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而你刚好发光状态:第24集完结年代:2021
主演:龚俊王子璇周澄奥马心瑞更新时间:2023-11-30 12:26:45
学霸乖乖女陆七一(王子璇饰)瞒着父母考入了南方艺术大学,没想到,文化课的学霸很快沦为了艺术院校的奇葩。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陆七一,在这所艺术院校开始了艰难的升级打怪路。不过,真诚善良的陆七一也受到了方岩(龚俊饰)和杜昂(周澄奥饰)两位男神的青睐。曾经与陆七一在艺考中不打不相识的方岩,似乎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勇敢又有冲劲的女孩……
前两天有朋友和我说:最近播的那个《而你刚好发光》整体框架好像你们当年写的那个舞台剧啊。我说:啊?不会吧,那个宣传我看过了,还给转发的人点赞了呢,不能吧。她说:真的呀,不信你仔细去看看。因为没有时间去看剧,学校官方号里的宣传并没有具体的剧情介绍,后来我就从网上找了一下这剧的剧情介绍。《而你刚好发光》剧情介绍看完后我心说:乖乖隆的咚,除了把我们当年的舞台剧男主换成了女主,设计梦换成了演员梦,其他真的都一样啊?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剧是一个2小时的舞台剧,而这剧在这个大框架的支撑下,拼拼凑凑的延展成了一个24集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吧,第一时间我还是怀着对“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尊敬,觉得,现在定义抄袭多难啊,即使人设、剧情、背景完全一样,但在没有拿到人家的剧本并对比调色盘的情况下,也不好就说人家抄袭是不是?毕竟,人类集体潜意识嘛,多么博大深远啊,你能想到的,人家说不定也能想到啊,对不对?你能想到男主叫许坚冰,为了设计梦,骗父亲已经出国实际偷偷去了中国传媒大学学设计,人家就能想到女主叫
陆七一,为了演员梦,骗父亲去读外国语实际去了南方艺术大学学表演;你能想到女主叫李果子,和男主青梅竹马,人家就能想到男主叫
方岩,和女主有一面之缘;你为了喜剧效果和戏剧冲突,能想到让男女主宿舍里的人破天荒的都不是一个专业,人家也能;故事的主线,你能想到的是男主父亲逼迫男主出国,男主为了证明自己,参加了学校吉祥物设计大赛并和父亲打赌一步步赢得父亲的信任最后大圆满,人家也能想到女主为了证明自己,参加舞台剧的表演并和父亲打赌一步步证明自己最终大圆满。你能想到的,人家都能想到啊,对不对?谁还不是一个鼻子俩眼,娘生爹养的啊,你又有什么特别?直到——我再次看中国传媒大学的宣传的海报,然后越看那个姓“任”的女编剧越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经过多方确认,才记起:啊,当年,我们舞台剧的剧本,是拿给她看过的啊!时间过去太久了,久到不仔细刻意的去想,我都快要想不起来了。那还是2014年年末,我还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我们艺术硕士最后答辩都有一个毕业作品要提交,我一开始就确定了和同学合作一部舞台剧,但,作为一名三跨生,我们对舞台剧真的是一窍不通,虽然最后,我和两个小学妹愣是凭着一股子飙劲和憨劲把剧本写了出来,但我们不自信,浑身的不自信,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到底算是什么水平,能不能排成剧。学院老师很支持我们,于是就想找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的剧本把把关,然后就找到了这位“任”姓编剧,虽然她和我们一样也是研究生在读,但是据说她和她老公已经有成熟的舞台剧作品了,当然我没看过,那会儿只是觉得:哇,也太厉害了吧,我们梦寐以求的,人家早就已经达成了。所以,当时还蛮期待能得到这位编剧的肯定的,遗憾的是,人家表达的很婉转,具体怎么说的我已经忘了,可能太难过了,所以选择性遗忘吧,那些话在我脑海里只剩一个模糊印象,那就是“不行”“非常不行”。后来她又提出,可以帮着给我们的演员选拔提一些参考意见。当时我以为她是碍于我们老师的面子觉得没给我们提剧本的建设性意见而不好意思,还挺感激,现在想来,也可能不是。这是当年她在演员选拔面试时给出的参考意见,验一下字迹,大概就能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所以,《而你刚好发光》的主要编剧,相当于基本参与并完全知晓我们这个舞台剧。其实当时把剧本给他们的时候,我脑海里有闪过一个念头:她和她老公都是做剧的啊,就这样毫无保留的把整个剧本给他们,好吗?但是,很快又一个念头就把我这种嚣张打回去了:就你写的这玩意儿,还指望人家看上吗?哈哈哈哈哈脸盘子忒大了吧,回家买个体重秤好不好,称称自己几斤几两。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不行”可能不是真的“不行”,而是“我们自己来写会更好”,可问题是,是你们的吗?要不是托
