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迷宫3》:所谓的反乌托邦其实就是美国爽文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18:59:30人气:0
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

视频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状态:正片年代:2018

主演迪伦·奥布莱恩卡雅·斯考达里奥李起弘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更新时间:2023-11-01 18:52:26

托马斯(迪伦·奥布莱恩饰)率领的林间斗士在经历了迷宫逃脱和末日丧尸的生死考验后,终于迎来最后的正邪较量。由托马斯、纽特(托马斯·桑斯特饰)等人领军的营救团队,耗时三年筹划营救被抓走的米诺,却意外地发现米诺不在劫获的那截火车上。经调查得知,米诺深陷在WCKD组织的控制之中,托马斯和纽特毅然决定起身前往被称为“最后之都”的人类最后净土,更不惜利用背叛林间斗士投身WC…

经历了迷宫和丧尸的考验,《移动迷宫》系列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收官一跑”。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移动迷宫3:死亡解药》把四年间的所有谜团一次性解开,而以托马斯为首的林间地“跑男团”成员们,也将一边拯救上一部最后被WCKD带走的米诺,一边直面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继《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被吐槽“根本没有迷宫简直是标题党”之后,这一部再接再厉,连作为系列招牌的“跑酷”也不剩多少,真正做到了既不“maze”也不“runner”。说好的“MAZERUNNER”呢?锅当然不全是电影的,毕竟原著摆在那里,改编也不能无中生有。但《移动迷宫3》也彻底暴露了原著“美国爽文”的本质。========轻微剧透预警========在反乌托邦的YAnovels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移动迷宫》和之前同类型的大热作品《饥饿游戏》《分歧者》一样,都是网红小说改编。《移动迷宫》系列电影根据詹姆士·达许纳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纽约畅销书榜持续热销了100周之久,换句话说,小说热卖了2年。这类小说在外国网络文学站点上有个特殊的标签——YA(youngadult)。YA小说的主角都是青少年,主题往往带有反强权色彩,以反乌托邦题材最受欢迎。YA小说改编电影的巅峰之作是2013年的《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在当年力压《钢铁侠3》拿下北美票房年冠。但《饥饿游戏2》在大陆的票房成绩却不理想:仅有1.76亿人民币。《移动迷宫》系列的票房表现也是不俗。第一部以不到4000万的成本,拿下全球接近3亿5千万的票房,作为系列第一枪可称亮眼,续集因此提上日程。在《饥饿游戏》大获成功之后,《移动迷宫2》的投资翻了接近一倍,虽然最终票房不及预期,但是也有接近三亿的成绩,至少不亏。由此可见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还是非常吃这一套的。但这种类型的小说看多了之后会发现,即使设定上偶尔有些巧思,但通常禁不起仔细推敲。尤其是以纯粹的反乌托邦题材来看,实在缺乏思考。举个例子。在《移动迷宫3》中,全作核心悬念终于被揭开:WCKD为了研制对抗耀斑病毒的解药,想要牺牲托马斯等一批拥有免疫的青少年。作为未来科幻,反派搞科研的手段也是非常简单粗暴。