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试着理解这部电影可能会值得你的努力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2:26:04人气:0
视频:危狱惊情状态:正片年代:2010
主演:爱德华·诺顿罗伯特·德尼罗米拉·乔沃维奇弗兰西丝·康罗伊更新时间:2023-12-27 17:33:30
谨慎恭敬的杰克·马尔比(罗伯特·德尼罗RobertDeNiro饰)在某政府部门供职,每天的工作便是对那些申请假释的犯人进行审核。他年复一年干着这份枯燥无味的工作,与妻子麦迪琳(FrancesConroy饰)的关系也分外冷淡。他的心中隐藏着蓬勃的欲望,却又不得不用端正的表象去掩饰。 在杰克即将退休的时刻,已经蹲了八年大牢的纵火犯乔治·“石头”·克里森(爱德华·诺顿EdwardNorto…
虽然我在看Stone前有着很大的期待,但看完后我无法衷心的说Stone是一部多么“好看”的片子。虽然如此,但同时,看完后,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它在各种网站上的用户评分和critics评价那么低。这不是一部让观众看起来“容易”的影片。影片没有在理念上粉饰自己讨好他人。很大程度上说,这不是一个为了观众而拍的影片。更多是导演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触。影片被美国人(观众和critics)低分的原因其实很简单。Stone触及了一个当今美国社会中特别敏感和易燃易爆的问题,宗教。经常去教堂,住着大房子,常着带枪,中产阶级,有着传统,白色的德尼罗(一个典型的republicanvoter),最终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信仰都没有(而自己去寻求信仰上counseling的牧师却只会带着满脸的职业性笑容,像被洗脑或自我洗脑般地职业性地重复着可能对别人和自己说过成千上万遍的一个mug上印着的字),循规蹈矩、自认为“right”的生活带给自己虚荣上和社会认同上的满足要远远小于压抑自己的痛苦和弥漫自己生活、剪不断理还乱的unhappiness。他“奸淫罪”的原因与其说是Jovovich的诱惑不如说是他自己长久苦寻,但却找不到,也不知道确切是什么的解脱突然间似乎就在眼前。他的妻子很早就想逃离他和他的生活方式,但被他(和他这种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利用她的母爱和她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softspot使她屈从(影片开始的飞虫要冲出窗户,但最后却被压掉了脑袋),无法离开。之后,她只好用宗教、酒精、香烟,和self-delusion来麻痹自己一辈子。最后当德尼罗的房子被付之一炬后(象征他的生活的彻底毁灭,和导演对对于他这种生活方式的评价),她才得到了解脱(至少她和她女儿在影片结束时这么暗示。但她自己的解脱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不是她自己放的火,导演并没有明显交代。所以她的“解放”也不显得那么光荣和确定)。Norton和德尼罗的社会地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Norton是个典型的社会底层的whitetrash,是德尼罗和他的生活方式所否定和瞧不起的那种人,但德尼罗不得不去“假装”“同情”“帮助”他,“审判”他,好让他“重获新生”。Norton发现了德尼罗与宗教的牵连。于是想从这里着手影响德尼罗在对自己报告中的评价,但自己最终却被自己想去骗他人的伎俩和一个在监狱图书馆里发现的小册子所“改变”。“神秘”地获得了“重生”。可德尼罗自己的生活则被毁掉(但不废不立,谁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他自己的“重生”之始呢?)。被判断的犯人最终审判了他的“法官”。在监狱里的犯人获“重生”而出狱,审判他的虽然表面“自由”实际却一直也在监狱里而不自知的人的生活却最终goesupinthesmoke。但导演并没有“forsake”德尼罗,像前面说的,德尼罗自认为的“毁灭”也可能是他不自知的“重生”。影片中几乎不断的talkradio反应了美国目前的文化政治现状。奥巴马当选前说的红美国、蓝美国,不但没有像他公开“想象”和在某种程度上许诺(至少是表现自己有能力完成,也没有阻止这样的宣传)的那样“united”,反而愈演愈烈。TeaParty的闹剧和midtermelection的结果都说明在recession中的美国远远不如九十年代经济繁荣时那么quot;unitedquot;。各种demogogue都藉着各种文化问题、宗教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横空出世。美国现在只是变得更“divided”,而不是更quot;unitedquot;。在这种情况下,这部电影如此quot;divisivequot;的题材,如此blunt和harsh的表现,imdb上众多人等的一分或五分,美国众多critics的“明哲保身”,也就可以理解了。