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陌生的朋友状态:正片年代:1982
主演:李羚张潮詹靖波王云霞更新时间:2022-10-11 10:31:40
故事开始于从北京开往福州的列车上,一位神情痛苦的姑娘吸引了旅客杜丘(张潮饰)和张同生(詹靖波饰)的注意。他们想要和姑娘攀谈,却发现这个女孩一直在回避两人的问题。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找乘警解决问题。姑娘看到警察感到十分害怕,于是趁着大家打盹的功夫,姑娘在南京站提前下了车。 下车之后,姑娘徘徊在长江大桥上,原来,在曾经的浩劫中,姑娘的母亲丧生,父亲遭到了逮捕。年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评影片《陌生的朋友》的典型意义[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追悼导演许雷]范达明[作者按]前两天把我20多年前看电影《陌生的朋友》写的影评录入了电脑,准备从网上补充一些影片信息并发到网上论坛去。当我在网上搜索该片信息后才知道,导演许雷已经于去年11月2日离世了。网上有关许雷——这位以影片《陌生的朋友》第一次为中国故事影片夺得柏林电影节电影特别奖的导演艺术家的信息并不多,但搜索到追思许雷导演的一篇文章《去找回那失去的世界》,那是一位曾经听过许雷老师上导演课的导演系学生祁建写的,文章写得很感人,在此上传本人写的这篇影评时一并将该文转帖于后,借以“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更为追悼半年多前不幸病故的许雷导演。《陌生的朋友》当年我曾经看过不下两遍,这部片子从各方面说都值得一看,有人还把它列入中国24位大陆电影导演的31部“电影经典·大师之作”的排行榜中。遗憾的是,他1985年拍摄的12集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至今没能看过,但我知道它与《陌生的朋友》一样,也是写失足青年的。(2005年8月3日于杭州)《陌生的朋友》提出的是一个失足青年的问题,具体地说,是社会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一度失足而又悔过自新的青年并不再对他们抱成见的问题。比起多少有些同类题材性质的《心灵的火花》、《小金鱼》诸片,无论从问题本身的迫切性还是问题之提出与解决方式的独特性上讲,影片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要显得更精巧、更耐人寻味,也更有典型意义。它是一部“列车电影”,写的就是从北京南开福州的一次列车的旅程。正如校园是童心的窗口(如可视为校园电影的《城南旧事》所表现的小英子的童心),列车自然就是社会的窗口。影片正是借一段列车的旅程,通过女主人公周围旅客之口(她自己倒似乎是个“哑巴”),把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做了一语破的的“掠影”:“戒烟糖”的自欺欺人,“女管男”的新式家庭生活风习,烧鸡“贵还抢”的物资供应现状,乘硬座夜车按照三分之一车票价作旅途出差补贴的两相情愿,工资调级的幸运,扑克算命的消遣与雅兴,直到日本电影《追捕》及其插曲《
杜丘之歌》的社会影响……这些直接发生在我们中国公民今日日常生活之中、挂在人们口边的街言巷议,被如实地再现到银幕上,无疑大大加强了影片背景信息的时代感,使这个关于
姑娘与两个陌生的朋友的虚构故事及其卷入的矛盾冲突,仿佛是眼前亲身经历的现实一般。影片从列车旅途生活中泛起的当今社会的信息与思潮,使影片在审美效果上同时具有了社会学意义的认识价值。这就是影片背景环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从表面上看,从结果上看,能不能说好像影片就是对女主人公所在工厂两个保卫科干部的形而上学与唯心论的办案与识别人事方法的批评,虽然经过悲欢离合,终究是一场喜剧性的误会,是一场虚惊呢?我们当然不能这样轻松地来看问题。正如登山运动的价值不在顶峰而在艰难的途中那样,影片的主要意义也是在列车的旅途之中,在两个同路人与一个姑娘从“陌生”变成“朋友”的矛盾冲突中。这种冲突在车到南京前是潜在的,在车到南京后姑娘中途下车,同生跟踪追寻到南京大桥下,则是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了。影片感动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影片这里有一组俯视的镜头——首先是一个从全景跟拉到中景的长镜头:同生在南京大桥引桥下第二次追到了姑娘,苦口婆心地劝姑娘回去,遭到姑娘的厉声斥责——这时一长列火车“轰轰”地从他们身后开过,噪声压倒了对话声,我们只看到男女主人公一场争辩的“哑剧”,火车过完了,争辩也结束了,同生是认输了——虽然我们一句未听见他们争论的对白,但是我们见到同生垂头丧气地向回走去。这是一组典型的默片式的即动作性的视觉镜头。火车开过的震耳欲聋的效果声成了两个主人公争辩达到白热化程度的象征;它的长时间盖过对白声所起到的潜在的语义效果比我们直接听到每一句句具体对白内容的语言要强一百倍,也含蓄一百倍,使这组镜头实在回味无穷!同生脚步不停地往回走,心里却惦念着只身一人流落南京街头的姑娘。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以街头错综复杂的无轨电车输电线网为前景俯视着同生向前走来的镜头:终于,他收住了脚步,又折了回去,第三次去追寻可能出危险的姑娘。这里电线之网仿佛成了收住同生脚步的一张障碍的网,一张体现其内心激烈冲突(离开姑娘还是再去找回姑娘?)思绪万千的心灵的网。影片通过
张同生尽管直接遭到姑娘自身的奚落与嘲弄,仍不顾一切为挽救她而三番四复地向姑娘伸出无私而热忱的手,终于赢得了姑娘信赖的描写,是影片最感动人心、艺术表现也最光彩照人的地方。它是影片主人公基本的戏剧冲突之所在。有的评论认为影片成功的只是南京之前列车上姑娘充“哑巴”的那一段,到南京街头一段却是俗套。此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没有南京街头一段,整个戏又怎么收场?本来,戏到南京,姑娘向同生讲出了自己受冤屈的遭遇,姑娘身上的悬念对于同生来说也就基本解决了(对观众来说,影片通过姑娘在南京之前列车上的一段段意识流回忆,已经大致明白)。然而影片的精巧之处在于它还在影片男主人公张同生身上也始终设置了一个悬念。当姑娘登上返回北京的列车,从杜丘塞上的一本杂志中,她终于了解了张同生的过去(也是一个失足青年)和现在(已成为一个新长征突击手),不能不从心底发出一种巨大的震撼。同生同生,他同姑娘“本是同根生”呵!这一悬念的设置及其最终的揭晓,不仅从艺术上讲使影片的结尾有了奇峰回转的气势,而且使同生一意要追寻与保护姑娘的动机与行为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如果说这种真实可信,从消极意义上讲是由于同生与姑娘都有“同病相怜”的过去的话,那么从积极意义上讲,今日同生作为新长征突击手的转变也一定会成为姑娘来日的榜样。因为正如同生向姑娘所讲的: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好人总是大多数;“生活也像大海一样”,“总是美好的”。这也就是影片的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主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疑,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这两句名句,倒是可以变消极为积极地成为《陌生的朋友》这个充满辨证哲理的片名的最好注释——因为正是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遭遇与共同的希望,使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成了萍水相逢的真正的朋友。影片写的故事确实是新奇的,但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又确实是时有发生的。这就是影片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典型意义之所在。1983年3月25-26日写于Y.C.2005年7月30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相关链接]影片信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1982年8月)1983年国内公映编剧:李宝元徐天侠许雷导演:许雷摄影:黄心一作曲:张丕基主演:
李羚、
张潮、
詹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