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16-09-29 23:45:33人气:9
电影《巴黎危机》本来在法国的上映时间是今年的7月13日,但却与震惊世界的“尼斯恐怖事件”巧合在一起,于是作为电影发行方的美国焦点影片公司最快速度把该片从法国全国市场撤档,以免引起正敏感中的法国观众的集体…
AD2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1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1/9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1张图片
上一个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1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2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3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4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5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6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7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8张图片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9张图片
下一个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1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1张图片(1/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2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2张图片(2/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3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3张图片(3/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4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4张图片(4/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5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5张图片(5/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6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6张图片(6/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7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7张图片(7/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8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8张图片(8/9)

  •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9张图片

    《巴黎危机》:美国人民的英雄梦第9张图片(9/9)

电影《巴黎危机》本来在法国的上映时间是今年的7月13日,但却与震惊世界的“尼斯恐怖事件”巧合在一起,于是作为电影发行方的美国焦点影片公司最快速度把该片从法国全国市场撤档,以免引起正敏感中的法国观众的集体不适感----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在昨天,《巴黎危机》重新上映的日子里,法国巴黎及西部城市南特等地,再度爆发反劳工法的大示威,其后示威演变成严重的警民冲突,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掷汽油弹及玻璃瓶,防暴警察以水炮及催泪弹还击驱散示威者,并拘捕至少15名示威者,此次冲突造成至少8名警员受伤,及4名示威者受伤。

这真让人搞不清,到底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电影?

电影里,梅森(理查德·麦登饰)和巴瑞尔(伊德瑞斯·艾尔巴饰)是一前一后先后从美国来到巴黎的两个美国男人,但他们到巴黎的目的截然不同,梅森是一个美国人渣,在祖国留了一大堆劣迹,混不下去才跑到巴黎当小偷,而巴瑞尔则是一个响当当的FBI特工,精英阶层,为着协查恐怖分子而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最后居然合力拯救了整个巴黎----虽然,作为商业电影,《巴黎危机》编写的故事设计仅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但也无意间流露了作为英国导演的詹姆斯·瓦特金斯,内心对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不同认知,其中的高低贵贱只要看过本片自然会了然于心。


虽然影片是Made in France,但两个男主却是英国人,而他们所演的角色又都是美国人。影片显然是想用这种国际混编的方式来表明:全球反恐、人人有责的反恐大业。两个男主演与角色都有很好地契合度。他们的对手戏较好表现了双方从敌至友的转变过程。因主演《环太平洋》为人所熟知的伊德瑞斯•艾尔巴在片中大打出手,黑人硬汉天台追逐、持枪鏖战、徒手肉搏,把CIA特工布赖尔的勇者无敌发挥到极致。饰演《权力的游戏》少狼主一角声名大噪的理查德•马登在戏里也表现尚佳,苏格兰小生从表情流露、肢体动作、语态口气等方面把小偷迈克尔塑造得十分立体,丝毫不会令这个角色脸谱化或扁平化。

综合来看,《巴黎危机》显出反恐动作巨制的风采。视觉震撼、情节紧张,在一个多小时的片长内,各种追逐、打斗和枪战高速运转,让人不禁跟随着剧情血脉喷张,肾上腺素暴增。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你应该会觉得值回票价了,没准还会有赚到的感觉。


