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侬的戴高乐——克劳德与玛丽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0 03:55:44人气:0
岳父岳母真难当2

视频岳父岳母真难当2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9

主演克里斯蒂昂·克拉维埃尚塔尔·罗比阿里·阿比唐梅迪·萨东更新时间:2022-09-28 19:37:50

法国国内的经济、政治局势愈发紧张,岳父母的四位国际女婿们(阿尔及利亚人、以色列犹太人、中国人、科特迪瓦人)计划拖家带口搬回原籍地,开展新生活。为了不让自己遭受相思亲人之苦,这对机智幽默的老夫妻将实施一系列不可能的计划,试图尽全力把女婿们、女儿们及外孙们都留在法国国内。与此同时,他们还要为科特迪瓦亲家的女儿的婚礼做准备。一幕幕啼笑皆非的事情即将上演......

在上一部,克劳德·维尼尔家的四个女儿都嫁了出去。克劳德和玛丽也在片尾宣布,他们将分别到阿比让(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和北京(中国)旅游。《岳父岳母真难当2》的剧情就是从克劳德和玛丽旅游结束后开始的。结束北京之行后,克劳德和玛丽返回了法国。经过这次异国旅行,克劳德和玛丽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法国的爱。然而,女儿、女婿们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女婿(贝纳森)和大女儿(伊莎贝拉)都是律师,大女婿接到的都是一些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官司,大女儿工作努力,却得不到认可。同时,二女婿大卫的有机食品生意也毫无进展,前期资金却被挥霍一空。此外,由于法国罢工不断(黄背心运动),让三女婿凌超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四女婿因为自己是黑人,在演员面试时也屡遭歧视。等等。上面所有的情况交织在这些中年人身上,让他们产生了逃离法国的想法。《岳父岳母真难当2》的主线冲突也就围绕着克劳德夫妇和女婿、女儿们对法国的态度来展开。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一部的质量是超过前一部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大概基于以下几点:(1)第二部的作品主题更加集中和深刻。除了承接第一部中文化冲突为形式的风格外,第二部设置了一个更为核心和聚焦的主题,那便是法国(法国是什么?法国怎么样?该如何对待法国?)。对比起第一部,导演更进一步抓住了克劳德夫妇和女儿、女婿的特征。克劳德夫妇作为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他们深爱着法国。然而,对于年轻一代,在全球化影响下,他们对法国的观念已经有了改变。比如,在影片中,四女儿罗拉找到了一份在孟买的工作,她似乎觉得是很好的机会,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对全球化的顺应。因为四个女婿都是移民后代,所以他们对上辈人的故国也产生了过于美好的幻想。总而言之,对于女儿和女婿们而言,法国是阻碍他们发展的存在,他们对法国的情感是负面的。(2)第二部作品格局更大,更有现实关怀,也更贴近法国人的法国了(意思是有法兰西特色,而不是放在任何移民国家都成立)。女儿、女婿们之所以对法国的情感是负面的,他们之所以想要逃离法国,是因为法国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法国了。在这个问题上,导演采用了可谓十分精彩的表现手法。首先,导演关注到了法国的工人罢工,关注到了福利国家的深层次问题,并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投射到四个女婿的身上。