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奔跑吧名场面状态:更新至20220505期年代:2022
主演:尚敬小沈阳王祖蓝李雪琴更新时间:2022-09-28 18:08:52
节目是全国首档情景喜剧IP孵化真人秀。节目以情景喜剧“IP孵化”为核心,以“剧组”为主体,以“剧综结合”为目标,并通过影视化的呈现形式,最终选出一部情景喜剧,孵化属于这个时代的情景喜剧。
5月底第1-2期观后感其实也不能算童年,《武林外传》《家有儿女》两大现象级情景喜剧播出时候我已人到少年、上了初中。但是夏天的感觉很对味儿。那时候家里的电视还是大屁股,也没有现在这样的电视盒子点播功能,想要看特定节目,要么看碟片,要么看点播台里某些大善人不停花着高额话费点播的节目。然而碟片虽好,但消耗总是很快,点播台的大善人也不是大冤种,靠人家总是看不完整。于是,主流还是看有线电视,看央视看卫视。那年暑假正是《武林外传》火的时候,随便翻台,3步之内必有台在放,。于是,那个夏天的日常,就成了我坐在冰凉的瓷砖上,一边有滋有味翻看《武林外传》,一边一勺勺地把半个冰西瓜刮得不见一丝红壤,再撇一根碎冰冰,再来一根小布丁…客厅里空调开着,门窗紧闭着,幽暗清凉的那片小天地,唯一发光的电视里,那一群热闹欢乐的人们陪伴了我整个夏天。跑题了,说回正题↓(其实先写的下面,后来才发现要写标题,写了标题为了点题又写了上面这段?)刚看了一期,两场戏很有质感,不是之前那些演戏综艺能比的,因为很明显能感觉到从剧本到台词,从场景到剪辑都很完整。就单期来说,
杨超越队的节目比
尚敬的更讨喜,更像情景剧。场景、情节多样,有能抓观众记忆点的金句、方言,人物重点突出,节奏轻松欢快。(另,我此前从未关注的杨超越表现让人意外的感觉特自然,很贴合小妹这个角色,比不少名不副实的常年活跃在各荧幕的女演员更有灵气)。但是,我也相信尚敬所强调的,要有耐心,要搞清楚在这个舞台表演的节目是为了参加综艺还是为了后续真能成剧。所以我决定继续期待他的下一期节目。上周六一看完就开始翻第二期,发现才更一期,下一期得下周一(优酷)。准备这周晚上抽空接着追。说到这,我开始有点为香港队担心了,几位演员都是面相很有观众缘的。但有两个问题可能导致结果不好。一个是文化上的差异,设计的港式情节和对白未必能契合内地观众的点。二是台词问题,在内地大段用粤语肯定不合适,用普通话对他们来说又很别扭,会极大限制他们的发挥。6月5日第3期观后感目前已看完3期,6个节目。看完就会发现,正如
高亚麟老师所说的,这些队伍有些是奔着来参加个综艺的目的,有些是真的抱着要把这剧创成完整情景剧的目的而来的。我此前所担心的TVB组很亮眼,港普并没有影响观感,抖的台词包袱让我开怀大笑。并且剧的主题很有成长性,意味着可以装下很多内容,很适合拍很多集。但有几点我不理解。剧本身很不错,李成儒老师等都给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为什么在演完采访环节,要剪辑这么多煽情的内容,比如自身经历的不容易,彩排受伤等等。我认为,在作品足够好的情况下,再以煽情为剪辑重点,让人觉得舍本逐末了。但我不认为是台上演员的问题,而是综艺导演组和剪辑组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说,还要结合整个综艺的呈现来看。比如点评环节,很多对答一看就是剪辑的,虽然乍一看好像对得上,但只要细看就能发现是通过剪辑拼接的,倒不是说导演组进行了恶意剪辑,而是看着不连贯,正常可能A说了一二三三点,演员B一一作了回应,这是一种友好的讨论氛围。但导演组可能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性,就剪成了A说一句,B说一句,加上一些小表情特写,来营造出你来我往的互怼式的针锋相对。还有,无论是四位导师还是市场、内容团的点评,都给的很少,尤其是导师的,呈现出来的话有些只有半截,搞的我根本看不清他们真实的的评价体系和逻辑。目前来看,导演组分别给四个老师营造了不同的人设,并在不断加深这种标签:
英达——传统守旧求稳不求新的情景剧界大佬;高亚麟——统筹兼顾看重成本的制片人;李成儒——严苛敢说爱好排比的恐怖裁决者;
沙溢——都好都好但独爱东北的和稀泥者。这些人设里,除了高亚麟的让人觉得能接受,其他的都有些不讨喜。再说这期同台竞技的
