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16-09-21 20:10:40人气:17
陈乐博士的《七月与安生》,有幸和新十军的战友们一起去分享。 我大约是在场观众里面为数不多的非专业人士看过原著的人,《七月与安生》是我少年时代比较喜欢的女作家安妮宝贝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作为一个不够敬业…
AD2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1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1/10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张图片
上一个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2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3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4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5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6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7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8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9张图片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0张图片
下一个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张图片(1/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2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2张图片(2/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3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3张图片(3/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4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4张图片(4/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5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5张图片(5/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6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6张图片(6/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7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7张图片(7/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8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8张图片(8/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9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9张图片(9/10)

  •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0张图片

    《七月与安生》:身在七月,心往安生第10张图片(10/10)

陈乐博士的《七月与安生》,有幸和新十军的战友们一起去分享。


我大约是在场观众里面为数不多的非专业人士看过原著的人,《七月与安生》是我少年时代比较喜欢的女作家安妮宝贝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作为一个不够敬业的人,我特别激动的是韩寒也到了现场,和想象中的确实不一样,一个写文章那么张扬犀利笔落惊风雨的人,现场说几句话都那么腼腆。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实韩寒和安妮宝贝,虽然年龄不同,文风不同,经历不同,但是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所以韩寒在现场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两个女人的故事,和男人没有关系。我记得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反复强调过类似的观点。从大众喜好和视觉喜好的角度,一定是三角关系吸引人,背叛吸引人,恨不得来一个:妈的,我和你关系那么好,您干嘛抢我男朋友,你就是个BITCH。可是事实上不是的,这从头到尾就是两个女人的相爱相杀,男人只是恰好阳光明媚的出现了,表面上你是一生,实际上你从未进入。


回归我们的电影主场,和原著是有一些改动。但是以我非专业影评人士的观点,电影若如原著一定会太文艺就会小众,用罗生门的手法确实能营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两个女主角身份的互换,深度挖掘出了原著中作者想表达而未表达的意思。我为何如此深爱你,因为你代表了我想过而过不了的生活,自由和安稳,精神追求和物质世界,从来是人类生活的两极,七月过着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女孩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大学,谈恋爱,嫁人生子。温和而恬静,美丽而善良,这样的女孩,让人怎么能不爱,就比如那个《致青春》里的阮莞。安生从小有着爱的残缺,以及过高的天分带来的神经质。她去除了所有的条条框框,按照自己的喜好肆意生活,七月是她唯一的依恋,因为七月爱她,七月的家给了她家的温暖。可我明白,就算突然某一天,外界给到她如七月一样简单的生活,温暖的男人,她依然很难停留。年少的残缺是一辈子的残缺,七月的贪恋温暖和站在现实的对立面其实已经深入骨髓。电影里安排的结局很好,但我知道这是人们善良的祝福和心愿。安生太苦,总应该尘埃落定,七月太安稳,总应该随心所欲一回。怕的是大多数时候,人的选择其实都是没有回头路走的。所以《一代宗师》里会有,人生如棋,落子无悔。那是因为后悔也没用,更何况早有《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其实一切都是命定,你的出生就决定了一定会伤害身边的人,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自己杀死在胎儿阶段。这就是命运,那种伟大而神奇的转盘。对于安生来说,有一句话形容最合适了,“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的飞,飞的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两个女主演都演得很好,年轻啊,还可以如此充分肆意挖掘那些青春的放纵和平和,年轻啊,却能把压抑的晦涩的情感充分显现。


好吧,一直为止,这是部爱情片,可是我没有提过爱情,没有提过男人。我感恩今天的中国电视剧和电影,女性的地位开始被拔的如此之高。女性的那些个性可以充分被认可并被搬上屏幕。这得益于我们改革开放女性平等受教育平等就业的伟大成就,女性在各种电视中终于不再是男人的配角,要么是小白兔,要么就是荡妇。我一直在想我们历史上那些尊重女性的伟大作品为什么不太多呢,这也是我们爱《红楼梦》的原因,开篇明义:"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写出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故事。

我们可以说时间的流逝可以改变人感情的路径,相爱或者相伴,血浓于水,共患难等也许可以取代灵魂深处的共鸣。起码在27岁之前,七月和安生的感情深度是大于男人的。在我看来,家明只是温和,只是真的很适合结婚,只是善良,甚至善良到懦弱,哦对了,还有英俊。他其实不是很明白自己要什么,没有任何感情决断和负责的能力。而七月和安生,这两个女人是英勇而优秀的,对的,这就是很多时候我喜欢女人而不喜欢男人的原因。他们有灵魂深处的相互理解,点额知尾,互相包容和原谅的。谁说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和理解不重要,这才是你穿越千山万水,伤痕累累之后会第一个打电话的人;才是你无须任何解释,会拖着疲倦的身体甘心走向的人;才是对你做的任何选择都不会诧异,始终含笑接纳的人;就是你不辞而去,我依然明白你在逃避什么的人;你走,我依然相信你会回来。


