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全方位影评(很长很长,是啰嗦了点,所以有目录。。。)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05:32:58人气:0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视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状态:第30集年代:2012

主演朱亚文钟秋李艺科马晓灿更新时间:2023-12-06 13:11:48

革命史诗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讲述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蔡畅、傅钟、何长工、萧三、赵世炎、蔡和森、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向警予等革命者赴法留学的故事。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辛亥革命未能挽救国运,一批中国进步青年开始把寻找救国道路的目光转向欧洲,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邓希贤(青年邓小平)与…

无题——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1912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有识之士发起了以“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为宗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并成立华法教育会,主持其事。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从1919年到1921年,先后共有20个批次,近2000名中国青年满怀青春的理想,远涉重洋,踏上了法兰西之旅。”.“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涛卷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目录:lt;一gt;总评lt;二gt;人物志:赵世炎陈乔年陈延年周恩来邓希贤、邓绍圣、李火镰、耿照泉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菜咸熙聂荣臻陈毅、李隆郅林朗、陈箓、宗旭之lt;三gt;关于导演和康剧特色lt;四gt;尾声lt;五gt;附录:那些电视剧中出现的思辨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这么投入的看一部带着主旋律色彩的电视剧,大气细腻之余,又满怀激情和辩思。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题材,那群我们熟知的“烈士”、“伟人”们,可以构筑如此一幅波澜画卷。在信仰、革命等名词加诸其身之前,在那段法兰西岁月中,他们首先是鲜活的个体。褪去了广为流传的色彩和标签,那是另一番天地。真实,普通,而又不凡。那是傲骨铮铮的脊梁和最深、最重的精神力量。.暴风雨前的岁月,悄然酝酿的变革,一切都还未正式开始,却缓缓地拉开了序幕。拂开了历史的烟尘,那是一段再也不会重现,却值得永远铭刻的时光。《驴皮记》中的主人公把一枚硬币抛向空中:“如有上帝,正面朝地。”那是金钱、权势盖过了一切的时代。20世纪初的中国亦然。军阀混战、思潮泛滥、内忧外患的倒悬之刻,富可以左右国势,贫则至卖儿鬻女。而在这片欧洲大陆上,中国人头顶仍然压着耻辱的条约;华人受到歧视,留学生们的维持费被中饱私囊,做工艰辛,求学无门;外交官员口口声声的“弱国无外交”,尸位素餐又勾结外邦;迎接学生抗议请愿的是一排排枪口;华工的待遇连一批牲口都不如。还有国内的积弱疲软,一派混乱。国家四分五裂,民族一蹶不振,现实一派污秽,怎么办?那就亲手打碎,而后重建。.顾城有一句颇富盛名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火苗永远不会熄灭,哪怕零星半点。这群学生借由彼时尚且普通而微弱的火光,照亮一方,最终蔓延开去,无边无际。激昂文字,指点江山,赵世炎、蔡和森们上下辩论纵横,家国天下、宇内四海,旧体新学,无一不信手拈来,才华飞扬;热忱的爱国、救国之心,平凡却又最是热烈。一路的艰辛、不公,而又乐观、坚持,如今我们挂在口头的字眼,却是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去坚守和践行。拳拳之心,日月可鉴。男儿壮志,知己相逢,一来二去便是最坚硬如铁的兄弟情谊。志趣相投,信仰想通,何愁海内无知己。还有那青年男女点滴中的旖旎,最是美好温暖,带着最真最纯的色彩,在血与火中前行。有时候我很庆幸,这部剧停留在一切都尚飞扬明亮时,没有把日后的辗转昏暗和鲜血苍凉展现。我不忍见到如此这般鲜活的生命和彼此的牵绊转头便消逝的无影无踪,却也知道,生命纵是结束的太早太快,然终究不负一生。那是真正的活过。.狄更斯有一段被引用到滥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放在这里,契合万分。英雄辈出,风云际会,一切都在推翻和重建中挣扎。太多的枝枝蔓蔓,也交汇出各种融合和碰撞。海纳百川,归于何处?国家、民族的概念最是神奇。它从无到有,从零星个人到庞大整体。那段岁月,人们愿意为它生,为它死,为他奉献一切而满怀力量与源泉。信仰很美。因为相信,所以不曾退缩,不曾畏惧,不曾恐慌,不曾怀疑。那批昔日的青年,以无数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历经无法转寰之痛,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和时代。我们如今的生活,皆来源于此。如今,中国如他们所想有了一番新的面貌,车轮滚滚向前,再也不会经历毫无还手之力的欺凌和尸横遍野的战争。如今,他们是教科书中的伟人,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开国领袖和革命烈士。那么,看到现在这个新手打造的国家了吗?它的一路发展是否合最初之意?没有人能预知前路的风雨。也没有人知道风雨过后会是清明天地还是阴霾依旧。或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大同,无法顺意,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一部片子要立起来,除了故事和感情,必然有其他的内在精神价值。我一直在想,《法兰西》传递的又是什么?或说,只是一个诚意十足的故事?对先辈的追思和敬仰,对历史永不退却的铭记,甚至是追古思今、某种意义上的讽刺,答案有太多太多。就如同此片,拍案叫绝者有之,而轻哂暗叹也有之。那些早已尘封于历史的沟壑有百万种演绎方法,现如今世道人心也堪得千万份审慎批驳。我们可以把所谓信仰和很多东西归之于乌托邦式的零,可以姿态不同的解读那段历史和那些人物,也可以按着个人的价值观在世间游走横行。