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再说分手,而是根本无能说分手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21:16:35人气:0
不再说分手

视频不再说分手状态:国语/粤语年代:2014

主演郑伊健周秀娜王菀之梁钊峰更新时间:2022-09-28 17:26:16

阿森(郑伊健 饰)和小岚(周秀娜 饰)相恋8年,而他们用以维系感情的方法只得两个字——分手。每当小岚以分手作要胁时,阿森都会变成一条死狗去求和,令小岚更加得寸进尺。当他们经历了99次分手后,二人终于认定了彼此,因而许下不能再轻易分手的承诺,更决意要一起为未来打拼,自己当老板,合力经营咖啡店。 一众猪朋狗友如茶餐厅太子女瑞哥(王菀之 饰)、阿森的小学同学飞云(何浩鹏…

观影结束,在座的男女观众中再次发生吊诡但其实并不奇怪的现象。男性纷纷指责女主角的不是,女性觉得男主角如何如何作。按照“诗人”贺炜的“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的句式,我很想仿一句,此刻,在电影院厅内,在散场的走廊,在广场外夏夜的树荫下,还有无数未看电影的情侣中,一定正发生着无数关于孰是孰非的争论。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所有爱情的悲剧,都是围绕孰是孰非而进行的无限争斗。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无聊的,但你又无法否认,这一幕无穷无尽的发生在无限宽广的所有地方,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身在局外。所有恋爱和不恋爱中的男性和女性都以性别为阵营,划定了彼此的利益共同体,仿佛界定是非的唯一界限是故事的主角是否有与自己一样的性别(或是不是自己)。正如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和观众自然而然反映的:男方太不成熟,太贪玩,太不懂事。女方太固执,控制欲太强,处处想要压制男方。总之,二者都有错,而人人能看到的似乎都是与自己性别不同的那一方的错。党同伐异,其意不过如此。而在电影的结尾,郑丹瑞抛出的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开放结局,他给了所有可解读者他们解读的依据,给了所有恋爱中、恋爱过去时和还未恋爱者他们想要观点的可证痕迹,也给了所有愿意继续做无意义争吵的人以继续下去的谈资。而在我看来,电影的结局实际昭示着一段真理:不是不再说分手,而是无能说分手。因为幸福从来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能力。故事的主人公,无力选择他们人生中的幸福,他们也无力决定自己本该可以决定的那一部分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所以我也认为,这是一部撕碎清新,戳破艰难,棒打鸳鸯的纯悲剧戏码。当然,它也完全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喜大普奔的温馨结局,只要有人非要坚定的这么认为的话。影片看后三日,我去见了一位女权活动者,她在台湾研习性别教育,回大陆以后很快成功组织多项活动,并获得了新华社等媒体的专访机会。未名湖旁我和畅聊,其中也聊到男女交往的话题,毕竟总有那么多带着“女朋友就该啥也不懂我去一点点调教她”和“我就想找个能当我爹的男朋友”等等思想去恋爱的男女,这一点根本不用举远在天边的例子,每个人身边都有无数。我和她达成的一点共识是,很多人的恋爱观念压根不成熟,他们也根本就不会谈恋爱,错误的思维和错误的相处模式,是对彼此责任承担的无视,也许一时能结出甜蜜,但久而久之迟早会酿成痛苦。故事的男女主角,就是一对无法成熟对待彼此和处理恋爱关系的人,尽管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尤其是郑伊健饰演的王文森,在戏里已经四十多了。事实上,年龄和成熟也并无关系,关键在于一个人能否发自内心的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将对方的缺陷有效表达并加以引导。这与双方是否因性而彼此吸引而相爱毫无关联,即使他们彼此的爱情相当浓烈,最后也不过引的一场你恨我怨的残忍戏码。