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荐
  • 推荐
  • 还行
  • 较差
  • 很差
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

清晰:BD1024高清

主演:约瑟夫·哈德芭芭拉·苏科瓦托马斯·勒马尔奎斯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查理·哈纳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伊万·舍甫多夫克里斯蒂娜·度·瑞格尼古拉·布雷纳马蒂亚斯·勃兰特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安德烈·谢曼斯基曼努尔·科特兹

类型:传记 剧情

导演:玛丽亚·施拉德

年分:2016

地区:欧美

语言:德语

评论:当前有0条评论,

更新:2017-07-05 15:21:20

简介:影片讲述了著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遭纳粹驱逐后在纽约、巴西等地的流亡之旅。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在三十岁时就已然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作品远…

给影片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还行

手机扫一扫轻松观看

黎明之前

播放地址:
展开全部

视频下载

  • 黎明之前BD1024高清版

更多>>最新资讯

黎明之前剧照

AD2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3
AD1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3
1/22
上一个
  • 黎明之前第1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2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3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4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5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6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7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8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9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0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1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2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3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4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5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6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7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8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19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20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21张图片
  • 黎明之前第22张图片
下一个
  • 黎明之前第1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张图片(1/22)

  • 黎明之前第2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2张图片(2/22)

  • 黎明之前第3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3张图片(3/22)

  • 黎明之前第4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4张图片(4/22)

  • 黎明之前第5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5张图片(5/22)

  • 黎明之前第6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6张图片(6/22)

  • 黎明之前第7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7张图片(7/22)

  • 黎明之前第8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8张图片(8/22)

  • 黎明之前第9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9张图片(9/22)

  • 黎明之前第10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0张图片(10/22)

  • 黎明之前第11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1张图片(11/22)

  • 黎明之前第12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2张图片(12/22)

  • 黎明之前第13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3张图片(13/22)

  • 黎明之前第14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4张图片(14/22)

  • 黎明之前第15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5张图片(15/22)

  • 黎明之前第16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6张图片(16/22)

  • 黎明之前第17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7张图片(17/22)

  • 黎明之前第18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8张图片(18/22)

  • 黎明之前第19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19张图片(19/22)

  • 黎明之前第20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20张图片(20/22)

  • 黎明之前第21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21张图片(21/22)

  • 黎明之前第22张图片

    黎明之前第22张图片(22/22)

黎明之前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著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遭纳粹驱逐后在纽约、巴西等地的流亡之旅。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在三十岁时就已然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作品远销海内外。但继纳粹上台后,书作先后在德国、奥地利被禁,他也踏上了流亡之旅,最后客死他乡。茨威格一生写过、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了人们的同情。

黎明之前当前共有80条评论

上一页
  • 10-29 08:37

    cj2014
    cj2014 谁不会因身处未来之国而爱得过于沉重
  • 10-29 08:37

    13609002872
    13609002872 开头精致而高贵的鲜花宴会人头攒动,结尾穿衣镜下的一明一暗一静一动,呼应得很妙。中间部分总能看到明亮的巴西下茨威格忧郁的眼神,她的年轻妻子也随他而去,叹息,最后他看不到希望了。
  • 10-29 08:37

    我要哈哈
    我要哈哈 喜欢,但是可以拍得更深入一点。
  • 10-29 08:37

    三哥
    三哥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只有7.3,我觉得评分最起码7.5甚至8以上吧,几个片段串起了茨威格流浪的日子,几个微表情传递了他的心酸,这是符合我审美的电影。
  • 10-29 08:37

    幸福的人 ☀
    幸福的人 ☀ 茨威格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 10-29 08:37

    LOVE伟宸
    LOVE伟宸 因为读了《昨日的世界》决定看这部电影。我内心一直期待探索到为何他选择这样结束自己的人生,直到读到了那份遗书。结合书来读,就是一位欧洲人在战乱中回不了国,内心秩序完全崩塌了,而早已不复存在的是他在欧洲的生活。书很好读,我还剩1/3,电影我看完了,但是叙述方式并不是太喜欢。电影中选择从巴西的宴会开始,大段大段的长镜头让人很沉闷压抑。茨威格是个天才作家,他的时代出了太多的大师在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很多都是他的朋友。但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纷杂的世界里,随着旧世界的崩塌,每个人的命运都随波逐流
  • 10-29 08:37

