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问题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9 15:51:43人气:0
毒战

视频毒战状态:超清年代:2018

主演孙红雷古天乐黄奕钟汉良更新时间:2022-09-28 19:39:46

刚刚结束一次危险任务的津海市缉毒大队队长张雷(孙红雷饰),在医院意外见到因车祸入院治疗的香港人蔡添明(古天乐饰),身经百战的张队迅速判定蔡与毒品勾当有关。通过对蔡的审讯得知,有一车来自粤江的冰毒当天抵达津海,即将和当地的贩毒分子哈哈哥交易,而蔡正是双方联络的中间人。为保住性命,蔡添明积极配合,协助张队伪装成粤江赫赫有名的大毒枭黎振标的侄子与哈哈碰头。随后缉毒…

毒战好不好看,够不够银河,最大的分歧是印象问题。《蓝宇》刚出的时候,不少人觉得怪怪的,外来的关锦鹏在拍观众最熟悉的地方。看着最熟悉的北京,演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些人怎么看怎么别扭。距离产生美,但这是老杜这次选择的方式,粗粝、直接。视觉氛围上,我觉得本片更像《大事件》。白天最明显,相比以前老杜拍日景,《放逐》也是白天开场,白天戏也多,但写意的风味在。《黑社会》虽然号称“文学化”,但摆拍很多,节奏舒适。《大事件》《夺命金》用的都是白描手法,《毒战》也是。取景在天津,一到白天,就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环境印象,但只能说是写实,没有什么丑化。加上太熟悉,看哪哪难受。一看到老杜镜头里的环境换成了大陆,内地观众顿时有廉价的感觉。但是又有一些不同。一是到晚上,一离开自然光,画面立刻就鲜活起来,不光是银河熟练操作室内景和逼仄空间。而是一到晚上,老杜也许就有“看到该看到的,看不到不该看到的”意识(见《柔道龙虎榜》花絮),真是本性难移。所以这片香港人看起来可能比内地观众看起来要新鲜些,这是一定的。二是动作节奏上,《毒战》几场动作戏,强调的是“乱”,这在近几年的银河戏还是少见的。《放逐》《真心英雄》的特色是全方位,场面再乱,各个角度一览无余。《黑社会》是舒适的摆拍,《枪火》是形式化的摆拍。《毒战》的这种“乱”,基本上是为了剧情爆发服务。和《非常突然》那种冷酷摆拍下的无力感不同,镜头离得很近,在车里、在人旁边、主观视角多、开枪了会震,铺的是一种“身在其中”的危险性、代入感,更刺激。剧情方面,反转身份的梗在纪实公安文学里是见过的,甚至在苏联间谍小说也有。说起来更应该是《毒战》和《碟中谍4》都取材于现实才对。(韦生总是中枪……)孙红雷吸毒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在萨苏的纪实文学里有个京城的帅哥卧底“小哥”,在云南跟毒贩对HIGH,吸了N口差点没挂掉。《京城十案》这本书有。人物方面,很多人说老派东西太多,我反倒觉得很新,新在简单的格局,减法做得好,有意识的改变也不少。例如孙红雷跟黄奕,戏做的就是俩人平常的默契,不在这上做文章。再有古天乐喝茅台祭天那段,这人是真怕了死,惊惶一整天,才想起家里人来,但是想起来了,就挺痛苦,当着大伙面也要宣泄一下。(也有人说这是演戏,捎带博同情)警匪两方面都算的上惜墨如金,戏少了,人反而立体起来。孙红雷的工作细节,对待同事的部分都很精。再有几个老港上来淘金的杯具命运,简直就是在给所有港人敲警钟吧。就是戏有点多。当然,最劲的还是高潮和结尾,否则就不是银河了。这戏前面冒了不少险,拍了许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为的就是要写贩毒险、缉毒险,最后一个与众不同的高潮,就比俗套纪实高出一大块了。缉毒类的“纪实文学”,高潮一般就三种形态:卧底身份暴露,或同归于尽或全身而退;警察做局成功,大围捕中警匪主角决战;匪自食其果(自杀尤其是吞毒而死)。但毒战全不是。《毒战》前面做这么多,到了高潮就服务一件事:“毒贩最怕死,缉毒警最执着。”韦生也讲,想拍出死刑环境下,犯罪心态的不同。所以尽管用的全是老梗,还夹带了不少私货给老港们长脸。但最后就一定要用最凌厉的手段干这个。《门徒》那样算是通透的,道友够惨,卧底够胆,土豪毒贩家破人亡,每个层面的恐惧都覆盖到了。但毒战更犀利见血,到最后这场戏,把警匪身上其他的符号全扒光了,就讲追逃、生死。老杜说,要守规矩,内地警匪必须要黑白分明,他就给拍成一套极致的东西。如此一来,这样的结局就是最适合的。人死了就是死了,死了就是终结,就值得被害怕。“但是,死了又怎么样?”正点,前面那么多高端黑,其实都不如这结尾。人犯正法,是一直以来内地要求他给出的结尾形式。这次他没有反规则,反而用这个符合规则,却戛然而止的结尾来问问题。“死刑能解决什么问题?”“死的未免太轻松了吧?”估计《以和为贵》试拍死刑的时候,老杜就想问这个问题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