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美国的言情片,因为,美国人太容易放逐自己,尤其是性方面.而我觉得,身为一个多少有些古董的中国人多少有些不习惯.在两个多少的影响下,我对大多数美国片子都持有否定的态度.但是,有人给我推荐了这部电影,况且看一部电影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两个小时.我试着对这部片子做自己的理解.这是一部讲述爱情冲突和矛盾的电影,年龄和种族的矛盾一直向一把利刃悬在女主角的头上.37岁的年龄,让
拉菲(女主角)和大卫(男主角)在一起的时光充满了快乐的同时又被深深的自责和不安全感笼罩着.那种复杂的情绪无异于出轨.快乐并痛着.姐弟恋真的那么复杂吗?在很多人的眼里,爱情高于一切,年龄是很多爱情的消费者们相当在乎的东西,差价太大总是招人非议.比如杨振宁老爷子的晚年恋情.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谈论和讽刺的对象,也许你是清白的,但是挡不住悠悠之口.在这种道德的冲击之下,顶住剪刀差相爱的人们,都应该是付出了勇气.男子找比自己小20岁以上的女子被人看成是闹剧.而当一个女子的年龄大过其恋人的时候,哪怕只有一年零两个月的时候,都是一种悲剧.片中的过大的年龄差距会背上一种道德谴责的压力,用中国人的土话说,拉菲是在老牛吃嫩草,我问过我的姐姐,一个研究生,曾经有出国的打算,当我询问她是否会接受比她小的姐夫的时候,她告诉我,死也不会,会被人嘲笑.古人有云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三抱金砖.但是,这是由当时的特殊背景下造成的.古代的女性,大部分是为了伺候自己的男人,不只是在性上,而是全方位的伺候,尤其是大老婆.那已经不是广义上的老婆了,从功能和性质来说,俨然是个保姆!所以,女子要比男的大,可以照顾这个家,有个人说过,这种女人是男人的第二个妈.可是,现在的男女平等了,女人除了自生下来的人,已经不再是任何人的妈了.女人需要照顾,女人依附成熟.成熟感很多来自阅历,阅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这不是偏见,这是大部分女人和女人大部分时间的想法.我有一个哥们,他的女朋友比他大一岁,一岁而已.但是,年龄不是内力,无论你多么努力,这种差距不会变小.一岁的时光,让那个女人充满了自责,她和哥们说过,她耽误了他的青春和时光,最重要的是,她认为哥们的年轻透着不成熟和幼稚.即使他会经常深夜送他回家,即使他从来没有要求过她什么,但是,那个女孩却从来不认为受到照顾和体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哥们和他的女朋友.姐弟恋是个很流行的话题,这种恋情有这种称呼就证明了这种形式还是一种特殊的恋爱关系,不然为什么会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娱乐八卦杂志的谈资呢?所以,姐姐们难免想拉菲一样充满不安.电影中,年龄的差距超过了种族的差距,大卫的妈妈接受了拉菲不是犹太人,却始终介怀拉菲的年龄,虽然,最后妈妈表现了宽容的态度,但是,拉菲自己的殚精竭虑毁掉了一切.最终两个人带着美好的回忆分开了.正是因为女性都在寻找安全感和沧桑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不爱洗脚皮肤又黑的40岁的老男人,发现只要抛开道德的眼罩,大千世界全是嫩草.更多的老公牛开始咀嚼嫩草,而老母牛们却望着一地嫩草哀叹!可怜了我的哥们.白白守了四年,却得不到一个公平的评价,可怕的是,这种年龄劣势会伴随他的一生!当老母牛守着自尊和道德的同时,小草又在守护着什么?当一个女人已经对他的男人形成了这种quot;幼稚quot;的评价的时候,一切形式的爱情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扭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