       
        1)不表态的自由更难得到。2)告别向来不是一件可以策划的连贯的事。3)纪实即梦幻。4)前妻和现任的拥抱。5)朋友被庇护也庇护了他。6)好想去南美好想去南美好想去南美好想去南美好想去南美。
  • 10-29 08:37

    ···
    ··· 昨日的世界
  • 10-29 08:37

    万世
  • 10-29 08:37

    mike
    mike 致死不肯用笔做武器,一生追求自由写作,用自己的方式反战,终用自杀了解亡国的苦闷。在具有泛人类理想之下,他一贯以来都不碰政治,认为鼓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作秀。
  • 10-29 08:37

    thjnytjr
    thjnytjr 以文字書寫,再則以逃遁、以沈默,絕筆:以生命簽名
  • 10-29 08:37

    fgfdgfdg
  • 10-29 08:37

    Vlonh
    Vlonh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真是语言学者精华作了牛逼
  • 10-29 08:37

    jz62611
    jz62611 简要的了解
  • 10-29 08:37

    [̲̅V̲̅I̲̅P̅]季ㄡ寂
    [̲̅V̲̅I̲̅P̅]季ㄡ寂 一些断片,一声叹息。(这个中字我服了,片头片尾写六级以下不要进字幕组群,然而每两句就有一个错,包括但不限于让茨威格回澳大利亚
  • 10-29 08:37

    了了
  • 10-29 08:37

    慕竹清风
    慕竹清风 还不错哦,演员长得跟真人照片一样
  • 10-29 08:37

    666
    666 《好人对好人的敬意》 ——献给欧洲人茨威格 每个人都带着笑容, 说话时表达对他人的谢意。 祝福一个当天生日的老人: 祝他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朝。 送给他一条长尾巴小狗。 来吧!现在就一起玩。 开开心心拍张生日合影, 一人喝一杯白葡萄酒。 待会我们就去街上走走。 看啊——多热闹! 开着小汽车, 我们在街上兜风。 街上的人都看见了你 —— 多么好的人啊! 他们都在对您微笑, 欢迎你来—— 我们的大作家!多住些日子! Ybin2022/3/3
  • 10-29 08:37

    ╰⋛⊱⋋孙志祥⋌⊰⋚╯
    ╰⋛⊱⋋孙志祥⋌⊰⋚╯ 回不去的故乡,常驻的精神家园。
  • 10-29 08:37

    泉州住哲-蓝琪科技
    泉州住哲-蓝琪科技 眼看文明走上分崩离析的下坡路,那当然是觉得没啥好说的了,又不会因为表态激烈抨击就崩坏得慢一点。先走一步,友谊万岁。
  • 10-29 08:37

    一瓣心香
    一瓣心香 屡次怀疑这是传记,演员和狗子都很神似茨威格本人。看过自传和人类群星闪耀时,至少是我心目中top10的作家。因为这部电影才关注到他是犹太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对待战争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要怎样才能安抚好自己不断失去亲友的高敏感的受伤的心,流亡不是过错。一个知识分子爱好和平和懦弱没有关系,战争是一种愚蠢的执念
  • 10-29 08:37

    苏菲
    苏菲 至今还记得在初中数学课上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很平实,故事性不强。
  • 10-29 08:37

    chenlibo
    chenlibo 拍的很有宿命感
  • 10-29 08:37

    hzcnima
    hzcnima 整个故事有点散,人物刻画也不够深刻,竟然还这么高分5分
  • 10-29 08:37

    好好
    好好 难以理解这样一部台词密集的电影会如此发困,漫长无意义的叙事弄砸了茨威格这个人。
  • 10-29 08:37

    sanwb
    sanwb 最后一面穿衣镜把意境拍出来了,门外青葱,里面的茨威格在黎明之前先走一步
  • 10-29 08:37

    不胖的米其林
    不胖的米其林 因为很喜欢茨维格,期待了这部片很久,没想到最后的观感会是有些失望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后半程茨威格生日那部分我直接走神了。这片就像什么都拍了,最后又什么都没拍。最后一节镜头对着镜子,很有趣,不过是少有的亮点。
  • 10-29 08:37

