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解体之前,聘一个社会主义特色的私人侦探吧!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00:30:51人气:0
小私家侦探

视频小私家侦探状态年代:1924

主演德米特里·哈拉季扬斯巴达克·米舒林IrinaFeofanova罗曼·迈迪安诺夫更新时间:2014-12-17 20:27:58

该片摄制于1989年,前苏联正处于新旧意识交替阶段,社会发展处于十字路口,尤其是个体合作社蓬勃兴起,影片多次展现街上各种各样,千姿态百态的“合作社”面貌,而影片主人公吉马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提出开办“私人侦探社”的申请,从市议员不批准到批准,我们似乎看到了“官僚”机构的塑影,如果说影片对这一场景的处理采用了漫画式的手法,那么当吉马侦探所挂牌,民警局上校到访,却充满着…

这部电影实际上正式公映于1990年十一月。在这期间苏联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差额选举,推动了这一政策的戈尔巴乔夫,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一举措会让整个红色苏联进入了政治议论的狂欢,后来导致自己的下台。这部电影在这个民主革新步步逼近的这个腐朽联邦时候诞生了,这部电影从开头就在用荒诞的方式讽刺着苏联政治和官僚,外来的文化潮流,肆意狂放地展示着西方国家的新事物。电影本身的戏剧冲突,大部分都在于社会发展和官僚之间的直接反叛。主角想开私人侦探社,官僚们不应许,「更大的官僚」出现了,官僚纷纷举手。电影的手法无处不在都是师承好莱坞的类型片,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充斥着刻板印象的标签以及政治取向。演员的演绎大部分都是漫画式的夸张,角色的标签性都非常强烈。女性角色在片中都十分强势,父亲一角的形象十分懦弱胆怯,一定程度隐喻着原有社会体系的弱势。但另一个方面,父亲是一个侦探电影通,拥有与外貌性格毫不匹配的能力。但民警角色,则是一个夸张的存在。拥有鬼魅一般的瞬间移动能力,如同传销组织一般给所有「民营竞争者」诉说着「社会主义把鬼变成人」的故事,然后毫无声息地消失。坚持着「专家不会错」的迷信权威的民警,是一个符号,意味着时代交叉口的阻力,没有实体的表象,而仅仅是意识形态。导演列昂尼德·盖代绝对是一个喜剧天才,他的电影里主角往往不是英雄,而是小人物,聚焦在市井中。在《私人侦探》这部电影里,盖代把自己所有感兴趣的新奇事物都一一表述出来,并且一如既往地对于政治做出尖锐的批判。在一部分俄罗斯电影批评家的眼里,盖代是苏联解体的文化层面推手之一。电影中最值得玩味的一段台词在片尾,男主送父亲看电影,男主说:「你又在这样的电影」,父亲:「你放心,已经不是以前那一种了。」盖代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喜剧都和政治讽刺有关系,但这一部,在这个时间点,已经不是以前那一种了。面对着意识形态变迁的交叉口要做些什么?办一个社会主义特色的私人侦探社吧。
更多>>

最新影评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