甚至连剧中的那批学生,又是否少了几分全面认知和对于科学、理性、民主的探寻?那样的理论和实践之路真的是正确的吗?纷纷扰扰的历史、主义、观念和人心,何为正误,又将如何续延。恐怕大多数人都难说好坏,难以定论。那就暂且放在一边,我无能、也无意把重点归于其上。.只知,那些看似美好而不切实际的“相信”和“憧憬”,不该以天真或者人微言轻的理由就被全盘抹杀遗忘。那些初时浅陋的想法和作为,也不该被束缚于无人当先、自顾自保和撒手无为背后的冷眼讽刺。也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妥协、不愿妥协。说到此,我又很怕把以上言论简单归结于未经世事的不现实。哪怕这个世界真的是强权的天地,“强可以凌弱,众不一定能胜寡。”但人对光明和美好总是有向往之心的。就如同剧中,不管环境再恶劣,当看到全体中国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团结的时候,总是轻而易举的被煽起激动。当法国和中国工人共同手挽手走上街头,高唱国际歌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他们信奉的所谓主义,而是那种全世界都相痛、相认的普世精神。发展到今天,国家和人心显然不是靠内在的精神价值或者基本礼仪就能维系,但在不畏惧权威、不抗拒变革,保有自我尊严人格的同时,我也愿意去接受、憧憬和相信这些被放大的人性中的“善”。“当你迷惑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大地,然后问问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热血不冷,自由不灭,也是莫大的幸福。到今天,走过的路途已然不能回头。也依旧不知道,它到底是正是误,又将会引向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百年是一个结点,但它在千年万年面前又是何等的沧海一粟。但愿,海清何晏,安康幸福。赵世炎把所有的正文和人物部分都结束之后,我才把目光移到赵世炎,寻思着该怎么为他留下些许文字,也害怕错漏了一星半点,哪怕一个细节。全剧中,他是我最爱的人物,却又反反复复的删改,不知从和说起。那样一个灵魂,文字之力太过苍白。.他是最坚定的爱国者和信仰者。参加少年中国会,投身五四运动,主办《工读》,先后赴法、苏留学,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领导三次工人武装斗争。他也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中国人,他人的儿子,朋友,兄弟,丈夫和父亲。七情五感,甘苦自得。牺牲时不过26岁。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崇尚有力量的人,这种力量并不仅仅变现在外在形式的强悍和自身学识、经历所积淀下来的稳当自信,它是一种因为内心那份平和的坚定所带出的从容和脊梁。这份精神之力,包罗万象。赵世炎身上最重的部分,也是最让我着迷的,莫过于此。早在未去法国之前,他就陈独秀家中坦诚心迹:“应该建立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工农阶级,发动革命,建立全新的中国。”“这正是我的追求,我的理想。”“信仰”这个词对如今的中国人来说有几分形而上式的飘渺,但当我们退回100年前,看着那个青年在中国旅欧小组成立时,纵是刻意压低的声音也挡不住隐隐可见的泪水和那份激动澎湃:“能参与挽救苦难的祖国,能为理想而成为战士。是我一生所追求的,也是我的荣幸。从今天起,我不再属于我,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将献给这个崇高的事业”。拳拳之心,何人能不动容?赵世炎极善演说,口若悬河又深情饱满,哪怕是平日的三言两语,那份煽动力都不可小觑。但那却并不是纸上谈兵一般的空口白话。筹建组党事宜、为华工和法国军方打官司,带领学生参加抗议等活动,和同学们的交流……桩桩件件,是最热忱的心和实干、理性的结合。“社会黑暗肮脏,我们更要奋起,要改造他,要打碎他,变革他。”纵然一路风平浪静是奢望,他们却终究在向前进,细小泉流也会汇聚成汪洋大海。.我佩服他。佩服上面说的点点滴滴。佩服他的乐观和坚持。“只要有前赴后继的精神,一定能够实现。”那不是盲目的相信和希望,而是认清现实后依然保有的希望和变革之心。“累不怕,怕的是因累而意志消沉郁闷而死”,他似乎永远有无数想法和精力,从不言弃。佩服他自始至终的心胸。没有因蒙达尼派的不实责难而横眉冷对,反而鼎力相助;不同意见的嘲讽也只是一笑置之。那是大是大非面前的明澈,和足够的坚定和包容。佩服他在激情热忱下的冷静理智,办事公允稳重,还有那份兼济天下、绝不自扫门前雪的责任与使命。他会因为国家的弱势和官员的尸位素餐而愤怒、失望,也会为了抗议活动的失败、耳闻目睹学生的惨境而自责、沉痛,但他却会用绝佳的自制力去控制愤怒,转而想如何解决,而不是一味抱怨谩骂。佩服他平日再嬉皮笑脸的随和,关键时刻也是“万不可以接受”、绝不妥协的原则。还有他的仗义、果断和言出必行。“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太多太多。.于赵世炎,溢美之词不胜枚举,哪怕连为人处世,都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一般的自如随意,我甚至想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缺点和弱势。但我不喜欢用诸如“完美”的辞藻去形容一个鲜活、真实的人,那不仅显得虚假,也平白拉远距离。正如赵世炎,那些伟岸和耀眼的夺目背后,是愈加让人动容的温情暖意。他总是说着“放心,有你赵大哥在呢”,但其实自己也不过比乔年虚长一岁,是20上下的青年。都说赵世炎才华横溢、年少有为,但哪里有天生的全才?他也是靠着“黄昏之贼”一般的勤奋和苦读一路走过。他总是给别人帮助、被笑称为“及时雨”,可自己却穿着开缝的衬衫,宁愿在钢铁厂做重活也不愿独自一人舒适的庇居于华法教育会。平日再显得仗义可靠,他也有着调皮的一面,少年心性极为可爱。第一次结交延年碰了一鼻子灰,还会下意识的摸摸鼻子。“你弟弟红苹果都变成青苹果了”,还有把面包丢进门,笑称从天而降。嬉笑言谈之间反应灵敏,又幽默异常。拜访陈独秀时的略显紧张,平日八面玲珑的样子半点也没有,甚至坐姿都端正异常。他听说王若飞那位鼎鼎大名的舅舅也在法国时的雀跃,如粉丝见到偶像般欣喜。.还有,少见的孤独和他口中的“儿女情长”。赵世炎很重情义,也会照顾人。我喜欢看他和周恩来、蔡和森们结识时的男儿相逢,热血情谊,也喜欢他和众人一起插科打诨,和周恩来的两次的“熊抱”,无一不是纯粹动人。当他拍着希贤的肩叫他“贤娃子”,关心乔年衣服是不是穿少了、有没有冷的时候,又是温情满满的好哥哥模样。再到被蒙达尼派责难,一个人坐在河边的时候,纵使有希贤和勤工派们的支持,但我总觉得那个身影带着几分辛酸、艰难和落寞,就如同周围繁华满地,斯人独在的感觉。他会略带不解和困惑的说着“学生们为什么不能团结,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团结”,会笑,会痛,会满足,会失望……这才是鲜活的人,而不单是高高在上、供人敬仰的烈士。