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桂河大桥状态:年代:1957
主演:威廉·霍尔登亚历克·吉尼斯杰克·霍金斯早川雪洲更新时间:2013-09-25 11:29:18
一九四三年,战争乌云笼罩太平洋,日军占领下的缅甸边境,有一个盟军战俘营。日军出于战略需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战俘营营长斋藤大佐下令全体战俘参加建桥工程,可是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双方对峙,后来双方又为战俘的待遇问题发生纠纷,尼科森被关入禁闭室。已参加建桥的战俘们开始怠工,加上日方设计上的不足,整个工程…
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绝不可能没有冲突。《桂河大桥》也不例外。电影的开场很直接,这似乎是一场日军与被俘英军之间的冲突。野蛮还是文明,这是个问题。大卫•里恩会如此简单吗?当然不会,接下来,日军与英军俘虏之间的冲突不再是电影的重点。于是,有人认为,电影试图表现一种国民性格的不同,美国人务实灵活,却不免有些狡猾和无赖,英国人刻板,身上一股强烈的贵族气质,日本人被武士道精神弄的既愚蠢又没有人性。更有甚者,居然还在电影看出了种族歧视,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大卫•里恩这么寒碜日本人,不是歧视是什么。这样的看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中国观众就是觉悟高,大卫•里恩就差远了,也难怪,他们没有政治思想教育这门课。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正的冲突并不是与具体的人或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大卫•里恩一直在试图避免人们落入他的陷阱里。他想让观众注意到,无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加拿大人,他们首先应该是“人”,他们有共性,其次才是特性。电影里有一处细节可以说明这点,逃走的最后一个日军士兵被干掉后,镜头在一张日军士兵落下的照片上停留了几秒,以让观众看清楚照片上的人。这短暂的几秒足以让观众的思绪从情节中暂时走开,停下来思考,倒下来是敌人,但也只是敌人,他有家人,有自己爱的人,他是有感情的人。而战争让这一切不再重要,无论他是谁,孩子的父亲或是父母的儿子,你都要把他当成目标而不是人。加拿大人与日本士兵正面遭遇时的不知所措,也是电影想表现的矛盾之一,加拿大小伙心地善良,他不是怯懦,从他第二次与日军遭遇时的表现就能看出。那次,他就毫无犹豫地上前干掉了日军上校,而这次,他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杀人,因为他是从背后而不是正面,敌人不再是活生生面对自己的人,不会让他有产生丝毫同情心。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当讨论选择炸桥任务的人选时,
希尔兹同意加拿大人的参加,他的理由之一竟然是这样可以让队伍国际化点,他或许有点恶搞。或许也在暗示我们,这些人来自哪个国家不值得我们去注意,这部电影并不是在比较英国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区别在哪。如果我们能跳出表面的特性,才能看到深处里的共性,那么,也只有首先要看到共性,才能看到真正特性或者实质。于是,我们能看出,表现在尼尔森上校和希尔兹身上特性之间的矛盾,是电影的主线,也是电影真正的冲突点。对于尼尔森来说,再没有什么比rule、law、principle更重要的,不仅自己不怕死,其他士兵的性命他也可以放弃,所以,日军上校以关闭医院来要挟他屈服这招,在他身上一点也不灵。而对于希尔慈,则恰恰相反,别说什么法律了,就算是军事任务,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一起执行炸桥任务的英军上尉受伤,就算命令希尔兹放弃自己执行任务,希尔兹也不服从。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个性的人并没有太多对手戏,他们只在电影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碰过面,但只是简单一带而过。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导演其实有意安排的一场二人之间的“暗战”,这二人浑然不觉,观众也不一定能发现的了。可以说,这场暗战以希尔兹的出逃和回来炸桥为划分,分出两个回合。第一回合,尼尔森与希尔兹在关于逃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希尔兹圆滑世故,在俘虏营里混的还不算太糟,但他却清醒的认识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主张,一定要想办法逃走才能活命。尼尔森凡事坚持原则,分析问题讲究逻辑和法律。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既然决定投降的命令是上级做出的,如果逃跑就违反了这一命令。这次小小的分歧虽没有大的风波,却将二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一问题上,他们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一个从生存的需要出发,另一个则处处讲法律,讲原则。