    姬妶媴
    姬妶媴 还以为又是一部迪士尼好莱坞那种糖水电影,没想到拍的挺好的!我不懂很深的电影语言,只能从单纯的镜头去感受,开头的定格镜头、纽约公寓中隐隐的冲突、结尾的镜子和人群的议论,都让我有很深的印象。但茨威格内心的表现没有很丰富的展示,他的痛苦,他对人文主义的关怀等等,说实话我没有在这部电影看出来。
  • 10-29 08:37

    wanbibi
    wanbibi 虽然走到阳光灿烂之地,仍然不时追寻着时代的阴影。构图和摄影都相当出色,首尾呼应…
  • 10-29 08:37

    joker452170
    joker452170 茨威格的世界
  • 10-29 08:37

    风的心愿
    风的心愿 细碎缓慢,莫名迷人
  • 10-29 08:37

    言行合一
    言行合一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 10-29 08:37

    123456
    123456 黎明之前,我先走了
  • 10-29 08:37

    15653893849
    15653893849 最后一幕的画面处理我愿意封它我的top系列! 再看他的遗书还是很感动于他的人性力量,“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的自由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得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 10-29 08:37

     ゜一嗰朲演゛
    ゜一嗰朲演゛ 他尽力了,真的尽力了。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作品不受政治因素影响,他没有身处那个战争的国家,他觉得隔着大洋彼岸的发声只是一种怂恿,所以他不愿意。他想纯粹地创作,但总有人希望他能用他作家的名声和影响力为国家发声。当别人指责他不爱国,但是离开了欧洲,离开了奥地利,离开了他的精神家园,他过得比谁都痛苦。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坚持着一份信念,他多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那个德语是母语的地方,他一直等,直到柏林被摧毁,他年过六稀,他觉得自己等不到了,等不到战争结束,等不到回家那一天了,他累了,他也绝望了...
  • 10-29 08:37

    爱情
    爱情 2021-09-25 水榭花都
  • 10-29 08:37

    rfgefew
    rfgefew 他的压抑与痛苦决定了最后的归宿。
  • 10-29 08:37

    小宝哥(番薯悟头)
  • 10-29 08:37

    hacker
    hacker 茨威格的最后五年。个人主义者都只想追求自由。
  • 10-29 08:37

    games2018
    games2018 茨威格的传记片。怎么说呢,黎明之前的几个片段。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平铺直叙,完全像是纪录片手法,而且色调很明亮,但是实际上却很压抑。我只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但是已经很喜欢茨威格。战争的确毁了很多人。不是谁都能在战争中重塑自己。
  • 10-29 08:37

    82217049
    82217049 “生活中的知识一直是最纯洁的喜悦。还有个人自由,这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商品。我向所有的朋友问好,愿他们在漫漫长夜后能活着看到黎明的曙光。我太急躁了,我先于他们一步。”-斯蒂芬·茨威格有时候会想,到底是这个世界对理想主义者太不友好还是理想主义者们早已脱离这个真实的充满斑驳的世界。Ps:最后一个镜头他从车里望出来脸上挂着希望的笑
  • 10-29 08:37

    newcn
    newcn 精彩的是茨威格的人生,而不是这部维基百科式电影。
  • 10-29 08:37

    一生追求
    一生追求 我的精神家园已经自我毁灭
  • 10-29 08:37

    594900578
    594900578 7.5茨威格 巴西热带的大片绿色我很喜欢
  • 10-29 08:37

    翱翔广告印务
    翱翔广告印务 这几年大概很流行用超高清画质拍传记片,这种画质似乎只能搞纪实感,留不下半点梦幻,但把过去拍成实在,又是一种造梦。茨威格演得非常好,把一流作家那种写作、思考、生存状态同一的精神状态演出来了,他时刻被人们的话带跑思绪,再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待人接物也有种真挚、纯洁的赤子心状态,指责他不对纳粹行径发声的青年不明白他自身脚不沾地不想帮又必须帮人出逃的焦灼,身为真正的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容不得任何空谈,会默想最具体的毁灭与伤痛,也看不到杀戮之后还有什么人心希望
  • 10-29 08:37

    zhang123045
    zhang123045 茨威格最后的岁月。女导演不落窠臼,使用克制的自然主义风格,满是细节,却避免引导对主角的褒贬定论,自杀十分意外却不做任何解释和情节的衔接。结尾的镜像处理极为精彩,生者死者穿梭其间,意味深长。一个作家的本分是对语言的终极信仰,超越了政治。“如果我的沉默是软弱的征兆,恐怕我必须忍受这种耻辱。”
  • 10-29 08:37

          陌。
  • 10-29 08:37

    kingwang
    kingwang 最后的8分钟?长镜头,很靓丽。但最后因为太长,反而是觉得很尴尬,尤其是人物走进去看茨威格的时候。
  • 10-29 08:37