而那个说着想家、怀念妈妈做的炸元宵的孩子,最终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唯一的一次落泪,便是对陈家兄弟说着“等失去才知道珍惜”的时候。这该是该何等悲怆?他必然不会后悔,但这遗憾和自责,兴许终身都不会释然。甚至有时候,我也会自作主张的幻想,他说着“身在世界花都,要洁身自好,咱们共勉”、“儿女之事,剪不断理还乱,不如置之于脑后”,如果当真遇到一个倾慕的女孩子,又会是何等情状?是会如初见玉佩、以为找错地址那样的略微羞涩、一改自来熟一样的八面玲珑,还是知情识趣、又百般引导和娇宠?其实很庆幸,电视剧止于他们离开法兰西之时,避过了仅仅数年后的血雨阴霾。至少此时,他任是鲜活的生命。哪怕,已经开始倒计时,剩下的光阴不过区区六载。1901年到1927年,便是赵世炎的全部人生。“小时候,我爬上一颗大槐树。仰望浩瀚星空,觉得这个世界太神奇了,神奇到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走了一路,也找了一路。看到因为愚昧,人像动物一样饱受着折磨;看到因为不公,人丧失了最基本的尊严;看到了因为私利,一些人剥夺了另一些人的生命。后来明白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我能活成什么样,而是大多数人活成什么样。”光阴最是无情,生命最是脆弱,转瞬间便几番轮转。但总有一些东西留在了深处更深处,任是山水沧桑也不能淡去的厚度的重量。如此一生,可是无憾?.最后,我必须要提一下演员。正片前,我看过一个粉丝做的片花。初见赵世炎,大大的一愣。最熟悉的脸,又是最陌生的形象。作为《士兵突击》的铁杆粉丝,我都记不清来来回回看过它的次数,说的矫情一点,我想我多少年都不会忘了里面的一干爷们和那个坚硬又柔软的故事。钢七连的第5000名士兵,那个比许木木还要年轻朝气,大喊着“别以为我来七连没几天,就长不出七连的骨头”的马小帅,什么时候也能这样冷静沉稳,独当一面?从头到尾看下来,果然,极其吸引人。气场大开,再也没有当初的青涩气息。仿佛只是一瞬间,就已然蜕变。除了剧情、角色本身的魅力,我也很喜欢演员赋予的其他个人化的东西。前文提到过,这个角色本身性格非常好,好到很难去找出什么由于个人性格或者情感带来的大幅度波动,一不小心,就会显得过于“完人”。但赵世炎最后出来的效果却完全不会这样。水平有限,很难做出什么专业的分析,但我尤其喜欢一些和兄弟们插科打诨的小动作,还有眼神,很精彩。再加上赵世炎本身剧情中涉及到的几场演讲,比如为华工打官司时的酣畅淋漓,还有旅欧小组成立时,他们在房间内,又要尽量小声,又要表现那种激情,很难得,也演绎的很好。前不久,正好看到康导新剧《推拿》的片花和官博放出的几张剧照,还去追着看完了原著小说。芒来又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他的整个状态是非常敛着的,性格几乎就是大开大合的反义词,话也不多,内心曲折缠绕非同一般。很期待有一个爆发的瞬间。祝好。陈乔年在想为《法兰西》写点什么的时候,正逢《战雷》热播,于是我看到了张晓菲,那个早期胆小怕死、最后又涅槃重生的富家公子。那样的张扬任性姿态,没有半分陈乔年的影子。或许也只有在笑容中,才会想起那个至死都毫无畏惧、坚守信仰的少年。想来,他们竟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张晓菲在军营里浑浑噩噩,太平年代里,好像那些辛苦操练就已经是不能忍受的极限。但乔年,面对的却是满是污秽的祖国河山和茫然未知的前路。硝烟四起,却仍要向前。他的法兰西,有哥哥,有世炎大哥,有他那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有玉佩,也有宗旭之、林朗、陈箓们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遗憾和激愤。.初见乔年,王若飞戏称他为“苹果”,实在是太贴切的一个称呼。长相清秀俊朗,还有那眼睛,仿佛未经世事的清澈,却又可以容得下惊涛骇浪。他是懂事随和体贴的,在他的哥哥勉强自己对赵世炎视而无睹、甚至冷嘲热讽的时候,乔年已经拉着他的手叫“世炎哥”、“我哥就那样,别往心里去啊”;在玉佩伤心哭泣的时候,也是他,递过纸巾为小姑娘抹去眼泪,柔声细语的安慰逗笑。乔年是法兰西中一抹明朗的光亮,温暖清朗到几乎要让人忘了他从小的坎坷。陈独秀盛名在外,但他们两兄弟却自小辛苦。二十不到的年纪,就已经在码头扛过大件,连皮带都买不起,到了法国,一顿肉也是奢侈。但他却一脸坦然的说着“少年时受过写磨难才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因着这份可爱长相和未经世事一般的澄澈,乔年得到最多的形容词或许是诸如可爱之类,但他的脊梁骨,恰恰是和同仁们一样的解民倒悬、攘外安内之心,并且永远付诸于行动。曾经有人把女子比做为水,其实也可以用来形容乔年,乍看风平浪静,还带着几分柔和清朗之气,但却也可以坚硬如冰,刚硬如铁,有不可估量的爆发力。这也是乔年最打动我的地方。他在深更半夜还捧着《资本论》,静静看书时会为了精彩段落失声叫好;眼中光芒闪烁,平静又坚毅的说着“人能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宁可和赵世炎一起躲藏、避开警察的追查,也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不愿妥协。还有点点滴滴中的柔情、主见和抱负。.乔年是幸运的,他和蔡和森是全剧中唯二两个“三情”齐全的人物——亲情、友情、爱情。延年、乔年两兄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彼此的牵绊早就胜过了一切,包括他们的父亲。从小的相依为命、互相照料,期间种种相伴的幸福和坎坷辛酸不言而喻。难忘那一场戏,乔年离家多日后再度返回,煮着的肉,抱着哥哥的腿求他不要倒掉,保重自己的身体,也求他,不要抛弃自己,原谅,原谅……有事我会想,乔年借助在宗旭之家里时,即使有他世炎大哥的照顾,有玉佩的体贴和儿女情长,但他是否会孤独?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同一片土地上,却又天各一方的哥哥?也会想到,仅仅六年后,他们就面临真正的离别,那是生与死的距离,再也不是抱着哥哥的腿,就能回头。那是,即使有坚定的信仰,即使明知死得其所,但他又该心痛到什么地步?关于友情。乔年很应该感谢赵世炎,因为他的转变,赵世炎居功至伟。从跟着赵世炎住进宗旭之家里开始,或者更早,从他第一次出现在两兄弟面前时,就慢慢把乔年引领进了另一片天地。借阅的书籍、各种进步社团的旁听参与,耳濡目染之下,没有比赵世炎更到位的言传身教。乔年无疑聪明而有悟性,也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向往一个公平、强大而人民做主的国家。从前,为了留下他的赵大哥,他会说“你先答应住下来”,别管“不提马克思”的事。而不久之后,到了他自己,却回绝玉佩,说着自己的原则和的信仰,不容半分含糊和妥协。还有乔年和玉佩的这段情,来去都匆匆,如风一般,转瞬间伊人难觅,徒留清香阵阵。“毁灭”在悲剧美学是很重的因素,既包含生命的逝去、命运的不理抗争,还有美好事物的消逝。前一刻,乔年和玉佩俩人手拉手漫步在巴黎大街,说着要同去看俄罗斯红场,同去为未来努力,但转瞬间,玉佩死亡,那时的挥手告别竟真的成为永别。玉佩是个很好的姑娘,美丽善良,虽有大家小姐的娇生惯养,但丝毫不自傲,在和乔年的爱中,追逐、等待、甚至卑微着,“你别说了,你能知道我已经很高兴了。