第一回合里,尼尔森的坚持原则在这种特殊境遇下似乎很不合适宜,甚至可以说有点愚蠢。他不光不打算逃跑,还非要跟日军上校讲什么日内瓦公约,坚持要求日军执行长官不参加劳动的规定。为此,他受尽苦头,险些丧命。为了得到不干活的长官待遇值得他这么不要命吗?甚至,不惜搭上其他士兵的性命。但原则就是原则,“Itisprinciple”是尼尔森最爱说的一句话。即使如此,尼尔森的倔强却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支持。那次分歧后,仅有一名士兵跟着希尔兹逃跑,而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最后,尼尔森看似愚蠢的行为战胜了日军的野蛮,他不光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待遇,还为俘虏们赢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大减少了俘虏营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希尔兹的第一回合则要逊很多,出逃的三个人里只有他一个人虎口脱险,逃出丛林更让他九死一生。这一轮,尼尔森与希尔兹的暗战比分1:0。接下来,第二轮里,希尔兹成功出逃,脱离险境,却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回到日军俘虏营并炸掉桂河大桥。此时,留在俘虏营的尼尔森身体刚恢复好,就决定好好整顿一下下属,不仅能鼓舞士气,也为了他们能修好大桥。而他打算帮助日军修桥的决定让军医斯里普顿吃惊不已,能老老实实干活就算对得起敌人了,可尼尔森的行为就太过了头。他不仅要造桥,而且要造一座好桥,尼尔森似乎忘记了他是在帮谁在造桥。对此,尼尔森有番理论,他对军医说,你给病人做手术时会不会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救呢?医生被他的反驳弄得无话可说。对于尼尔森而言,哪怕处在战争中,也不能背弃自己的人生信条,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这里或许关乎职业道德、人的名誉和个人品德。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尼尔森一直以来就秉持某的东西,这种东西并不因战争或对方是敌人而放弃,应该说,这就是社会道德。说到这,尼尔森与希尔兹之间的不同特性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对于二人所代表的这种矛盾,我更愿意称之为是一种“个体存在的内在矛盾”,只不过在二人身上这种特性被放大了一些而已。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来说,一方面,个体要个体本身的生存而付出,我们称之为“自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个体也要为整体的生存而付出,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我们称之为“无私”的一面。这里,我用的是引号,意思是这两个词的使用并不带感性色彩,也无意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只是为了说明而用。举个例子,你有生理反应,比如打喷嚏、打嗝或放屁,出于健康考虑,你这么肆无忌惮的反应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周围有人,你就不得不会收敛许多,搞不好还要不顾及健康因素而努力憋住。为什么?因为你大公无私,怕损害别人的利益吗?不,因为你和尼尔森上校一样,受制于社会的某种规则、法律或道德要求,自然会这么做,不去问理由。同样,尼尔森算不上无私,俘虏营的士兵待遇提高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坚持所谓的原则。幸运的是,他成功了。但不幸的是,他也失败了。当他将坚持过了头,终于忘记了些什么时,他所秉持的到最后竟成了他所反对的。“WhatIhavedone?quot;尼尔森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是否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在我看来,他是太投入修桥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谁了。第二轮里,二人的再次碰面让彼此吃惊不小,电影却只安排一句了极为简单的台词,那就是”Youquot;。这一会面意味深长,又极富戏剧性,我认为,这正是电影的经典之处。这一次二人的碰面,不仅让尼尔森幡然醒悟。同时,也让观众对二者的不同之处足以明了于心,表面上,希尔兹虽显得圆滑世故、总是服从于本能而不循于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教条,可在关键时刻,他却能同样不惜生命为了正确的选择;而尼尔森,他只知道誓死捍卫他的原则外,并不会真正思考这些原则背后的意义。正如希尔兹对负伤的英军上尉所言,什么所谓的军事任务也好,狗屁命令也好,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战争让人忘却了人性,只让人记住仇恨,为的只是博一个输赢,为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几人能象尼尔森上校一样最后幡然醒悟,问一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