《巴黎危机》在人物角色身份设定上,这一对黑白组合很奇妙,一个是忠诚的警察,一个是精明的罪犯,两个人的斗智斗勇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电影中的情侣组合看多了,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反倒是这样单纯因为某种信念集合到一起的黑白组合更为吸引眼球。迈克尔·梅森在电影里负责耍帅,西恩·巴瑞尔充当教父般的形象。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小骗子迈克尔·梅森终于回复了自由身,甚至要加入CIA,亦敌亦友的两人在电影里展现了强大的演技。西恩·巴瑞尔作为主流社会的代表,相反,迈克尔的边缘身份赋予了他更多主流之外的特点,两人的合作缝合了两个阶层的差异,主流文化需要边缘文化的介入才能形成互补最终成就事业,边缘人群也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认同。从这样的层面看来,影片讲的不仅仅是黑白搭档共同反恐的故事,更是在呈现不同社群鸿沟的消解过程,因而,西恩·巴瑞尔与迈克尔两人身份的设定更具寓味性。
《巴黎危机》不同于好莱坞动作大片之处在于,美式的反恐片注重大场面毁灭的展现,而法式反恐片则更具纪实性的展现,不同于好莱坞的强情节,这部电影则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成功的人物心理塑造。

在巴黎的边缘社会里以行窃为生的美国人梅森,某日无意中卷入一场为人精心设计的恐怖袭击中,其幕后黑手居然是一群法国秘密警察,无独有偶的是,刚刚映后下线的香港电影《寒战2》中也有类似情节,那些掌握着大量公权力的国家执法人员,又身兼社会破坏者的幕后黑角色,这样的人对社会危害之大,远远超过一般罪犯的可能程度,这种情节的“巧合”其实也表征了全世界都正在做的一种社会或政治反思。
在《巴黎危机》中,道貌岸然的加米亚克斯(何塞·加西亚饰)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法国政治投机家,虽然他已然爬上国家秘密警察头子的高位,却仍然觊觎中央银行几十甚至上百亿美元的电子钞票,于是亲手策划了这起危胁国家安全的巴黎大骚乱,妄图借机以执法权抢劫银行----我相信这个核心情节的由来是有原型的,不过肯定不是来自于法国或其他西方国家,而是来自于利比亚、叙利亚或者埃及这些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着动乱的阿拉伯国家。

当然,只要有美国FBI特工出现的地方,任你天塌地断,也一定能够被力挽狂澜,然而与往不同的是,这回是一个FBI特工加一个美国小偷一起拯救了法国,两个性格一冷一热,黑人强势冷静,白人懦弱热情;当然,这功劳也有另一位作为“绿叶”存在的法国美女,由夏洛特·莱本饰演的佐伊一份。大家还记得吧,去年,夏洛特·莱本主演的那部《云中行走》曾经在中国有过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女主角那独特的魅力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一次在《巴黎危机》中,虽然她的戏份仍然有限,但也仍然不可替代。

因为她似乎正好可以代表英国人(导演)和美国人(主演)眼中的那个法国,那个有点儿魅力,却又有点儿娘,尤其是需要格外保护的法兰西国。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偷的饰演者是苏格兰新生代男星理查德·麦登。虽然乍听名字很多国内观众会较感陌生,但若提及他去年曾在内地上映的另一部代表作《灰姑娘》想必不少人会印象深刻——没错,他就是那个著名童话故事里令灰姑娘一见倾心的优雅多情的王子。而这一次,他脱下华服,也不再撩妹,以妙手神偷的江湖身份意外卷入恐怖份子袭击巴黎的惊天大案,而且还一度成为犯罪嫌疑人,前后两个角色的巨大反差以及本片里他全新身份在整个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以至于令其的一举一动都甚是吸引眼球。不过,就算你没看过《灰姑娘》,不知理查德·麦登是何许人也没什么关系,在这个看脸的年代,有别于同类影片里男主多是肌肉男的设定,在此片中理查德·麦登凭借他的俊朗外貌和翩翩风度足以令你眼前一亮,而他的机智聪慧相信更会为他赢得不少加分。
不过,这部《巴黎危机》与当下常规的好莱坞同题材电影不同,它没有在故事叙事结构上做出太多太乱的设计,而是从始至终都试图把一个复杂的故事讲得简单清晰,所以,秘密警察头子加米亚克斯的“坏人”品性在电影还没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已经“自我暴露”,这样,这位黑皮肤的美国特工巴瑞尔和这位法国高官就等于在观众眼里展开所有过程都完全开放的对抗戏码,这其实非常考验导演和编剧的讲故事能力,即虽然人们早早就知道在本片最后,哪位主角将“从胜利走向胜利”,而哪位主角将从“失败走向死亡”,但其情节悬念又仍然对观众具有无限的吸引力,高高地吊着观众们的胃口。