conservatives估计会感觉这部电影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但电影也没提到liberals,更没说他们多么“高等”和“伟大”。加上对Jovovich无脑slut的刻画,估计feminists和自认为是feminists的也不会太高兴。这种多面不讨好的电影,有着低分和低评,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导演,JohnCurran,可能根本不在乎这些。看了一下他拍的片子,他走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为了获得名利。他总是拍自己的感受,不哗众取宠,也没有什么意识形态,不“成功”是正常的,“成功”是不正常的。看过他拍过的一个片子,ThePaintedVeil。也是EdwardNorton主演的。没有太多的戏剧性,只是实在的故事。唯一的印象就是影片的风景,应该是“外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最后想说一下对演员们的表演的感觉。这部片子估计宣传的时候主打的就是Norton/DeNiro组合。什么演技派之类的。但演员们的表演实在是没有什么太精彩之处,也没有什么“火花”之类东西。不能说他们的表演不认真。以Norton和德尼罗这种演员,估计不喜欢剧本完全没有必要出演。但除了德尼罗的兢兢业业,Norton学到的口音、说话方式、和不停的foullanguage,实在不能说他们表演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之处,更谈不上inspiring。Norton似乎从来没有成为超级明星。但他是很值得尊敬的演员,也拍过不少重要的影片。德尼罗则让人伤感。曾几何时的godfather,deerhunter,ragingbull,如今变成了paroleofficer。英雄迟暮。================================================update:最近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感觉仍然有话想说。可以说很久没有看过有着这样很多暗示的影片了。回忆起来,这可能是有着最多的religiousundertones的影片之一。我唯一能想到的比它让人能感到更多的宗教暗示的就是TheMatrix了。TheMatrix没有提到宗教,但可以说把NewTestament的Revelation进行了好莱坞式的科幻加动作加Thriller的演绎。Wachowski兄弟虽然对视觉效果有着fetish,显然研究基督教也应该是他们的爱好之一。影片中的宗教暗示无处不在,但又能连贯一气。当他们完成了一个哲学和科幻的masterpiece的同时,也完成了一个自己对基督教的解释。当有观众问他们,你们对基督教的暗示是有意吗(intended)?他们回答说,所有的一切都是intended。能说出这种话的导演,他们的影片应该还是很值研究。Stone的基督教元素则很明显。但仍然有一些没有明说的东西。如果观众对基督教没有什么了解,不易明白。甚至很多基督徒,只是有所谓的“信仰”,但是没有对基督教的了解,也不明白,甚至可能会感到影片对仔细所相信的基督教有“亵渎”。影片中根本没有提及Norton的“重生”和基督教的关系。如果我记得不错,实际上连一个Norton和Bible在一起的镜头都没有。Norton的spiritualawakening是从一个叫Zukangor的小册子上得到的。Zukangor讲的是什么?影片中一直提到了一个词tuningfork(中文应该是音叉的意思)。意思是说让God的声音和你产生共鸣,让其声音“passthroughyou”。这样你才能获得你真正要追求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和God一体(获得它的声音),才能可以获得。而这种一体是怎样获得的?是完全的放弃自身,变成一个受体。如果这个情节如此理解的话。就可以演绎出很多的解释了。比较明显的就是:与其天天和Bible为伍,死读经文,呆听布道,而不去真正的体会,是无法获得God的声音(word)的。这实际上就是和德尼罗那种基督徒的对比,和对他们的讽刺。然后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了一个基督教概念:gnosticism。这个概念比较复杂:历史上,哲学上,都很复杂。但是可以按照影片的解释加以概括。gnosticism在教会历史上被判为异端(heresy)。因为gnosticism不推崇organizedreligion(有组织宗教),而是认为与上帝的交流不是能通过理解(何况那时候也没有藉以理解的东西---经文,这个一会再说)而达到的,而是通过纯粹的sprititual上的灵感,来建立联系的。这种灵感通常是通过一些神秘仪式获得的(就像Norton那样通过听力,也不能说没有效果)。甚至,更加和目前的基督教不同的就是,gnosticism在哲学上认为,人和God的关系不是上下的,而是一体的(就像影片中说的quot;tuningforkquot;,quot;passthroughquot;)。