安生争的从来都不是家明,争的依然是七月的爱。可惜的是,七月只是一个梦想着安稳和幸福的女人,她必然会嫁人,必然会把自己的爱分成几份,家庭,朋友,爱人。而安生一直都是一个寻求极致的人,她也许是一个天才,天才都容易自我毁灭。这原本就是一个求而不得的故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李碧华的《青蛇》,那同样是两个女人互相纠结,似乎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故事。白蛇青蛇共同修炼了五百年,有一天,白蛇要去报恩,原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此老套感动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中国的男人向来喜欢意淫一个伟大的美女要为他付出一切,凭什么,凭你在三千弱水取我一瓢,显然这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所以报恩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我很赞同这样的一个借口,符合大家没有爱情只有三纲五常的立场。相比之下,李碧华的《青蛇》更符合我的口味,白蛇在多年修炼之后,突然感觉寂寞,希望享受人间烟火,普通人的感情,于是她依足所有做人的规矩,找一个老实男人,梦想着相夫教子。她对许仙足够好,给了她能付出的所有一切,甚至冒死救他。如果一个妖精放弃所有的自我,只为了一个男人的规矩,这都不能证明是真爱,也没有什么能证明了。就像青蛇问她许仙值得用千年修行去交换么,她回答了值不值得轮不到我去想,我现在只想救出许仙。所谓深爱,就是生死与共,明明可以计算,却不再计较得失。可惜这样过于有温度的感情,原本是属于青蛇的啊。于是同样上演了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的游戏,表面上是争男人,其实只是青蛇离不开白蛇,她不明白,为什么只能给她一个人的爱会被一个男人抢走,他们五百年的缱绻与共不如一个平凡的男人,她不明白人间烟火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哪怕她非常勤奋刻苦的修炼了一千年。


但是,七月与安生,青蛇与白蛇,宝钗和黛玉,从来都只是隐藏在任何一个人心中的两极,自由和安稳,物质和精神。我很喜欢电影中的配乐,《花房姑娘》,我身在其中,我心在远方,我也喜欢电影中罗生门一样的结局,七月和安生交换人生,也许这辈子不行,那么下辈子如何。


看完电影,回想中学时期,安妮宝贝的作品那时广受一部分女生欢迎。但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却从未涉猎,或许因为胆小,也或许是本来性格的不够阳光,加上从各方侧面了解到她作品里“精分”倾向严重,这是我本人不太喜欢的风格,就像郭敬明小说过于矫情和狗血的语言桥段令人厌恶一样。但这部《七月与安生》却还是让人惊艳了一把,原本两个女人之间墨迹的琐事加上共同爱上渣男主的狗血剧本却被一个有着女性视角的导演拍的非常的细致到位,让人不自觉就置身其中,开始思考。其实我是喊着渣直到最后反转的,终于,我也不再想骂那个周家明,因为他真的算不上男主,即使七月和安生的生命里没有他的出现,也是会有这一番曲折的,因为两个女孩骨子里就是彼此的人生轨迹,或者说,就是彼此向往的人生。


而我之所以说本片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因为青春是和自己过不去,不和解。而所谓成长,大概就是自己内心的两面和解了吧。安生在经历了多年的漂泊,经历了与自己矛盾重重的母亲离世,为了她与发妻离婚赶来见他却不幸遭遇车祸的男友,发现她最终还是想成为七月那样的人,所以她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叔,过安定的婚姻生活。而七月在看似一帆风顺的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的历程中,也逐渐发现她内心想成为安生那样的人,在不断的追寻新的城市,遇到新的人,交谈甚欢的时候,她才发现了最真实最舒服的自己。而当七月与安生再见面时,她们也达成了和解。所以七月在27岁的年华死去,你也可以理解为经过了岁月的磨练,那种反叛漂泊的一面已经消失,就如安生一样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找到了自我一样,这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你也可以理解为安生并没有死去,她只是和安生达成了和解,内化在安生的心里,两者何为一体,这也是在影片最后的尽头中,安生照着镜子,而镜子里出现的是七月。


所以什么时候你内心的七月与安生达成了和解,什么时候你就成长了吧。但这样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又有几个人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呢?平凡如你我,终究还是在矛盾中浮浮沉沉吧。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原谅和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情,都会与世界和解,那个时候,安生和七月也许开始背影朦胧,但是生活才刚刚开始。
补充一下,好像很多年前,《七月和安生》的作者安妮宝贝很久之前就嫁作他人妇洗手作羹汤。

《七月与安生》高清在线观看鱼窝电影www.yudewo.com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不错,请推荐给您的好友!

更多>>

最新资讯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