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缉魂状态:超清年代:2021
主演:张震张钧甯孙安可李铭顺更新时间:2022-09-28 16:55:55
著名集团董事长王世聪惨死家中,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梁文超(张震饰)与妻子刑警阿爆(张钧甯饰)在调查中得知:死者的儿子王天佑(林晖闵饰),年轻的新婚妻子李燕(孙安可饰),多年合伙人万宇凡(李铭顺饰),甚至死去的前妻唐素贞(张柏嘉饰),每个人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阿爆更是发现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惊人秘密…… 电影根据江波小说《移魂有术》改编。
作者|船长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出现在高考考场上。22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份精彩的答卷。这就是《缉魂》。《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讲述了一个“记忆移植”的故事。它类型气质鲜明:犯罪悬疑。很容易让人想到《黑镜》《副本》《全面回忆》等经典,再往前倒,还有30年前就在犯罪/刑侦题材里探讨“灵肉关系”的老前辈《攻壳机动队》。Doyouhearawhisperinyourghost?99年在中国还是新鲜概念的记忆移植,今天已然褪去了惊奇色彩。经典设定如何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看完片,心中大石落地。因为《缉魂》给出的答案,是与上述作品截然不同的气质,一种本土科幻难得的高级质感。高级在哪,从三点说起。01改编的取舍我们先对比原著和电影。小说《移魂有术》篇幅不长,情节紧凑:主人公是一个精神病院医生,偶然卷入了一场谋杀,谋杀的起因是大富翁王十二的儿子企图弑父。富翁家的一个人被送到精神病院,在治疗过程中,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富翁与儿子不和,为了永远占有财产,企图将自己的意识移入别的身体,获得永生。江波认为,原著“更像一场智力游戏”,讲的是一个被卷入风暴的局外人如何用“移魂术”脱身。电影对小说改动很大,几乎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它在改编上做了聪明的取舍。舍,是舍弃了原著中技术的惊奇感,强化“犯罪悬疑”这个类型。原著节奏快,解谜过瘾,但没有直接了当的“奇观”。必须承认,意识移植放到今天已经不再新鲜,移植到大银幕上更容易落入窠臼。如何让科幻在这里成为加分项,是对创作者功力的考验。”而且,科幻与悬疑推理往往不容易结合,你要是先扔给观众一个悬念,最后告诉他,有一个黑科技可以解答这个悬念,观众会觉得这是作弊。本片很聪明地把“记忆移植”的技术设定先扔出来,让观众靠经验猜一个方向,最后却发现猜错了,真相更惊人。这种方法正如希区柯克的“定时炸弹理论”,当观众(自以为)知道的信息多于戏中角色知道的信息,悬疑的效果才能出来。科幻不是用来解答悬念,而是用来设定新规则,在新规则下不断制造更新的可能性——一个人渴望永生,只有科幻,才能把这种人类欲望放大到极致,产生“自己复制自己”的奇观。带来惊奇感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导致的人类欲望。这样的改动,让电影的格局和复杂度,都比原著大大提升了。取,是保留原作的核心设定与个人视角。原著的核心设定“移魂术”和克隆有点类似,当A复制自己的意识到B身上,B会产生新的人格与思维,与A并不完全相同,本体和分身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且B除了A的意识,还可以无限接收DEFG…的意识,成为一具拥有多片灵魂的躯壳。电影保留这一设定,就保留了极大的叙事空间,直接决定了剧情上精彩的层层反转。另外,科幻中的“生物伦理”话题往往难以把握,因为它会挑战人伦道德、引起社会震荡,创作者无法避免地要讨论其后果和影响。电影避开了这点,不谈社会反响,只锁定在个人选择上。原著的主人公、精神病医生梁翔宇原本懦弱自私,电影中改为身患绝症的检察官阿超(