饰演梅森的理查德·麦登,是《巴黎危机》中表演最为出色的一个,因为这个角色既要时时显示着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美国人渣个性,又要时时让人相信他的这种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其实来源于骨子深处的某种智商优越感,而梅森在故事里最终要完成一个从社会人渣到FBI精英的神奇巨变,还要令观众相信这种巨变是非常合性合理的,所以看这部电影之后,你可能会如我一样,坚定地相信用不了多久理查德·麦登就将成为好莱坞的超一流明星。
单看这样的故事脉络,依旧没有跳脱出好莱坞动作片大玩个人英雄主义的路数。但影片胜在叙事滴水不漏、故事经得住推敲,以及对国际关系和时政的探索和思考。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往往将重点落在动作场面的展现上,正邪双方的人设不会留给观众太多联想空间,简单粗暴,这样的结果是,即便主角扛下的是拯救地球的任务,也显得格局不够大。而《巴黎危机》恰恰相反,塑造了一群高智商的反派,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法美双边关系挑起巴黎警民暴乱,然后借机打劫银行。在整个过程中,反派实力强大、步步为营,而正派则一直处于被动角色,这让影片紧张、压迫的气氛贯穿始终,这是大场面营造的感官刺激换不来的,充分说明了导演对节奏和气氛的把控能力。其实“黑警”对于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在港产警匪电影中屡见不鲜,不过《巴黎危机》显然玩的更大,警察局高层犯案,可谓“烂到根里”,由此可见,这部合拍片尺度还挺大的。

编剧和导演显然达成了共识,把故事讲好,比乏味的动作场面更重要,在我看来,这也意味着电影选对了路子。影片没有无节制的夸大动作场面,而是完全依附于剧情,每一次爆炸、每一场枪战都很克制的悉数奉上,既保证了合理性,又因剧情的代入感而让人感觉过瘾又震撼,影片开头的定制炸弹、前半部分两个主角屋顶跑酷、过半时街头追车、结尾在中央银行里的枪战和肉搏,虽然没有重型武器的枪林弹雨,可是每一场戏看过后都让人记忆犹新。


影片的人设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巴黎危机》不是简单粗暴的以暴易暴,围绕着故事主线,不乏对正与邪、善与恶的探讨和人文关怀。电影里每个主角都不那么单纯,观众没有办法用单纯的好与坏去定义,特工西恩•巴瑞尔行事鲁莽、顶撞上司,对付罪犯时不计后果,但另一方面不能否认他是个好警探;迈克尔•梅森是个遭人恨的小偷,但他游荡在巴黎街头其实另有隐情,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坚守底线,另外,帮他销赃的老头其实是个没有身份的难民,从恐袭到警民冲突,再到难民问题的展现,能够看出主创的野心,力求讲一个不平凡、引人深思的故事。而一干黑警则贪婪到不计后果,如果警察局长不是放不下5亿的诱惑,可能剧情会走向另外一种结局。


当然,时至今天,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巴黎危机》的另一个最大的必需是现实里的巴黎街头今年以来就一直地在不停地上演着这部电影里呈现的骚乱戏码,什么难民危机,什么劳资纠纷,什么恐怖袭击,等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都压在巴黎和法国的头顶,也压在全欧洲的头顶,与电影中不同的是,它们其实真是没有幕后黑手策划的,是现实而复杂社会矛盾积累之后的必须结果,所以,即使美国人能出于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把整个FBI都搬到巴黎,也是根本无解的。

《巴黎危机》迅雷下载鱼窝电影www.yudewo.com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不错,请推荐给您的好友!

更多>>

最新资讯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