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奥斯卡影后们在小荧屏上大举来袭。先是HBO隆重推出迷你剧《小谎大事》(BigLittleLies),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的原作者莉安·莫里亚蒂(LianeMoriarty)坐镇为编剧之一。故事围绕两位中年中产女性和一位误入中产圈的年轻女性展开,三个女人一台戏,戏里有爱情、婚姻、家暴和为人父母等主题。剧集由
妮可·基德曼(2003年获奥奖)和
瑞茜·威瑟斯彭(2006年获奖)参与制片并且领衔主演,豪华的阵容里还包括两次获得奥奖提名的
劳拉·邓恩。几位奥斯卡级别女性大咖的加盟,使这部电视剧在立项之初就备令瞩目,而此前HBO和Netflix为该剧发行权进行的较量,更是添足了作料、吊足了胃口,使人们对剧集质量的期待大大提高。《小谎大事》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边同样是有线台的FX电视网则直接把奥斯卡影后们的八卦故事拍成了迷你剧。这部名为《宿敌:贝蒂与琼》(Feud:BetteandJoan)的剧集聚焦两位殿堂级别的奥奖影后: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贝蒂·戴维斯一生获得11次奥奖提名,两次折桂奖项(1936年、1939年)。而琼·克劳馥是三获提名,一次得奖(1946年)。这两位宿敌影后一生中在戏里戏外纠缠不休,她们共演的电影《兰闺惊变》(WhatEverHappenedtoBabyJane?)也因此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这部电视剧就围绕两人拍摄这部影片时的种种纠葛,上溯恩怨下达情仇,以绝对满足观众阴暗的窥私心理为目的,真实剥开天后们的八卦。情节中还涉及了另一位五获奥奖提名两获影后(1947年,1950年)的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影后自然得有影后来演,以上三位的饰演者分别是苏珊·萨兰登(1996年获奖)、杰西卡·兰格(1995年获奖)和凯瑟琳·泽塔-琼斯(2003年获奖)。《宿敌:贝蒂与琼》/《兰闺惊变》表面上看,这两部剧似乎代表了女性题材美剧的兴盛,女人们剧里剧外拼故事、拼八卦、拼卡司、拼投资、拼收视,俨然是一场美剧工业的全方位女性比拼。从深层次上探究,这实际上是一场行业内女性与男性的比拼。一切的缘起是在2014年,这一年HBO开播了《真探》(TrueDetective)第一季。这是一部个性十足的剧集,画风奇诡对白晦涩,却获得了剧迷们的青睐。正当人们热衷于讨论该剧的哲学性和艺术性,为了评论演员演技的高下争执不休时,忽然起了一阵狂风,评论的走向陡转为一种批评,声称该剧情节太过集中于两个白人男性侦探身上,有色人种的角色基本没什么戏,而剧中的女性基本就是摆设,不是挂掉了就是喋喋不休或者水性杨花。当舆情越发翻花大滚的时候,人们甚至开始忽略这部剧的本身,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长久以来有线电视台制作的所有剧集。人们指责有线台剧集情节主要是围着白人男性转,而女性人物形象过于单一固化,女性角色永远逃脱不出一些框架:情人一定是神经质的、脱衣舞女向来神秘兮兮、卖春姑娘仿佛比男人还要饥渴、女儿们必定愚蠢
简单、少妇们随时满腹幽怨等等。《真探》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从上个世纪末的开始,诸多电视网出品的优秀剧集都遭受过类似指责。从《黑道家族》、《火线救援》、《广告狂人》、《绝命毒师》、《新闻编辑室》和《清道夫》等等不一而足,甚至包括《权力的游戏》的前几季都曾被拉上干系。渐渐地这些被责难的领域从女性角色扩展到了与女性有关的其他领域。作为业界的标杆HBO自然直接被举到了风口上。从1975年到2015年的40年间,由女性制作的小时剧(one-hourdrama)只占HBO小时剧总量的5%,同时在其他原创剧集和迷你剧集中,只有8%出自女性之手,2.6%出自有色人种之手。HBO如今获得的口碑品牌,很大一部分是缘于自制的小时剧。就仿佛冯唐口中那条文学的“金线”一样,HBO靠着《黑道家族》、《火线》等剧集为当今的电视剧制作铸就了“金线”---所谓“HBO出品,必属精品”。在金线光晕的普照下,HBO的诸般进退取舍影响着行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剧本创作和制片这两个方面。