龚俊的福,今年播出了这剧,我们几个主创还真不知道,原来我们的创意,早已经被拿去拍成了电视剧。按照拍摄的时间线来推算,应该是他们在看到我们的剧本创意之后,就立刻开始了这个项目的酝酿。我当年的担心果然应验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有些事不信命真不行。多次实践证明我的预感超灵验是一,有些事你想躲但也根本躲不掉是二。比如,我们当年舞台剧,在有现在的脉络之前,改了好多稿,而最初的一稿里,男主的名字,叫傅聪——《而你刚好发光》的导演正好也叫这个名,只是字不同。汉语名字,用玄学去解读,就是一种咒语,再往深了想,这个电视剧情节里,最后不是说,女主为了参演舞台剧而历经磨难么?没想到,现实是,这剧的编剧竟然成为了我们的磨难之一。还真是狗血套狗血呢。之所以要把这段故事写出来,就是觉得:一、那些不明白电视剧为什么不好看的观众,有权利知道真相:没有诚意的作品,连大纲和人物背景都是融梗得来的话,哪里来的能量去吸引人呢?二、我们传媒大学的官方公众号里宣传的是——这是一部传媒学子集体创作的剧。是啊,只要我们做出一点点成绩,母校就会很高兴,以我们为荣,我们也以母校为骄傲。这么好的母校,你怎么忍心欺骗她呢?如果母校要是知道,她自己尽心尽力宣传的东西,竟然是抄的,不觉得讽刺吗?母校也有权利知道真相。刚开始我还想,说出来会不会不太好。后来想通了——我这是给母校正名呀。幸好,幸好我们只是一个小破剧,一个在毕业季只演了一场就算了的舞台剧,没有剧本备案,没有水花,不足挂齿,要是将来某个S级、现象级大制作,拍完了再出问题,搞的人仰马翻人尽皆知的那不就严重了吗?多不吉利呀是不是?等到那时候,那才是给母校抹黑呢。而且,如果电视剧拍完了,才爆出剧本问题,那演员、投资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得多憋屈啊,他们都只不过是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被风沙迷了眼,可是大家都看到了,在娱乐圈,风和沙出了问题,受到伤害的是所有人的眼睛。据说抄袭这种事跟做渣男是一样儿一样儿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啥叫防微杜渐,我这就是呀。最近听了这个电视剧导演的几个采访,主持人大都会问导演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想到要拍这样一部剧呢?导演的回答大概都是,他就是学表演的,所以哄台啊,舞台剧啊什么的,他熟悉,感同身受,所以就拍了。导演啊,你没回答到点子上啊,人家主持人其实在问你故事创作的源头啊。艺术生的话题和主题那么多,你也无法跟写散文似的随便拍啊是不是,你是怎么把他们串成一个故事的?记得你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好像也排过一部舞台剧?我没记错的话,是叫《周末要毕业》?听说是讲了一个纯爱故事?你们怎么不把那部剧改成电视剧呢?是大纲没有说服力,拉不到投资吗?之前看网络上的抄袭案例,一直为被抄袭者鸣不平,没想到这种破事竟然还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何德何能。每个故事的主线,看起来都很简单很容易,好像都稀松平常,但人生最难的,不就是从0到1么。冰破了,你自然知道下面有鱼,但冰在没破之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湖面,你知道从哪里开始下勾子呢?关于播客主持人的那个问题,我替导演你回答哈,为啥写这么一个故事呢,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故事啊,我本科学市场营销的,但一直想学编剧,想去中传,既然本科没去成,那么就想着研究生考进去曲线救国,但家里人不是很赞同。