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和谐的导演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3:19:17人气:1
![妙想天开](https://static.sqjxzz.com.cn/Uploads/vod/2018-10/miaoxiangtiankai.jpg)
视频:妙想天开状态:BD年代:1985
主演:乔纳森·普雷斯罗伯特·德尼罗凯瑟琳·海蒙德伊安·霍姆更新时间:2022-09-28 19:37:27
未来,英国进入一个资讯管控的时代,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遭到监视。因为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巴托在家中被捕,而且逮捕过程严格按照流程。这个案件引起了档案局职员山姆•劳伊(乔纳森•普雷斯 Jonathan Pryce 饰)的兴趣。随后,他遵从母命,进入资讯管理局工作,得以进一步调查此事。 山姆家的空调坏了,在他求助无望之际,电气修理工达脱(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
俺对Brazil(妙想天开)不吝赞美。至少有两个前提:1,在特里吉列姆(TerryGilliam)为了Brazil和好莱坞闹得不可开交时,还没有FearandLoathinginLasVegas(赌城风情画),没有著名的12Monkeys,也没有TheBrothersGrimm(格林兄弟),更没有以假乱真的电脑特效.....2,那是1985年。关于Brazil,可以贴上很多标签.“反政府,反体制,反乌托邦,反集权政治,反社会机器,自动化恐惧症,警世,空想自由主义......卡夫卡式,赫胥黎式,《1984》新篇.....荒诞cult,后现代夸张,超现实科幻.....”都没有错。这种Gilliam式癫狂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如果现在看Brazil不能够让人感到意外惊喜的话,只能说近几年同类型的英式夸张正在流行起来,变幻无常的想像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熟悉。Brazil变得不呢么先锋了。但是只要你把它放回20年前,TerryGilliam就是个招摇的天才,一路反骨,轻狂中年。关于Brazil的评论太多了,如今,喜欢它的人可以接受一切解释。严重不喜欢的观念主要存在于20年前,环球公司的两场试映会之后,很多观众给出了“垃圾,暴力的,毫无意义,就像电影强暴....”(TerryGilliam访谈中转述)这样极端的评价。甚至是来自那些哲学和心理学系的专业人士。这就是明确的生不逢时。之后的一年里,TerryGilliam和环球公司负责发行Brazil的执行官SidSheinberg展开了一场同样荒诞的游击战,从影片价值的争论上升到个人攻击。TerryGilliam充分表现出了如同影片主人公SamLowry一样的无知者无畏个性.....为了拯救(谋取原版上映)自己的爱人(影片),勇于对抗“强权(?)”,不惜与公司决裂,毁协议,找律师,占用媒体,恶意攻击(给Sheinberg登头版广告,加黑边...汗,亏他想得出来)....十足得小丑精神,但是制造了一定杀伤力。毕竟,在好莱坞,导演面对最终剪辑权的无力是一个群体问题。不管是不是有意的,TerryGilliam把这场口水之争演变得更像一场“艺术对抗商业”的圣战(Sheinberg很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最终,这场闹剧以影评人协会颁给TerryGilliam最佳导演奖而看似结局。实际上,影评人协会是否在这轮角力中打自己的主意也值得商榷。表面上看来,TerryGilliam通过一系列地“折腾”最终使Brazil在圣诞档得以上映,讨得了影评人的口碑。却输了本意---------大多数美国人看到的都是Sheinberg版的94分钟的Brazil。而我们只有通过导演剪辑版的DVD才完整观赏到TerryGilliam的143分钟版本。在两个版本中,有完全两样的结局。一个是不切实际的圆满(US版),一个是一望无际的黑暗(导演版)。当然,TerryGilliam的结尾才属于真正的Brazil!但是,另一方面,Sheinberg指责原版里太多梦幻,只能令人不解,并没有太重要的意义,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即使去掉十分钟梦境的描写,也不会降低这部电影的批判力度。甚至更简洁一些。TerryGilliamVSSidSheinberg,就像欧洲电影VS好莱坞的百年之战,其实没有输赢。上面这些内容在最新发行的三碟DVD中可以看到。除了关于影片制作的幕后花絮,最有价值的就是记录这些争执的访谈。很佩服这次的制作商,采访到20年前当事人,时隔已久,青壮中年已然花甲老头,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谈谈当年事,一笑了之。不过观众可以想见1985年对环球和Gilliam来说是如何鸡飞狗跳的一年~~~~这种对抗在好莱坞永远不会了结,对志在好莱坞的年轻导演来说更是必修课,对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来说.....都是电影的一部分。创作,你要大家都理解,还是要一部分人更理解???没有答案......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