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机器人与弗兰克状态:BD高清年代:2012
主演:弗兰克·兰格拉彼得·萨斯加德苏珊·萨兰登詹姆斯·麦斯登更新时间:2020-08-06 19:43:34
刚刚步入老年的弗兰克(弗兰克·兰格拉FrankLangella饰)开始有轻微老年痴呆的症状,时常神智混乱,无法与人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他的一对儿女亨特(詹姆斯·麦斯登JamesMarsden饰)、麦迪森(丽芙·泰勒LivTyler饰)为父亲提供了一个机器人(彼得·萨斯加德PeterSarsgaard配音)来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弗兰克一开始无法接受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人,在经历了初期的磨合后,弗兰克发现眼前这个全…
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多少有些小问题,但我仍给了五星,除了因为老戏骨FrankLangella的演技,终于成功减肥的LivTyler,萌指数直逼wall-e的robot,最关键的,是它终于没有在机器和人的互动上走老套的感情路线,而在一路的温情调子之后,看似无意实则果断地展示了真实的面目。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一定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影片开始看到了一个与所有人关系都很糟的叛逆老头——除了他喜欢的女图书馆员,无礼,自闭,沮丧,暴躁,偷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直到他厌烦的每周开N小时车跑来看他的儿子也受够了他,于是把他丢给一台“以主人生命健康为最高指令”的健康护理型
机器人。在经过了最初的拌嘴期后,老头渐渐发现他跟小机器人比跟任何人类相处都来得容易,机器人帮他做一切家务,随时随地关心他,无休止地容忍他的坏脾气,对他总是彬彬有礼,懂得通过适当的谈判或者是讨价还价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机器人有着人类远不能及的大脑,同时,又没有人类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于是已经金盆洗手多少年的老头忍不住重操旧业,带着小机器人再出江湖。周密的计划看似实现得一帆风顺,却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把老花镜留在图书馆就是一个不祥的暗示。而就在一个照看花园、一个策划行窃的准蜜月生活中,机器人在老头心中的地位,已经从“thisdeathmachine”变成了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伙伴。日久生情是人类永远的软肋,即便是这么一个叛逆而孤独的老头,或者说,正因为是这样一个叛逆而孤独的老头,才将对机器人的行为依赖,飞速地发展为感情依赖。即使从没有为机器人取名,但他会对心爱的女儿大吼,“Therobotisnotyourservant”,并无比坦诚而动感情地说:“IneedHIM”——因为,这个小机器人,只有这个小机器人,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生活的乐趣。生活的巅峰过后马上就开始走下坡路,快得让老头自己都始料未及。他开始心烦意乱地销毁证据,紧锣密鼓地转移珠宝,虽然看似镇定地用自爆骗局骗过了警察,但开车出逃时的慌乱只有他自己清楚。逃到喜欢的女人家喘息未定,却发现这个女人,就是早已和自己离婚30年的妻子。失去了儿子、爱情和尊严的老头浑浑噩噩地带着他仅剩的小机器人逃回了住所,在警察的包围中可笑地想把床单绑成绳子从二层窗户滑下去,直到他万万不肯删除对自己不利记忆的小机器人,用一如既往的平静音调劝他:“删除我的记忆后,你可以继续计划下一个目标。”老头瞬间愣了,犹豫了几秒,才不可置信地问:“你说什么?”——在机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最具欺骗性的莫过于,人类总是按照惯性思维方式,将行为等同于感情,而从来忽视了这个逻辑只能适用于由感情主导行为的人,而非由程序控制行为的机器。即便是老头那个自愿跑去第三世界献爱心、反对机器依赖、大谈“人类运动”观点的女儿,也会在一团糟的家务前瞒着老头在半夜偷偷启动机器人,更在与机器人相处了几天之后,便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微笑着对机器人挥手道别。为什么我们对机器人无法抗拒地依赖?因为我们行动力太差,想要的又太多,而机器人,实在是太过方便的一个工具。但,仅仅是工具而已。小机器人会在早上叫醒老头起床,拉老头去散步帮老头整理花园,会披着可笑的黑斗篷和老头一起大半夜地出去撬锁,为老头尝试保险柜的三位数密码,甚至,它还会以撒谎来要挟老头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同意偷窃为交换条件让老头吃低钠饮食。但即便它看见了老头在销毁证据时的慌乱想给老头打镇定剂,即便它完美地执行了老头的出逃计划,即便它在出逃的车上仍然劝老头抹掉自己的记忆,可它却无法从这些现象中,推导出老头对它的心意:他想要的,已经不是行窃,而是保护它,不管它是人还是机器,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它,和它在一起。因为,完成这个推导过程,需要的不是数据、经验、分析、观测、判断、计算,而是,感情。机器人,没有感情。老头就像不认识般地看着几个月来一直忠实陪伴着自己的小机器人,听着它一字不差地复述自己曾经亲口告诉它的完美计划,表情疑惑得令人心碎,他低下头,自嘲地笑了笑,慢慢地在小机器人的对面坐下,用力盯着它一无所有的黑色屏幕:“告诉我怎么做。”亲手按下那个按钮,告别其实从未存在的温情,拥抱残忍的,但对于生活而言却是必须的,真实。自私任性的生活必须结束了,世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以你为生活的全部重心和意义,不与你发生任何争吵,为你实现所有愿望,永远陪在你身边,百依百顺,彻彻底底的忠诚、奉献和自我牺牲。如果没有“自我”,又何以为人。这是从前的老头,也是如今的我们,在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中,始终无法参透,或者参透而无法做到的一点。好在,彻悟后的老头,终于看清,并接受了自己的生活,明白了自己的幼稚,向比他更早懂得生活的儿子道歉,以从未有过的和善,与家人在树下用餐,微笑着用叉子将蒸花椰菜送进嘴里,然后,在养老院的门口目送家人离去的背影,并将已经死无对证的偷来的珠宝,留给之前一直被自己埋怨、但总算尽力照顾自己的儿子。尽管,在一个人的时候,再次看到同样的机器人,他还忍不住地有所怀念,但我知道,他绝不会再买一个同样的机器人。因为,对于看透了残忍真实的人,虚幻的温情便是最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