但作为正义主角的托马斯,为了营救好基友米诺,不仅搭上了(复数个)小伙伴的性命,还让一大堆无辜群众跟着担风险——究竟谁才是反派?显然《移动迷宫3》无意在“救朋友还是救世界”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反正男主做的一定是对的,站在男主对立面的就一定是反派。这种简单的正反派脸谱化和“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就连国产网文好像都不屑玩了,堂堂好莱坞还玩得不亦乐乎。可以看出美国人的思维还是简单且线性的,不像中国人有那么多弯弯绕。这也难怪。由于这类作品本质上是青少年读物(就像《暮光之城》),吸引的都是低龄粉丝,外人也知道都是糊弄孩子的,所以即使存在各种不合理、各种青春无敌,也没什么人深究。毕竟是给青少年看的小说,孩子们的世界观还不完整,你能指望他们喜欢的东西有多深刻?《暮光之城》正是最标准的网络爽文:剧情单调狗血,就是一群中二爱得死去活来,但也因此通俗好读——就像馒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好这口的你就来找我。难关易过,儿童版《大逃杀》的水平前面说到,《移动迷宫3》以反乌托邦题材来看,难免显得缺乏思考,主题也流于浅显。而换个角度,以生存题材来看待之,却又因为男主光环加身,而让苦心渲染的大场面显得小里小气。美国的生存片,基本还停留在中二的水平,男主往往靠信念和人格魅力克服难关。想当初《移动迷宫1》之所以口碑叫响,主要是巨大机关的设置尚算新颖,不断变换的铜墙铁壁和高速移动的机械怪虫,让“迷宫逃生”紧张刺激,节奏飞快,看起来就像放大版的《CUBE》。再加上悬念层层渲染,主角团成员个个性格鲜明,使第一部成为同类电影(《分歧者》《饥饿游戏》)里最好的开篇之作。第一部的IMDb评分一度到8你敢信?满以为出了新手村,后面要挑战更高级的怪了,结果第二部直接垮掉。自从主角团“翻墙”成功来到外面的世界,难度就一降再降,对手从杀人迷宫降格成了丧尸。好在第二部还有末世废土景观,主角团在荒山野岭和废弃城市间各种跑酷,总还算个看点。结果到了这一部,索性连跑酷都没有了,主角出入都开车。甚至还有大灰机,天了噜。而且托马斯走到哪儿都呼朋引伴,这人格魅力也是呼呼地往外冒。老朋友有人手,新朋友路子野,连号称安保一流的反派核心实验大楼都能来去自如。最闹心的是,作为一部科幻冒险影片,主角面临的最大危机居然是和人近战肉搏然后中了一枪!整部影片看下来,所有前作积累的惊悚元素和让人呼吸不畅的紧张感都缺失了,唯一算得上刺激感官的仅仅是隧道里被丧尸群追——可在经历了第二部“高楼追击”后,这种程度的小儿科当然无法满足观众的胃口。观众:我错了,我不该嫌弃第二部在这样的楼里跑酷。这一题材的榜样和标杆就是深作欣二执导的日本电影《大逃杀》。快20年前的作品,用事实证明了特效乏力一样能营造出紧张到爆的气氛。影片最后男主生还,虽然不能说没有开挂的成分,但于情于理总还是令人服气的。除了生存难度够高,《大逃杀》中也不乏对人性的叩问,这也使其免于沦为一般的血浆片,叫人在看过之后还会思考。《大逃杀:挽歌3中川典子跟北野的梦境》最后一幕曾感动了无数人。反观《移动迷宫3》。头顶光环,开金手指,被击中要害也不会死,连免疫能力都高人一等,所有的危机都一力单扛……托马斯不就是教科书式的爽文男主?从左到右:无免疫、高级免疫、低级免疫。托马斯:我们不一样。套路也分好套路和恶俗套路YA小说的主题原本包罗万象,囊括科幻、悬疑、浪漫等诸多元素,但“反乌托邦”题材一直是热门中的热门。同类作品数量爆炸,如何写得精彩,难度不亚于给推理小说找个前人从未用过的精妙梗。遗憾的是,像《移动迷宫》《饥饿游戏》这类火爆美国粉丝圈的网红小说,几乎都可以用同一句话概括其剧情:主角不断发现自己被忽悠,然后想方设法逃出,之后发现自己还是被更大的圈套忽悠。豆瓣妙评:哎叫你们不要翻墙了,外面的世界水深火热。这种套路就是典型的网络爽文套路,改编成电影就是典型的中二偶像电影。但套路也可以有好的套路。比如《移动迷宫1》中,托马斯突入迷宫解救艾尔比。那是男主人格最闪光的一次。并非依靠天赋优越,也来不及思考大是大非,听从身体的本能而动,却让他比《移动迷宫3》中闯入WCKD大本营拯救米诺来得更像英雄。