我绝对不扯你的后退,让我陪着你,让我跟你一起好吗”,要的从来都很简单。但俩人家庭背景的差距,双方亲友信仰的不容,实在是太大的横亘。玉佩不像张若名般有清晰的自我价值追逐,她的重心是爱情,就好像当初乔年在看资本论,玉佩张口便问“在看关于爱情的吗”,即使会因爱情催生出和家庭决裂、进而离去的力量,也逃不开最终的悲剧。生与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吗?至少此时,玉佩完全的进入了乔年的心,他会永远记着这个姑娘,这个他第一个爱上的姑娘,历久弥香。而乔年,我能形容的,就是很好很好.好到不忍去想,1928年冬天,那个受尽酷刑、最后坦然赴死的孩子,只有26岁。陈延年延年在这部戏里的出场并不算多,但是却意外的存在感极强。对于他,适合倒着看,从那一场在玉佩死后安慰弟弟、于他来说最有分量的戏回头。那个表面看似冰冷,难以接近的男人,内心却是不下于任何人的真诚和炙热。初看,延年太容易让人理解为油盐不进、好坏不识。他学贯中西,锦绣文章可以一稿成、不改一字,但却一律对外宣称自己坚信无政府主义,听不得马克思,更听不得陈独秀。之所以说他“对外宣称”,只因我觉得,延年从很早开始,便在渐渐向马克思靠拢,甚至早于赵世炎出现在两兄弟面前。从小经历世事,学识丰富又同向往着一改中国旧貌,他潜意识里肯定有和赵世炎等人相同的东西。他批评胡适“旧学不过乾嘉,新学止于赫胥黎”(顺带一提,这句话其实出自金岳霖),自己绝对逐一查看,凭他的见识,真的觉得无政府适合中国吗?真的全部心思都在吴稚晖们的那一套上吗?还是说,就像赵世炎说的那样,“逢父必反”,强迫着自己不去看马克思那一套,潜意识中自我催眠,潜移默化。.其实,那只是一个盼望得到父亲关注,得到爱的孩子。延年从来坚强,小小年纪便能护着弟弟周全,一言一行,仿佛没有什么能动摇他。他承担的是最多的,有衣食住行的操心,更有他们父亲带来的牵绊。乔年幼小,怕是对父亲的爱恨都不如延年强烈,但哥哥则不同,看着父亲娶了自己的姨妈,又对两兄弟近乎铁石心肠的不闻不问,该是何等煎熬?他是良善的,这份求而不得的父爱没有变成仇恨的源泉,却催生了彻底的傲骨和执拗。他努力,他天才,他名声渐渐不下其父,这一切有他对自我的要求和中国、民族的担忧奋进,也有为博得父亲的关注。你看不到我,你不想看到我,那我就偏偏走到你面前,哪怕是对立面,但你不能绝不能无视我。这份心境,可怜可叹。我一点也不奇怪他会渐渐被赵世炎、王若飞等人打动。他骨子里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终究会踏上同样的道路。他也重情义,越是压抑,便越是渴望,也愈加珍惜。他说着别提陈独秀,却又接了父亲的信,愿意收留赵世炎,“锅里有白菜汤,面包管够。我们俩可以睡地上,床让给你”;他本是坚信无政府主义,后慢慢的开始翻阅马克思书籍,一脚把言语直接的弟弟踹下床后又静静翻阅起马克思书籍。想来,他放着弟弟在外不管,也是知道有赵世炎照应着,愿意去信任这个人。等到他终于被赵世炎说服,一边淡淡的回应着“你就是个操劳的命”,一边却微微颔首阖目,是动容,也是一份开阔之后的轻松。文章开头便提到的那一场戏,太过震撼和感动。为了安慰弟弟,也为了他自己,延年终于有了一次坦诚心迹。他要父亲的关注,他爱的父亲,他也想和兄弟们站在一起!我也太想让延年知道,他的父亲自始至终都在关心着他们。蔡和森、向警予等回国后去拜访陈独秀,他三句不离他们两兄弟,听到延年翻译的那句“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更是不由自主的激动起身。我也很高兴,延年终于融入了大家,会和李富春拿他和咸熙开玩笑“她单独和我说了”,也可以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为组党和中国尽一份力。那时候,他必定是极其快乐而满足的。至于他和延年的兄弟情谊,那根本已经无需赘述。在看剧的时候,我有一大爱好,就是希望找找延年冰山脸下的细微眼神和表情。褪去了伪装的冷淡,那实在是太充盈的一个人。周恩来当张若名父亲以利益和前途相诱,希望他和女儿安心读书、不问政事的时候,周恩来回答的是这么一句:“我要的,是中国的锦绣前程。”那年,他也不过20上下。初来法国,他和赵世炎一样,本不为求学,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我爱他和蔡和森、赵世炎结识的几段,彼此志趣相投,当真是风云际会,光是一个握手、几句问候就是心潮澎湃。还有他的信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他的发言不长,却掷地有声,仿能响彻云霄:“我愿意,为苦难的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时,不能高声喧哗,不能尽兴鼓掌,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但无声的激情却愈加动人,直入人心。理想和信念是个太多飘忽的东西,当它不属于你自己,旁人看着只会不关痛痒,但在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那个年轻人日后站在万千人前端的身影。我们说着伟人,仿佛能将一切赞美的辞藻都堆砌于其身,却也硬生生的将他和我们相隔开来,置于神坛。我更爱那光辉荣耀背后的点滴,那才是一个真实的人,会痛,会失望,会后退,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周恩来在《法兰西》中一直是冷静沉稳、理性睿智的。他自然不是如蔡和森般的激情外露,甚至比赵世炎都多一份儒雅和敛于内的情感表达。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大批中国学生被遣返时,他趴在床上喃喃低语“我们损失了100多人”,脸上是罕见的遗憾不甘和挫折沉痛。他是最理智的,也是最激情的,你看着他一言一行不偏不倚,但一路而来,国内的抗议游行,在日本组织新中国学会,反对21条和巴黎和约,再到法兰西的共进退,一份不少。温和内敛一般不如棱角分明来的深刻,也容易流于平庸,但周恩来却是用他的气度和经历、学识沉淀下的从容,一言一行,无需声张,却可以望得更远。渊渟岳峙,不外乎如是。浪涛卷涌,奔腾浩瀚,未来,这个年青人,将在中国举足轻重。到达法国的第一天,他和张若名对着埃菲尔铁塔立下誓言,中国一定可以赶上欧洲强国。时光匆匆,百年翩跹而过,那也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演绎总理的压力是最大的。我们的周总理,万千盛誉,早已无需赘言。邓希贤,邓绍圣,李火镰,耿照泉四人组可以单独划出来算一条线,尤其是前期。围绕他们的故事主体和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等人截然不同,最后却又殊途同归,也算是大环境下中华儿女的必由之路,无可避免。在去法国之前和刚到的时候,他们四个人的目标很简单:学成归国,然后造“火车、轮船、大炮,让家乡也能有上海的车子”,自然,他们还没有如同赵、周、蔡等人坚定的马克思信仰和更为远大的目标。原本,他们的留学之路应该非常单纯,尤其是除了邓希贤之外的另三人。但是现实对他们却有了最沉重的打击。去法国之前就被骗走的钱款无法追回、本该交付学生的维持费又被中饱私囊,他们被迫从读了没多久的学校离开,租房、打工,一路感受歧视和不公,最后只能挤在人满为患、疾病横行的华法协会。他们向往红酒配牛排的顶级法国大餐,却连面包都快要啃不起。