摆也罢。咱们找一个更加灵验的地方吧。”俩兄弟互相嫌弃,互相五十步笑百步,最后弥留时刻却依然是将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对方。这就叫做相爱相嘲吧哈哈哈。4.再讲讲这个妖帝,斩荒这个人设呢,其实在前后期对比之下是有些碎裂的,但是刘学义小哥哥却偏是一手烂牌打出了同花顺(๑ŐдŐ)b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说人设碎裂呢,在前文的铺垫中,斩荒博学儒雅,出口成章,在人世就是一前途无量的翩翩公子。斩荒在人间可是后文呢,他为了得到白夭夭不择手段,那些做法,只要略有心识之人都知道是会将白夭夭越推越远的,他几乎都做了。最后的斩荒已经完全不像是最初塑造的那个有思想、有准则的妖帝了,只像一个化形不逾百年、未得心识的单纯小妖。因为后期编剧要开始突出矛盾了有点着急,就把斩荒的人设随意拆了……而且,这么具有潜在挖掘价值的人设,在前四十集编剧们居然就一直把他在冷板凳上搁着。我在十几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期待编剧给斩荒的戏份了,但几十集过去却居然一直在被饕餮抢戏(╯‵□′)╯︵┴─┴掀桌不过,刘学义小哥哥演技真的出彩,在演绎中弱化了斩荒疯癫的一面,尽量以深情替代,眼中满满都是戏。最后的诀别真的,绝望的美丽“我离问鼎三界,只有一步之遥,可离你,却始终千山万水。如今,我甘愿舍下所有,惟愿你从今往后,再不用受他人脸色!如此,你心中可对我,有一丝的情动?”“你,会记得我吗?呵,忘了也没关系,我爱你,本就是我一人之事。上有碧落,下有黄泉,前后万万年,遇见过你,爱上过你,便够了。”“如此甚好,来去,生死,皆由我一人。今生你多保重,来世,你只会是我的。”曾经为仇恨而活,如今,我只是为你而活。你说我所做一切都是错的,那好,我放弃一切,全部给你。既无法与你相守,又何须在这世间独活?斩荒的爱,像是他历尽千辛在北荒引的那泓池水,也像他耗费功力养护的那树梨花,来之不易,绝世独美,却是于世理难容。令人动容。码这段字的时候,网易云刚好放到了《爱殇》,觉得十分符合斩荒。“唯有你是我的天堂。”5.齐霄《天乩》两版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在齐霄的感情线了。据说是因为宗教界的投诉,法青线被删了很多。虽然惋惜,却也无奈。齐霄人设是男二,是一个和许宣作为对比的角色出现,为了突出天道的“宿命性”。为何这样说呢?先讲讲今天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事情吧。朋友小甜告诉我,她将来找男朋友,一定不找“天使”,而会找“恶魔”,因为天使博爱众生,可能会为天下大道而抛弃她,但恶魔只会爱她一人,会为了爱她而背弃全世界。观之《天乩》中,齐霄便是其中“天使”。不能说天使所作所为不对,只是唯独会伤害了爱人和自己。“宿命性”由何体现呢?由结局体现。齐霄步步规避天命,拒小青于千里之外,可最后仍是败于天命之下。宣白夫妇发现天命难违之后,便坦然处之,还得了半世安逸;法青步步规避,最后仍是得了与宣白相同的结局。这不是天道的宿命性是什么?[未完待续]6.小青(叙述暂留)一首歌,《像鱼》。——————————————(以下是观后感部分,由于评论区已经有留言提到其中某个问题,所以先行更新这一部分)众生平等,是为天道。佛家的最终目标是“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即任何生灵都该得到苦难的解脱。但在《天乩》中,杀破狼三星受天命冥冥操控,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凡常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历经魂散、重聚、煅骨,受尽凡常人八苦的千万倍,却仍是获不得解脱。这,怎可言众生平等?由造物主的视角俯观,世界若要不断进化,生存斗争是其最大动力,因此每种生灵出世之时,所获的出身便需不同,由此造成落差,形成斗争,才会推进世界的进化。这无可避免。这便是“天命”。那众生到底以何平等呢?众生同样地拥有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每个生灵付出着同样的爱,慈悲喜舍心皆相同,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是为平等之一。为了进化,出身无法平等,但天道保证着每个生灵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相同高度,积“业”不同,结果不同,是为平等之二。也正因那些突破常规的生灵和事件,世界才可以得以进化。若一切皆已由“天命”注定,这世间存在意义为何?你我存在意义为何?《天乩》中便是弱化了“人为”的影响力,过分强调了“天命”的影响。正如评论区小伙伴所言:“有孤寡一生的人,但没有人应该孤寡一生。”人生本就以苦为底色了,若是一世之命早已注定,活着,抑有何意义耶?夭夭历经“天命”百般捉弄后,褪去一身锐气,偶然与西王母再次相见,西王母道:“希望你不要忘了,最初那个不畏天地的姑娘。”可,这有个X用?不忘初心?只要编剧设定的那个强悍的“天命”在,最后还是该死的死该疯的疯。编剧们安排那么多苦难,也许只是想影射现实社会的残酷,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人性力量的强大。反观现实,又有多少人和编剧的想法相同,屈服“天命”,同世俗随波逐流,叹惋着剧中的“为虐而虐”,却对自己也正身处相似“剧”中而不自知。《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我们最终都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坏事吗?”其中的“最终都会”是多么明显的命定特征。最后70%以上的人选择了“不是坏事”。因为他会说,孩子,不这样你怎么活啊。可是我想问,这样,叫活着吗?虽然不愿认同天命,可是,却又真的真的,难以否认。上一段写完好几天,我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的理论也无法说服自己。因为我在生物实验中见到了这样的话语:“捣毁蛙的脑和脊髓,滴0.5%的硫酸溶液于右后腿腓肠肌,接入电位计,刺激腓肠肌,观察电位变化。”如果看着以上话语,内心无波澜的话,我这样说:“开颅,捣毁人的脑和脊髓……”停停,别说了,我脑仁疼。再如,最近学校梅林里蜡梅开得好,同学折了两枝回来插瓶,两枝开败他又折了三枝……如今怕已是近二十枝了。梅树不会说话,不会流泪。换如人,有个更强大的物种,每日来折人的四肢插瓶,以他们的审美,那叫好看。便只余了残忍,众生平等呢。毫不存在。对不起。话说回去,为什么我不愿承认天命的存在呢?因为那样,我会不知道到底是在为什么而活。这也是社会价值观总是在提倡人人平等的原因,它要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意义,否则劳动力何来。可世间天道到底是什么,我参不透,也不愿参透。好奇会害死猫。[未完不续]放弃更新。各位自便。本文版权归作者叶屿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