法国的问题产生了大女婿觉得少数族裔(尤其是穆斯林)受到歧视,人们懒惰而无奋斗精神;二女婿觉得生意失败是社会环境问题;三女婿担忧社会治安;四女婿觉得文艺事业难以发展,有色人种得不到机会,等等。然而,对于戴高乐主义者克劳德而言,这些年轻人的行为是一种逃避,他们缺少了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精神。法国只有一个,但法国在不同人的感受上却是不同的。法国不仅仅是欧陆上的那块土地,它是克劳德夫妇以及女儿、女婿的法国,不是抽象的人民,更非抽象的祖国,法国是具体叫得出名字的、活生生的个人(家庭)的法国。在电影中,它是作为地理存在的希侬,是克劳德大家庭,更关键的是克劳德夫妇、女儿、女婿们,乃至那个逗比神父,和逃出塔利班的穆斯林老师。(3)对比起第一部,第二部的笑点(梗)更多,群戏更协调,而且开创了一种“白日梦式的搞笑”。第一部的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了罗拉宣布结婚以前,尤其是两次家庭聚会。罗拉结婚的情节占据了三分之一还多的篇幅,这个部分更多落在了罗拉和夏尔的爱情上,笑点并没有那么多。第二部中,虽然也有薇薇安的拉拉恋情,但表现二人恋爱阻力的情节被喜剧化了,笑点也随之增加。倒不是说必须要有很多笑点,但毕竟这部剧的定位标签之一是喜剧嘛。其次,第二部电影可以看出导演的“群戏”掌握功力更深厚了,没有像第二部那样,在罗拉和夏尔结婚的部分,其他三个女婿的出场显然少了很多。最后,再来说一说电影中的“白日梦式搞笑”。这是一个我自己发明的术语,为了描述剧中那种搞笑。在剧中,四个女婿都想逃离法国,到自己长辈来的国度去发展。然而,除了凌超的想法较为现实以外(注意,只是凌超自己的想法现实,妻子塞格里亚的想法其实也不太符合实际),其他三个女婿的想法一个比一个难以操作。大女婿和大女儿深感法国社会对边缘人的不公正,他们想到的方法不是在法国对抗这种不公正,而是到世界上更不公正的地方去实施对抗。所以,他们想去阿尔及利亚为女性权利抗争。然而,众所周知,阿尔及利亚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原则。就算真如大女婿说的那样,这里出现了比基尼运动,但这其中又掺杂了多少政治博弈在内呢?他们显然把事情想得太理想了。二女婿大卫的想法更为天真。他觉得自己的失败是法国社会造成的,实际上,失败是他真的不太会做生意造成的。他想回以色列,然而,他两最基本的语言关都没办法过。整天除了吞云吐雾外,似乎没干什么正事。他确实是骄傲于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的,然而,他却不知道犹太人确实精于经商,但并非所有的犹太人。犹太人只是一个群体称谓,大卫还是大卫自己。三女婿凌超能力很强,是可以按照他的愿望,在上海银行找到工作的。白日梦式搞笑主要体现在三女儿塞格里亚身上。他创作了无数幽冥恐怖的画作(正常人谁会把这些个东西挂家里啊!!!!!),觉得自己得不到别人认可。凌超出钱让堂兄买了一副,目的是鼓励她振作,没想到她理解成了中国有人欣赏他的作品。(说句实话,塞格里亚的画作要是专门开一个展,或许在中国真的能赚钱,哈哈哈)四女婿夏尔的天真当然是到了无法吐槽的地步。他竟然觉得自己在印度宝莱坞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他肯定不知道,印度种姓文化的可怕之处,非洲裔黑人在印度所能获得的发展空间实际上是非常小的。正是出于以上各种奇怪的幻想和对比,每次他们提到自己打算逃离法国时,如果了解各个国家情况的人看这些对话时,就会忍不住笑出来。总而言之,年轻一代似乎都在做白日梦,他们把理想和生活混在一起了。这是电影中明显点出来的主题:二女婿和二女儿在床上商量移民以色列时,二女儿就告诉丈夫,他把理想看成了生活,生活实际上要复杂很多。所以,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白日梦,要理解这种白日梦为何好笑,就必须理解相关国家的情况。最后,年轻一代都没有逃离法国。他们反而回到了图尔市的希侬小镇,这个克劳德认为最具法兰西特征之地。有理由相信,倒闭的工厂不久之后会运作起来,不仅仅是生产大卫的便携式小冰箱,还生产其他的东西。