      。F
    。F 像纪录片一样回放了茨威格自杀前的几个片段,和《最后一站》记录托尔斯泰临终出走颇为相似。电影开头,茨威格说,“如果我的沉默被认为是软弱,那么恐怕我必须背负这耻辱活着。”电影的结尾,茨威格的遗言写道,“可是我的力量由于多年的漂泊已经殆尽了,我实在没有耐心了,就在这黎明之前先走一步。”
  • 10-29 08:37

    心的天使
    心的天使 知识分子的传记片不好看,我只想看梅菲斯特如何勾引浮士德。
  • 10-29 08:37

    变种魔神
    变种魔神 当茨威格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他才真正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除却语言的、文学的与艺术上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他能在那一片陌生而亲切的异乡从容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这也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自由的话)。
  • 10-29 08:37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 【二战下】找了一圈无资源,被迫看了爱酷腾的所谓进口版,且是缩水了5分钟的阉割版,字幕字体做的差,声音还不正常。
  • 10-29 08:37

    怀念、曾经守护的狼藉。
    怀念、曾经守护的狼藉。 透过如此冷静的镜头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 10-29 08:37

    呼吸旳节奏▂²º¹¹
    呼吸旳节奏▂²º¹¹ 具体说不出来,有点沉闷,但是还是看完了。
  • 10-29 08:37

    xddx
    xddx 没有拍茨威格的激情。
  • 10-29 08:37

    世纪优优
    世纪优优 因为纳老师来看的这部片,但是纳老师的戏份好少,只有20min左右,但是他演的是个翻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定是纳老师演过的最符合他本人的角色了!
  • 10-29 08:37

    梦无悔,了凡尘
  • 10-29 08:37

    瓶子里的妖怪
    瓶子里的妖怪 8.0分。 回应了很多人误以为的茨威格的懦弱。 弱化了我期待的茨威格的热情和热爱。
  • 10-29 08:37

    五湖四海
    五湖四海 早已被世界广泛认可的作家为什么会自杀,茨威格借用托尔斯泰那个戏谑的说法,“人到六十岁,就该像动物一样躲在树丛里”,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衰老的遗憾,而是人们对衰老的伤害,重点是任何年长者都应该要有一种活的体面和自尊,而自尊的褫夺是自杀的根本原因,是希特勒凌辱欧洲文化的坚决反对。他认为不该躲在安全的地方去发表反对纳粹的热血言论。纳粹本身就是人类史上的羞耻,他自己是犹太人,并且为了逃避铁拳的追击而流亡海外也是事实,人们不需要为明摆的事实作任何解释,这是身为艺术家的自尊。茨威格在《昨日世界》中说,“我在那里第一次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一位典型的职业革命家,他总是借助一味地反对态度抬高自己原本无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因为他自己没有任何立足点而死守教条。”他不肯在作家大会上表态,是他认为行动远胜于惺惺作态。
  • 10-29 08:37

    少龙
  • 10-29 08:37

    浅笑安然
    浅笑安然 人物传记电影,主人公是奥地利的茨威格,我第一次了解他是在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个电影,阅读了他的很多著作包括自杀前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了解到了他生活的环境以及战争对他的冲击有多大,说实话这个传记还原的并没有太多代入感,只是很平淡的展现了最后那些日子的生活情况加上最后的自杀实在有些突兀,更像是第三视角观察茨威格,而不是进入到茨威格视角去感受两次世界大战对他的冲击。
  • 10-29 08:37

    路西法
    路西法 虽身处他乡,却与国同命运共呼吸。
  • 10-29 08:37

    看海
    看海 不会给这种类型的电影打分。
  • 10-29 08:37

    大灰狼
    大灰狼 柏林补课1。-.5,分段的情节节选自作家的日常生活碎片,但五个段落体裁和语气都有不同,更像是借用连贯的内容进行风格创作练习。
  • 10-29 08:37

    Mr.Sun
    Mr.Sun 茨威格传记片
  • 10-29 08:37

    利州之颠
    利州之颠 真的感觉是一部传记,电影通过一下比较细小的琐事,然后凸显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感觉还不错。不过呢,故事情节有点沉闷。
  • 10-29 08:37