最后,他们付出的是一条生命,也是我们熟悉的一干主角、配角中唯一一个客死异乡,只能魂归故土的可怜人儿。.其实,早在他们四个人商量要不要参加情愿的时候,就能清楚一窥每个人的性格和日后可能的人生经历。希贤和火镰坚决主张参加,除了同是对国家和同胞的支持之外,火镰的热情源自于他本身性格的热烈,瞻前不顾从来不是他。而希贤,却是看到了必要的原因和可行的方法。幺叔偏于保守,说着太危险。而照泉,说的也是“请愿不用去了吧,弄不好会打个头破血流”。耿照泉的悲剧一开始就有伏笔。在参加留法选拔时,他以为落选,竟至昏厥。后来在上海街头,照全说着“能不能回来还是个问题”,最后居然一语成谶……照全的死亡,有他个人的脆弱和悲观心理的因素,有被墨兰拒绝的悲伤,但更多的,还是整个大环境对人的压迫。这句话其实说的非常教条和有教科书式的熟悉感,但却是当时他们在法国最真实的遭遇。偌大一个中国选出来的一千多的留学生,有像赵世炎等人一样本就志不在求学者,但更多的,还是是像四人组一样,期盼以现金知识建设祖国。他们的想法还没有上升到革命救国和任何主义,只是想要一个更好的人生和更好的国家。但是这批中国的精英,到了法国之后不仅衣食无靠,做的是最辛苦、报酬最少的工作:打扫房屋、钢铁工人、清扫马粪,那是铺天盖地的等级制度和金钱至上。哪怕撇除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还有从满怀热情到一点点被现实磨灭打压的精神摧残,甚至是来自本国人的欺压。请愿被暴力镇压,生命受到威胁,照全的疯癫和死亡就是这么一步步把他推入绝境。.他的死亡,直接影响最大的就是火镰。那个让火镰这样一个粗实男儿轻声拍肩膀安慰说“下了下了,雨可大了”的兄弟再也不会回来。当初他说着“如果拖死了我陪他一起”的热血男儿,果然因为同伴的惨死去刺杀公使陈箓。火镰不是一味的鲁莽,他当初知道“请愿是大事,扣钱就扣钱”,大是大非面前很有把握。但此时,绝望、悲愤、不甘,在公在私的所有仇怨一起爆发,无可压制。最后,火镰带着两个行李箱被遣返回国,同归的,还有照泉的骨灰。入目是一片惨白。清朗澄澈的声音响起,代表着自由和抗争的马赛曲在此时响起,却徒增无限悲哀。在狱中,陈毅安慰着照泉:“等睡醒了,这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可是醒了之后,这个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对有些人来说,清醒的死去好过浑浑噩噩,但对有些人来说,宁愿长梦不醒。而希贤,我们的小平同志,这个冷静决断,又爱玩爱笑的孩子,于他而言,这只是将来万丈波澜的一个开始。蔡和森,向警予,“我愿化作一片荒林,站在河流两岸,向着天空呐喊,同暴风雨作战;我愿是一条急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流过;我愿是一朵白云,一面破碎的大旗,在狂野上空,疲倦地傲然挺立。”那一天,蒙达尼派们和周恩来、张若名在雨中狂奔,肆意挥洒着激情,又于林荫下吟诵这自由篇章。少年意气,挥斥方遒,不外乎如是。蔡和森大开大合,不加掩饰的张扬激情,是彻底的实践派和革命派。“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早期,他和蒙达尼派坚决主张以行动向政府抗议、维护学生的利益。而后的二二八请愿,更是将法国中国学生请愿活动推向高潮。正如蔡和森整个人所展现的每一个细节和一举一动,初见和毛润之的热情拥抱,法国大街挂着“我是中国人”牌子的特立独行,每一次激情澎湃的发言,还有那用冷水和鞭子让自己铭刻的中国之耻,“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中国需要像他这样的人,相比之下,赵世炎显得更温和更务实。”周恩来的评价非常中肯。他又是最为纯粹和可爱的,也有着内里的温情细致。待人以诚、肺腑相交早已不必多少,哪怕是在观点不一时,也自有他的容人之量。蔡和森固执,坚持自我,凡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绝不退缩和怯场。但在两派辩论,赵世炎被责难之际,他却一言不发,待赵世炎欲离去,他是第一个站起来,下意识的觉得不妥、不该。及至后来,和诸法大使陈箓谈判时的有礼有节,中法里昂大学时期的审慎,点点滴滴,都足有证明这不是一个一味往前冲的莽夫式革命家。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蔡和森的激进,是用厚重的学识和对自我信仰观念的坚守认同为保,力拔千钧,宽猛相济。他也同样乐观豁达,又或者,早已明了,自己的生命会是给国家最真诚完整的奉献。他在监狱中闭目凝神,说着享受坐牢,“我估计,我们剩下日子,少不了坐牢”,一语成谶。我还尤其喜欢一个细节,在赵世炎仗义相帮、成功营救请愿失败、被无理扣押的蔡和森等人后,赵世炎和蔡和森两个人,就在这一片喧闹的掌声中隔着几步之遥,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只是一个眼神,便已然知晓对方的诚心相交和各自为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前的种种矛盾和恩怨根本不值一提。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两人虽不是旧时之风,但那份惺惺相惜,犹如伯牙子期之会。蔡和森和向警予,不论结局如何,此时却是太美的一对。相识于微,年少相交,有着相当的学识和理想,携手走过每一步惊涛骇浪或是流水曲觞。犹记得一幕,两人于二二八请愿前夜忙碌准备,月光和灯光交汇间,还有彼此的柔情蜜意,说着早点睡,又互相追逐打闹,,美丽的如同童话。还有草坪上的调笑、求婚时的热情,太多太多,是电视剧中一抹明亮而温暖的颜色。有些人的一生,即使短暂如烟花,也会是火般的光芒和璀璨,热烈而明亮。李富春,蔡咸熙t我喜欢李富春和蔡咸熙这一对,为着他们不张扬于外的温情,和看似平淡,却自有一番动人心魄的真情实感。我很难用几个词语就概括出富春的最大特点,他聪明而分明,有着蔡和森一样的飞扬之气,却又比他要有所内敛。他会不时的调笑和幽默,下一刻却又如谦谦君子一般的绅士,再加上不时冒出的傻气和他们一伙人都不缺的坚定、学识和拳拳为国之心。富春是良伴,也是最好的同仁。这个彼时公平分割着奶酪的小伙子,最后真的把全国经济重任一肩扛起,不知那时,会否想起年少的玩笑?咸熙则带着几分中国女子传统的保守和羞涩,并不如向警予般敢说敢为,但她体贴、心细而温情,有自己揭下红盖头的新潮和开放,也有和哥哥、同伴们一样的见识和理想。富春还给她手镯时,两人带着几分羞涩和拿捏的暧昧,请愿扣押释放后咸熙慢慢上前和富春的一抱,直到最后,举案齐眉,红烛暖光,那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哪怕是在为希贤的包办婚姻有所争执的时候,“李富春,你是不是后悔了”,看着都是一派娇俏柔情。“这样美丽的女孩,我一辈子都看不够”,很幸运,一辈子于他们而言并不仅仅是短暂的数年相伴,即使旅途风雨依旧,却是长相守,不相离。1990年,差10年便是新旧世纪的交替,咸熙于此时安然而逝。不知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她是否会和富春执手,又是否会回到,那个所有亲人和同仁都还在的法兰西?聂荣臻对照着剧集,每次翻看那些人物的真实生平,我都会不忍,不忍生命太过短暂,竟都来不及看到他们亲手打造的这个国家的初影。