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之后,还有高妙的主题挪转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23:39:00人气:0
青燕

视频青燕状态年代:2005

主演张真英金周赫仲村亨更新时间:2012-09-07 03:46:18

从小开始就像飞上蓝天的‘京元’,自从看到飞机后,她就决定当一名飞行员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到日本就读飞行学校,为了赚学费,她开出租车打工赚钱。有一天,她突然遇上了韩国留学生智赫,他被努力的京元深深吸引了,但是却无法抗拒爸爸的命令,进入了军队。几年后,成功结束了首次飞行,成为一名2等飞行员的‘京元’,在朝鲜也特别出名。正姬和她像亲姐妹一样要好。后来前往日本…

理想初生时,我们真的不知道最终会牺牲什么。但“理想”这东西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沉重时……我们恐怕只能眼看着失去、失去、再失去。。。而韩国人拍这个电影,还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所谓恋情煽情不过是移花接木的好架子。逗留日本的韩国人、朝鲜人的命运,这可以排成极其左派的电影,但我感觉这个片子和《太极旗飘扬》一样,有种表面暧昧、看似难以定义的“命运感”,将所谓爱国主义隐匿得非常深刻,偶尔一句台词就直白得触目惊心。这个电影把我看哭了。最后,青燕带着他的骨灰、她的理想,冲向豪雨中的悬崖。我哭是个很简单的条件反射,也是很多题外的遐想肆意起来的结果。很难想像,这个电影让我最伤感的一点,是女人的“理想”这么个关键词。11岁时,朝鲜女孩敬元第一次见到飞机,像家乡飞过金色麦田的青燕,她就开始有了梦想。想去飞。在“理想”这东西成形时,女孩会变得与众不同,过分明确的目标让她心无旁骛地忍受艰苦、忍受孤独,即便穷到打工维持学费也嘻嘻哈哈,精力充沛。可她爱的飞机,也是可以杀人的。面对好友的飞机从3000米的高空一头栽下,理想,就变了脸。血腥、残忍、没有退路。一般的女子,若将理想定位成:找到好男人嫁了,人生决不至于悲壮。可好多女人总觉得“嫁人”和“理想”应该并轨双飞才算好。所谓独立。坚强。自立——这些现代女人的强悍优点有时候真的会变脸,就像一头栽下的、你心爱的飞机。失控。拥有这些优点的女人,永远骑虎难下,永远在负重行走,永远得接受坠毁的打击。但这还不够,还有爱情的永远两难。敬元这个假小子在异国找到了爱情。智赫也是朝鲜人。初次见面,他是烂醉的公子形象。再次见面,他给她一副手套、帮她追小偷,一点点温柔之外,责任感也有,但不具备充分的能力。事情大都这样,一个强女人,未必会爱上强男人。因为这等理想简单、追求简单、但心地真诚的男人,才会带她跳第一只舞、带给她第一个吻、哄骗她相信抬高手掌就可以感觉到风速2米、甚至在高空采集一罐不食人间烟火的空气给她——奇妙而极其不切实际的礼物。浪漫。可是,即便是一个能够驾驭飞机、能捱过4000米高空窒息的强女人,也总需要抱着一个男人入睡,听他弹的不成曲的吉他。缺了他,决不至于不能活。但有了他,她才懂了爱和痛。这大抵就是强女人的爱情公式。这时候,还发生了两件事情:她,事业第一个颠峰——环飞世界并首飞祖国,千辛万苦得到的机会,日日夜夜打扮成美女去公关筹款,她有很多困惑:理想只是飞翔,为什么要附带这么多复杂的、庸俗的、难免的琐事?就在她很累的时候,他对她说:结婚吧。可故事发生的年代很特别,在日本的朝鲜人受到排挤、猜忌乃至调查。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他们两个的恋爱关系致使双双入狱,苦受拷打。电击通过全身,冰冷的水浇遍,血再淌过全身。起因只是家乡、亲人。世界游戏规则之残忍无理。伟大的理想很难单纯。如果她答应了那个婚约,后面的一切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她只当是为了理想、拖延一下婚姻,却怎能想到:那不是拖,而是命运的终结。她很难明白,那样一个男子心里会有的压力和惶恐,男人的直觉,令那脱口而出的求婚竟然听来像是绝望的呻吟。所以,你瞧,在强女人的计划表里,结婚总是可以往后拖的事情,反正,我们是相爱的!何况,理想就差一点要实现了!相爱的人,总以为对方会在原地等候自己。然而世事那么狡诈,到最后,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永失我爱”就成了定局。监狱里的男人自首了。他吞下所有莫须有的罪名、实打实的酷刑,只为了,让她继续去飞。他其实一贯如此,很容易和名誉和机遇妥协,但这一次,他放弃了原则,放弃了诚实,是因为她有那么高的理想。全然无助时,为了爱人牺牲,起码是最好的选择。这个能够撑得住地球引力撕扯的女人,却无论如何撑不住爱人的骨灰,她抱着他在雨里痛哭。她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背负了爱之牺牲的女人,她不再笑了。坚强,也是生存的魔障。唉。这种30年代的双翼老式飞机似乎是电影人、动漫人的最爱。早先我就很没理解:为啥宫崎骏和大友克洋都画个不停这样的小飞机?当然,它玲珑、先进、裸露在外的飞行员能呼吸高空的空气、能直视敌机和友机里的家伙。。。当然,它是怀旧而固执的机械狂人们的宠物飞行器。在《青燕》里,敬元和Kibei的对手戏拍的酷似动漫,鹞子翻身的灵活动作、两个对视美女的眼神、乃至Kibei迎风飘扬的红丝巾,都太动漫了。日本最佳飞行员选拔大赛那场戏,则更典型。配乐功不可没。紧张的解说词。制服化的观众欢呼。最后4000米极限时的惊心动魄。最后一秒冲破终点的屏气凝神。几乎是标准化的动漫节奏。当然,这种已经不稀奇的电影手法、连同爱情细节的煽染,只是该片前半部分的成功之处。精彩的显然是后半段。刺杀,几乎是毫无意料地突发了。如此巨大的转折后,影片的色调、节奏、演员的神情、乃至音乐都同样剧变。监狱。拷打。电椅。切入个别惨不忍睹的酷刑镜头,几乎很难回想起:一个小时前,这几个人还在肆无忌惮地享受青春、自由和梦想。比如说,“朝鲜人”这个身份起初只是恋爱和友情两种缘分的一块大基石;到了后半段,突然上升为人物命运的大基石,丧了爱人,失了友人,这些起承转合都几乎不露痕迹,最后将“朝鲜人”这个身份抬到最高点。一般来说,很多电影都会在处理这种命运转折时有或前或后的侧重,但仔细看来,这部电影的前后比例很恰当,这也正是“民族”和“国家”主题能血融于水一般化在“爱情”和“理想”的主题中。这个手法运作得很高妙。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