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严谨的政治佳作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8 11:29:36人气:0
总统班底[普通话版]

视频总统班底[普通话版]状态:超清年代:1976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雷德福杰克·瓦尔登马丁·鲍尔萨姆更新时间:2022-09-28 19:54:00

根据水门事件揭发人CarlBernstein和BobWoodward所写自传改编的电影。二人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水门事件里,他们历尽艰辛揭开政治黑幕,人物和事件一同成为美国一段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由五名盗贼开始,他们潜入水门大度行窃。本来是一桩不甚重大的刑事案件,却在Bernstein(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饰)和Woodward(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饰)的追查下,最…

注: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写……学新闻的孩子你伤不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总统班底》与娱乐化商业化演绎历史的好莱坞潮流大相径庭,改编自当事人的同名纪实文学,影片以客观、坦率和严密的视角再现了两位记者调查水门事件的过程。1972年的水门事件是美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划时代的一笔,它不仅使两名记者和《华盛顿邮报》知名度大大提升,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更树立了大众媒体执行社会监督职能、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典范。水门事件曝光后,在公众心目中,大众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而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层面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门”事件早已成为各种黑幕丑闻的代名词。对于表现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题材,《总统班底》的切入点很好,电影没有花篇幅去表现尼克松和幕僚如何商讨并掩盖真相,也没有采用看起来更为简单直观的双线叙述,而仅仅是以《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采访调查活动作为视点,这样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主人公的调查过程,与主人公所知所感保持一致,而且也能更好地体会到调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艰辛。这样的切入点和视角还原了政治题材应有的客观严谨风格,也增强了观众对于记者坚持不懈的认可。影片没有用演员扮演尼克松总统,仅仅是使用了纪录片资料。情景再现与历史档案有机地融为一体,几乎没让人察觉出拼接的痕迹。影片里尼克松作为政府最高层,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电视机上。比如一开始,打字机铿然有力地敲出时间后,电视里就出现了尼克松总统意气风发地在众人的掌声中走上演讲台,虽然没有任何旁白,但是潜台词已经流露出这个风光人物背后所暗藏的各种不光彩。接下来,尼克松总统总是在最关键时出现,当调查取得关键性突破的时候,当采访遭遇到阻力被迫中断的时候,电视里播放的是尼克松击败其他其他候选人,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场面。而在影片结尾,办公室其他人正在看电视直播尼克松连任成功,宣誓就职的场面时,我们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正全神贯注地在打字机前奋笔疾书,毫无疑问,他们正在敲打的报道,正是日后揭穿政府阴谋的有力证据。影片将其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打字机的声响和电视里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尼克松总统的笑容满面和两名记者全然忘我,这样的对比,不仅起到了强烈的讽刺作用,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对于“深喉”的处理是本片中略带悬疑和惊悚的部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深喉”的真实身份(直到2005年FBI前副局长MarkFelt才承认自己就是“深喉”),所以电影里他被处理成一个隐藏在暗处,始终无法看清正脸的人。寂静的地下停车场、阴暗光影里的“深喉”、局促不安的交谈,以及各种风吹草动……这几段细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为电影不紧不慢的节奏增添了点紧张的气氛。《总统班底》以冷静和理性的纪实风格去引领观众,揭示复杂的社会现实,这其中不需要观众的情感代入。影片促使观众去思考:在政府滥用职权,践踏法律时,作为新闻人的你是否会有勇气去揭露这些?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其中就扮演了新闻英雄,而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不畏强权的媒体英雄在新闻史上书写过华丽的篇章,比如爱德华•默罗,在麦卡锡阴云笼罩的美国,他为了公正也为了自己的良知而战,并最终取胜(参考《晚安,好运》)。只可惜这样的人物已经越来越少,如今各种逾越社会行为底线的事情频发,却很少有人能站出来……也许习惯了好莱坞视觉大餐的人看《总统班底》会觉得非常沉闷,全片仅仅靠演员们的对白和不断采访调查的过程铺陈,没有旁白,也几乎没有配乐,但能够很好把握住节奏和脉络。在影片最后,打字机刷刷地敲出政府高层的纷纷落马还有尼克松总统的辞职,观众心中如千钧般重的道义也彻底放下,无数次被拒,调查时受到的各方压力,层层抽丝剥茧,主人公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胜利的喜悦,打字机戛然而止,电影结束,可依然能感受到影片在朴素内敛的风格当中所蕴含的强烈冲击力,依然能感受到记者作为“无冕之王”的力量和使命感。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