但聂帅,他从头到尾见证了中国一桩又一桩的翻天覆地,1992年,常阖双目。我很喜欢《法兰西》中的聂荣臻,沉稳理性中不乏热情,大气随和里又有着幽默和小调皮,是一个非常接近理想的人物,但偏偏也不会觉得不接地气和虚假。聂帅有大量的群戏,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他的观点和发言是被当做定论和最后执行法案的。举几个例子,早在辩论之前,他就指出蔡和森的观点有可取之处。在赵世炎被蒙达尼派责难,勤工派们商量是否参加他们的情愿游行时,聂荣臻的主张是支持他们。而在希贤在做工时被人排挤,李火镰的第一反应是“除掉他”,聂荣臻说的是“斗智不斗勇”。他很接近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那种中庸状态,不偏不倚,但却绝不是平庸和无主见的温和和包容。如果只是这样,那么聂帅和身边一帮小伙比起来就少了点少年心性,秒就妙在,又有那些细节。我很喜欢他和赵世炎“我的将军,我的司令”的那段,随意调侃着赵世炎的破衬衫,显得心态乐观宽广之余,又是一段捧腹笑料。还记得他从比利时回来,躲在希贤背后出现故意给他一个惊喜,富春咸熙结婚时“喝的还没你媳妇快呢”的起哄(我其实很怀疑这段是不是演员临时发挥的),无一不显得真实而又可爱。这样一个人,才算丰富了起来。陈毅,李隆郅陈毅和李隆郅,我必须要把他们两个放到一起,实在是一对活宝。早在他们第一次出场,两个人就在初来乍到的希贤四人组面前来了一场相声样式的抬杠,一个挖苦诗句,一个嘲讽现在一个字都出来的中国版“悲惨世界”。再到后来,斗嘴,斗棋,连“巴蜀之国”和“湖南驴子”都是玩笑的段落。待陈毅给希贤他们让位,换到隔壁房间时,李隆郅还一本正经的跟着过去,一刻都不耽误。当真是“见不得,离不得。”我一直很欣赏男儿之间纯粹的友情,不必是深沉厚重的袍泽之谊,哪怕只是兴味相投也足够让人动容。日后,他们会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会碰到无数磨难和波澜,相信无论如何,再回想起这一刻,仍然是最美好的回忆。每一个团队中都会有这么一个脾气火爆的,蒙达尼有蔡和森一马当先,而勤工派就非李隆郅这个“拼命三郎”莫属。“再去找他们理论,看谁敢泼脏水,我揍死他。”这样的话也只有他会说。与之相比,陈毅显得温和一些,还有份宁愿不吃饭,也要在咖啡店旁听交响乐的雅致情怀。陈毅要比李隆郅来的细腻,他会在被遣返之时对着大海沉思,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下些许语句,而李隆郅,这个时候除了感伤沉重之外,怕是在心里骂娘吧。他们俩,或者说他们一群人的共同点,便是那份颇带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情怀和被现实不公、黑暗所激发的斗争,以及那份从来不曾变更的善良温情。还记得在监狱中,耿照泉不堪压力,精神失常的对着陈毅叫“爸爸”。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在短暂的错愕之后,没有纠正照泉的错误,也没有急于唤醒他,而是顺着他的话,默默安慰和陪伴。那一刻,很感动,因着这几个男人的硬朗背后的柔情。这样的对照,轻而易举的打动人心。仔细算起来,聂荣臻、陈毅、李立三他们的戏份实在不多,更多时候也是在大事件中出现,并没有独立表现个人的篇章,但看完全部,却是印象分明到每一个人。林朗,陈箓,宗旭之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不该有绝对的正反派之分,人性的光明晦暗,个人立场的纷纭不同,甚至是情感的曲折缠绕,都不是能有一言以蔽之的结论。尤其是在大时代下,大多数人难以用自身的力量去左右时局,只能被它所牵绊,进而一路跌跌撞撞的向前。一不小心,便拐上了岔路,一去不回。正如宗旭之,林朗和陈箓。.比之其他两位,林朗身上的多面性要稍少一些。电视剧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他的背景和身份,只提到了他是反对巴黎和约的记者之一。小说中则要明确的多:舅舅是教育部高官,本身才华不错,也曾是少年中国会的参与者。可以说,论地位,赵世炎等草根出生,先天条件不如他;而论才华,就算林朗不是万里挑一,也绝对高于中国大多数人。但为什么,会走到最后的地步?政见不同、夹枪带棒的嘲讽倒也罢了,还有阴谋陷害,一路阻挠学生活动,最后竟致玉佩死亡。如果完全把这些归之于爱情的求之不得,那未免也太高估爱情在林朗心中的地位了,只能说,那是导火索和催化剂。林朗本身的出生、才学和经历,使得他自认有条件去低看大多数人,再加上心胸狭窄,更是致命伤。他非常看重地位,就如玉佩喜欢乔年,他所预测的原因就是乔年一家连同他自己都是名人。或许,这个时代也是熔炉,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中国也还没有到最形式外的水深火热和硝烟四起,一切都尚在萌芽和摸索,那是最大的包容和机遇,给了英雄能人无限的发挥空间,也同时,打开了口子,让污秽肆意。当然,主因还是在自身。包括华法教育会被学生们赶下台的褚民谊,那个早在20世纪初就留洋的“先进人士”,也是这类人物。.陈箓,关于他,我想要讲的倒不是如何无所作为又勾结外邦欺压学生,而是一个细节。在电视剧最初几集,郑毓秀女士举办派对,火镰他们作为侍应生,正好碰到了前来参加的陈箓。一开始,火镰象征性的低头弯腰问陈箓要喝什么,而陈箓这时候却告诉火镰,他的动作不对。作为侍应生,必须弯腰达到90度,把头低到只能看见对方的鞋面。这样的动作,与其说是礼数周全、毕恭毕敬,还不如说是对个人尊严的彻底抹杀。如果在封建王朝,几百千年前的古代,那无话可说。可是,当时已经是20世纪,距今不过百余年。欧美早已大范围提倡自由、民主、平等,而中国也开始了各方面的启蒙。陈箓,却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给火镰如此动作。而且,他倒不是刻意贬低和羞辱,而是真的认为这样做应该,并且举出“我端盘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例子,颇有几分少时艰辛、如今自得意满的沾沾自喜和自豪。表面上,陈箓陈公使是剧中权势最大的一方,但其实,他身上的奴性是最重的。哪怕和林朗、宗旭之相比,不管是否货真价实,后者至少非常把自己当回事,有着本能的自傲。而陈箓不同,他既然早年当过地位低下的侍应生,想必家境也并非大富大贵。爬到如今地位,他依仗的是比同龄人高出一截的才华、经历,即使有如今的身份权势,但内里依旧是昔日的卑躬屈膝和欺软怕硬的态度。.陈箓从来不是完全的恶人形象,他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如绥靖政策一般的敷衍了事、息事宁人,和本身对于权势、强力的惧怕和退缩,显然已经到了惯性的地步。他不是不想改变中国,而是完全认为不可能,不可能以卵击石在强权面前出头,也不值得牺牲个人的地位去做太多。早在去法国前,陈箓就对同船的学生表示过带着几分肯定性质的担忧,正是因为隐约察觉到他们可能掀起的波澜,才对这些将来的麻烦表示不满。就这点,他比林朗要看的清楚,至少不会完全不把学生们当一回事。但显然,他要的是太平,尤其是自己活着的时候一时安宁。而之后,不愿帮助华工,袒护褚民谊,主动向法方提供学生的激进分子名单和要求遣返等等,可以说他不明是非、卖国求荣,但从陈箓本身来说,他的出发点很简单,他首先就认定,中国,和这几个人微言轻的学生不可能成事,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点上平衡各方利益,让自己的诸法大使做的安稳顺当。