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而获得God的神秘的无法言表的it(it是什么?因为无法言表所以说不出来。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理解为“道”)。看了gnosticism的这样的理论,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被打成“异端”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历史原因)。因为gnosticism可以放弃组织(并提高了人的地位),这不利于基督教的发展壮大。说白了,对gnosticism的迫害,是个政治问题。历史上的证据也是这样的。在基督教的orthodoxy建立以前,实际上gnosticism才是大多数基督徒的信仰方式。以后的教会历史实际上被篡改了一些,让大家认为似乎orthodoxy一直就是orthodoxy,而且是大多数人的信仰,gnosticism不过是异端邪说。实际上恰巧相反。orthodoxy之所以成为了orthodoxy,是因为(当然除了orthodoxmovement领导人的个人特性和能力以外)这以后成为orthodox的信仰的主要的所在地是Rome(而与其对比,基督教发源和主要传播的地区是希腊、asiaminor和地中海东岸)。Rome是罗马帝国的贵族和wealth的所在地,这里的Christian有着更多的资源,他们有能力支持orthodoxmovement获得胜利。实际上,orthodoxmovement把罗马人对所有Christians(包括他们自己)的迫害,随后加于了他它认为是heresy的基督教的不同版本的身上。NewTestament实际上就是这个orthodoxmovement的产物。也就是说,实际上,基督教的“圣经”不但是政治产物,而且是persecution和propaganda的产物。这可能也就是影片中为什么Norton根本没有读圣经,但却能“得道”,而那些天天捧着圣经的人却始终活在痛苦中的解释之一吧。Norton的“spiritualepiphany”的获得实际上可以说是对于gnosticism的个暗示。不需要“经”,不需要“知识”,不需要“地位”,不需要“教会”,不需要“牧师”,哪怕最底层、最卑微、最被社会践踏、抛弃、然后再关起来的人也可以“得道”,并在spiritual的层面上超越那些循规蹈矩,按照“社会规矩”“办事”,有地位,有知识,“受尊敬”的人。我认为在这点上,gnosticism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实际上是对于Judaism(基督教的发生土壤之一)的一种直面的反抗和革命。所以,如果让我判断,到底是那种基督教,是orthodoxy,还是gnosticism,是Jesus所真正preach的,我认为,更有可能让Judaism的长老们感到“亵渎”,被冒犯,愤怒,害怕的,更有可能使他们促成把Jesus放到十字架上被crucified,是gnosticism。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据我所知从二十世纪出就有,最早的学者之一叫WalterBauer,是德国人。目前这方面比较有名的是ElainePagels,一个Princeton的Professor。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层面。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层面(至少我所看到的)。读了上面的东西,恐怕大家已经会想了。为什么gnosticism和buddism这么相似呢?看看Norton的小册子的名字,Zukangor。这是个什么名字?看似Indian,但实际上似乎可能出自任何地方。不管有没有印度的宗教暗示(虽然很可能),这实际上是对非基督教的一个nod。可能大家知道,有一种所谓的Indo-Europeanprotolanguage理论。既然有了proto语言,那么proto宗教为什么就不可能呢?但这个理论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犹太人,他们的语言属于Semitic语系(让人不能不想起,Jews和Arabs用曹植的七步诗来描述真是再符合不过了),和Indo-European还有点区别(但是相同点更多)。我的解释是,Christianity出现时,地中海东岸已经被AlexanertheGreatehellenized三百多年了,实际上基督教的理论深深植根于希腊哲学(NewTestament几乎都是用希腊语写的)。这也可能是其和Judaism不同,甚至革命性的一点。它受到希腊的宗教理论影响如何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不会小了。Zukangor说的是God。罗马人的理论是,所有的民族崇拜的神其实都是一个,只不过名字不同。Norton的“道”,得于基督教的神,还是“泛神”,影片似乎倾向于后一点。估计这就是给“虔诚”的基督徒的最后的一个提醒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