农业互助银行也会运作起来,为生产提供所需的贷款。牙医诊所、社会公正机制也会运作起来,至少希侬这个地方会这样,因为这里有了更多爱它之人。我不太理解《岳母岳母真难当2》为何会在豆瓣的评分那么低,或许是国人的口味真的变了吧!!!?当然,一些评论觉得最后主角们回归希侬是一种所谓的“退步”,一种他们难以忍受的“封建复辟”(具体说法忘记了,大概是说搞小农经济传统还是什么)。还有一些人说,克劳德家有自己的庄园,还雇佣了仆人,这种生活让他们觉得“有意见”(并非原文。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意见,但感觉到他们不太满意)。我是根据这样的言论做出的推测。我先声明,我当然不是营销号,我这种都没粉丝的家伙,谁会找我做这种事情呢?我当然也不是在为某些事情辩护,毕竟本人穷鬼一个,现在都还在考虑工作和未来的事情,更不会和某些阶层在同一个利益集团了。我只是把这部电影当成是电影,一个由别人创作,然后播放,最后观众有或多或少情感反馈的东西。而最后做的,就是想说说为何自己的反馈和一些人不那么一样。说实话,我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传达的关于法国的主题。我也认为,导演和编剧是勇敢的人。他们把“热爱法国”这种放到任何地方都会沦为口号的东西直接暴露了出来,多次出现在克劳德的台词中。奇怪的是,这样的暴露无遗似乎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尴尬,它可能引起的尴尬在克劳德的身份以及情节的幽默之下自然消弭不见了。克劳德似乎就应该对着那群奶牛大喊:我爱死法兰西了!不然,克劳德就不是克劳德,喜剧也就不那么喜剧化了。同理,玛丽就应该因为女儿女婿打算逃离法国而彻夜难眠,最后想到挽留他们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重新爱上法国。因为除了让他们重新爱上法国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了。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我又在毫无顾忌的陈词滥调了,你或许会在心里嘲笑我:爱国?我从小学就学起来了,你是位古板思想政治老师吧?呵呵。是啊!有些东西,总是那么的容易陈词滥调。但是,如果认真看《岳父岳母真难当2》的观众不难发现,在电影中,法国并非完全是爱国主义中那个抽象的法国。我们提到过戴高乐主义,它可以作为法国的一个特征。但对于电影中年轻一代而言,这个东西还是太抽象了(剧情的直接表达就是克劳德在出售自己股份的聚会上和那个年轻人的谈话,可以看出年轻一辈对法国历史并不那么在意)。那么,电影中的法国到底是什么呢?我在此将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内容来。一个是家人,一个是机会。首先是家人。克劳德夫妇带领四个女婿浏览了希侬,让他们感受了很多自然的美好,也通过表演的方式,让他们感到了异国并非想象中的美好(典型的就是凌超和大卫)。四个女婿对希侬的自然风光和漂亮城堡根本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凌超和大卫虽然受到了影响,但归途火车上,那个扮演酿酒商人的黑人把所有的事情都不经意捅出来了。他们也知道了这是克劳德夫妇设的局。然而,他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表演,他们也体会到了克劳德夫妇对他们的在意程度。四个女婿都是有家庭的人了,他们想要逃离法国,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实现,也是为了家庭考虑,这点在大卫投资失败(这里连夏尔都说自己马上要做爸爸了)和凌超的担忧上(凌超亲吻女儿,默默说自己会保护他们的安全)体现的很明显。不过,他们还有更高层级的家长,也就是克劳德夫妇。他们逃离法国后,这个更大的家庭实际上就不存在了。克劳德夫妇想要挽救的,也就是这个大家庭。当然,按照这些四个女婿的白日梦想法(尤其是除凌超外的人,当然,凌超来了之后可能会996哦。