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flife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9 22:26:19人气:0
![奥兰多](https://static.sqjxzz.com.cn/Uploads/vod/2022-09/aolanduo.jpg)
视频:奥兰多状态:正片年代:1992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比利·赞恩昆廷·克里斯普约翰·博特更新时间:2023-12-29 13:07:38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同名小说改编。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的英国,英俊贵族少年奥兰多(蒂尔达·斯维顿 Tilda Swinton 饰)得到了女王的宠爱,被赐予宅邸及不朽的青春。在之后的四百年间,奥兰多先是爱上了俄国公主萨沙(夏洛特·瓦兰椎 Charlotte Valandrey 饰),后寄情于诗歌,资助落魄诗人尼克·格林(海斯科蒂·威廉姆斯Heathcote Williams 饰),之后…
在电影院看《奥兰多》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体验,绝代佳人奥兰多的不老容颜穿越时光让整块银幕都熠熠生辉。参天大树之下,皮肤紧致光洁的少年奥兰多一边挪步一边呢喃着诗词,当他坐定在树下第一次把眸子朝向镜头:“thatisI.”时,清澈坚定的目光像是可以望穿幕布。不管此后他是对着银幕辩驳男人的劣性;还是学诗求教时羞赧地朝镜头讪讪一笑;甚至是在一觉醒来变成女人后坦然镇定地盯着前方说“Sameperson.Nodifferenceatall...justadifferentsex.quot;轻松自然地审视,落落大方得接受展示自己的裸体。活了快200多岁的奥兰多带着生的喜悦,丝毫没有厌倦感。这些瞬间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最令人心动的相遇了。经历过老态龙钟的伊丽莎白一世穷奢极贵的宠爱和黄金时代的灭亡后,奥兰多依旧延续着女王赐予他的永葆青春的特权。无论时代还是性别的改变,几乎每过半个世纪他都能找到心之向往:爱,诗歌,政治,社交,性,生育。奥兰多被塑造成一个理想型的人格,保持了人类对生命孜孜不倦的好奇感与新鲜感,并一路探索。詹姆斯王统治时期的奥兰多向伟大的诗人讨教写诗的诀窍,虽被愚弄还是偿付了高额佣金,一身谦然的风骨;18世纪中叶,奥兰多夫人穿着镶满蝴蝶结的丝缎华服,戴着头顶高耸入云的假发,她的笑容和双颊的两抹桃红一样粉嫩动人,她聆听并驳斥贵族名流所谓的高谈阔论;在失去了城堡封地后,作为准母亲的奥兰多又轰轰烈烈地走向二十世纪。青春永驻的并非只有奥兰多的皮囊,同时还有他的心性,绝代佳人对永恒的生命宠辱不惊,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反而越活越明白。奥兰多这个人物在影片的构架中具有强烈的反思作用。波伏瓦曾经提出过: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是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所以她们被视为第二性。奥兰多由男变女的这样一个情节,似乎也是在为女性的成长做一个铺垫。当奥兰多身为男子,在冰天雪地里被俄国公主抛弃时,他说:我只能找到3个词来描述女性,其中没有一个值得一提,情绪里透露着对高傲女子的厌恶与失恋的彷徨。当奥兰多身为女子拒绝哈利大公的求婚时,一模一样的对话又展开了。你对我真是太好了,可我不能接受。为什么呢?我就是整个英格兰。连你也是属于我的。这从何说起?因为我爱慕你。(英国人还真是很喜欢用iadoreyou)那就代表我是属于你的了?男人在此时被剥夺了自己的话语。女人以柔克刚、与权威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女人不再是一个性别,而是一种理想。因为做过男人,所以更懂男人的坏,奥兰多在此时通过她的思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而不是通过服饰,由他变成她。全片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奥兰多拒绝求婚却遭到关于她将孤独一生的揶揄时,拎起鲸鱼骨大裙子一头钻进花园里的绿色迷墙,膨大的裙摆受着狭窄长廊的挤压一路向前,伴着弦乐和长笛的步步逼近穿越层层迷宫,冲出重重迷雾时已是100年后的1850年,维多利亚时代。奥兰多扑倒在绿草地上大舒一口气:自然自然,我是你的新娘,请带我走。钢琴的加入让她的绝世独立更加壮美,同时也邂逅了新的希望。从美洲来的陌生冒险汉子骑着马带她见识了火车,汉子离去后她怔怔抬头又看见了飞机滑过天空。四百年的时光也是一部瑰丽的大英帝国服装史。从17世纪生机勃勃的巴洛克风潮,到18世纪繁花似锦的新古典主义,再到简洁干练的现代裤装。莎莉波特携手蒂尔达斯文顿演绎了一段千变的人生。当奥兰多作为母亲重新坐在初始的那棵参天大树下,看着孩子嬉戏时,在节奏感强烈的电子鼓点躁动下,她留下一行眼泪。孩子问:你为什么伤心?不,没有,我很开心。背景天使吟唱着:我在尘世,我在苍空,我仍在绽放。用一句话来形容奥兰多惊奇的四百年,我想用一首歌的名字《ARTOFLIFE》生活的艺术。伍尔夫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生活的意义没有答案。但即便没有答案也要尽情享受着没有答案的人生。==========================电影除了本身的情感核心之外,原声音乐,尤其是开场和结尾歌伶(JimmySomerville)雌雄莫辩的吟唱,诡异又优美。迷离的电子乐几乎不绝于耳地跟随推动故事的发展。2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摩登先锋的改编剧本还是那么稀有与金贵。by烂木头2014.6.20上海电影节观影日志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