《黑道家族》/《火线》赫芬顿邮报的数据显示,从1975年到2015年的40年间,HBO共有38名编剧参与小时剧的创作,其中只有三位白人女性参与了剧集的撰写,更为甚者,其中只有一部剧的制片人是女性,并且从来没有一位有色人种女性跻身其中。社会在进步,网络在普及,然而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恶化。2008年之后,女性的身影在此类编剧队伍中彻底消失了。如果说,好的情节完全来自于真实,那么白人如何能写出有色人种的生活细节?男性如何揣摩出女性心理的细腻?当然事情也不能说得太绝对,毕竟曾经有许多文学大家将异性特质参详得十分透彻。不可否认的是,女性编剧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女性角色内涵的缺失,从业人员的清一色男性化则给行业本身带来了僵化定型。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包括HBO,AMC,FX,Showtime,Netflix在内的电视网和流媒体平台,总计雇用的女性制片人和编剧只占员工总数的12%。《衰姐们》除了小时剧和迷你剧,HBO在其它类型的剧集和节目上还是包容而开放的,比如喜剧、纪录片、深夜娱乐、体育节目和电视电影等,多有各色人等参与制作2012年HBO开始放送的喜剧《衰姐们》(又译为:《都市女孩》)是此中佼佼者,从演员到导演到编剧,一水儿的女性化。尽管如此,这部剧还是招来了以白人角色为中心的诟病。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好莱坞这种批评白人至上主义的倾向就没消停过。无论是2010年的电影《最后的风之子》,还是2015年的《星战7:原力觉醒》等影片,都被严肃批评成为白人至上主义的作品。风气一开就刹不住,甚至连累了上个世纪的经典喜剧《老友记》也被置入批评之列。2015年2月,一位叫乔丹·门多萨的喜剧演员以此为灵感,开始在个人博客上发表WhitePPL(WhitePeople/Popular)为主题的影视海报,此举间接导致了如今甚嚣尘上的“奥太白”(OscarSoWhite)。WhitePPL(WhitePeople/Popular话说回来,如果说《女权宣言》早在1791年就为女性平权拉开了序幕,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在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着这种女性就业的偏见?首先想必是惯性使然,电视工业是个庞然大物,本身不乐于伤筋动骨地冒险实行深化革新;拘泥固守也不见得是坏事,表面上看,一切照旧在短期内是利大于弊的。另外,部分决策者们坚持认为物竞天择是基本准则,并不存在什么性别歧视和肤色政治,一切机会都是均等的,就看你怎么施展了。除了这些,男性话语权在职场上的绝对地位产生了绝对的消极影响。有证据显示,女性制片人雇用的女性从业人员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制片人的相关数据。《权力的游戏》之《列女传》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剧集《真探》衍生出的女性主义问题终于让HBO开始了反省。2015年,HBO开始实施“协力计划”(FellowshipProgram),着手寻找和培养具有多样性背景的编导人才,尤其注意搜罗女性和有色人种的潜力股写手,并将这些人专门致力于小时剧和迷你剧的制作。以此为契机,此举牵动了各大电视网的在相关问题上的整改。从HBO2015年-2016年放送剧集的细微变化上,观众确实可以感受到很多调整,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权力的游戏》。这部近年大受追捧的剧集越来越趋向于叙事的多样化,原先以多数男性视角发展的剧情从第五季开始偏离了原著小说的线索。按照第六季的情节,该剧已经完全变成了《权力的游戏》之《列女传》。《女子监狱》/《傲骨之战》作为后起之秀,Netflix于2013年推出了全方位女性大作《女子监狱》;作为中坚力量,CBS已经开始延续《傲骨贤妻》的成功,推陈出新了《傲骨之战》;作为业界老大,HBO如今认识到,制作人、出品人和编剧、导演并不仅仅是产出剧集的内容,他们的性别、肤色、个性与剧集乃至整个工业是一体的,是这些缔造着文化与文明。这种改弦更张,罗致女性小说家、影后出品人兼主演的革命性变化,标志着HBO在女性制作剧集这一领域开始大展拳脚。起步虽然有些晚,但是善加利用平台品牌和工业力量,此举一定会掀起女性题材电视剧的高潮。美剧迷,你们有福了。公众号:丁神灯本文版权归作者丁神灯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