本来我的冲突对象是我妈,但是男主作为一名男性,和作为女性的母亲之间的戏剧张力总是显得羸弱,使不上劲,后来看了一部叫《阵头》的电影,里面的父子情让我意识到,把母亲的角色改成父亲,可能力量感、冲突感会更强,也更热血,于是我就把主角的冲突对象改成了父亲。还有,因为一直都是理科生,所以对艺术生有着天然的羡慕和喜欢,所以我才萌生了顺带把艺术大学的学生生活呈现一下的想法,于是设计每个宿舍的人的专业都不一样。因为这样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当然一开始,我没能找到这根主线,因为一开始我没想写自己的故事,直到改了七八九十几稿之后,才发现写自己是最真诚也是最好使的。又因为作为非本科学表演的学生,学校的黑匣子剧场不让演,只能到处找剧场。后来,经学设计的同学介绍,广告学院博物馆报告厅可以用,为了感谢他,我就把主角的梦想改成了学设计。我也没想到,一句话能解释清楚的剧本主线,里面竟然有这么多曲折。本人不才,不知道说的够不够清楚,下次别人再问导演你怎么样会想到拍这么一部剧,如果还没有想到合适的答案,可以参考哈,不收费。看这个电视剧的呈现效果,实在不值得我这么大费周张的声明这些,之所以忍不住写出来,除了上面的两条原因,大概还有一点就是,装作没看见的话,自己这关过不去。当年我们憋屈在宿舍和大书房咖啡馆想主线想到秃头,为了找到一个合理的戏剧冲突而狂刷各种电影和成熟舞台剧并用笔记一点点记录情节点疯狂补课找灵感,大家忙前忙后搭台组建团队,最后终于用事实证明这种情节最后呈现的效果不错,真的非常心酸和艰难,但意外的是,我们用心血孵化出的创意,一转头就被你们不声不响的拿走了,轻飘飘的不留一点痕迹。哈哈哈哈真的忍不住想问一句,凭啥?凭你们年纪大不洗澡,凭你们是表演和编剧专业吗?当年我还因为觉得自己资质不够不敢报编剧专业,现在看来,幸亏没报啊,去了要是只学顺手牵羊的话,那不屈才了么?虽然我们当年的舞台剧,因为大家都临近毕业的原因,只演了一场就算了,但,演几场是我们的事,我们不演了,不代表我们就不要了呀,母不嫌子丑,儿不嫌家贫,你们想要孩子,自己生啊,偷别人的去养算啥事,对不对?况且,我们的舞台剧,当年挺成功的,受到了很多的好评。要是不成功,你们也不会凭这个拿到投资啊,对吗?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虽然不光彩的不是我,我却有愧疚感,这份愧疚感让我罗里吧嗦,这份愧疚感也让我觉得自己很不酷。受到伤害的人,却成了想要去考虑所有人情绪的不酷的人,这个世界还真奇怪,实在不应该。如果真的有平行世界,那么另外一个世界的我,大概上来只会劈头盖脸会的说一句:还真是让人生气啊。说了这么多,最遗憾的大概就是我们当时没有剧本备案吧。一个学生的毕业作品,几万字的剧本,谁想着去备案啊,当时也没有那个意识,但是当年舞台剧的各种资料我都留着,因为当时觉得,这个剧大概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了,值得纪念,所以什么都不舍得删。现在看来,得感谢我的念旧。要说证据的话,大概最多的就是人证和朋友圈截图了,2015年6月1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报告厅看过这个舞台剧的同学们,大概都能证明自己当年看了一个什么故事。当时我们演出前的朋友圈预告同学在当天看完剧后,发的朋友圈小伙伴收到的好评同学的朋友圈同学的朋友圈演出完后,我的朋友圈剧照1剧照2我们剧本的部分内容截取片段第一幕前的【幕间戏】片段二片段三和学妹改剧本熬大夜我们的男主叫许坚冰,女主叫李果子,男主的父亲叫许香脆,卖煎饼果子,希望男主能去哈佛读商科,回来将家族企业做成世界500强。但男主偷偷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动漫设计(这是中传最牛逼的专业之一)想将来做漫画,但是他父亲不让,于是他骗他父亲去了国外,但实际并没有出国,而是偷偷去中传报了到,阴差阳错,男主父亲发现了男主骗他的事实,于是一步步逼迫男主继续出国,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男主借学校开展“吉祥物设计大赛”的契机,跟父亲打赌,赢了设计大赛就留在中传,男主父亲同意,于是,男主就在舍友的配合下,一步步努力打怪升级,眼看就要成功的档口,设计稿不见了,后来知道是女朋友李果子欺骗了他,于是男主伤心和女朋友李果子分手,最后,终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设计稿重新出炉,获得了大赛特等奖,也获得父亲认可。