    创心狼
    创心狼 开头和结尾两个长镜头,迎来茨威格的巴西和最后送走他的场景,克制庄重,意味深长。选取了茨威格生命最后几年的一些片段,他对知识分子独立自由的思考,对反战立场的坚守,以及逝去的精神故土欧洲陷入战争的沉重和遗憾,也许也有那无能为力的自责。他内心坚信和平,世界的多元和相互依存是未来,那份纯净令人动容。
  • 10-29 08:37

    chichi
    chichi 一边是浮华的生活:盛宴、赛马;而大洋彼岸的另一边,却是苦苦挣扎与逃亡的人们。 人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多年来所积累的全部知识、经验和预见在那十几个不认识的人所作的决定面前毫无价值。人们很清楚,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的二十五年内又要第二次面对命运而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人们很清楚,那些使自己头痛的想法其实毫无意义。 “失去祖国的人就没有未来。”
  • 10-29 08:37

    491166348@qq.com
    [email protected] 一个作家离开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 10-29 08:36

    IOS
    IOS 一个作家因战争而流亡中的那些心里的伤,他被众人簇拥却对战争无能为力,他成功逃亡朋友却生死不明,他拥有的越好,越是煎熬。正如,此时此刻。2022.7
  • 10-29 08:36

    理由
    理由 茨威格预见了欧洲的未来,但他等不到未来。在炎热的巴西,刚度过60岁生日的茨威格和妻子一同服药自尽。
  • 10-29 08:36

    -_-||奈╭(╯ε╰)╮
    -_-||奈╭(╯ε╰)╮ 想给四星半其实。是很让人喜欢的传记片拍法,情绪上非常克制,叙事节奏慢慢的,也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修饰。最后一场镜子的运用是让我叹服了。就是我没太明白为啥德文名叫黎明之前,毕竟茨威格死的时候战争刚到一半,是最黑暗的时候。就是Lotte三十岁年纪随他而死让人扼腕(AenneSchwarz好美)。另外看之前全然不知这里头还有纳威尔,属实惊着了,他是好适合这个角色啊。
  • 10-29 08:36

    好久不见啊
    好久不见啊 用耐心的镜头凝视黎明前的黑暗,纽约阴冷的冬天,结了霜的窗,只能在大会的悼词里听到的故友,漂泊与应酬。巴西的临时乐队和市长多么手忙脚乱重视得可爱,在听到故乡的语言、生日歌、名曲的时候就多么落寞。知识分子的风骨,选择在最黑暗的时候离开也不奇怪。抱着共存的文明的怀旧的坚持,在最后一刻也不禁怀疑自己的沉默是不是正当。“Ifindmypessimisticpredictionsoftherecenteventunfortunatelyaccurate,andcanonlyputmyhopeinthelongerrevolutionofcenturies.”情绪克制但不平静,最后的镜像长镜头调度非常精准有力。
  • 10-29 08:17

    天涯
    天涯 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书写象棋的故事,茨威格做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书中与恶魔之战,就像遭难的欧洲文明家园的毁坏,耗尽了他的作家的心力。最后一幕用衣柜镜来远远呈现遗体,冷峻而不失体面
  • 10-29 07:33

    老D
    老D 有被触动到
  • 10-29 07:30

    fuck
    fuck 建议读过《昨日的世界》之后(或者至少了解茨威格的生平大事记及其自由主义世界公民的主张后)再看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不太跟得上;书读完了再看,感觉完全不一样——进入了哈布斯堡黄金年代成长的少年、以欧洲为家的青年以及被迫流亡全世界中年的维也纳之子视角。
  • 10-29 05:42

    咸柠七
    咸柠七 19年中间码了三部传记电影,19年看了托尔斯泰和阿伦特,22年看茨威格。 为何生?为何死?
  • 10-29 04:09

    lq4772118
    lq4772118@ 巴西是一个不错的国家
  • 10-29 02:44

    墨紫凡
    墨紫凡 3.5 拍的很好,但看的想睡觉了……
  • 10-28 23:33

    dfgdgdfgdfg
    dfgdgdfgdfg 也许只是生错了年代,无论逃到哪里都是在无尽的被排挤中逃亡,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天性爱好自由的作家来说,这也许也会是最好的结局。黎明的曙光总是让人无比惊喜,但在那之前漫长的黑夜是无比难熬的,一路的跌跌撞撞也未必能换来好结果。享受苦难从来都是件很难的事情,大部分时候能够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去撑过那段艰难的时期已经实属不易,未来真的是不敢去奢望的,只愿能够在提心吊胆中顺利度过每一天便好。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