为了风平浪静,他完全不在意卑躬屈膝,当然也许他自己没有这么觉得。他的骨子里,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强权的本能畏惧,他有想翻身的姿态,但做法不是违抗和推翻强权,而是让自己跻身进去。再加上本来就无所谓大是大非什么,那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如今的后果。就如同那句说给赵世炎听的“弱国无外交”,是时代、国力的局限,也是认定了弱就可以无所作为、无法改变的态度。讽刺的是,他对赵世炎说着“但凡牵涉到国家利益的事,洋人一步不让,你要他们妥协,就是虎口夺食”,最后赵世炎、周恩来们却成功的为华工赢了官司。不知那时他作何感想?陈箓在历史上也有其人。这位中国第一位在法国获得法律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在投靠日本的次年,被国民党特工刺杀身亡。.宗旭之,他和陈箓一样,有着很难界定的方面。他是少年中国会的发起人之一,早年曾留学日本,和赵世炎的二哥有所交情。自己本身也才华出众,做事又冷静强硬,颇有心计。这样的人,本该在这乱世成一番大事。我有一点很佩服他,还是剧中的一个细节。在他和官员勾结,提出修正方案想要控制学生的目的败露后,很多人写信去他府邸责骂。而宗旭之这么一个看重面子的人,这时候不但没有气急败坏,反而还颇有闲情逸致的去欣赏信中明显带有辱骂性质的作画,还让人把徐悲鸿的裱起来。无论心里是何感想,表面能做到如此,已经不易。他一路的所作所为,又和前面几位出发点不同。他的目标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明确的,崇尚强者,最大限度的笼络人才到自己身边,方便以后回国开辟一方天地。说实话,凭他的头脑和手腕,这样的企图并不是飞蛾扑火和白日做梦。而说他和赵世炎等背离的政见观点,他觉得中国不能走俄罗斯的道路、GC主义行不通,“为了国家,就算要上断头台,也不会让国家变为赤色”。先不说有没有所谓的正误,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无可厚非。但他最后,不仅什么都没有得到,还赔上了自己妹妹的一条命。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没有定论。在愈加混乱无序的时代中,就愈是机遇和危机并存。现在,我们站在百年后的高度,可以轻易的去批判宗旭之。但之前说过,他们所处的时代,新旧交替,慢慢把旧的一套通过阶级地位、封建纲常、伦理制度建立起来的规则打破,但新的秩序却尚在摸索。这就导致了很大程度的混乱,无论是外在的社会表现还是内里,对宗旭之这样家庭地位不差、本身能力也不差的年轻人来说冲击尤其大。怎么做才是不逾越所谓规则的灰色地带?成王败寇,是不是只要最后胜了,就没有人来追究过去的所为?怎样才算不出卖国家,如果认定日后有机会扳回一局呢?现在的普通人、朋友和对手,以后还会是普通人、朋友和对手吗?……一切都是混沌。至少,他对妹妹的爱不容置疑。还有许许多多没有写出的人物。关于导演的只言片语:《士兵突击》是我最爱的电视剧,没有之一。而康洪雷导演,江湖人称康师傅,也是一位我一直在关注、也十分尊敬的导演。对我来说,康导的剧很神奇。父母辈、甚至是爷爷奶奶的辈的故事、民工、军队、红色主旋律、盲人,等等这些皆没有博人眼球的卖点,但拍出来的效果却让人欲望不能。还有那一批演员,虽然不是时下留下的那种那类典型帅哥,但他们最终塑造出来的角色,却让人心甘情愿忽略相貌、学历等一切硬件条件,光芒万丈。有一点我很喜欢。现在电视剧中溶入哪些因素可以有话题、有高收视率,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套路,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在往那个方向上靠,但可惜,最后出来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但康导的有些剧就在明显逆潮流而上。敢于这样做,并且最后来真的花心思做了出来,这点我很佩服。康导的剧,再是风格、题材都各异,有也很明显的个人风格,很多元素一脉相承、在其中融会贯通。在此大胆的做少许总结:(1)t脊梁和纯粹。在网上看到过有人把康导的剧形容成茅台,“醇香又提劲”,非常恰当。剧集里几乎无时无刻不有的激昂情怀和那份硬气,非常能振奋人心。不光是故事、角色,或者整体风格所外露的铮铮傲骨,还有内在的精神力量。淡然平静,或是激情张扬,它的本质都有着某种坚持和不可妥协,清晰的知道根骨在哪里。民工、老百姓、军人、特种兵、革命家、盲人……这些各异的人物不一不是韧劲十足,而且骨子里有着一份非常纯粹的所在。从人物本身到他们身处的环境,都有着非常理想化的一面,这种理想化又不会让人觉得是海市蜃楼一样的凭空捏造。这种类似于浪漫主义的表现也和下面要提到的一点有关。.(2)t人性的善意和灵魂关照。这应该是康导剧集里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些剧集无一例外有着非常温暖的情愫和一份悲悯感:人性中的至善至美,和那些从小事中汇聚起来、让人觉得快意温情的点滴。这种特点在人物设置上就反映的很直观,不说那些如史今、高城、袁朗、赵世炎这些、几乎能让人庆幸遇到他们的人物一样,哪怕是表面和主角立场对立的人设,作为观众也很难发现完全意义上“恶人”、“反派”,从来没有把人黑白分明,而是个个都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照样鲜活而容易理解和接近。另外一点,康导涉及的题材多种多样,战争年代、变革之期、小人物的底层生活,这些其实都可以拍出种种现实的不堪和人性的污浊阴暗。但他却把焦点放在了那些善和美,甚至把这些点去放大化来表现。比如《士兵》,如我般阅历尚浅都会知道,真实军营根本不可能是那样一个环境和那样一批人。而《法兰西》,我也有质疑过学生们出国的实际功用,和那些昂扬激情背后的真实性、可行性。影视剧中着重黑暗面的并不少,权谋斗争、针砭时弊或者人性挖掘,有水准的可以做的很出彩。但从我本人的角度,很喜欢康导的风格和处理方式。人对光明、向上性和那些善和美是有着本能的向往之心,而且我也始终相信,不管现实中有多少让我们去痛骂的因素,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还有我们周围的那些人,总有些东西是值得影视作品去聚焦,进而把这些美好呈现出来的。这也是一种正向的精神力。它的价值,多少会比始终冷眼去看这个世界强。.(3)t辽阔和敬畏之心。这一点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且真要去用文字传达出来,是个挺空泛的概念。看康导的剧,我时常会联想到草原,那种一望无际,可以让你策马奔腾的广阔、包容和自由。但其实这些剧集根本完全没有直接出现草原这个概念。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人物内里的那份无拘束和力量,也许是故事和他的价值观透出的大气豪迈,是一个非常让人享受的精神状态。至于敬畏之心,那也是我的个人感受和揣测。我总觉得康导对某些历史、某批人、社会因素、和人心、自然,有着一份特别的看重和敬畏之心。