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延续爱与生命——《红色小提琴》电影音乐赏析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18 08:48:10人气:0
安息香

视频安息香状态年代:0

主演卡洛·切基让-吕克·比多张艾嘉ChristophKoncz更新时间:2021-11-27 00:38:19

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制造者,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Cecchi饰)。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

没有人会质疑,这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弗朗索•吉拉德导演的这部电影,《红色小提琴》,影片描述意大利克里蒙纳一位制琴大师,他的妻子因难产过世,悲恸之余他将妻子鲜血溶入提琴涂料中,造就了一把独一无二,宛若幽灵附体的红色小提琴。这把琴辗转易手,曾被偷、抢、埋、烧、枪击……流落世界各地,甚至飘洋过海到中国,最终小提琴作为爱的祝福由一位父亲送给了他的孩子。这把小提琴的诞生是出于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是亲手为他做的礼物,最终,红提琴的归宿也是一位父亲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女儿。这样一把红色小提琴,流传了三个世纪,飘洋五大洲,无数个国家。在每个时间每个地方都发生了一段故事,之间仿佛全然没有关系。将这些相隔久远的人事联系起来的,便是这把小提琴。但也不仅仅只有这把小提琴,还有影片音乐的主轴,被称为“Anna’sTheme”的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是造琴师的妻子安娜时常哼起的一小段旋律。这是一段旋律优美,气质深幽的的乐曲,古老而神秘。Anna’sTheme第一次出现是画面从拍卖会现场转到300多年前,小提琴诞生的地方,宁静的光线下,安娜为腹中孩子吟唱的摇篮曲。就像是一道幕布,由此揭开了红提琴如旋律般凄美哀怨而神秘的故事。在后面,每一次流转,每一个故事中,当小提琴的身世被回忆或者塔罗牌的预言出现了应验,以及影片最后莫里兹在猜测小提琴身上红漆来历的时候,都会在影片中出现这段凄美的Anna’sTheme。所以,在这部看似有些零散的电影中,串联起整部电影,使其形散神不散的,不仅仅是那把红色小提琴,还有贯穿至尾的的那段旋律,Anna’sTheme。如果说小提琴是自始至终的主角,那么Anna’sTheme就是结构贯穿的音乐灵魂。由Anna’sTheme拉开小提琴故事的序幕。当制琴师给妻子看自己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制作的小提琴,又一段音乐由弦乐在低音区缓缓奏出,音色低沉,似乎带有某种悲剧和不安的色彩。接着安娜在清晨再次为孩子唱响起那首类似于摇篮曲的Anna’sTheme,旋律被她的呻吟打断,立刻钟声响起,转场,音乐即刻改变,预示着不详的事情正在发生。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安娜和腹中的孩子死于难产,影片并没有过多地渲染制琴师的悲伤,他将亡妻的鲜血溶入颜料中为提琴上漆,此时Anna’sTheme与画面上大师刷漆时碰触琴身的一霎那同时响起,随着画面上红色小提琴的诞生,独奏小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经过三次转调达到高潮。音乐好像在叙说着制琴师悲痛的心情,同时音乐变得越来越激动。在一个高音之后,画面转到拍卖现场,红色小提琴再次出场。在第二段落里,红色小提琴来到了维也纳,一开场的修道院,伴随着一首充满欧洲巴洛克色彩的小提琴合奏曲,音乐风格很明显与前面的音乐不同,观众立即被带入到下一世纪的旅程中。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音乐生活多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红提琴主题在这里成为僧侣们献给上帝的赞美歌,既在情理之中,也为音乐袁现提供了空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多趋向以一个乐思加以丰富变奏和装饰,影片中的音乐在这里开始发展,变型,《修道院》、《练习曲(卡斯帕的死)》、《卡斯帕的试演(维也那的旅途)》这几段音乐中,重复的节奏,不断的长音阶,固定低音等等这些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仿佛巴赫、维瓦尔第的音乐作品又同荡在我们的耳边。