张震饰演),同样的选择,主角会更加面临职业和良心的双重约束,人性的矛盾凸显出来。《缉魂》片如其名,讲的是“缉拿灵魂”,让人联想到类似的赛博朋克硬汉侦探,主角作为局外人,追踪一个“意识副本”直至揭开真相,但本作不是。主角自己也要面临生死抉择,一个癌症病人,在探案的同时,把这种对灵魂的选择也用在了自己身上。这个改动非常聪明,它回到了选择本身:我会为了活下去复制自己的灵魂吗?复制出来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案犯换做是我,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一个拷问接着一个拷问扔出来,问主角,也是在问观众。02近未来视觉呈现电影中,导演对近未来的推演是清楚、自洽、高级、克制的。本土科幻可以有远未来的宏大图景:巨构建筑、大机器、末日、星空,也可以有近未来的冷峻小品:神经、记忆、情感、自我认知。《缉魂》可以说做出了是迄今为止、本土科幻片中最好的“近未来”呈现。严格来讲,意识移植是赛博朋克题材的一个分支,本作却没有落入赛博朋克的刻板美学符号。没有塑料霓虹,没有大特效,时间设置在10年后,大部分场景充满“人的气息”,如阳光明媚的街道、杂乱的办公室、质朴的公寓、繁忙的医院。唯一有“科技感”的场景是富翁的豪宅和手术室,但这种冰冷突出了富翁的性格与选择,与主角形成对照。导演着重在电子产品上做了可信的技术推测,比如台式电脑的大曲面屏,办案使用的平板,门禁是语音助手,签字用触控笔,都是10年内可以预见的地步,没有不必要的高科技设备故意昭示“未来感”。令人羡慕的曲面屏片子的整体色调带有灰阶,被雾霾笼罩,有霓虹灯光,也有中低明度的孔雀绿、姜黄、砖红,和人物心境符合。片中的城市也在现实基础上往后推了一步:高楼的标牌写有“北市”,语言中英混杂,这种文化交融感反而具有了赛博朋克味。这种传统“赛博朋克”审美的镜头只出现了几秒这种克制的感觉非常难得,也让人非常舒服。在看过太多“快看这是科幻”的用力过猛、透过屏幕糊你一脸的塑料特效之后,本片的美学感受,是在展示事件和情感本身,科幻后退一步,成为了润物无声的底色。03东方视角落地本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恰当的东方视角。电影前半段玄幻味浓郁,富翁的前妻与儿子信奉某种巫术,在家里画满符咒,在山上种满草药,疑似凶器“金刚杵”及监控录像里“被附身”的影像,在海报、预告中都是着重渲染的对象。部分灵感来自《山海经》和东方巫傩文化后半段,技术设定猛地扔出来,才发现原来巫术只是导演设置的障眼法,误导了主角,也误导了观众。然而这种误会,却展现了东方式的对“灵魂”的理解。在传统文化里,我们相信永生,相信来世,面对“意识转移”,在民俗与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的地区,会倾向于用怪力乱神给出解释。导演在视觉上加强了东方基调,尤其强调木质的使用,用木头的暖调中和技术设定的冷硬感,冷暖色调、新旧交杂。最后有观众说,片头的DNA加金刚杵就是地道的中式科幻。某种程度上,继《攻壳机动队》在清一色的西方作品中辟出一方天地、呈现对灵肉关系的东方理解和审美表达之后,《缉魂》又一次在大银幕上做到了这点。片尾,主角和妻子相视无言,这个场景极其日常,普通到就像是你的家庭,你隔壁的家庭。※回想22年前,一切都还刚刚开始。科幻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一名叫江波的年轻作家刚刚开始写小说。10年后,江波创作了《移魂有术》,拿下第三届华语星云奖最佳中篇银奖。然后就是2017年,导演程伟豪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轻科幻犯罪片:移魂。初稿故事大纲1223~期待尽快跟大家见面!”这时的剧本结局还截然不同从试卷到小说再到电影,这是中国科幻的巨大进步。但是即便如此,可能还是有很多观众疑惑:这到底算不算科幻片。这也是目前很多“科幻类型片”在本土市场的境遇:观众认为一个作品不科幻,往往是因为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仰望星空”“星辰大海”“赛博朋克”。之前《被光抓走的人》《记忆大师》都曾被如此评价。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幻不只看概念画面特效,同样,它不只有全人类的集体视角,还有个人视角。当颠覆性的情况出现,比如一种新技术,一个外星人,一场灾难,不去讲科学家如何解决问题、全人类如何应对,而是对准普通百姓,展示极端环境下的个人选择,这也是科幻。中国科幻很想鼓励本土语境下的人性探讨,急需有不同类型的科幻片扩充观众对科幻的认知。《缉魂》又迈出了一步。毫无疑问,它是一部合格的科幻电影。科幻不是外皮,而是核心驱动,制造了一个极端环境去拷问人性,呈现了本土科幻的全新质感。22年后,对于那道作文题,中国科幻终于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邓韵、亦团团、宇镭、千一鹤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