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至1999的十年,被称作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迪士尼不仅走出了之前的票房阴霾,更重要的是复兴了迪士尼本人对动画长片的理解:动画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应当同样适合成年人欣赏。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可以说是迪士尼史上最严肃的作品。剥去其轻松的喜剧元素,脱去其音乐剧的热闹外衣,《狮子王》的内核是一个古老而严肃的主线故事。影评人RogerEbert甚至称之“过于残酷而不适合年轻的小朋友观看”。《狮子王》虽号称迪士尼第一部原创剧本作品,其故事中对《哈姆雷特》的借鉴却是显而易见的,创作团队也坦言小狮王
辛巴的生命历险是受莎翁戏剧、古希腊神话甚至圣经故事启发。片中三个主要角色:老狮王
木法沙,小狮王辛巴,老狮王的弟弟
刀疤,都是《哈姆雷特》中角色的直接替换。辛巴和哈姆雷特一样,都“延误”了他们的复仇。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西方学者几百年来已经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方面面给出了解读。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的影响,特别重视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影视创作。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戏剧更强调人物的行为,而不注重角色塑造;莎士比亚超越时代的天才,也体现在他的剧作中通过大量的独白,使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角色的行为,更看到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与动机。这一点非常符合现代影视的创作原则。针对哈姆雷特的复仇拖延症问题,《狮子王》中对于辛巴的行为给出了简单清晰却又十分合理的心理解读:刀疤设计害死了木法沙,却让辛巴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害死了父亲,进而由于愧疚感而自行放逐,在逃避责任中长大成人。这样的改编使《狮子王》的故事比莎翁原著还要更加合理通畅。1942年迪士尼动画《小鹿斑比》中斑比的母亲被猎人猎杀的一幕,曾被评为美国人记忆中最悲伤的电影时刻;而本片中老狮王木法沙被刀疤设计害死,无疑成为了新一代美国人的“童年阴影”。虽然影片后半程木法沙以”鬼魂“的形式重现(一处对《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鬼魂的明确改编)弱化了死亡的悲剧效果,但仍可看出《狮子王》主题出人意料的严肃。影片小心地将诸如“弑君”、“死亡”、”欺骗“这些复杂的成人概念用尽量无害的方式展现了出来。编剧笔调精准的将迪士尼善恶分明的是非观编织进《哈姆雷特》复杂的人性故事中。辛巴的故事重心不是“复仇”而是“责任”与“成长”。最终辛巴虽然战胜了刀疤,却没有像哈姆雷特一样亲手杀掉篡位的叔叔——否则将使辛巴沦为杀人犯——刀疤最终是因为自己的不义而被手下的一群土狼夺去了性命。不同于《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注定是以喜剧收场的故事,狮子王的故事仍然是建立在沉重而古老的“复仇”主题之上。即使辛巴最终战胜了刀疤夺回了王位,仍然无法掩盖骨肉相争的残酷事实,荣耀石的再度繁荣,是建立在杀戮与反杀戮的基础上。这使得电影的结局与其余迪士尼经典的大团圆结局有所区别:片尾处辛巴在悲壮的音乐中,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雨中的荣耀石,继承了已是满目疮痍的国家,便是这种缺憾式圆满结局的表达。在这层古希腊悲剧式的主线之上,影片还交织着诸多微妙主题。由片头音乐《生生不息》引出的关于生命轮回的哲学,借着老狮王木法沙之口讲给了小辛巴,也讲给了银幕前的小观众们。本片题目中的《狮子王》仅仅是一个头衔,可以指木法沙,也可以指辛巴,甚至可以指代刀疤,他们都是这个非洲草原上曾经的狮子王。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君王更替中前进,就如历史中一代又一代人对《哈姆雷特》的重新解读。其实《狮子王》对《哈姆雷特》故事的重述本身就体现着生命的轮回。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源自这些经典的故事模式符合人类历史发展,也符合人类本性。反过来,这些经典又在人们一次次的口耳相传中塑造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习惯了故事的结尾处正义战胜邪恶、公主遇见王子、王子夺回王位......历史就在这样无数遍的重述与改编、夸大与想象中成为经典。其实纵观电影史,那些最受观众追捧的电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路人皆知的经典故事模式做底子。虽然当年《狮子王》创造的票房神话被后来崛起的3D动画诸如《冰雪奇缘》刷新,但是《狮子王》完美又不失真实性的动画风格,情感丰富的音乐与百老汇风格的大场面歌舞,严肃话题与轻松桥段的平衡,最关键的,其磅礴的史诗气质以及关于人类永恒话题的讲述,都使其成为西方动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笔者心中绝对的迪士尼动画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