当然了,996的国有银行一般是不会要他的,外资银行嘛,生存状况如何,我不太清楚啊,哈哈哈),克劳德夫妇也挽救了他们的小家庭。所以,虽然提到法国,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抽象的法国之下,具体的法国是这样的家庭,能叫出具体人名来的家庭。其次是机会。克劳德夫妇带领四个女婿游览希侬,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就算是在希侬,他们也有机会。这种机会具体来讲就是工作的机会,往大了讲,就是实现自己的机会。大女婿贝纳森和妻子伊莎贝拉觉得希侬这里找不到机会,因为他们能接到的官司全是族裔问题的个人官司。贝纳森在游览希侬之后,他放弃了逃离法国的希望,而是决定去巴黎,因为那里会有更多的机会。二女婿大卫觉得法国不是世界上商业机会最多的地方,纽约和以色列才是,所以他想逃离法国(希侬)。三女婿凌超受法国政治和经济动荡影响,觉得自己去中国可以获得安全的环境,也可以获得银行的工作,妻子则是觉得自己的画在中国会有受到认可的机会。四女婿夏尔则天真的认为高产(数量)的印度宝莱坞有更多的机会。他们都受到了法国整体政治和经济恶化的影响,他们都想要有一个能给他们机会的法国。只是通过克劳德夫妇的努力之后,他们发现这样的法国不在别处,就是希侬,这个家庭和亲情所在之地。试想一下,谁人会不爱有着家庭和机会的法国呢?扩大一点,谁人会逃离给自己家庭提供保障,同时给生活提供机会的国家呢?谁又会厌恶这样的国家呢?一些评论觉得这是一种传统小农的退化(非原文),是资产阶级的温情脉脉(亦非原文),不是真正的“进步”,也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首先需要说明,电影作品似乎没有必然的义务提供具体的社会问题解决思路吧。况且,就这部喜剧而言,家庭和机会本来就是两个很重要的解决思路!个人感觉,认为电影不进步的(唉,我真的不想用这个词,但我找不到其他的词了,求体谅),特别是说这是在回归小农传统的,或许是对“996”有着深刻认同吧,也是对引导式消费有着极端认同的人吧。他们经过引导式消费系统来自我创造消费欲望,这些人自己本来就在无意识的当牛做马,反过来又开始怜惜起了仆人一类的从业者。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和先进算法,表面上是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无疑也在引导着个人不自觉地创造着欲望,不自觉地快速透支自己的生命。有些人总会想,我喜欢的,我想要的,通过大数据和先进算法搭建的平台,可以很便利地得到实现。但我们为什么不会去想想,这种便利的代价是什么呢?欲望无限制地被唤醒,代价就是你自己的生命啊!是的,你现在享受着更方便和价格更低的消费,看起来是这样子的,那些垄断集团也确实是在宣扬要做到方便和低价。但是,你是否在某个时候隐约发现,你要花费更多的生命来填补欲望的鸿沟呢?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欲望是真实地产生于你自己吗?还是说,这种欲望是被某些东西、某些人引导出来的呢?克劳德夫妇也在引导着女儿、女婿们,但他们并没有前面所提到的哪些虚伪的“进步主义者”(暂时如此称呼他们吧)那样可怕。他们是为了家庭,为了创造更好的机会。希侬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他或许真的容不下大女儿和大女婿想要社会公正的理想,也或许容不下无限制的银行资本、商业版图扩张,无法满足一个心中向往电影圣地的演员。但无论你追求社会公正、还是资本、商业与演艺事业,离你最近的,你最先要关怀的,可能是家庭吧。这也就是为何我个人不讨厌克劳德夫妇,反而觉得他们是英雄。当四个女婿把戴高乐的军帽送给岳父克劳德时,他们心里也或许在想:克劳德,我的岳父,他是希侬的戴高乐,他和玛丽终将带领我们重建希侬,就像当年戴高乐带领法国人重建法兰西一样!(ps:篇幅太长了,关于“爱国”的讨论,因为会涉及到很多是非问题,就不继续说了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