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反思——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影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14:32:08人气:0
视频:法国中尉的女人状态:BD中字年代:1981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杰瑞米·艾恩斯希尔顿·麦克雷埃米莉·摩根更新时间:2022-09-28 19:39:54
戏中的美好,带不到现实生活中。【基本信息】名称: 法国中尉的女人导演: 卡雷尔·赖兹编剧: 哈罗德·品特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杰瑞米·艾恩斯类型: 剧情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1981-09-18片长: 124 分钟【获奖记录】第8届凯撒奖(1983)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提名) 卡雷尔·赖兹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1982) 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梅丽尔·斯特里…
这部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原著小说出版后即引起各界的热烈反响,以及学术界对其中女主角、多种结局和写作手法等的广泛讨论。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可能是出于对小说结构的部分继承与新的理解和阐释,电影采用了“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也是本片虽大的特点之一。一、“戏中戏”的套层结构影片的故事主线有两条,一条在明一条在暗。“现实时空”的1979年,一个电影摄制组来到英国滨海小镇“莱姆”,拍摄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迈克与安娜均为已婚之人,但他们相爱了,电影拍摄完毕,他们也以分手告终,这是暗线。他们拍的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过去时空”的维多利亚时代,讲述一位爱好地质考察的年轻绅士查尔斯与一个神秘的黑衣女子,也就是被众人非议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萨拉,产生了恋情。查尔斯为萨拉取消了原本门当户对的婚约,并为此身败名裂,最终两人重聚,以幸福收场,这是明线。除了剧情上的不同,在这两个时空的表现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时空的镜头多为短镜头,一个情节段落往往有好几十个镜头,剪辑节奏相对来说要快一点。人物的服装也比较讲究。表演风格和台词较戏剧化,如查尔斯向未婚妻求婚时,他对未婚妻说:“我留下来是为了你”,他的未婚妻居然舞台剧似的转了一个圈,欠了欠身,说了句“谢谢”。另外过去时空中的构图比较讲究,具有油画风格的形式美。而现实时空则大有不同,它的镜头多为长镜头,过去时空中插入的好几次现实时空都只有一、两个镜头左右,其构图也比较随意,表演风格和台词也比较生活化。这两个时空的两条故事主线看似为平行发展、毫无关联,却时不时相互呼应、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从整部影片的发展趋势来看,演员迈克的内心越来越接近戏中的人物查尔斯,正如查尔斯为谜一般的萨拉倾倒,不惜身败名裂一样,迈克为美丽的安娜神魂颠倒,不断找机会与安娜谈话,想与她在一起。而演员安娜的内心也越来越接近萨拉,那样神秘莫测、难以捉摸。影片中多处体现了过去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融与联系。如戏里戏外的男女主角都是相爱的;如情节段落的转场,现实时空的迈克与安娜在排演剧情,安娜扮为剧中的萨拉,朝迈克走过去,然后跌倒,下一个镜头立刻就运用了一个“动作顺接”切换成过去时空的查尔斯连忙扶起萨拉。甚至到故事的结尾,迈克走进房子时,安娜已经离去,迈克对着安娜的背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萨拉”。此时此刻,两个时空已经合二为一。同样的场景,过去时空中男女主角相拥在阳光中,幸福美好,而现实时空中,只剩迈克独自一人饱尝情人离开后的失落与寂寞。两个故事若即若离,实际上是“貌离神合”。我并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也许对于小说来说,作者的“多种结局”的写作手法的确是一种完美地呈现方式,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但单就电影来说,改编者并没有照搬小说的剧作结构,而是采用了戏中戏的套层结构,这也是电影的独特表现方式,这样,使得故事丰满并富于变化,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影片丰富的内涵。相反的,如果这部电影也像小说一样采用多种结局,类似电影《罗拉快跑》那样,对于主题和内涵的表现,也许就并不是那么地符合这部电影本身了。萨拉和安娜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一个生在维多利亚那样用思想的桎梏束缚人自由追求的时代里,无助而坚毅,为了爱情选择了反抗;另一个生在理性至上、自由万岁的现代,却最终无法挣脱世俗的链条,选择了平静的逃避。两个时空的反差,颇具时代感的讽刺,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利用对比,使观众产生心理落差。在一个并不自由的时代,人们似乎更有勇气去牺牲,去反抗时代的束缚和压迫,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然而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人们反而选择了逃避、退缩。这的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勇气去追求爱情?真爱到底还存不存在?时代的自由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但却削弱了我们的反抗精神,因为时代的安逸,什么都轻而易举,使我们逐渐丧失了主动争取的勇气。二、人物的刻画与塑造这部影片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人物的刻画与塑造。例如女主角的刻画。我想没有人能轻易忘记,在过去时空中,当查尔斯第一次见到萨拉时的那场戏。