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人:配乐谈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04 23:32:05人气:0
驱魔人

视频驱魔人状态:超清年代:1973

主演艾伦·伯斯汀马克斯·冯·叙多夫李·科布吉蒂·温更新时间:2022-09-28 17:08:48

愁云惨淡的华盛顿市,一幢普通公寓内,单身妈妈克莉丝(艾伦·鲍斯汀EllenBurstyn饰)和女儿芮根生活于此。然而近一段时间,克莉丝却被女儿种种怪异的举止折磨得烦躁不堪。芮根的行为举止怪异,迥异常人。克莉丝带她求医问卜,终无所获,甚至精神科医生也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几近绝望的母亲求助于莫林神父(马克斯·冯·西多MaxvonSydow饰),一个有着丰富驱魔经验的老者。恐怖的夜…

《驱魔人》中亦选取了彭德雷茨基等人实验色彩颇为浓厚的作品,并因音效上的突出处理而捧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大奖。不过《驱魔人》并未大量以音乐段落来烘托气氛,其中配乐段落非常少,甚至可以说寂静才是主体,音乐不过是调剂而已;可以认为它最大的特色在于音乐与影片情节互为补充,延伸了电影的内涵。片中有明确旋律的配乐不多,只有《TubularBells》,其余都是作为场景内的声音出现的:神父Karras在酒馆喝酒时的《Ramblin’Man》,以及神父Dyer等人在女演员家中聚会上的钢琴弹奏与合唱。鉴于家庭聚会中音乐与场景本身结合得过于紧密,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TubularBells》这首曲子是MikeOldfield的电子乐名作,本是一首基调轻柔、舒缓人心的作品。不过通过与《驱魔人》的情节相配合,这首曲子在电影中听来则有了极为不同的味道。它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第十五分钟处,女演员在结束越战学生抗议主题影片的片场工作后走路回家,在途中看到神父Karras与另一位神父谈话,背景音乐因飞机经过而戛然而止,不久之后恶魔便在电影中正式登场;第二次则是在影片结尾,当Karras献祭了自己而成功驱逐了邪魔后,警长及神父Dyer一同去吃午餐,在灰暗寂寥的街景下,《TubularBells》再度响起。影片的情节可以被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无关“驱魔”的前十五分钟,其二是“驱魔”——《驱魔人》的“驱魔”故事是第十五分钟女演员从片场下班回家后开始的,即《TubularBells》的两次出现分别位于“驱魔”的开头和结尾。这样一来,若以好莱坞叙事模式来衡量,影片的前十五分钟就显得非常奇怪了。虽然伊拉克考古的部分是在交待恶魔的来源,但随后连续十分钟的女演员拍片场景就未免有些离题了,它甚至没有起到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为什么像《驱魔人》这样一部卖座巨片中会有整整十分钟看似不涉主题的内容?这只能是因为这个段落中隐藏着揭开主旨的关键。在这个片场场景中,女演员接下的是一部反对越战题材的影片,饰演一位深受学生爱戴、在学生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女教师,振臂高呼,相貌虽温婉,形象却强势——随后我们可以发现她与女儿一同生活,这个家庭中没有父亲,母女二人过得非常幸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片中几位男性角色,如诸位神父以及警长,不仅经济上捉襟见肘,形貌也比较萎缩,全部都是单身,唯一不存在这类问题的导演Dennings,则有比较严重的性格问题,并且出场不久之后便惨死于恶魔之手。再看“驱魔”部分的故事结构:前半部分主要围绕着神父Karras展开,表现了他因自觉没能照顾好母亲而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考虑放弃在教会的工作,作为拳击手的事业也不成功,总之家庭和事业都糟糕透顶;后半部分他因母亲去世而痛苦加剧,于是投入到了为少女Reagan驱魔一事当中,影片的重心也从Karras的个人危机真正转向了“驱魔”,Karras发挥了他的拳手特长,最终与恶魔同归于尽,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解脱。Karras的经历与《Ramblin’Man》(《漂泊的人》)一曲的主题十分契合:酒馆一场戏中背景音较为嘈杂,但可以清楚地听到一句歌词:”Lord,Iwasborntobearamblin’man”(主啊,我生来就是个漂泊的人);而Karras恰好在和神父Tom商议调动工作事宜,且有提到“许多人的精神疾病都是信仰上的问题,工作问题、生活意义等,我应付不来了…”言辞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Karras本人就是一个Ramblin’Man,一直在奔忙,却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综上所述,影片其实根植于越战及民权运动、尤其是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之下——越战令全美陷入泥沼,民众自尊心受挫,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亦削弱了白人男性的社会地位。再回顾《TubularBells》首次出现时两位神父的谈话:“我与律师、医生、神父都谈过话,我们都没有一天不觉得自己是骗子…”,可以发现这句话与影片之后的台词中反复提及的“信仰缺失”(包括神父Dyer亦是个信仰缺失之人,他曾说“我心目中的天堂就是个白色的夜总会”)有所对应,意思是时下的民众、尤其是男性均过得较为苦闷,律师、神父及医生都在感到自己在为他人制造虚假的希望——这正是导演为这段音乐定下的主题。据此,它在片尾的运用就多了些许惆怅忧伤乃至令人脊背发凉的味道——当警长询问神父Dyer有无看过某部影片时,Dyer回答已经看过了,由于与这一幕与之前警长和已经死去的Karras的对谈如出一辙,所以警长苦笑着答“又一个”;当两人一同去吃午餐时,《TubularBells》再度响起。这便意味着,Karras尽管为了驱魔献出了生命,但诸位男性角色,或者说整个男性群体的伤痛并未结束,还有更多危险隐藏在未来——曾为“魔”而深深苦恼的母女则彻底解脱,特别是Reagan很可能根本记不得这整件事了。值得一提的是,《TubularBells》全曲长达三十余分钟,但影片中的选段只有十几秒,只是开头几个小节的重复,全部都是固定音型,这就好似是一座走不出去的迷宫,宣告着伴随民权运动垮塌的男性尊严,仿佛再也不会恢复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迷茫与创伤。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