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看的我想撞墙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19:48:29人气:0
监守自盗

视频监守自盗状态:正片年代:2010

主演马特·达蒙GylfiZoegaAndriSnærMagnasonSigridurBenediktsdottir更新时间:2023-12-28 12:27:24

整部影片几乎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加上导语一共分成了六个部分。 导语说的是冰岛政府破产的经过和深层次原因。导演把矛头指向了美国投资者、借贷市场和金融衍生品。 导语之后的第一部分叫“怎么搞成这样”,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为我们梳理历史上的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华尔街大鳄们对美国白宫和国会的“入侵”。让我们明白,经济危机产生的基础是经济、法律和政治“三位…

自从看了预告片,这部片子我等了有小半年,总算没失望。简单的说,片子可看性很高,搜集的材料本身之丰盛(甚至可以说华丽)、剪辑之给力无需赘言,讲述中高度娱乐性的基调和预告片保持了一致,这是绝对的优点,其中配乐功劳甚大。处理方式上,节奏有点快,尽量避免了用古根海姆那种以一定的渐进方式组织材料引导人们思维方向的手段,在不同的章节中比较散的,放置采访对话为主,搭配简洁漂亮的文字/图表,以未穿成线的点来讲述各章节主题下的多样内容,我觉得这也是最大限度的在能接触到的素材(次贷危机实在牵扯太广太深,片子有限,人力有限,我觉得片子已经尽力获得和筛选了最有价值的部分)基础上来处理片子想表达的东西的一种比较可行、也被实现的很好的方式。接着说说片子的内容:***********(这里是个人总结,稍微详细了一些,不想剧透可看后面的评论)***********开篇先上了道冰岛做前餐:可怜的冰岛“已经在历史发展的终极/稳定阶段”,却在2000年起开始放松管制、宽松经济政策,“引发的灾难,首先是环境,然后是经济体系”——银行大胆举债、一手主导的过度膨胀使经济体系变得极其脆弱,金融监管机构无所作为,甚至有1/3的人投靠去了门前停满SUV的富得流油的银行。Butthisisauniversalproblem,right?于是时代感强烈的炫目片头把故事拉回了纽约,回顾危机爆发一刻全球的反应时CCTV2还漏了一脸,中国和法国一样成为片子里美国以外的主要取材对象。片子的主体分了4章来讲述:1.HowWeGotHere讲华尔街投资银行从早期的partner模式来到Deregulation的时代——去管制,放虎出笼——这中间的种种人和事:揭AlanGreenspan曾拿钱帮商业欺诈犯给regulator写“专家意见”的老底儿揭的毫不含糊——这就是定了个基调,后面精彩的还多着呢,RobertRobin,LarrySummers也都带着背景逐一亮相。讲90年代末几大投行巨头格局已定,“先进”的金融衍生物如何焕发生机——中国银监会的一位主管(查了一下,叫沈联涛)还在这儿发言讲起美国高学历的博士们开始纷纷投身金融的掌故。讲在这期间要求、呼吁管制的人如何被踢出了局,于是Deregulation的狂欢继续进行。互联网泡沫,哪怕是安然事件,这帮银行如何总是罚钱了事而不是被调查和管制(还包括FannieMae和FreddieMac俩只),顺带带出一些这些银行参与的洗钱啊投资伊朗核武器啊之类的破事儿。最终五大投行,两大商业银行,三大抵押保险,三大评级机构,开始组成新的房贷产业链,次贷开始生产。。。2.泡沫(2001-2007)房价在飙升,银行业的去管制化还接着深入,事情如何走向不可思议的疯狂。。。投行的高管们纸醉金迷着,色情、毒品都成为商业开销。。。而所有人都还伪装一切很好,尽管很多正面的采访者表示:他们知道这有多风险,但是真正的掌权者中没人愿意听真话,愿意行动。疯狂发展到了投行甚至开始在AIG买保险来赌这些房贷什么时候崩溃。。。事后听证会上辩解当时行为的一个个嘴脸那叫一个精彩!!!3.危机描述危机的发生总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甚至是刺激的段落。各种各样的忠告如何一次次的被忽略后,终于有那么一天,outofcash。。。几天之中各种逃跑的姿态。。。法国金融部长被问到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雷曼要倒闭的消息:“事后”。。。几天前还信誓旦旦的HenryPaulson难看的脸色无言的表情(这段有张非常经典的照片拍他和TimothyGeithner跟BenBernancky站在一起,三人表情各异,都很有看头),对AIG的紧急保护。。。然后就是并不那么有趣的危机扩散,失去房子,失业,波及到中国、世界。。。4.责任追溯Accountability这是最尖锐的一章,金融产业链条上每种机构的每个宣称无辜的面孔和他们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收入数字亲密的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学术界的先生们更subtle一些,他们没有听证会上的支支吾吾,却有论文来衬托他们的咨询费用单(居然把他们的税单都找了出来,这个太牛了。。。),这些人在采访里的表现也是无比精彩。。。片子里还更进一步把讨论视角投向金融体系外的整个社会,美国已经面临着一面工业凋零(转去海外)一面大学学费上涨严重的不均衡现状,而对富人减着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Top1%占有的社会财富从1982年的10%到2006年的23%)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和穷人被一步步推向贷款。。。