这一段旅程中小提琴的主人是孤儿卡斯帕尔,他是个音乐天才。他是个可怜的孤儿,还患有心脏病。由于音乐天赋被修士们推荐给音乐大师乔治,乔治也发现这孩子果然是个天才,决定带他参加皇室为寻找年轻音乐家而举办的比赛,开始刻苦训练卡斯帕尔。片中有一段卡斯帕尔练习的场景,旋律随着节拍而不断加速,通过不断加快的的节拍,反应出卡斯帕尔琴艺的成长。卡斯帕尔的琴声始终伴随着他脆弱的心跳,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气氛,给人不祥的预感。当音乐声消失时,背景声只是卡斯帕尔沉重混沌的心跳声。而到了最后,卡斯帕尔优美超凡的小提琴声还没来及在皇室面前响起,越发响亮的心跳声先响起,然后消失,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卡斯帕尔的生命。第三部分是牛津乐章,故事背景由奥地利到了英国。一开场是吉普赛人穿越欧洲的旅行,呈现的是一段非常吉普赛音乐,作为情境转换的引子,听来非常即兴、自由,极具乡村民谣风格。这里导演采用音乐蒙太奇的手法,富于动感的音乐配以不同的琴师和不同的景别,画面的快速剪接,红提琴几经易手,翻山越岭,辗转过海,走入它的下一旅程——十九世纪的英国。在这一段里。,红色小提琴到了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波普手里,在整个小提琴几百年的故事中,只有波普用高超的琴技和激情将它的声音发挥到极致。这一段的配乐中,紧紧与剧情的跌宕起伏相连。在后几次观看中,我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底下小窗口播放着电影,听着音乐,我基本可以把画面在我的脑子里还原出来。这一段应该是什么发生了,这一段应该是谁出场了。总言之,这一段音乐的叙事和烘托功能相当强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声画非常和谐。接下来就到了上海。这时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祖国山河一片红,到处充满了对西方文化和音乐的憎恶。除了开头交待小提琴是如何流落到中国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小提琴,后来很长一段画面,音乐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人人必唱的“经典”歌曲《忠于革命忠于党》,这一音乐第一次出现是作为画内乐的形式,进行曲式配合画面上的忠字舞,渲染出那时纷乱的社会背景。这段故事中红色小提琴的主人项蓓,明白这个小提琴的存在也许会给她带来危险,她把琴藏在地板下。当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小提琴上的尘土时,Anna’sTheme又出现了,但是只是隐隐约约地呈现。只呈现了短短的几秒,音乐就被敲门声打断.项蓓慌忙把小提琴藏起来。在这里,音乐悄然进入,随着情节的发展又戛然而止,展现了电影配乐素材选择的自由性。这个部分的音乐原则上仍以Anna’sTheme为主题,音色上则显得较为压抑与黑暗,同时还结合了一段红卫兵的歌曲,点出独特的时代背景。音乐再次出现是在周原同意保存小提琴,项蓓匆匆离开的时候,两人开始互相的猜疑此时转化为一种微妙的情感。还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旋律,但是经过不同的演绎,显然意境唯美深情了许多。音乐缓缓流出,速度比第一次放慢,柔美抒情的旋律,不再有豪情壮志,而充满了暖意,此时音乐已经超越了语言,传递着一种心与心的交流。随后背影吵杂的声音渐起,预示转场,这一幕的故事已到尾声。最后故事回到了现代,红提琴到了加拿大。开始讲述之前几个故事中一直不断闪回的拍卖的现场。这个部分的音乐,一方面呈现一种悬疑神秘的质感,描写鉴定追查红提琴,以及在拍卖会上偷天换日的过程,同时也将情绪悄悄带回第一部分乐章中。影片最后莫里兹在猜测红漆来历的时候,影片中再次出现凄美的Anna’sTheme,莫里兹默然的表情仿如听见安娜的吟唱,听懂音乐的涵义,也仿佛是寄予提琴中的安娜以无声的回应。这部影片中的音乐不止是一般的电影配乐,它直接参与了电影的表演。一方面,它是红提琴的象征,用它独特的音符和旋律揭示艺术之美;另一方面,它还作为画面的补充和延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层的文化内涵。从爱中而来,到爱中而去。人事更迭,旋律翻新,可是那用血与肉深藏于小提琴中的灵魂和爱意,从未离去。一把红色小提琴,它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做工精巧,不在于久经辗转,而在于它身上所依附的用音乐传递的爱与生命。这才是唯一可以与时间和烈火和死神抗衡而生生不息的东西。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