故事中对周秀娜饰演角色之闺蜜“瑞记”爱情悲剧的塑造,也在相当程度上力证了性是爱的起点,但不是终点和解决方式的事实。人与人在人海之中相见,这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一个几率问题,一个人再古怪,再难相处,在全人类的范围内仍有无数的适配者,这一点与“缘分”论背道而驰,却非常遗憾的是真相。而即使我们承认“缘分”的存在,也无法否认恋爱的双方在整个恋爱过程中的所有进展都是由彼此成熟与否和能否相处的多个分支条件所共同左右的。在“缘分”发生以后,爱情能否终究有结果,或——有人认为完美的爱情无需结果——能否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几乎完全取决于“缘分”之外,也就是说,几乎不再是一个大的几率问题。情侣之间如何平等的相处,如何真正的彼此尊重,如何兼容二人过去多年形成的思想体系和生活模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如何让出现的矛盾最大限度的不伤害彼此的感情和感受,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机制处理和化解矛盾,这一切,和包括这一切的更大范围内的诸多问题,共同构成了“幸福实际是一种能力”的终极结论。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拥有几段甚至一段即成的完满的饱含美好回忆的感情经历,并且至今活的幸福和快乐,而相反,有的人却谈一个崩一个,谈一个毁一个,谈一个恨一个呢?这其中的差别,既可以被认为是智商上的差别,也可以认为是情商上的差距。说的再残忍一点,按照总人口其中的比例而言,有“能力”享受幸福的人几乎总是少数,或者是“不多数”,幸福这回事,从来没有天降的说法,它的绝大部分是靠人争取的。而故事的男女主角,正如占大多数庸常又无力解决矛盾而陷入分分合合的情侣一样,他们逐渐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手中明白,自己根本无力掌控爱情的平衡,也无法为爱情的良性发展做任何事。他们连控制自己在情绪爆发的当口不要做出伤害彼此的行为都无法做到,更不要提任何时候先以他人为起点出发的成熟,多重人格的理解以及多重人生阅历所带来的宽容,以及沟通的技巧,阐释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幸福的能力”,又有哪一个是天赐而不是后天学习和磨练而来的呢?那些感情屡屡遭遇不顺而抱怨“缘分”不足,“运气”不佳的人,又有多少是在自己已经丰满到足以拥有一段完满的爱情之后真的因为纯粹的几率事件而未能拥有自己的幸福呢?导演郑瑞丹在影片中埋下了诸多伏笔,设下了相当多的细节,一步又一步的指向着这部电影的结尾,男女主角分合的最后一次演绎,郑伊健和周秀娜饰演的角色在这一刻迎来了最终的完全的对调,“强势”和“弱势”,“正确”与“错误”,在这一刻完全颠倒,而这也正是在无数平常情侣中发生过的:随着无数分分合合和事态的逐步发展,占据曾经“强势”的可能沦为“弱势”的一方,而曾经无尽被妥协的“正确”,可能因无法割舍而成为“错误”,而彼此的关系,也就再次用分手与复合演绎,以此无尽的进行下去。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像电影所要清晰的表达的那样,最后,因为二人彼此的人生融入的过于深切,已经深深的烙入了对方的痕迹,所以再分合已无意义,即使不那么幸福,也只能将就这样过下去而“不再说分手”,可这一切,又与人们对爱情本来的期望有多大的落差呢?而最终,无论这部电影在阐释男女关系如何开辟了全新的角度,也无论郑瑞丹如何大胆而新颖的精辟挑破了男女关系的痛点,甚至无消说有多少人看过或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再说分手》所表达的一切仍然将会在无数男女中无穷无尽的演绎下去,直到永远的将来。似乎属于人的一个最残忍的真理在于,无论什么人世间美好的东西,通常都是真正成熟与有智慧的人才配享受,而更多平庸的大众,只能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孤独飘零,直到他们彻底想通的那一刻,或在人生的某一刻像王文森那样决绝的走在街上,木然的对人生承诺“不再说分手”。本文版权归作者小海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