作为观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可以很微妙的感觉到这种激情又审慎的态度,它的的确确在往外传达着什么。.(4)每个角色的灵魂和那些细节。看康导的剧,会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让人记住并喜爱的往往不单是主角和少数配角,而是一群人。哪怕出场寥寥,台词甚少,到最后都会发现印象深刻,有个性鲜明。白铁军,老马,马小帅,林译,豆饼,小书虫,李立三,陈毅,邓颖超等等,不需要一步步去列,就会发现都是如此。我非常喜欢这点。一部真正优秀的电视剧,最后让人记住的绝不止一两个出彩的主角和重要配角。再小的角色,在康导的剧中也能一定程度铺开人物,看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每个人的灵魂所在。并且,十分擅长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仅仅是几个动作和眼神,就很有连接感。要做到这点,或者说要真正让整个电视剧立起来,必然花费大量的功夫。.对于观众来说,从一部电视剧中所能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人物、情节或者表面的东西。整个团队的态度和用心程度,都可以从很多方面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就拿《法兰西》来说,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但我会去考虑很多细的东西,最后也发觉的确经得起考虑。比如赵世炎在法国第一次登场时,为那个后来改名为的学生打抱不平。我一时兴起去查了一下,那位朱洗后来成为我国分量极重的生物学家。放在这里,显然也他的鼓舞和指代意义。那我是不是可以去期待,优秀的电视剧中不该出现任何一个多余人物,哪怕是酱油?电视剧版本中,陈延年有一句形容赵世炎的台词“没错,(他)中毒深了,只有马克思能治好。”看小说的时候发现,这句话是赵世炎自己说的。那电视剧最后由陈延年说出口,这样的改动是无心的,还是为了突出两人的默契和陈对他的了解?玉佩、乔年、林朗有一场在画廊的戏份。玉佩特别喜爱的那位画家是简弗朗索瓦米勒,“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死后却荣耀满载”。为什么选这个画家?是不是也暗合着什么?蔡和森一众人等被遣返回国时,仔细去看会发现,他们连行李都不被允许携带。还有全剧终时的那个尾声。把所有真实历史人物和照片对应列出,很有电影的风格,以及那份对前辈的追思之心。这些都是不起眼的细节。尾声:“一读如一遇”,这句话是用来形容读者和小说的,对于电视剧来说也一样适用。能够遇到一部自己大爱的电视剧不算容易,是种缘分。感谢导演的某种情怀为剧集增加的分量。感谢一众演员的优秀和辛苦,比如那显然为数不少、要花一番心思的法语台词。感谢整个幕后班底,任何电视剧都不可或缺的存在。感谢这么一部电视剧,让我知道红色主旋律也不光是假大空的个人英雄主义宣传和直接灌输的思想价值倾向。感谢带来的那么多感动。对光明的执著追求,朴实低调沉稳的风格,却带出最又说服力的张扬和激昂。还有,感谢那一众先人。不论是非功过,付出的都是热血和生命。.之前就说过,没有一部片子是完美的,这戏其实也有违和和别扭的部分,比如作为最终成品出来的戏份主次和剪辑衔接的问题。我也不想纠缠在那些历史、主义、价值倾向上,不想因为导演的口碑和前作的轰动就把它碰上神坛,当然更加无需当做英雄主义或者理想主义去接受。“这部片子像漂洋过海寄过来的旧明信片”,这是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我很喜欢。这就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胜在群像而不是个人,还有些慢热。静静感受和体会,就已足够。附:题材原因,这部片子提到了许多值得思索和思辨的地方。大致列了列,就当我做了件无聊的事吧。有些问题,电视剧给出了主人公的答案,历史的进程给了阶段结果,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洪秀全、曾国藩、孙中山,到底为什么失败?他们走的路真的全部不适合中国吗?陈独秀提倡共产主义,胡适之多研究问题,那么哪个在当时的中国更为重要?革命、战争,即便胜利,也是用大量鲜血堆积出来的,如何才是必要的作为和尊重生命的平衡?怎么权衡保守生命和力主抗争的平衡?比如,不少老师拿近20年前那场事件做例,劝说学生不要有激进行为?为什么巴黎公社只坚持了72天,但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了?是因为十月革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明确革命目的?俄国(苏联)革命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何在?如果真要在勤工派和蒙达尼派之间择其一,你会支持谁?“弱国无外交”,“国内官员在国内都怕洋人,更何况在国外。”个人的因素到底能不能凌驾在现实之上?或者到什么程度?“但凡牵涉到国家利益的事,洋人一步不让,你要他们妥协,就是虎口夺食”,但是赵世炎他们做到了,为什么?如果是平常人,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制度到底有多重要?是不是可以认为,到了今天,除了朝鲜等地之外,我们已经很少有明确的制度差别带来的区分了?他们一直在考虑思索,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尽了屈辱,也想变强,如何才能做到?如果历史可以重来,现今的这条路是不是必然结果?是不是最有选择?“要改造中国而不是解释中国”,那解释和改造到底孰轻孰重,怎么结合?没有解释又如何改造?光有解释怎么能改造?我们需要态度强硬到什么地步?但显然暴力抗争,以暴制暴是错误的?这批人去法兰西的实际意义到底何在?世界文明的发源地若只在科学研究室额监狱,是不是有点悲哀?民意是很难控制的,而它被刻意煽动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现代社会应该怎么改善这一点?赵世炎口中,那是一个谈思想、谈主义的年代。无政府、劳工神圣、乌托邦、实业救国、易卜生主义追求个人自由、俾斯麦主义拥护强人、国家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理想追求,哪一个才是最切实可行和于人民、国家有益的?某些方面,这部片子的意义是不是有点反讽?我们都在说国家,说民族,但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边框可否去掉,可否上升到其他层面?天下大同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吗?(全文完)我不知道以上文字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也尤其不希望这篇东西最后成为太过个人化和脑补过度的产物。顺带拜谢诸位体谅我一落笔就收不住的唠叨本性。不当之处,见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