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了,希望这部剧能让有些东西走出去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7 01:14:02人气:0
我在北京等你

视频我在北京等你状态:第46集完结年代:2020

主演李易峰江疏影蒋梦婕胡宇威更新时间:2023-11-29 18:17:25

一个是潇洒不羁的底层律师,一个是怀揣成为顶级设计师梦想而独自闯荡的女孩,一次玩笑的意外,让他们意外相遇,从而展开了一段奇妙旅程。一个混世、一个励志;不同人物性格与文化的碰撞,究竟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篇幅略长还请见谅)《我在北京等你》还叫《在纽约》的时候就有过耳闻,当时是江李二人在时代广场拍戏的路透上了热搜,我还寻思着国产剧拍到ny时代广场上去了,真是不多见,等剧播了一定要围观一下。令我稍稍惋惜的是中途撞上了不可抗因素,消失了好久终于在2020年改头换面的和大家见面了。其实发生在海外的爱情都市剧前几年也和大家见面过几部,但都因脱离现实不富有共情,只顾美景配美人的小清新矫揉造作风,和烂俗甜腻情节而销声匿迹了。生怕这剧走上老路,可当看了几版预告片大致了解剧情和前几集内容之后,我松了口气。而接下来说的便是标题上的话题,什么走出来?①观众们困在古板电视剧情节中无法自拔的审美相比于前几年,这种现象近几年趋于好转,但却走进了另一种误区出不来,观众开始喜欢看现实题材的作品,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贴近生活倾听百姓的就是好剧。这不是坏事,但往往会导致一种伪现实大热,实质观众(特指年轻观影经验丰富群体)并没有很感兴趣的情况,原因是剧情无趣,引发不了情感共鸣。但《在北京》很聪明,巧妙的顺应了这个大趋势,却也有效的规避了无趣剧情可能带来的收视下滑风险,转而融入了现在青年都喜欢的“喜剧”“惊险”“人际关系”“梦想与爱情”“现实挣扎”等多种元素,塑造了一部多元视角的主旋律大剧,观众不用再自我欺骗,只用遵从内心,看这部“面面俱到”却不繁杂的国剧如何走入人们的心里。②影视工作者们故步自封只顾生搬硬套的创作心理近几年去原创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各大热门ip剧集层出不穷,挤占了大部分内地电视市场,之前原创的诚意满满的剧集淡出视线,就算有也很少获得关注,甚至播出之后毫无水花就像没有生产出来一样。这是十分令人寒心的。虽然ip的热潮近几年正值大热,为高效率出产质量过关,观众不请自来的“热门好剧”无可厚非,但若原创不兴,中国影视剧何以真正带给观众惊喜与期待?何以真正独立行越来越强?《在北京》无疑是一部少有的用心良苦的原创作品,观众沉浸式看剧,有了惊心动魄的感觉,不会发生淑芬担心自己心中的完美原著被毁的情况,他们不用烦心改编问题和怎样与其他剧粉撕逼。倒不是说这部剧成为近几年少有的都市偶像的精品,但原创精神可嘉,主创人员克服千难万险不离不弃,这部经过两年打磨的剧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③有真正代表中国精神的剧集走出国门显然《在北京》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这是道阻且长的过程。主演李易峰就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希望自己能参演一部电视剧,它能走出去让全世界看到,看到国剧也能有一天风靡国际。就连一个饱受争议的青年演员都有如此觉悟,中国影视行业又有何理由停滞不前呢?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一点李的野心,还有创作人们的美好愿望。抛开脸谱是的角色设定,这里举个例子,剧开头男主吻女主,不是意外,不是霸道总裁式戏弄,玩起了“失忆梗”,很多人会说,这个是之前零几年玩烂的把戏,但“失忆”烂在男女主情谊深厚却被个老天爷开了玩笑,徐天盛夏毫不相识,搞出“相恋多年”的乌龙,编剧脑洞够大,反套路这波操作简直精彩绝伦。④李易峰能走出偏见一味的贬低能不能让一个人获得成长,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唯一的。有人在负面舆论中走向消沉,就有人迎难直上直面非议。而李易峰的选择是遵从内心,就像剧里的徐天一样,内心坚守的东西从未变过。他不屑与外界较劲,自2016年之后,李易峰便销声匿迹般不再被铺天盖地的新闻推向舆论顶峰,前年的电影《动物世界》之后(也是lz对李路转路好的作品)李易峰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他沉得住气,耐得了无端指责。做不做的好,做不做得成,我做,你们看就好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说得大致就是他这种人吧。本剧的放送刚刚开始,希望这个剧目未来不要辜负期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