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科幻演绎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0:40:40人气:0
第二生命

视频第二生命状态:BD年代:1966

主演约翰·兰道夫弗朗西丝·瑞德芭芭拉·沃勒埃特加斯坦利更新时间:2018-11-10 21:10:32

一个非常秘密的组织专门为富人提供生命的第二次机会,当客户想成为某一个人,他们便用外科手术帮他们整容,并让客户“死去”,让他们拥有另一个新的生活。但有一件事是他们所没有预料到的……

犹如一部现实主义的《浮士德》,片名意为“第二次机会”,“魔鬼”引诱垂垂老矣的亚瑟出卖灵魂,给了他第二次机会,让他体验知性社会与享乐主义。尽管亚瑟原本过着富足安静的中产阶级生活,但人生已经凋零。烦恼之余,“魔鬼”适时出现,通过手术让他脱胎换骨。亚瑟试图以新身份“托尼”感知对自由的挣扎,表面上容易甚至有利,实际却很艰难,不仅要切断所有联系,包括家人、朋友,还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生存,展开新的生命体验。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接受新时代的享乐主义,这倒是60年代中产阶级男性梦寐以求的生活。套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每个美国中年男子都想得到的东西—自由”。这种乌托邦式的物质生活对中产阶级而言就如同经济消费,而“托尼”也是一种消费产品,亚瑟购买产品去使用“托尼”,但他没能开发利用好新资源,没能和其他购买者一样融入这个大市场,最终的结果只能被开发商始乱终弃。   故事与卡夫卡《审判》主题契合:“一场梦的逻辑,一场噩梦的逻辑。”影片用三场戏分别交代了主人公的三段式心理变迁:春梦、美梦和梦醒,而综合起来就是一场噩梦。    亚瑟的性压抑:亚瑟初到部门办公室睡着后那场迷幻的梦,卧室里黑白棋盘瓷砖地板此起彼伏,年轻女子躺在床上让他精神错乱,犹如嗑药般的超现实。放大和夸张了男性的中年危机和性幻想。    托尼的性解放:马布里海滩的酒神祭司日,众多青年男女赤身裸体蹦到葡萄酒槽里又踩又跳,本有些害羞的托尼在女主角的游说下也放开了。看似是个滑稽闹剧,这场戏意在表现他的自由释放,这是他对“亚瑟”的解放。本分的中产阶级中年男子,很容易被这些新鲜事物迷惑,本质上这对他们只是一种幻想的乌托邦,这场戏批判性地将嬉皮文化的堕落、放荡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托尼/亚瑟的双重性:酒会派对,托尼在迷茫的生活与虚假的朋友面前彻底绝望,透过几杯小酒道破天机,让其他“产品”人心惶惶。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一旦道破,也就是浮士德将死之日。将死的托尼以客人身份重新造访原先的家,似乎这时才能透过妻子之口重新认清自己,可为时已晚。  这个角色兼具双重身份—本分的中产阶级(中年男性)和嬉皮士(年轻男子)。作为前者他生活乏味;作为后者,前者的身份特点也在潜移默化的浮现出来,这样的矛盾和自我认知一直夹杂在一起。两者在斗争,加深了他对自己的不确定性。“亚瑟”在被社会与家庭遗弃后,“托尼”最终也被新社会和他的新身份遗弃。    影片深挖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男人的内心世界,映出他们空虚、没有灵魂又善于伪装的精神世界,对婚姻报有不确定性,对前途充满迷茫,对年轻女性充满幻想,同时沉迷于享乐主义中,充满价值观的反叛与质疑。  这是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最惊世骇俗、实验性的科幻艺术片。论及身份认同,美国中年男子的心理危机-渴望自由、青春、情感及理想。弗兰肯海默在片中进行了诸多大胆的技术尝试(4年前《满洲候选人》也是)。摄影师黄宗霑功不可没,梦幻般的镜头组合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实景拍摄、手持摄影、第一人称主观镜头、大量宽广角深焦距的怪异角度特写、跳切、远投、绑定在人身上的摄影机近距离长镜头跟拍、鱼眼镜头等贯穿始末,大大增强了影片的不安感。本文版权归作者大奇特(Grinch)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