最后,男主终于和女朋友的心结打开,圆满收获友情爱情和梦想。剧本就不一一放了,因为从片段就能看出,他们融梗有多强,其他的地方,在细节上肯定不一样。况且我们是2小时的舞台剧,他们是24集的剧本。“如果事件的顺序,角色人物的交互作用和发展如果足够具体,创造出一个被充分描述的结构时,将受到著作权保护。”这是法律上规定的原创边界。为什么制片方会对一句话的故事大纲付定金呢?因为那就是一个故事的精神内核。被法律保护的表达,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形式是最浅层的文字表述形式,内容则是由事件顺序,角色关系与发展构成的具体框架,最低级的复制粘贴抄袭,是对表达形式的侵犯,而高级的抄袭,则是对主要情节框架的变相修改,是对内容的侵犯。“怀揣梦想的艺术生,违背父亲意愿,偷偷修改志愿,去读中国传媒大学,在和父亲的一步步冲突升级中,通过行动,有力的证明自己,并收获爱情友情”的故事主线,我们是内容原创。我们刚刚演完,大鹏的《煎饼侠》就上映了,曾经我们的剧名叫《煎饼果子波尔马》,男主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了宣传海报,就发到了群里。我们就在群里开玩笑说要改名字。当时就觉得,好像我们的创意真的很棒啊,竟然能跟知名大电影撞元素。当年我们演员使用过的剧本,在聚餐的那天,有很多人落在桌子上没有带走的,我都收了起来。我们话剧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图,剧本一版一版的修改记录,排练时间安排表,话剧配音,我也都留着。演员的剧本,上面做满了标注因为男主是中传街舞社社长,舞蹈功底很好,所以我们请他给他自己和女主在剧里编了一段双人舞我们在群里,都叫同学们角色名,比如叫扮演爸爸的同学叫许香脆,叫男主叫煎饼电视学院的同学们给我们拍了纪录片,大家在群里讨论纪录片大家在谈论纪录片因为男女主唱歌和跳舞都很好,我们就在话剧里加了歌舞,男主说看到女主唱歌那段就忍不住哭已经毕业好几个月了,群里依旧活跃演出结束后,我在朋友圈写下的话当时,中传官方公众号的预热推送,我们的剧名由《煎饼果子波尔马》改成了《说追就追的明天》后来又改成了《说啵就啵的青春》刚开始,因为黑匣子没法演,我们到处找剧场,这是找的其中一个,后来因为太远太大还在装修就放弃当时演出,人手不够,导演在控制灯光,制作人在控制配音,我在控制大屏幕的ppt本来这个剧因为拍完平台不过审,一直压着没播,现在看龚俊火了,又开始蹭明星流量回收成本。还真是鸡贼。要不是现在播了,我们估计要被瞒一辈子,永远也不知道当年自己的剧,被融梗抄袭了。为了防止以后无辜的演员小哥哥小姐姐受伤害,站出来声明是权利也是义务。毕竟,唯一对剧本内容知情的,就只有我们了,我们要不站出来,那也就没人站出来了。如果我们不站出来,那么下一部剧,可能收到伤害的就是其他人。我们是在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宋冬野在网上埋怨:我已经非常配合了,最近很久都没有吸毒,你们为什么还不放过我,还不让我复出?毕竟打死缉毒警的并不是我。网友回复:因为你曾经吸的每一口,都是打在缉毒警身上的子弹。融梗抄袭别人创意的每一次偷懒,也是射在在每个有创作初心的作者心口上的箭,这箭只会让圈子寒心,好作品越来越少,观众看到喜爱的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少。能让人自省的,只有警惕和害怕,而鲜花和掌声,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写了这么多想说的也基本说完了,总结起来,如果不是这段被抄袭的经历,我们大概没有机会重新回忆七年前我们学生时代的美好生活,还有就是,我们那时候心是真大啊,就是一群二愣子。希望即将步入社会的小哥哥小姐姐擦亮眼睛别这么傻了。人年轻时最缺少的,大概就是正确看待自己的勇气。庆幸我们抓住了最后的那道光。虽然我没混这个圈,但做人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这个竞争激烈、波诡云谲的成人世界,有的人一直保持初心,怀有爱和责任,赠予玫瑰,但总会有人,躲在面具之下,猎取别人的香味。导演总是说从艺先做人,现在看有一丢丢讽刺。人和人本来就天差地别,不要因为别人头顶的乌云,挡了自己光。本文版权归作者清月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