但这一系列却在后来越来越少见这种高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无脑桥段。在去年的《王牌特工:黄金圈》因为强行煽情煽死了梅林,惨遭观众一波血喷之后,《移动迷宫3》重蹈覆辙,也在系列尾声怒煽一记,成功煽死了高人气角色,甚至最后还祭出了恶俗老梗:“遗书杀”。可以想见,这种廉价的催泪手段必然又要经历粉丝山呼海啸的讨伐。除此之外,反派弱鸡的弊端也显露无疑。作为高智商精英反派团体,WCKD动辄被托马斯和他的草台班子劫飞机劫火车,最后连大本营都被人家全锅端了。那么大个反派组织,押送实验体的时候每节车厢多放几个人手会死吗?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摊子铺得太大最后无法顺利收尾,为了减轻主角团的负担,反派核心团队中的主力研发人员要么是忠装反,要么紧要关头迅速洗白回归正义阵营。唯一努力负隅顽抗、坚持不向主角投诚的只有小指头(划掉)詹森——奈何智商全程不在线,比在《权游》第7季里的表现还让人无语。小指头在影片中有种李涯(《潜伏》)式的无力感。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小说作者在描写主角时笔力不济,不得不通过弱化反派才能体现主角的高大全伟光正。殊不知,只有对手强大,才能凸显主角的强大。而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让人对主角的能力产生质疑。改编也分优秀改编和辣鸡改编知名网络小说因为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这种情况在近些年的中国也多不胜数。但影视化改编最终多半以扑街收场,原因无他,不外乎是改编不力。近些年国内网文影视化堪称大型翻车现场。其实这一点上美国也没有做得更好。那些大热的反乌托邦题材网络小说,无论《饥饿游戏》还是《分歧者》,原作本身就很幼稚,改编成剧本之后水平更捉急。而《移动迷宫1》的确在当时做出了不错的改编表率。它被认为“成功吸引了没有阅读过原著的观众”,甚至在海外市场上也大获成功。《移动迷宫1》中对原著进行的最大改编是,逃离迷宫的方式。托马斯利用迷宫的移动杀死了一只机械怪虫,接着利用怪虫体内的装置打开了通道。这一设计非常优秀,充分体现出了托马斯的存在价值:只有他才勇于夜里进入迷宫,进而有杀死怪虫的机会。也不知道为啥,幕后组织一定会把名号写在自己制造的坏东西上。反观原著,托马斯仅仅是发现了其他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整体显得说服力不足。但这种精彩改编到了第三部也已经不见踪影。尤其是最后莫名其妙欢乐祥和happyending的气氛……编剧你是不是忘了世界末日还没过去?研发疫苗的人已经全都死光?就这样让一小撮有抗体的年轻人找个世界角落躲起来就完事了?原作虽然烂尾,好歹给了个“男主基因救世”的囫囵说法,电影这种推翻乌托邦、大家一起愉快等死的结局是怎么回事??说起来,论起写爽文,我们中国网友是老祖宗。据说起点爽文在国外很有市场,好多欧美网站上都有大量中文网络爽文被翻译成英文,也有一群忠实读者每天追在后面哭着喊着求更新,还要给翻译者打赏。国外网友甚至还给天朝网文建立了专门的搬运网站——显然他们不太明白武侠和仙侠的区别。虽然我们日常嫌弃起点晋江那些玄幻修真或者穿越的网络小说全是渣渣,改编的电视剧更是辣眼睛没法看,但多了解一下墙外的世界就会发现,欧美年轻人也看《移动迷宫》《饥饿游戏》,品味也并没比我们高到哪里去。就算披着反乌托邦的外衣,内里终究是男主打破邪恶力量布下的藩篱,不断练级,最终推翻邪恶势力的套路。既然都是爽文,那就谁也别嫌谁。区别只不过在于,他们更会拍电影,而我们这几年的IP电影却拍一个砸一个。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架空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