小沈阳这个剧…我初看觉得确实很工整,一眼回到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是非常熟悉的那个味儿。但是,情节上太老套,一些包袱,转折,正如TVB组女编剧说的,一猜就猜到了。然后小沈阳组的编剧(还是导演)回呛,说这不是悬疑剧,这就是生活里的东西。到3022年也会是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人嘴真硬,后来TVB组上台后才知道原来这俩是竞争对手,难怪反应有点大。我觉得女编剧说的很委婉了,实际观感就是我上文说的,老套。情景剧你可以很生活,但是你必须很抓人,要么剧情巧妙,要么台词精彩,喜剧要的就是个意料之外,你说你剧情普普通通,抖包袱跟打明牌似的,演员刚抖出来,我甚至都能在脑海里把演员们接下来的台词补完了,你说我笑不笑得出来?我还真笑得出来,靠着“弟弟”一角的扮丑,有俩地方我笑了。好像就6个组吧,第3期意味着所有剧组第一轮的结束。我挺期待他们第二轮的剧。但是,就这个综艺而言,我觉得内容有些单薄,一期将近2个小时的时长里,包含了两个节目,然后每个节目开演前有提案,节目后有采访、点评及打分。刨开剧的时长,留给围绕剧的其他环节时间明明很多,但感觉这档综艺就是不耐看,不丰富,没太多记忆点。我想,可能还是剪辑上没有重点呈现出更多更连贯更有深度的讨论和点评。在这点上《演员请就位》简直是标杆榜样:1.导师的点评专业而连贯,值得人思考。尤其是陈凯歌讲戏时所展现出来的魅力,让人即使不认同他说的内容,也愿意听下去,因为讲的透,有他自己的逻辑。2.导师间有互动,无论是剧本制造舆论点也好,真实碰撞也罢,总之《就位》的导师们干活真出力。反观《开播》这边,虽然不撕的做法很清纯,但很明显大家其实对好的情景喜剧该是什么样的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可听不到这四位中有谁说个囫囵个儿的理论或者评判标准什么的,互相间有个意见相左也仅仅体现在举牌中。市场团、内容团倒是能够输出观点,但也会变为我前文中所说的缩减版“互怼”模式。或许情景喜剧真的是个不好把握的项目,谁都没有100%的把握坚持自己的理论和判断,话不敢说太满,毕竟万一被市场“打脸”,还是很疼的。最后几期隔了很久才一口气看完,
李雪琴团队的《今晚有演出吗》获胜,她这个是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出彩,许君聪(职业法师刘海柱)来的这期,有几个场景把我差点笑岔了气。她这个节目夺冠我是服气的。最后再说说另外几个剧。杨超越团队的《家有姐妹》也是我一直比较看好的剧,但是输了也正常。它有这样几个问题:1.场景单一,主要是客厅厨房,其次是父女3人三个卧室,且卧室里的戏比较单一。2.人物较少,父女3个主角 2个偶尔出镜的孩子 偶尔露一面的物业管家 客串一次的
秦霄贤。3.语言。台词最多的父与大女儿全是上海普通话,对我这种华中地区受北方喜剧影响多年的观众,听着很别扭,喜剧效果不如北方方言。杨超越的语言表达没有喜剧感,她想出喜剧效果只能靠段子和“冷不丁”。4.最核心的剧情和台词,不是每集都精彩。小沈阳团队的《XX一家人》,前面几集看了后面就看不下去了,套路太老,剧情明牌,因误会生出一串笑料,最后“艾玛,爸,原来这么回事,你咋不早说呢”,误会解除,合家欢。这和春晚最后“咱们一起吃饺砸”有啥区别。《超凡的伙伴》刚一出来感觉很好,题材也好,既青春时尚,又特别能往里装东西,每个角色都挺有戏,帅的美的憨的反差的,但是,后劲略显不足。尚敬的《薪剧场》,可以说是靠着尚导的脸面把差生保送到决赛,多演了几轮。很有几集无聊到一声未笑。首先,演的特别像小品,像小品本来没啥,关键是像那种不好笑还硬咯吱你笑的那种小品。其次,演员众多,却没有特点。在这方面,薪剧场在超凡面前简直就是负面典型。除了那个前期装外国口音的小伙子和后期装傻那个小眼男生有点特点,其他演员,从台词到性格到人设再到分工,没有记忆点。但最重要的,仍然是,没有一个演员的演绎是搞笑的。最后,剧情相当不给力。被几次点评说剧情不点题后可以看出来,后续的剧集按照建议是改了的,改成以各种理由让投资人,让女主父亲来体验剧本杀。归根结底,剧本不行,台词设计不行,无情景,不喜剧。我想起在薪剧场第一集播完,遭到现场一些负面评价后,尚导说说了一段辩解的话,大致是说想突破传统,情景喜剧不是非要包袱,带一群新人也能成功,希望大家有点耐心,后面更精彩。可惜,事实证明这个剧没做到。可是喜剧不靠台词就靠肢体,没一样成功的。和是不是新人也没啥关系,和他们的喜剧感有关,最重要的,和编剧有关。说来说去一句话,编剧绝对是情景喜剧核心中的核心,没有好编辑好台本,谁来导、来演都一样,只能折戟沉沙。本文版权归作者侧耳倾听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