在大风呼啸、惊涛拍岸的海堤上,着黑色斗篷的萨拉缓缓回头时那种略带忧郁,又凄婉迷离的眼神,不仅勾住了查尔斯的心,也勾住了观众的心,我们不禁地想:这个被人称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人,她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那样灰蒙蒙的天气,那样危险莫测的大海、那样飞扬的黑色斗篷,那样无比惆怅的音乐,无一不诉说着萨拉的神秘与迷人,这些条件甚至缺一不可。也正是各方面元素的集合,使这个情节段落成为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佳话,也使萨拉回头的这个镜头成为影史上一个相当经典的镜头。看完整部电影,我们还是有些迷惑,萨拉是真的想离开莱姆镇吗,还是说这只是她用来接近查尔斯的手段?她为什么骗查尔斯说她曾经和那个所谓“法国中尉”发生过关系?当查尔斯决定为萨拉解除婚约后,她为什么不告而别?甚至那个“法国中尉”到底存不存在?更甚至于她与查尔斯之间的种种,是偶然发生的,还是萨拉精心设计的?我想这些都是剧情上对萨拉的“神秘”的塑造,她永远令人难以捉摸,却又难以抵挡她的诱惑和魅力。本片对神秘的萨拉的塑造除了必要的剧情外,还体现在丰富的细节和场景、服装、台词、摄影机运动、音乐、表演等视听元素方面。如萨拉总是出现在神秘莫测的海边和人烟罕至的树林里,这时摄影机总是跟着她轻快的步伐移动着,她仿佛森林的精灵一般,而当她出现在室内时,摄影机总是以固定的机位去表现她,这充分地体现了她热爱自由的内心;与查尔斯的未婚妻紫色系、粉色系的衣服不同,萨拉总是穿着具有神秘色彩的深色衣服;当牧师向萨拉说起雇主家时,她只问了一句“那里的房子可以看到海吗?”,可见她毫不势利的独特见解;每到“关键时刻”,惆怅飘渺的“萨拉之音”便悄然而起,扣人心弦。萨拉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这样描述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掩盖在“城市迅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华丽、风光的外表之下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守旧和虚伪,以及人们没有自由、相互之间缺乏理解的现状。萨拉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好地绘画功底,但她的一举一动丝毫都不像是那个时代的人会做的。她喜欢独处,喜欢大自然,总是到海边凝望远方。萨拉这个人物是单纯的,她受尽压迫与束缚,反对教条,追求自由,在那个并不自由且缺乏沟通理解的小镇;但她也是复杂、矛盾的,尽管她追求自由,却仍然对美好的爱情怀有憧憬,也正因为如此,她使得自己在小镇上“遭人非议”,成为小镇人民中的“异类”,甚至成为那个时代“与众不同”的人。她徘徊在爱情与自由中,使查尔斯为她苦等三年。现实时空的安娜也是神秘而美丽的。影片中对安娜的塑造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有一场戏,安娜和情人迈克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冥冥之中,安娜坐起身,她开始思索,她似乎想到了什么或者意识到了什么。迈克不解地问她怎么了,她什么也没告诉他。其实,她到底在想什么?是在想如何表现剧中人物吗?还是在担心她和迈克的未来?这时的她如同萨拉一样猜不透。在整部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扮演萨拉的安娜在小镜子中看着自己的妆容。最后一场戏中,安娜来到化妆室,无意间,她在大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脸,她顿时惊愕了,她凝视着镜子中那个熟悉却又陌生的脸。这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剧作方式。如果说第一个镜头中,安娜看到的是自己扮演的萨拉的“形”,那么现在在大镜子中,安娜看到的是自己的“神”,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灵魂。就在那一刻,是她与自己的灵魂的对话,最终她否定了自己,毅然离开了化妆室,离开了迈克。其实,她离开的真正原因,也许我们谁也猜不透,包括迈克。我认为,过去时空的萨拉与现实时空的安娜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女人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地微妙联系。如果说有些电影视听语言是引导观众、“叫观众去看什么”的话,那么这部影片在对萨拉和安娜这两个“谜一样的女人”的塑造中,其视听语言的独特魅力在于“随便观众看什么”,这需要观众自己去感受、去读解、去揣摩,答案也许并不那么明显。三、综论20世纪50年代后,一方面要面对电视等新媒介的冲击,一方面要抵御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威胁,欧洲各国纷纷努力寻找自己的美学特征,创造个性鲜明的民族电影。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电影业开始寻找自己的电影风格,“民族文化遗产电影”就属于英国电影寻找到的出路之一。总体而言,《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影片还是属于英国的“民族文化遗产电影”,不仅因为它是改编自英国文学名著,还因为它注重人物的刻画,重视长镜头的运用,特别是过去时空,其构图颇具油画风格,极力渲染和烘托英国的田园秀色、精致的饮食起居。所以,这部影片是继承了英国民族性的特征以及英国文艺片的共性的。这部电影中,有两个不同的时空,而且两个不同的时空采用了不同的视听语言与剧作方法,这也是该片在英国“民族文化遗产电影”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尽管它并没有从本质上颠覆或改变这种统一的类型程式。这部片子讲述的两个爱情故事:戏中,男女主角突破传统礼教束缚,有情人终成眷属;戏外,男女主角却分道扬镳。这是两种爱情模式,一部片子里,出现两种爱情模式,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表面上看,这部影片是叙述了两个不同结局的爱情故事,但实质上,这两个爱情故事,即这两个时空的对比与交融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才是这部片子真正想要传达的主题与内涵。这种对现世生活的反思,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地时代意义。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