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奥巴马在自己的总统竞选中谴责过以上的现状,但在他上台后,在现在的政府里,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被起诉或捕。。。甚至就是那些曾经的insider,大部分还是继续在位,继续学术,继续他们的“insider”job,投行高管们继续他们的高额收入。。。预告片里那段把银行跟银行抢匪相比的“Wearesorry,wedidntmeanit,wewouldntdoitagain,trustme”实在太经典了。。。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也非常经典:金融工程师比工程师挣得多百倍,工程师们造桥梁,金融工程师们造梦,当梦变成噩梦时,别人来付款。片子以这样一段话结尾:“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在做的事情太复杂我们弄不明白,他们保证这不会再发生了,他们会花数百万元拯救局势。。。这不会很容易,但是有些事情,worthfightingfor。”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距离我的期望有距离,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我的期望本就不现实——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以一种以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主、丰富的理论和评价为辅对次贷危机做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的片子,也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其实这个期望既不现实也无意义,还需要什么具体的数学推导来更进一步证实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和过程吗?我想知道雷曼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次贷,这里面赚到的每一块钱都进了什么人的腰包,哪个投资人损失了多少钱,多少人的房屋被收回时他们到底已经付了多少利息和机会成本。。。但不表示人人都有兴趣知道,而一部纪录片,应该尽其最大所能以“有效”的内容吸引他们的目标观众来传播他们想要说的、想要警示、想要谴责的话——从这一点来讲,本片非常的好。******************************************************************************总体上我看片子到最后时有种泄了“公愤”的感觉。人性本贪和资本社会容易无度膨胀的痼疾这些我们都不是第一天知道,但里面从投行高管到政府官员到学术精英们的标准的“道貌岸然”的表现,以及只能透过数字猜测的银行们(资本们)的种种大胆行径,还是很惊悚的。令我我最想撞墙的一幕是剪切了听证会中各种评级机构强调说给那些次贷的3A、2A评级只是一种“opionion”,然后黑屏,字幕说:这些机构不愿与我们分享他们的opionion,他们全部拒绝了本片的采访。。。这些人,他们到底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些我们以为掌握着复杂难懂的金融规律、拿着百万年薪的人,他们究竟是无知呢还是无知呢,是愚蠢呢还是愚蠢呢?他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这个造梦的华尔街,至今还在吸引着无数商学院内外的子弟们挤破脑袋的地方,究竟有没有不是纯粹骗子的家伙,可以告诉我,他们是否真的有价值??!!那些高唱着free市场经济的学者,是一厢情愿还是统统都被收买或等着被收买?!!我看到豆瓣上有篇insider的影评,一个圈内人在哀叹(好像是哀叹偶像的破灭?应该不会是哀叹自己的前途无望吧,时至今日金融依然热门啊。。。),真是看的人哭笑不得——受到损害的公众只能看着这样的片子、看看那些既得利益者瞬间的尴尬来泄愤,而从业者们,居然还敢来哭诉!!!由此联想到国内的经济学界,我最愤慨的就是,常常能看到自诩学经济/金融的人,要么长篇大论的兜圈子要么一句话“太复杂说不清楚”或“公众缺乏经济常识”,而实际上那些问题几句话明明就可以说清楚!!!!!!没有比经济学家更喜欢故弄玄虚、更会拐弯抹角的学术者了,没有比统计学家更大的谎言者了!!!sorry,稍微激动了一下。。。其实片子虽然基调很乐呵,但是细想来是相当悲观的,虽然很有准头的一开始就把问题定位在了Deregulation上(冰岛的案例),看似放松管制是一切之源,那么是不是紧缩就可以更安全呢?答案在片名上,insidejob,为什么会有放松管制?为什么这些有投行背景的人会上台,进入财政部、美联储、货管局、证交所、总统经济顾问班底,片子没有很明确的指出但略过一嘴,关于这些投行每年会花多少钱在竞选募捐和游说集团上。。。学术界也是一样,一位教授被问到“你不觉得拿钱写文章这种行为中有应被规避的利益冲突么?”时恼羞成怒。。。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这些insider不被收买的可能究竟有多大?下次他们说要放松管制的时候我们怎么确认他们是真的相信这样会对经济有利还是又一次的insidejob?美国人相信制度保障,相信法律,似乎是先进之处。但是法律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尤其当遭遇金融这样复杂善于伪装的行为时——我很怀疑美国人能否推出更完善的法律来抵御金融欺诈,我还能相信和期待什么?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