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不如明制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12:45:52人气:0
康熙微服私访记1

视频康熙微服私访记1状态年代:1997

主演张国立邓婕赵亮侯堃更新时间:2018-12-17 08:51:42

以戏说的角度,讲述了康熙年间,由于长年黄河泛滥,康熙帝(张国立饰)为了体恤民情,亲自下江南考察,由此引出了一出出颇为传奇的故事。第一部由《犁头记》、《铜鼎记》、《八宝粥记》、《紫砂记》这四个故事构成。 《犁头记》:五莲县县令罗世长私分库中税粮一事引起了康熙的重视,而这起事件背后则是灾民不断,忠臣隐瞒不报的事实,于是康熙帝决定自己亲自出马;《铜鼎记》:一次意外…

前两天,我写了篇博客抱怨学校行政拖沓,折腾我等小民于不顾。有个网友留言安慰我,里面有句话说:“实在让你失望的话,不还有校长在吗?学校不会没有管事的人。”我知道这是让我宽心的好话,十分感激,但还是觉得这里面玄机颇多。说起校长,很惭愧。虽然几近毕业,但我也只见过校长一面,还是大三时在一场讲座中意外遇到的。那一次听讲座的同学很多,安排嘉宾上台演讲之后,校长主动招呼站在门口没有座位的同学来嘉宾席上的空位坐下,翩翩君子风度,可见一斑。那位网友的安慰使我反复想到这一幕,我相信我的校长是个好人——学术上的精英、生活中的儒士;但我也相信他管不了我的事儿——一来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应当逐层分制、各司其职,一个学生办理普通的复学手续并不在校长的干预范围之内;二来作为一名高校的领导者,他的职责是统帅与规划全局,日理的不该是这等琐碎的万机。当然,我也可以期待某日在风景迤逦的芙蓉湖畔与校长不期而遇,他听我诉尽衷肠之后大手一挥,于是从此我办事便可以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但与这样的“特赦”相比起来,我更希望学校的领导者能够从个例出发,想办法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制度,惠及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这才是他们能做也应该做的。然而,虽然任何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该都懂得上述道理,但有时我们还是会对这样的通天般的“特殊照顾”抱有某种程度上不自觉的幻想。最好的例证是大妈必看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长盛不衰。这部大三俗电视剧自1997年首次上映至今,已经走过12个年头,有过4部续集。一直到今天,打开电视,你依然能发现它正在某个省市区县电视台“热播”着。虽然五部《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每一部都由几个不同的故事串连而成,但是所有的故事几乎都秉持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叙事脉络——贪官污吏横行霸道,陷百姓于水火。然而有朝一日天神(皇帝)终将下凡,匡扶正义,代表月亮,消灭贪官。如此和谐的主题、圆满的结局,不说和童话故事有一拼,至少也符合了我们一贯的期许——希望这世界上有一个终极正义的存在,能够打败一切黑暗和不公,拯救万民。在封建社会,老百姓心中的“终极正义”可能是微服出寻的皇帝,可能是海瑞那样的“清官”,可能是关公那样的忠勇之士;到了今天,这个“终极正义”的形象变成了礼贤下士爱民如子的主席和总理。或许我们一直都存在某种“亲民之君”的情结,觉得从诸葛亮到周恩来,事必躬亲的领导者才算是最优秀的领导者、为民流泪的官员才算是好官。这也许与长久以来自下而上的建言通道不顺畅有关吧。然而,老百姓吃喝拉撒睡,最普通的日子也都样样能和体制沾上边儿扯上关系。每当发生行政机构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或者生无保障走投无路的事情时,我们总是希望能被代表终极正义的终极权力临幸,并在这等奇迹果真发生之后感激涕零。一句慰问、一个握手,都成了无尚的荣幸,因为自此便可以一路受尽关照。领导过问代替体制运转,“潜规则”变成真正的“明规则”。然而却再也不会有人怀疑这种“终极正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鲜有人苛责,整顿体制肃清冗繁本来就是当权者该尽的职责。所以,明明有成千上万的“人大代表”,但是每逢两会,我们还是更喜欢“向总理发问”。无论建言成功与否,这样“直系通天”的期许都已足够让小老百姓兴奋。可是,我们不能指望每一次遇到挫折都由天神下凡来解救你,因为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天神下凡到身边的概率比中五百万还小。我们也不能指望每一个领导者——无论他的职务有多高——都具有超乎凡人的完善性格和道德良知。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稳健,就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和分衡制约的体制与其相配。改革是阵痛,不改只能死路一条。再高明的“明君”,也只能使社会繁荣一时,却没听过谁家的盛世,能传了一世又一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bxup.html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