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坚守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3:36:54人气:0
头版内幕

视频头版内幕状态年代:2011

主演DavidCarr更新时间:2012-09-07 03:05:22

《头版内幕》进入了对于外人来说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纽约时报》的编辑部,为观众介绍了一个成熟的媒体内部的运作环境和工作体系。影片曾参加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头版内幕

纽约时报的坚守——一个中国新闻人看完本片的告解是的,我崇拜纽约时报,我需要在一开头就表明,这篇文章不假装公正客观。对英语读者来说,时报意味着严肃的时政、外国、艺术报道,意味着美国东部精英(中西部乡巴佬:止步),意味着“美国档案”(即使世界末日来到,时报也会记录下这一刻),意味着绝对的权威(时报说了什么事,什么事就是板上钉钉了)。对一个学新闻,后来又真的做新闻的中国新闻人来说,时报是新闻启蒙教育,是和国内报纸截然形成对比的专业主义,是优雅的写作,是一家报纸所能达致的声望的顶峰。2010年底,我站在纽约时报的那扇玻璃大厦的街对面久久凝视,想象着里面是怎样的场景,进进出出的记者们是不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newsroom里编辑和记者怎样围绕着一个选题争得面红耳赤——当然,这都是fantasy了。感谢这么一个纪录片的存在,能让我等对这家百年老报垂涎已久者随着摄像头进去一窥究竟。影像看似琐碎,但实际上逻辑有自。大卫•卡尔是贯穿全片的主线,时报的“媒体报道部”是本片关注的主体(选择这里既是记录时报,又可借机呈现美国传媒界正在经历的产业革命,以及时报在其中的位置,这一选择不可谓不用心),通过维基解密、新型新闻网站的冲击、时报要倒闭的传闻、论坛报集团的倒闭等几件事展示时报在滚滚新媒体技术洪流前面临的艰难选择。看过该片的人会领悟到,在纸媒vs电子媒体的背后,真正在互相冲撞、互相撕咬、互相抵牾的是两种理念,一种理念(以大卫•卡尔为化身)认为报纸也许会死,但新闻业会永存,公众仍然需要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采集、对比、甄别、条理化错综复杂的新闻事件,新闻专业主义会永存,因为新闻永远应该平衡(balance)、公正(fair),不携带私人议程(agenda);另一种理念(以阿桑奇、Vice、newser、gawker的建立者,bloggers为代表)认为传统的新闻理念已完全过时,这世上还有报纸、甚至还收费,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在此片中我们会看到这两种理念随时在交锋,高潮就在卡尔举起一张全部被挖空的newser页面,现场笑声一片时。(BTW,welldone!Carr.URsosexxxy!)实际上,即使在时报内部,两种理念的交锋也有体现,布莱恩(那个胖子)正是新理念的代表:他本是一个博客青年才俊,被时报挖过来做记者,24小时浸透在新媒体环境中。而卡尔讨厌twitter,不知一堆人在那儿叽叽喳喳有何意义。这里我实在忍不住要夸奖这段剪辑:布莱恩在学校讲他的理念,接卡尔神经兮兮地对着镜头说他怀疑布莱恩是时报安进来毁他的机器人,接卡尔在野外聚会中暗自跟布莱尔较劲儿。我们看到时报其实不是对新技术不闻不问,保持自己的傲娇,而是全力迎接新媒体(Carr:”Timesisfullyengagedinthisrevolution”),但我们也将看到时报一贯自豪的“公正”、“不被特定议程裹挟”是如何成为它在新媒体时代的最大一笔负资产(liability):当维基把视频po上网时,时报的记者反复比对原视频和网上视频,认为维基刻意剪辑了视频,让公众的同情毫无保留地倾向被杀害的伊拉克人;阿桑奇说journalism对于他只是一个工具,他是记者,但更是活动分子(activist),他的目标是正义,而不是平衡客观,时报显然不能认同这一观念;博客作者说他从不在意自己有agenda,而时报却出了朱迪•米勒这样的记者(卡尔听了显然很生气,指出一粒老鼠屎不能抹杀那么多勤勤恳恳的优秀的时报记者。想想朱迪•米勒若是普通博客作者或是普通报纸记者,whocare?)在这里,我们看到抽象的“平衡”、“公正“原则是如何日常化在时报记者编辑的一言一行中的:NBC已在信誓旦旦地宣称美军已全部从伊拉克撤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报的编辑记者却能稳住阵脚,对其真实性反复核对——在这里我们看到一家百年老报是如何珍惜自己的”公信力“。那绝对不是只是嘴上说一说(BTW,建议中国所有新闻学子观看此片,他们会在这里明白“平衡”、“公正“是什么意思)。但有多少公众会理解时报的坚持?大众需要娱乐,而不是教育,需要痛快的对错判断,而不是暧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大众甚至在新闻网站上看到时报的好文章而浑然不知那出自时报;另一些人则如论坛报的老板那样,讨厌时报的那股正儿八经的酸腐气,斥责他的下属“别给我摆出那副新闻脸来!“所以时报终究还是在被免费信息宠坏了的读者面前败下阵来,在新媒体时代风雨飘摇。目睹时报被裁撤的员工收拾东西,离开自己进来时就没想出去过的公司真是令人心碎:他们真是从此就找不到工作了吗?我想不是的。他们实在是太爱这份工作。而我印象尤深的是时报的老执行编辑比尔•凯利在出租车里说“newsorganizationsthatdeployresourcesandreallygatherinformationareessentialtoafunctioningdemocracy.Itjustdoesn’tworkifpeopledon’tknow.”窗外是灯火闪烁的纽约街头,凯利眼角似有泪光。读书时在新闻课本上几次见到这句话,只有这次,我感到一种“无人会,登临意”的心痛。仔细思索,会理会导演要传达的更进一步的思索:纯粹的自负盈亏的商业模式真的可以维持一个独立、严肃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发展吗——如果公众并不愿意为高质量的新闻埋单的话。如果时报都不能,还有哪家能?新闻是商品,但它不单纯是商品,更是公共产品,就像卡尔、凯利反复问的一样,如果时报没了,结果是什么?当卡尔在演讲会上问“有谁会为时报的倒闭伤心?”时,我还真捏了把汗。好在不伤心的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举手表示会惋惜难过。我也是。你呢?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